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_______即景》教学反思
“________即景”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
材选编了三篇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和三首写景的古诗。通过学习这几
篇课文,学生懂得了要观察大自然的重任,热爱大自然的道理。为了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近距离地观察一次的大自然,安排
了本次习作。
执教本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一、导入部分
在最初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泰山日出的小视频作为
情景,激发学生的说话愿望,效果非常好。这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充分
使用多媒体,利用它的直观性导入新课的奇妙之处。
二、写作文前列提纲是防止跑题的法宝
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提纲是学生自行完成的,这就出现了提纲变成
了“造小句子”的现象。许多学生的提纲没有重点,在最后的作文时
照样是分段不清楚,内容详略不明。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我把这个环节
改为由老师引导学生列提纲。提纲只画出一个大的框架,不填内容。
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有章可循,只需要把框架补充完整,就会
完成一篇血肉丰满的习作。这样,在学生具体操作的时候,错误率大
大地降低了。
三、完善要求,自主习作
本次习作是一次半命题作文。教材中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一
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从“朝阳
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四个
方面提示学生应该写些什么,后面的省略号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生活经验来补充的。鉴于此我在课上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入
手进行了补充,如:倾盆大雨顷刻间笼罩了整个原野,天地间挂着一
幅巨大的珍珠水帘;白茫茫的雾包裹着我们,就像伸出仙境一般。以
此为例,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打开思维,找准说的话
题。
指导学生在动笔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尝试着把自己想
要写的内容和同桌说一说。说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确,表情达意的准
确。这是本次习作的难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一难点处理得过于草率了。在下一次执教
本节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弥补。
另外,我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巧妙运用、加工,体现了习
作的生活性和灵活性。
四、习作完成后的修改
本节课中我忽视了习作完成后的修改这一环节,总觉得批改作文
是教师的工作。当教师批改完之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修改自己的
习作。但是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学生在
老师批改完之后只看老师的评语并不能够明白自己习作的败笔在什
么地方。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或者同桌互评后
再自己修改,这样做学生能够既见识了别人的习作,又更深刻地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对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为了
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主题,我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然后通过明确主题,
讨论写法等步骤,引导学生抓住习作重点进行写作,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我通
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优
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前面的环节用时太多,致使“佳作赏评”这个环节
用时较少,只评价了个别同学的习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统
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
习作《“漫画”老师》教学反思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
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
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孩子们都喜欢看
漫画,但是用“漫画”来描写自己的老师就有点无从下手了。
鉴于此,本课我先从漫画的特点及方法入手给孩子们进行介绍。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娱乐性质
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
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
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它具有讽
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老师的特点配上动人
的情节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先思考自己最喜欢的
老师是哪一位,他(她)具有什么特点。他(她)的特点可以是外貌
特点,也可以是说话、行动的特点亦或是教学的特点。注意语句通顺,
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本次习作要通
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如《将相和》
一文是怎能把蔺相如的英勇无畏、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和廉颇知错就
改的性格特点介绍给他人又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敬重与赞扬的呢?
首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漫画”老师的习作时
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老师的特点,如:总是爱穿裙子,说
话像连珠炮;整天笑眯眯,走路一阵风;教学中怪招迭出……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学生只有细心观察,充
分准备,作文才能出彩。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
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反思
“二十年后的家乡”是部编版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
教材选编了三首诗词和散文《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木笛》,
都是体现了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情感。
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因此,我在教学本组课文的基
础上,让学生收集关于乡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浓浓故乡情”
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乡的文学素材;接着,
我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思乡
之情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
成了指导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课前准备活动——采访
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对写好
作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我还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为达到本次习作
的目的想了很多办法。教学过程如下展开:
第一步,我讲了王安石推敲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讲评
的重要性。
第二步,我让学生读习作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
首先出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今天,我们要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
会怎么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或者
你和亲人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然后指导想象的方法:(1)想象家乡的景物变化。(2)预测科技
发展后,家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最后进行写法指导:
1.要点面结合,要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
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
作中加以运用。
3.我出示了三篇我的下水作文,与学生赏析。范文里许多景点都
是学生熟知的,写出了二十年后景点的变化。范文中的人物是学生熟
知的,写出了二十年后人物身份的变化。我鼓励学生与老师比赛,设
计出更多的变化。
4.让学生分组习作:第一组写好作文开头,可用诗句、歌词、名
言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第二组写二十
年后家乡环境、公园、学校、交通、家居生活等的变化;第三组写二
十年后与同学、老师、父母见面的情景;第四组写作文的结尾,表达
爱家乡的感情。
5.让学生诵读自己的片段,全班赏析评价,总结优缺点,鼓励创
新想象。
从学生写的作文看,多数学生开头、结尾写得比较好。值得表扬
的是学生写出的家乡变化想象奇特、内容具体、语句优美;学生写出
的师生重逢、亲人团聚的情节感人、感情真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也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
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再放手让学生多说。
2.过于重视范文引路的作用,有给学生作文框架和束缚学生思维
的弊病。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学反思
“介绍一种事物”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
材选编了三篇说明文和一份说明书,分别是《太阳》《松鼠》《鲸》和
《风向袋的制作》。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
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的具体运用做好知
识准备。
要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
蔬菜或一样电器。为了让孩子们既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特点、用途、
好处、使用方法等方面有顺序地介绍清楚,又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
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假设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
说明文,同时让孩子们有章可循,我反复阅读习作要求后,眼睛落在
书上的这样一句话上: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
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于是,我想把
一种新型而又易操作的蒸蛋器带到课堂,通过看与说相结合、演示与
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把文字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并把说转
化成习作的互换能力。
的确,新型而又易操作的蒸蛋器通过教师情景化的引入,孩子们
的眼球立刻被抓住了,好奇心也被吊了起来。阅读说明书后,说明书
提供的内容让孩子们有话可说。依据说明书,再加上一两个学生的操
作,孩子们较快地明白了物品的使用方法。他们课后进行的习作,写
得充实而又有条理。
本节课还通过补充了句子:远远望去,小熊蒸蛋器像
()。这样的句子补充,孩子们在实物前的说话训练,让
他们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了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这比再三口头
强调要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要实在得多。
另外,本节课的下水文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求孩子们用
本课学到的方法自主选材习作,只为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实现习作
的个性化。
但是,本节课也出现了前面的部分教学环节所占时间较多,而后
面的内容匆匆拉过的现象,由此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失去了参与
的机会,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要不得。
习作:缩写故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缩写,因此,我详细介绍了缩写的要
求,让学生明白缩写的目的以及意义,提高他们对缩写的兴趣,起到
了良好的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对学生们进行写作的理论指导,还通过
范文对学生们进行实际锻炼,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帮助学生
尽快掌握习作方法。
美中不足的是,对个别写作较为困难的同学没能在课上进行及时
辅导,只是把对他们的辅导放到了课下,导致他们不太重视这次习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精力放在他们身上,争取让他们有较大进步。
习作《缩写故事》教学反思
缩写故事是一个全新的作文形式,这节课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
了。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感觉学生难以压缩,或者改得味同嚼蜡。
于是,课前,算是认真预设了。
先是在黑板上简笔画了一棵树,通过树的移植为话题让学生感悟
缩写的基本要领与意义,牢记要“大刀阔斧”。接着将《牛郎织女(一)》
的原文与短文进行比较,明白了:一、重点部分要保留,要详写;次
要部分略写,甚至不写。二、通篇是自己的语言,并保持连贯通顺。
再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习作提示,明确缩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然后
以《牛郎织女(二)》一课为例,让学生在课本上用铅笔进行删改,
最后一起讨论,进一步明确:所谓重点部分就是指最能体现人物特点
的段落,要写得具体生动,而且同样要突显细节。最后,是放手让学
生选择除这两篇外的课文自主缩写。
课上好了,让我感到两个意外:一是课堂上学生的倾听非常专注,
没有哪一堂课可以比较;二是作业虽然是回家完成,但是缩写质量还
真是不错。尤其是几乎每个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部分能找准,并且写生
动,而且都能用自己的话来组织。唯一的问题是,很多学生选择了《猎
人海力布》,有一些关键要素的遗漏。其实《猎人海力布》的缩写应
该是属于相对比较难把握的,那么多学生选择这一课,也算是个意外
吧。
一个全新的、有着较高难度的教学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学生,而
且教学实效还相对比较高,还真是触动了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们把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忘记了。最刺激大脑的不就是信息多、新、
难的内容吗?一个单元,一册教材,甚至一个年段,到底有多少新的
学习内容,尤其是从表达感悟的角度去思考。
忽然想起了两个例子。陈佳佳一本书两个星期就教完了。周蜜在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中写到: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好两件事:
大量的课外阅读;坚持每天写日记。
在学习缩写课文时,学生一开始看到课本中这样的作文时,我从
孩子们脸上看到了犹豫和不知所措,所以对怎么指导学生写好缩写,
我有几点思考。
首先,需要学生明白什么叫缩写故事,然后请孩子们对照原文中
的句子进行勾画,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并在那段文字里总结中
缩写的方法和步骤,给孩子们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等孩子们思考完
了,老师再讲。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第二,教给孩子们一些比较容易操作上手的方法,比如删减法、
概括法。或者用具体的符号在课文中标出先,然后,在一些简单多的
课文或者段落里先“实战”一下,这样在缩写比较长的文章时就不会
那么难了。
第三,同桌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检查很重要,学生之间的修改会
比老师更认真,更有成效。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这些都可以
在和同桌的讨论后等出比较理想的答案。
习作《推荐一本书》教学反思
“推荐一本书”是部编版第九册第八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材
选编了三篇和读书有关的课文。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懂得了读
书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经验,分享读书的成果,安
排了本次习作。
执教本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设计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懂得什么样的书是好
书,让学生能开口说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畅谈在读书中
的乐趣,懂得在交流中尊重他人,从而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让学生
认识读书的意义,以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自主读书活动”中来。
浸润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
目标。
提倡学生多读书,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道德品质的熏陶,有
很多好处。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整堂课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教学目标
达成度不高,没有完成其中的教学目标,特别是第二个教学目标。学
生参与度不高,参与热情不浓。知道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只是停留于
书面上的理解,是肤浅的。学生推荐书的形式过于单一,只是一味地
重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原先设计有四种推荐方式,考虑再三,
只向学生推荐三种方式。我在学生间巡回时观察到小组交流情况是—
—几乎选第三种方式“讲故事”(重复书中的内容)形式。既然这样,
我就按学生的意愿进行,并点名请了六名学生上台为大家介绍自己读
过的一本书。今天口语交际课的形式简单,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我
班学生已经在将课余时间安排一部分为读书时间了。读书的意义教师
用不着“说出来”,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字的慢慢浸润来体会吧。
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个,关键在于让学生能说说自己读书
的感受,和大家一起读书。但是交流过程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课
堂气氛不活跃。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参与人数不够,并且教师
的主导性太强,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我深深认识到:要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不仅关注知识
技能方面的,更要教给学生交流方法,注重口语交际中的学生情感态
度,以学生为本,让教学目标在实施中灵活处理,既考虑短期目标,
又要兼顾长远目标。要让学生多拥有课堂时间,让学生多思考,多发
言,教师细心捕捉学生的精彩之点为我所用。在考虑目标达成的过程
中,要注重激励,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达成
教学设计中的各项目标,促进教学更优化。
今后,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过多,简单一点或许更好。每
一节课能够实实在在地完成一个或两个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来进行
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不能“眉毛
胡子一把抓”,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用的。这是最应引起
我的重视与思考的。
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反思
“我想对您说”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材
选编了三篇父母之爱的课文。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对父母之爱
了解得更加深入了一层,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入手再一次体
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安排了本次习作。
执教本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一、导入部分。在最初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品作
为情景,激发学生的说话愿望,效果非常好。这让我再次体会到了从
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导入新课的奇妙之处。
二、对于作文来说事前列提纲是防止跑题的法宝。最初的教学设
计中提纲是学生自行完成的,这就出现了提纲变成了“造小句子”的
现象,许多学生的提纲没有重点,在最后的作文时照样是分段不清楚,
内容详略不明的现象出现。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我把这个环节改为由老
师引导学生列提纲。提纲只画出一个大的框架,不填内容。这样学生
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有章可循,只需要把框架补充完整,就会完成一篇
血肉丰满的习作。这样,在学生具体操作的时候,错误率大大地降低
了。
三、完善要求,自主习作。教材中明确提示我们要对爸爸或妈妈
说,那么说些什么呢?教材中给出了三个示例做引导。鉴于此我在课
上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入手补充了两个更具体的,如:爸爸阻
止你参加足球训练,这时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妈妈逼着你去上美术
辅导班,而你不愿意去,因为你对美术不感兴趣,也没有画画的天分,
那么你又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以此为例,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
活情况,打开思维,找准说的话题。
指导学生在说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确,表情达意的准确。让自己
的习作既能够说明白自己的观点又能够说服爸爸妈妈,让他们欣然接
受。这是本次习作的难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一难点处理得过于草率了。在下一次执教
本节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弥补。
另外,我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巧妙运用、加工,体现了习
作的生活性和灵活性。
四、习作完成后的修改。本节课中我忽视了习作完成后的修改这
一环节,总觉得批改作文是教师的工作。当教师批改完之后,学生根
据老师的评语修改自己的习作。但是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存在着不合理
的地方,比如学生在老师批改完之后只看老师的评语并不能够明白自
己习作的败笔在什么地方。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自己修
改或者互评后再自己修改,这样做学生能够既见识了别人的习作,又
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习作例文》教学反思
《鲸》的教学反思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它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了鲸
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
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多种说明方法这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
特点。
因为本文的文字通俗易懂,如果让学生像学习其他科技说明文一
样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课文,会产生反作用,会把学生学习新课的积
极性全部打消,甚至会产生对学习语文的抵触情绪。鉴于此,本节课
的教学我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方式。
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鲸的图片,这些图片有静止
不动的鲸,有正在呼吸的须鲸和齿鲸,还有正在进食的齿鲸和须鲸。
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观察这些图片的时候发现了哪些不同的
地方?小组交流一下。然后出示问题:课文也给我们介绍了鲸,那么
课文有时是怎样来介绍须鲸和齿鲸的不同特点的?文中的须鲸和齿
鲸的特点和你们在小组内交流的一样吗?为什么?这样一来就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
学们通过读每一段,总结鲸的特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
其次,教学鲸生活习性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画出相关的
语句,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这时有的学生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有的小组把鲸画了出来,还有的
小组进行了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
理解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他们的自主选择正是他们的自主意识,自
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三,在理解须鲸与齿鲸特点不同时,我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
从“牙齿”“吃食”“呼吸时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对比,一目了然。并
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做
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风向袋的制作》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的是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属于说明书类
型的文章。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然后根据
课文中讲到的制作风向袋需要的材料做好准备。接下来在课上边引导
学生阅读课文边进行制作。
上课伊始我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这遵循的是合作学习的策略。每
一个小组指定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做组长,统筹掌握一个小组的进度
及学习情况,然后让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分工。
课上,我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入手学习风向袋的制作过程。这也
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先让学生用心阅读课文,对风向袋的制作过程有
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风向袋的制作过
程是怎样的。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同学在小组合作的时候被动学习,为
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动手作好铺垫。
接下来让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作本小组的风向袋,比一比
哪个小组制作得最快、最好。引入了竞争机制,保证了每个学生在单
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
风向袋制作成功后,全班同学来到操场上,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
哪个小组制作的风向袋效果最佳。如果制作的不好,反思一下自己在
制作的时候有哪个环节有问题,然后再一次回顾课文内容进行修改。
本节课上,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每个人都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是对于课文第一自然段有所忽视。在下一次再上这节课
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弥补。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一个美丽的贝壳,一
件漂亮的毛绒玩具,一辆具有特殊意义的自行车……可是,当我们在
课堂上让孩子说说他为什么是你最心爱的物体的时候,占主流的往往
是这样两种回答:或“记不清楚了”,或“不知怎么说了”。面对这样
的情形,即使我们讲再多写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
俗话说:浇树浇根。只有引导孩子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自己
和自己的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难以忘记的是或者是这件物品在什么
情况下,是谁送给自己的,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说清楚才能够让孩子们
打开心扉把自己和这件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并动手形成文字。因此我先引导孩子们想一想自己的这件心爱之物是
在什么情况下,谁送给自己的。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把这件事通过文字有序地
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可以先用倒叙的手法,开篇点题写出自
己最心爱的物品是什么,然后在介绍这件物品是在什么时候,谁送给
自己的,它有什么意义,自己和他之间还发生了什么难忘的事情,注
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写作文之前,
我先引导学生读读本单元的课文,这些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事物的
介绍与说明,不仅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通过举
一件小事把情感推向高潮,如《桂花雨》。怎能才能把自己对桂花雨
的喜爱和对故乡的难忘介绍给他人又表达出自己思恋家乡之情呢?
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
达出喜爱的感情。其次,要写出是怎样喜爱的。在写自己的心爱之物
的习作时要具体写出喜爱的表现,如:看到它时自己的语言、动作、
表情是怎样的……把为什么喜爱和怎么喜爱充分表达出来。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只因学生观察过,只因
学生思考过,只因有充分地准备过,学生的作文便能更加出彩!因此,
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
生“说真话,道真情”,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引导下,
定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一双善于写作
的巧手!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0:1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45475127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后记主要内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后记主要内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