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与桑叶等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
进展
【关键词】甘草;,,桑叶;,,美白作用;,,化学成分
摘要:目的分析具有美白作用的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机理。
方法根据皮肤黑色素的成因和皮肤美白机理,分析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
活性,并具有消炎、护肤、抗衰老、抗紫外线等作用。结论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
有美白作用的成分,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
肤无毒无刺激。
关键词:甘草;桑叶;美白作用;化学成分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标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渴望白
皙及洁润的肌肤。因此,具有防止由太阳光线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色斑、色素沉着作
用的美白类化妆品以及皮肤美白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正日益受到各国化妆品生产商
和研究者的重视,美白化妆品已成为护肤类化妆品的主流品种之一。
1皮肤黑色素的成因与美白机理
1.1造成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原因遗传因素;紫外线、废气、活性氧等环境
因素;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失调;内分泌失调;微生态失衡;代谢紊乱;机体微
量元素含量异常等。祖国医学则认为色素沉着的主要病因是:①肝气郁结;②肾阴
不足;③气血淤阻;④劳伤脾土。在治疗上,全身疗法以疏肝、补肾、活血、益气
健脾为主,外用以中药面膜和霜、膏剂居多。但此类资料多以临床报道为主,缺乏
严密的科研设计、实验室研究和统计学处理。至今为止,也尚末发现开发出治疗
“黄褐斑”中药搽剂的文献报道。因此,寻找高效且对人体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
美白祛斑制剂已成为目前药学及化妆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1.2黑色素的形成机理在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受
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氧化成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5、6二羟吲哚、
吲哚5、6醌等[1],最终转化为色素颗粒。在此反应过程中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
主要发生在酪氨酸转化成Dopa和Dopa转化为Dopaquinone这两个反应中。
1.3美白机理美白剂的作用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阻断酪氨酸生成
黑色素的氧化途径[2],从而减少黑色素生成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皮肤美白剂
就是作用于皮肤黑色素生成、代谢过程中,抑制黑色素生成且符合规范的物质,但
传统的皮肤美白剂,往往采用化学性物质,如具有增白作用的汞盐和祛斑作用的氢
醌。这些化合物虽然有快速达到美白之功效,但对皮肤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引
起接触性皮炎或引起永久脱色等不良作用[3],在许多国家已被禁用。目前要求
的皮肤美白剂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一是对酪氨酸酶活性有较高的抑制率,能显著的
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二是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熊果苷、VitC
衍生物和曲酸是目前国内外美白化妆品中较常使用的美白成分。为了开发符合“回
归大自然”要求的化妆品,特别是安全,无副作用的美白产品,一些具有很好美白
效果的中草药目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睬。在国际上化妆品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国
家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家中,中草药因其天然药效温和且不良作用少而被
广泛认同,从中了解到近年来崇尚自然,远离化学污染的理念。特别是日本化妆品
工业的发展趋势看,各化妆品公司使用的中草药已达200余种,目前,在日本含天
然中草药的化妆品已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50%以上。因此,寻找开发高效且对人体
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天然中草药皮肤美白祛斑制剂已成为目前化妆品领域的一个
较被重视的课题。本文对具有美白作用的甘草、桑树、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甘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甘草属中药的补益药类,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及茎、性甘平、归
心、肺、脾、胃经,主要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等作用。现已证明,甘草除具有镇痛、镇咳、抗炎、抗溃疡、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病毒性肝炎、抗癌、抗艾滋病。而从甘草中提
取的甘草黄酮在美容化妆品中具有多种功效。
2.1甘草的化学成分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种三萜化合物和多种黄酮类
化合物,另外,还从甘草中分离到香豆素类、氨基酸、生物碱、雌激素和有机酸
等。
2.2甘草的药理作用
2.2.1抗炎用抗变态反应作用前苏联学者研究表明,Glycycoumarin有较
强的消炎和抗变态作用,比磺胺和抗生素的药效要好,日本学者小菅卓夫等从甘草
中分离得到了有抗炎活性的黄酮成分甘草苷(liquiritin)。另外甘草中的异甘草
酸(isoliquiritigenin)和甘草素(liquiritigenin)以透明酯酸酶的活性和免
疫刺激所透导的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都有抑制作用[4]。又有报道说从光果甘草
地上部分分离到的glabranin,galangin,pinocembrin及pinocembrin的衍生物
有明显的抗炎作用[5]。水溶性的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盐有温和的消炎作用,一般
添加在日晒后的护理产品中,用来消除强烈日晒后皮肤上的细微炎症,还能抑制毛
细血管通透性。
2.2.2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甘草甜素(GL)水解的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
质固醇类作用[6]。可能是由于三磷酸吡啶核甘酸的降低而直接抑制黄体酮和去
氧皮质醇的代谢酶,直接或间接抑制了肾上腺皮质固醇在体内的破坏而发挥作用,
因而血中含量相应增加。了解这一作用,使甘草甜素在临床上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
的用量或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品的广泛应用。
2.2.3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研究者发现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黄酮,
其主要作用为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及对Dopa色素互变异构酶活性的抑制和对
Indole5.6quinone聚合的阻碍[7]。从而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
白作用,其美白效果较好,作用温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甘草提取物作为美白剂
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巨大,是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主要原料
之一。
2.2.4其它作用我国学者傅乃武等[8]报道了1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
和3种三萜类化合物对4种活性氧的清除作用,证实了甘草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有
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比较接近。清除多种自由基和抑制脂
褐素生成,促进抗氧化防御系统等多种功能,是有改善机体微循环、调节机体内分
泌系统、升高红细胞数、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减轻色素沉着等作用。鉴于甘草为
补益中药,补益药类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脂类、多糖类、果酸、维生素类、
微量元素等,这多种物质协同对皮肤、毛发有营养保湿作用,可以消除黑斑,防止
皮肤粗糙,并对损伤的皮肤、毛发有修复的作用。总之植物美白皇后甘草提取物,
帮助抗紫外线的同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且还能改善粗糙、缺水及发炎的皮
肤,是功能挺全的一种植物美白成分。
3桑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桑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历史悠久。桑叶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
MorusalbaL.的叶,味苦,甘,性寒,有散风祛热、清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
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昏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还用于肝经实热或风热所
致的目赤,涩痛,多泪等症。桑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7种
维生素,还含有锌,锰,钙,铁等营养元素,具有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归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之列。现在研究表明还具有降血
糖,降血脂,抗炎,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对桑叶的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桑叶的美容作用却是今年才被发
现的,研究表明桑叶的萃取物对祛斑和治疗青春痘均有较好的疗效。
3.1化学成分桑叶含有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挥
发油,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物等。桑叶中食用纤维含量达14.5%,超过
蔬菜和水果。
3.2桑叶的药理作用
3.2.1抗炎作用陈福君等[9]研究了桑叶的抗炎作用,发现桑叶具有显
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还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的作用,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足跖浮肿。表明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实验证明,桑叶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青春痘具有良好的
效果。
3.2.2抗衰老通常,在老年斑和褐色斑及雀斑形成时,可发现过氧化脂质
在皮肤内大量蓄积而增加。浙江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科研小组经过4年的测试
和临床跟踪,得出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及皮肤表皮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
性,加强活性氧化自由基的消除,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改善机体的代谢,减
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10]。
3.2.3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是体内重要的致病因子,与多种疾病
的发病有关。过量的氧自由基对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破坏,加速皮肤的老化,
使色素沉着增多或加深。黄代青等[11]用发光法进行研究发现,桑叶提取液对体
外氧自由基系统、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体系产生
的羟自由基和过硫酸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均有较强的
清除作用。同时还研究了高浓度提取液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
对上述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相当强的清除作用;在剂量比《中医大
辞典》规定的大3倍以上时并不降低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且对雌雄果蝇的最高寿
命均有一定的提高。Kim等[12]报道从桑叶中分离到的类黄酮具有显著的清除自
由基作用。
3.2.4抑制酪氨酶活性作用桑树提取物是由法国人开发出来的最新的美白
成分,其作用温和有效,自然美白。近年的研究成果证实,桑叶、桑白皮萃取通过
抑制酪氨酸酶之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生成,桑树因此备受美白产品的青睬。民间
有人通过饮用桑树叶煎煮的汤剂和把新鲜桑叶捣碎敷脸来治疗色斑和青春痘,但是
把桑叶萃取精华添制于护肤品中,则更为有效,安全和方便。研究表明桑叶富含黄
酮类、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
这些活性物质协同对皮肤有营养、保湿及修复作用,可以增加弹性,消除色素沉
着,防止皮肤粗糙。虽然桑叶的美白成分及美白机理不清,但随着桑叶研究的不断
深入,桑叶有望成为一些美白及美容化妆品方面有重要治疗作用的原料之一。
4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芦荟(Aloe),系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拉丁名为
Aloe,源于阿拉伯语“ALLCH”,“味苦”之意,是一种集医药医疗、美容化妆、
保健护肤、食用和观赏功能为一体的经济作物。最近几十年,国际上对芦荟的药理
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定芦荟不仅具有杀菌、消炎、镇通、促进伤口愈合、噬
菌、细胞赋活、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对皮肤还具有收敛、柔软、保湿、增白、
接触皮肤硬化和角质化、改善伤痕、促进和改善头发生长等作用。据报道,在美国
的最佳化妆品中芦荟化妆品占第2位。
4.1化学成分芦荟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经研究得知芦荟的化学成分已
达160种之多,其有效成分达72种以上。芦荟中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多糖、
氨基酸、有机酸、酶类、植物固醇、皂苷、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13]。
4.2药理作用
4.2.1免疫调节作用芦荟多糖(AP)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已引起医药
界的极大重视,芦荟多糖对各种疾病以及对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都有一定的作用。
各种疾病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加速皮肤老化,造成色素沉着等现象。国内
研究发现,小鼠用芦荟鲜叶提取液灌胃9d后,不仅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
增生,而且还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14]。
另外AP对正常大鼠的脾细胞分泌TNFa,IL1,IL2,IL6等细胞因子有显著促进作
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肺炎杆菌内毒素诱导脾细胞分泌TNFa,IL1,IL6过度
释放有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关系。但对两者IL2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表明AP对
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双向调控作用[15]。日本研究明确了木立芦荟多糖中含有4
种成分,其中芦荟叶肉中含有滑溜溜的成分粘液素,对于防止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
症是非常重要。黏液素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胃肠黏膜等处,使组织富于弹性。如果
黏液素不足,肌肉和黏膜就丧失了弹性而僵硬老化,细胞就逐渐衰弱,进而失去对
病原菌和病毒侵入的防御力。因此。黏液素具有壮身强精的效果。芦荟中含有大量
的黏液素,抹在皮肤上,增加了保水力,药效成分能被皮肤所吸收,芦荟化妆品的
良好功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黏液素的作用。
4.2.2抗衰老作用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是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标志。
动物实验表明,口服芦荟多糖(AP)能降低内毒素所诱导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高过
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水平,其效果与氧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相当,表明AP
在清除氧自由基,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16]。还有芦荟叶汁中含有
的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成分,可有效地清
除氧自由基,抑制黑色素,并具有良好的护肤作用,对疱、痣、黑斑、雀斑等有良
好的治疗效果[17]。研究表明,芦荟叶汁中的植物凝血素,对皮肤细胞有赋活作
用,加快受伤组织康复和愈合,加速皮肤表层细胞的更新,延缓皮肤衰老,减轻或
消退色素沉着。植物凝血素还有助于抗感染的淋巴细胞生长,增进淋巴细胞功能,
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提高人体的自我治愈能力。
4.2.3抗紫外线作用在美白祛斑的同时,若不注意防晒、防敏,往往达不
到效果。过量紫外线照射是造成皮肤变黑,引发、加重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因为
紫外线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活性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加,并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和内皮
素,促进黑色素的形成,皮肤由此变黑,局部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
到了肌肤表皮层会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了。长期日晒促使皮肤衰老退化和
导致产生皮肤癌,故防UVA光段伤害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已经发
现天然植物芦荟具有吸收紫外线作用,它的有效成分芦荟苷可强烈吸收范围
(290~320nm)内紫外光,并有保湿、调理皮肤的功能。有研究结果表明,芦荟
汁、凝胶和皮,均有一定的防晒作用,它们的防晒效果是:凝胶>汁>皮,是一种较
好的天然防晒剂[18]。芦荟中除酚类化合物和多糖外,尚有3种耐热、耐酸和耐
碱的化学成分,其中阿劳埃乌罗辛对烫、烧伤和溃疡十分有效,这一成分不单有消
炎作用,而且具有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还含有其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这多种物质协同对皮肤有滋润作用,可以消除黑斑,防止皮肤粗糙。所以
芦荟用在美白产品中,既可以减轻由紫外线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还可以对晒后
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4.2.4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美白过程是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控制
作用于黑色素代谢途径的各个阶段,所以有效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可以减少黑色素
的生成。谭城等[19]采用芦荟提取物芦荟素发现其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酪氨
酸酶有抑制作用。芦荟苦素是从芦荟中提纯的萘酮类复合物,在以L-Dopa为底物
时,芦荟苦素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抑制。JonesK
等[20]报道芦荟苦素是酪氨酸酶的混合性抑制剂,并可抑制多巴醌的形成,对细
胞形态无影响,防止或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及沉着,所以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5小结与展望
这些年来,随着中医中药学的迅速发展与现代技术研究手段的结合,中草
药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会更加细微,其药理作用会更加明确,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也
会广泛有效地应用于美白化妆品中。尤其是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充分肯定
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这将促使我国自主创出具有安全高效的含中草药活性成分的
化妆品品牌。甘草、桑树、芦荟、银杏等中草药具有极高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
力,将为当今皮肤美白剂的研究与开发及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MaedaK,n:Mechanismofitsdepigmenting
actioninmelanocyteculture[J].JPharmacolExpTher,1996,276(2):765.
[2]KazuoMisaki,ofnoverhybrid
icalactivity[J].ChemPharmBull,1986,
44(9):1647
[3]贾爱群,孙洋,王建新,等.美白剂的发展现状及其黑色素抑制
机理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1,2(1):41.
[4]KakegawaH,WstsushimaH,toryeffectsof
somenaturalproductsontheactivationofhyaluronidaandtheiranti
-allergicactions[J].ChemParmBull.1992,40(6):1439.
[5]CA.[J].1996,125:29252.
[6]李金兴,郭履.甘草甜素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的
影响[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1,18(2):104.
[7]王白强,曾晓军.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研究及皮肤美白化妆品的研
制[J].福建轻纺,2002,(7):1.
[8]傅乃武,刘朝阳,张如意,等.甘草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
作用的研究[J].中药理与临床,1996,5:26.
[9]陈福君.桑的药理研究(II)-桑叶、桑枝、桑白皮抗炎药理作用的
初步比较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3):222.
[10]黄东亮.蚕业资源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J].广西蚕业,
1999,36(3):43.
[11]黄代青.桑叶提取液对体外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果蝇寿命的影
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1(1):85.
[12]KimSY,vonoidsfromtheleavesofMours
albainducedifferentiationofthehumanpromyelocyticleukernia(HL-60)
cellline[J].BiolPharmBull,2000,23(4):451.
[13]Atherton,PeterMBChB,Dobst,ra:magic
ormedicine[J].NursStand,1998,12(41):49.
[14]许国站,王典瑞,姚敏捷,等.芦荟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
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医学院学报,2000,22(1):18.
[15]王莉,杜俊蓉,蔡俊晖,等.AP对正常和内毒素化大鼠脾细胞
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华西医学杂志,1999,14(5~6):346.
[16]王莉,包旭,岑小波,等.巴巴多斯芦荟多糖对内毒素化大鼠
和正常高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2,
17(1):21.
[17]邓军文.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76.
[18]陆海燕,姚培正,姚学仁,等.从天然物中提取防晒成分的研究
[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9(2):21.
[19]谭城,朱文元,鲁严,等.芦荟素、肉桂素、苦参碱对酪氨酸
酶的抑制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2):134.
[20]JonesK,HughesJ,HongM,tionof
melanogenesisbyAloesin:acompetitiveinhibitoroftyrosina[
J].PigmentCellRes,2002,15(5):335.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0:4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62135129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桑叶怎么祛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桑叶怎么祛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