1
七年级语文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春风》
阅读《春风》,回答各题
春风
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
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
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
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
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
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
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
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
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
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
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
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
③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④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
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
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
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
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
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⑤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
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
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
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
2
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
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
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
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
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
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
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
⑥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158.通读全文,内容填空。
不同点相同点
夏天冬天
春天多风秋天
________________
____
济
南
很热
________________
____
青
岛
________________
____
较温暖
159.品味语言。
(1)品读课文要重视朗读,请你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哪个词应该重读,理由
是什么。
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
160.文章的标题是“春风”为什么却要从两地的秋天写起?
161.文章最后一句说“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你觉得作者是否真的想
要到苏杭去“避风”呢?请结合上下文,再联系《济南的冬天》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58.长而晴美冷避暑胜地(凉
3
爽)159.(1)“都”或者“两地”应该重读,因为它特出济南和青岛两
地春风的共同特点,总领或引出下文对两地春风的具体描写。
“毁”字应该重读“毁”是毁坏的意思,因为它突出了两地的春风粗猛、
破坏力之大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春风的厌恶之情或对春被风吹毁的惋惜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晃动的脑袋比作怒海里的船,生动形
象地写出“我”在春风中的不适感,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避
免。160.写济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
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161.作者不是真的想去避风。因为尽
管两地的春风让老舍痛苦与无奈,但两地秋天是美丽的,他依然没有逃避,而是
“死受着苦”,并且从《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看出作者对济南的无比热爱。
【解析】
15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①段“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可知,第一空应填:长而晴
美。由第①段“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可知,第二空应填:冷。由第①段“济
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可知,第三空应填:避暑胜地
(凉爽)。
159.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语言。
(1)词语的重读取决于内容,凡是在内容上起强调作用的词语都可以重读。
结合第④段“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可知,
“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这句话强调了济南和青岛这两个地方的春天都太粗猛寒
冷,令作者不愉快。因此,可以重读表示两地春天气候特点的词语“毁”字,突
出两地春风的破坏力之大,以及作者对春风的厌恶之情。也可以重读“两地”和
“都”,突出这是济南和青岛两地春风的共同特点。
(2)本语句的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入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我”
晃动的脑袋比喻为怒海里的船。从“到处随时”可以看出,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我在春风中的不适感,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不堪,结合第⑤段“它使我说不
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可知,表现了作者面对如此情景,但却“对风
是干没办法”,无可奈何的处境。
160.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
衬托(侧面烘托)的作用是:以次要的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
4
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通读文章我们可以明确,本文写济
南、青岛两地秋天的美丽,是为了以秋美作铺垫,表现出第③段所写“济南的秋
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的感受,反衬出第④段所写“济南
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的特点,突出两的春风的令人不快。
16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通读文章我们可以得知,济南和青岛的春风确实让作者感到痛苦与无奈,但
是两地“长而晴美”的秋天却是那样的美丽的,如第③段所写“济南的秋给我安
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想到两地秋天的美丽舒适,作者依然没
有逃避,而是如第⑤段所写“死受着苦”。并且从《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看出,
不管是阳光照耀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还是城外远山,在冬天都是那样
的暖和舒适,何况济南冬天的水不结冰,还冒着热气,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也是无
比热爱的。据此回答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5:2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78816131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风的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风的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