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半截蜡烛

更新时间:2023-03-03 22:02:39 阅读: 评论:0

毛豆的做法-无人机操作教程

半截蜡烛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年会互动游戏)

1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

导语: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

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

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板书:半截蜡烛)

师: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认真读阅读要求,看看本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

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作出简单批注。

学生学习汇报。

课件演示字词。

课文主要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

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

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

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

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汇报

有同学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

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时,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想些什么?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她是怎么做的?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

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

师:你强调哪个字眼。(学生各自试读)

2

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

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

有礼貌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

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

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

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

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

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

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

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

去呢?

交流杰克。

有同学认为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

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在课

文中找一找。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

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

些什么?

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

3

不能坐着等„„有了!

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

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过渡:

(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

(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

她是怎么做的?

(3)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

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

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

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

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

该是什么?

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

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

人。)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

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

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

说吗?

4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3.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

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

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

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

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

(电脑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小结: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默读思考。

同桌同学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

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

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例如

《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

四、作业

1.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2.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

3.仿照剧本的文学特点,尝试写一个短小的剧本。内容自拟。

截蜡烛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引读课题。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发学生在——引读时间,故事的主人

公是一家三口,他们分别是——引读人物(揭示头像),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为

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曾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引读第二小节最后两句话。

5

二、理清文章脉络

1、过渡:

可是,一天晚上,这绝妙的主意却经受了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揭示德军头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1名同学说说,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围绕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敌人乘着

夜色突然闯入,并顺手——引说: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板:点燃)伯诺德夫人巧妙地把它——引说:

吹熄,(板:吹熄)可是敌人又——引说:重新点燃,(板:重新点燃)杰克借外出搬柴的机会想——

引说:把蜡烛端走,(板:端走)敌人却一把——引说:夺回,(板:夺回)就在斗争的最后时刻,杰

奎琳终于成功地把蜡烛——引说:拿上楼。(板:拿上楼)

5、故事一波三折(画上连接线),扣人心弦:

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学生。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呢?

6、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从与敌人斗争的三个回合中划出能反映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

机智勇敢的语句。教师巡回。

7、找到吗?(学生自由答)(教师随机出示三段话)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细细的品读课文,从中领略她们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

三、品读第三节

1、夜幕降临,危险也接踵而来,随着敌人的突然闯入,原本绝妙的主意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却成

了致命的危险。蜡烛被点燃了,伯诺德夫人知道——引读:万一„„结束。

2、师再次引读:秘密就会——,情报站就会——,同时也意味着——。在这危险的时刻,伯诺

德夫人依然从容镇定,谁来读读她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出示句段)指1名学生读,师(用红线划

夫人的语言)。

3、老师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来回答。出示:“瞧,先学生们,这盏

灯亮些”

⑴伯诺德夫人要请德军看还是听?

⑵哪盏灯亮些?

⑶这盏灯怎么样?

6

读后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伯诺德夫人想法设法要转移德军的注意力)一齐再读这句

话,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

4、(电脑出示第一段话)尽管事情危在旦夕(在“急忙”下加点),但是伯诺德夫人却不动声色(“轻

轻”下加点)。让我们再读好这段话。(指出示的段落,齐读)

四、品读第五节

1、杰克同样是从容镇定的,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朗读来表现他的从容镇定。请同座两

个同学分分工练读第四小节。(出示第四小节)

2、哪两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3、你们怎么分的?读读吧。

4、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⑴学生评:我觉得他们读得不错,表现出当时气氛的紧张。

老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

学生:我从“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感受到了当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危险在步步逼近。

老师:是啊,蜡烛在一寸寸燃烧,厄运在一步步逼近,每一声滴答声都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在杰

克心上,你来读读这句话!你也来试试。

⑵学生评:我觉得他们“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读得不错,让我们感觉

危险随时会降临。

老师:此时的蜡烛为什么会成为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呢?

学生:因为越烧越短的蜡烛随时会熄灭,蜡烛一熄灭秘密就会暴露。

老师:是啊,此时的蜡烛就像悬在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头上的利剑,就像会随时爆炸的炸弹,情

况多么危急啊!你来读读看!再请你读读!

⑶学生评:我觉得他们还能读出德军的凶恶。

老师:是的,敌人是恶狼一般厉声喝道,你来试试看!再请你!请男学生一起来!

老师:敌人是多么凶恶!

老师:你觉得他们还有那些地方读得不够好,给他们提点建议的?

学生:我觉得他们还可以把表现杰克动作的那些词语读得慢一些,稳一些,表现出杰克的镇定。

老师:你听得很仔细,想得也很好。的确,如果我们能通过杰克的外在动作(词闪烁)来走进他

的心灵世界,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我们怎样才能走进杰克的心灵世界呢?请你

再读读杰克所说所做的,试着提几个问题问问他(学生读、思)。谁来问问?

①当德国军官重新点燃蜡烛后,你在想些什么?你为什么慢慢的站起来呢?

7

②什么在找借口想端走蜡烛失败之后还要从容的搬回木柴呢?

③杰克,你搬回木柴后在默默的坐待着,但是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你们很会思考,老师觉得你们提得这些问题主要集中的两点:

A、他要去搬柴时在想些什么?

B、他搬回柴时又想些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试着解答。

5、刚才的问题解决了吗?谁来说说。

学生1:杰克会想:妈妈想把蜡烛吹熄失败了,我得重新想个办法保护蜡烛,不过要做得自然

些,不能让德国军官看出破绽。

学生2:杰克去搬柴时会想:如果我因为没有能端走蜡烛就不去搬柴了,那肯定会引起德国军

官的怀疑,还是先把柴搬回来再想办法。对,这一切要做得不露声色。

学生3:杰克搬回柴后在默默的坐待着,他会想:我要保持镇定,不能慌张,让我再想想,办

法总会有的。

学生4:他默默的坐待着,会想:即使蜡烛熄灭,秘密被发现了,我也要和敌人做最后的搏斗,

我要拼死保护蜡烛。

6、杰克的从容镇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敬佩之情油然而学生。让我们分读这段话,再次

体会体会。描写杰克的语句请一、二大排读,你们要突出他的——引说:从容镇定;描写敌人的语句

请三、四大排读,你们要突出敌人的——引说:凶恶;描写紧张气氛的语句一起读。

五、品读最后一小节

1、指板书,师小结过渡:

夜晚,敌人突然闯入,危机顿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越烧越短,厄运一步步逼近,我们不

禁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担忧。但是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同学们,

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齐答)

2、她的努力为什么能成功呢?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想一想,看看能够找到几点理由。

3、指名回答,相机评价:

她的要求自然合理。她摆出娇弱的姿态,娇声请求,让人怜爱。插入发问:如果杰奎琳不是这

样从容镇定,哪怕露出一点点破绽,那结果就会怎样?

4、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杰奎琳的机智勇敢:

男学生读少校的话,女学生读杰奎琳的话,老师来读旁白。

六、想象特写镜头,总结全文

1、一家人终于得救了,情报站安然无恙,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这个故事情节学生动,形

8

象鲜明,你们爱读吗?(齐)

2、如果老师请你们当小导演,把这个故事搬上荧屏,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应该是什么?为什

么?指名回答。

3、总结:

特写镜头不一样,但突出的都是紧张的气氛,这样就能更好地衬托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从容镇

定、机智勇敢。

七、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课后,同学们可以自愿结合,分工合作,先自

行练习练习。

【板书】

12、半截蜡烛

点燃重新点燃夺回

╲╱╲╱╲╱

吹熄端走拿上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2:0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521591279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半截蜡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半截蜡烛.pdf

标签:半截蜡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