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的游戏要具备什么特点
幼儿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
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设置游戏,在游戏中教育他们有助
于让他们感知周围环境、学习知识,在游戏中有利于提高孩子
们的动手能力,游戏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幼儿园教学的游戏要具备什么特点
一、幼儿教育教学中游戏应具备的特点
可在游戏过程中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
感、价值观等的游戏被称为教育游戏。幼儿教育游戏具有较强
的灵活性与互动性,开辟了一片新的幼儿教育天地。幼儿教育
游戏从认识发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
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根据游戏社会性来区分,可分为袖手旁观的行为、单独的
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笔者根据自身经验,
认为幼儿教育游戏应具备以下条件:
1、趣味时尚性
幼儿教育游戏首先具备的特点就是趣味性。虽然教育游戏
的终极目标是教育幼儿,但若游戏缺乏趣味性,就无法吸引幼
儿做游戏,更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通常情况下教育游
戏会加入简单情景、色彩艳丽的画面、生动的卡通人物等因素,
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笔者认为,加入的因素可以参考当下流行的卡通动漫。例
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功夫熊猫、海绵宝宝等。让幼儿诠释自
己理解的动漫角色,把握角色心理与语气。有了流行的动漫角
色,自然不用担心幼儿会不喜欢。
2、激发性
教育游戏的另一目的是开发或提升幼儿的某种能力。游戏
的设计内容都是围绕此目的而展开的。例如,激发幼儿色彩区
分能力,可利用众多卡通人物、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
功夫熊猫等,教育幼儿来区分颜色。幼儿在欢笑声中认识了颜
色。
例如为了考验幼儿的记忆力,可以设计一组常见的卡通人
物图片,播放给幼儿看,然后让部分幼儿回答刚出现的卡通人
物名字,考察每个孩子的记忆力。老师可以慢慢增加考验难度,
图片内容由常见卡通人物转变成数字、颜色等。锻炼幼儿记忆
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反应能力。
3、互动性
教育游戏实质是一种互动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电脑、
老师或家长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模式。优秀的教育游戏应具备营
造良好的互动气氛的能力,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而不是
被动参与到教育游戏中。只有这样,教育游戏才能体现其价值
和实现其目的。教育游戏的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主意识,
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信心,使幼儿在教育游戏
中欢乐成长并受益。
4、操作简单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幼小,接受能力较弱,实际动手操作能
力有限。因此,教师或其他教育者设计的教育游戏必须简单易
懂,操作简单,其规则不能过于复杂,游戏难度不能太大,否
则会影响到幼儿的感官与自信心。
比如,老师想锻炼幼儿的团队精神,设计多人绑腿跑的游
戏,对幼儿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老师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培养
幼儿的团队精神。可将班级的幼儿分成人数对等的几个组,每
人准备好用轻型纸箱四边构建的简易“小车”,“小车”外围
贴上幼儿自己画的画。游戏规则是:幼儿站在“小车”里面,
双手把住“小车”外框,在规定赛道上跑或快走,等到同组队
员从赛道回来后与下一个队员拍手后,下一个队员才能出发。
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的组为获胜组。这个游戏既可以提高幼儿
的团队精神,又可以锻炼幼儿四肢协调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
的信心。过于难的游戏,不仅会影响幼儿的教育水平,还会给
幼儿留下心理阴影。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教育游戏让幼儿的学习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为避免幼儿教育转变成“小学提前教
育”,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教育游戏的美观、艺术、
趣味等特点,宣扬了国内国外文化。幼儿被教育游戏的趣味性
所吸引,并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锻炼自己。
教育游戏与市面上打打杀杀、情情爱爱的游戏不同,它是
健康的、绿色的,又融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把枯燥
的学习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游戏。好的教育游戏增加了幼儿学习
的乐趣,促进了幼儿人格健全的发展。
2、教育游戏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与自主能力
教育游戏软件以其独特的优越性,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
由探索的空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尽情地玩耍,没有任何干扰。
在欢乐的游戏氛围中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气氛。幼儿可根据
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和可满足自身兴趣的游戏,待
能力提高后,再选择难度大的游戏,或者挑战自己而选择自己
不擅长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长处
与短处,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3、幼儿教育游戏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教育游戏设计原型均来自生活,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同时也
体验到社会生活。例如,开巴士的游戏,帮助幼儿体会人与人
之间互相帮助、合作的关系,遵循尊老爱幼的道德观。避免了
幼儿在公共场所对父母大叫大喊现象的发生,利于培养孩子们
形成良好品质。
4、教育游戏利于发展幼儿智力
思维类教育游戏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想象力与创造力。学前儿童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由
动作思维转变成形象思维的关键时期,思维类教育活动大大激
发了幼儿的智力发展。例如,搭积木游戏,它让幼儿在游戏中
享受创造力、创新力与想象力,并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5、教育游戏利于幼儿身体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的第一任务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正常发育。
实践类型的教育游戏,增加了幼儿的运动量。在传统的“老鹰
捉小鸡”或“丢手绢”的游戏中,幼儿通过一定量的运动,身
体各器官都处于兴奋与积极的活动状态,身体各环节都得到了
有效活动和锻炼,增强了幼儿身体的灵活性、灵敏性和协调性,
进而达到了增强幼儿身体体质的目标。运动类的教育游戏同时
也增强了幼儿的身体抵抗力。
总之,教育游戏的宗旨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教育游戏对幼儿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创造力、
想象力、思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等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
们要加强幼儿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应用工作,争取让更多的幼儿
参与到更多更优秀的教育游戏中。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5:2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786901313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游戏的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游戏的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