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车子马上就要到达老君山的脚下,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君山景区的基本
概况。
老君山景区位于栾川县城东三公里处,占
地面积约6666公顷,是一个很好记的数字,
也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我想我们的旅途也一
定是顺利的,老君山海拔2192米,是八百
里伏牛山主峰,其实它的原名叫做景室山,
后来因“东周守藏室史”李耳,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老子到此归隐修炼而改名为老君山,一
直沿用至今。说到老子,我想大家也一定不
会陌生,老子是一名智者,是中国历史上绝
不输于孔子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涉及政治、
哲学、经济、文化、军事、伦理、宗教等诸
多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但我认为老子在哲学上的成就更胜
一筹。有人讲:“所谓旅游就是从你呆倦的地
方到别人呆倦的地方。”作为一名导游,我想
这只是对旅游的片面理解而绝不是旅游的
真正意义所在。我想旅游的真谛应该是让我
们在旅途欣赏美景,感悟人生。而我们即将
游览的老君山一定会让你有更多的感悟,或
许你会在一座山,一棵树,一块石,甚至是
一滴水中领悟当年老子悟出的“道”,让你变得
更加睿智。老子与孔子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
家,但两人却走了不同的路,老子主张的是
“出世”,是一种淡薄名利,顺应自然的悠闲心
态,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充满压力与紧张,
而老君山却可以让我们放松自己,学会平
静。
老君山不仅有山,更有水,有了水的山才
会多一分灵气,少一分呆滞。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君山的水或许更
懂老子的心,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社会,“人之
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
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
法享有权力。而老子强调水的“不争”,强调水
“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自甘堕
落?非也!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
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
效竞争手段,我想当各位真正走进老君山,
看着老君山的水或许才能够明白老子的心。
老君山不仅拥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有
着它的科学价值,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内,良
好的保存着十九亿年来地壳演化过程中稀
有、典型、连续、完整并具有极高科学价值
的地质遗迹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地质旅
游景观,可以说是中国的地质宝库。我们在
游览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同时,也可以领
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定会增加无限乐趣。
【在老君山生态旅游区大门处,也就是高
山区与低缓山丘接壤地带的伊河南岸,分布
着发生在距今十九亿年,西进陕西,东进安
徽,横跨我省南部的巨型地质构造带,称为
“黑沟—栾川断裂带”。这条在地壳演化不同历
史阶段均起重要作用的北板块两个一级大
地构造单元的界线,记录着这十九亿年来华
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
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具有极高的科学
研究价值。(时
间充裕,队中
多为教师学生
等时用)】
老君山在
1982年6月经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12月晋升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
态系统。老君山现有国家级保护植物66种,
国家级保护动物31种。老君山在1994年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自2000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
资了5500多万元,前后开发了以庙宇文化
及伏牛山主峰自然风光为主题的道教文化
区和以潭瀑原始森林为主题的追梦谷生态
观光区。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道
教文化区的景点:人文景点有灵官殿、淋醋
殿、救苦殿、菩萨殿、老君庙、亮宝台、玉
皇顶、朝阳洞等;
自然风光景点有舍身崖、飞来石、传经楼、
栓牛柱、仙人桥、马鬃岭、连心石、唐僧石、
老子悟道石、
和仙人观海
等,这些景点
等我们下车之
后一一详细地
游览。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老君山,请
大家跟我一起去欣赏老君山的美景吧!【好
了,朋友们,XXXXX的停车场已经到了。
下车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颜色)
的旅游车,车牌号为(豫XXXXXX).我们
的导游旗是(颜色)的。请大家紧跟团队,
以防走散。我们在此游览时间是(X)小时,
现在是(时间),(时间)准时在车上集合。
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随我下车游览参观。】
(灵官殿)
灵官殿旧
殿年久失
修,自然倒
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91年又集资重建
的,殿中供奉的是道教护法神之一的灵官。
他的塑像多为红脸,满髯高翘,开口露獠牙,
身披金甲,手执钢鞭,正对山门,额上又火
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因此只要职责为镇守
山门,也就相当于是现在的保安,但他还有
惩恶扬善,造福百姓的职责,可比现在的保
安们的责任大得多也就是说,他可以说是一
名负责安保工作的警察局局长再兼纪检委
一把手,按现在来算应该是正部级的高官。
但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也就是
王局长,原名王恶,是湘阴城隍庙的城隍,
县级的干部,因其吞噬童男童女,被一位好
汉,也就是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
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
睛,和孙悟空那双眼一样,但他却没有孙悟
空的本事,话说这王恶虽然打不过人家,但
好歹也是一名干部啊,就算犯错了也是上面
的领导能收拾他,可现在竟被民间艺人给烧
了,他心中很不满,就奏告天庭找领导汇报
去,这玉皇大帝也火啊,这国家干部是谁想
打就能打的吗,那以后还怎么混呢,于是就
赐他慧眼和金鞭,让他暗地里跟着萨真人也
就是烧他的那位民间高人,如果发现萨真人
有过错,就可报复前仇,先斩后奏,可是萨
真人就是高人,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
无遗,竟没有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来到闽
中,拜萨真人为师,跟随左右,萨真人觉得
王恶这名字听着有点不好听,就改王恶为王
善,和《笑傲江湖》里那不戒和尚把田伯光
改成了不可不戒一个道理,于是就奏告天
庭,录王善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豁落
灵官。
(淋醋殿)随着车子的行驶,我们现在已
行至到了山半腰,大家请看前面这股山泉流
水从石缝中溢出,色黄似醋,这里就是淋醋
殿,关于淋醋殿有一则民间故事流传至今。
说的是有一年瘟疫流行,山下的村庄死了不
少人,有一个姓林的老太太,和她的儿子两
人相依为命,然而瘟疫流行,她的儿子未能
幸免,卧床不起,病情沉重。但是在那个时
代是缺医少药的,无奈之下老太太只好上山
求太上老君,到了老君庙,老太太就烧香磕
头并许下心愿。待祈祷完毕,出了庙门急急
忙忙往家赶,走到一石头旁,老太太累了便
坐下歇脚,没想到由于老太太年岁已大,加
上上山劳累,坐下没一会便睡着了,梦见一
个须发皆白的老汉给他说:“下面的山腰有
一眼泉水,接回去用小米做醋,喝了可以救
你儿性命,快下山去吧!”老太太醒来,知
道是老君应验指点迷津,于是急忙下山接了
泉水回到家里做醋,让其儿服之果然奏效,
神仙开的药能不灵吗?于是一传十,十传
百,附近得病的老百姓都来向林老太太求醋
治病,林老太太母子为了救助大家,于是就
搬到半山腰泉水处,开了个林家醋店。林老
太太死后,乡邻为了感激她救命之恩,在这
里盖了这座庙,取名淋醋殿。
(摞摞石)现在车右前方这块巨石,名
叫摞摞石,当年太上老君骑青牛驾彩云来到
景室山,因青牛走路用力过猛,将这块石头
踩翻滚落山下,当时山崩地裂,响彻云霄,
那可吓坏了山下的人,还以为是滑坡了。太
上老君急忙将手中拂尘一扬,大石飞起,落
回原处,严丝合缝,才松了口气对青牛说:
“大石落山,有伤害生灵之忧,你我务必小
心才是。”青牛“哞”地一声点了点头往峰顶
而去。这九百年后唐朝诗人李贺听说了这个
故事,就写出了“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千古绝
句。
(老子骑牛石雕)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
叫救苦殿洼,大
家看到的老子骑
牛石雕是根据司
马迁在《史记》
当中对老子的描
述,在被汉武帝誉为“雕刻之乡”的河北曲阳
用青石雕刻而成。整个像高3.8米,长4.5
米,重18吨,这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因为老子得道成仙了,所以他骑的青牛
也是神牛,是有灵性的,因此在这里流传着
一句话:“摸摸青牛头,一辈子不发愁,摸
摸青牛颈,一辈子不生病,从头摸到尾一辈
子无后悔。”另外大家可以绕着老子坐骑转
圈,传说“正转三圈升官,倒转三圈发财”,
大家不妨试一试。
从救苦殿洼到山顶老君庙是二公里,一
般需要四十分钟左右。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
下游览道教文化区的注意事项:1、安全问
题:人们常说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大
家出来旅游时刻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和
财产安全,由于山上台阶比较多,因此大家
一定要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也就是大家说游览过程中遇到好景色时,就
停下脚步专心的去领略景色的神韵,不看景
时就脚踏实地的去赶路;2、进殿的规矩:
无论进佛教的庙宇或道教的府观,进殿的时
候一定要一步跨进殿,不要站在门槛上,因
为那不仅是对神的不尊重,另外也有寓意门
槛就像我们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我希望大家
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时都能一步跨过
去,不希望任何一个朋友停留在坎坷上过不
去;3、要记住:“僧不言姓,道不言寿”,
就是大家在和师父们攀谈时不要问师父的
年龄俗称;4、团体步调一致:在游览的过
程中,走在前面的朋友就请脚步稍微慢一些
等一下后面的朋友,走在后面的朋友就请脚
步适当快一些尽量跟上前面的朋友;5、“没
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今天对大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
希望都能好好把握,做一个征服老君山的成
功者。
(救苦殿)中天门到救苦殿一共518
个台阶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深山
藏古寺”,因此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府观,
最早都叫山门,后来寺院的建立发展到平地
上来,寺院的“山门也就因为“山”和“三”是
谐音,而发展成建立三道门或者是一座门三
个门洞。在这里刚才我们大家【在两个平台
上休息,(若休息了用)】【经过了两个平台,
(未休息用)】可能大家心里会认为那两个
平台就是为大家休息而设计的,其实那是为
了建立与中天门同一中轴线上的另外两道
牌坊而留下的平地,等三道门都建成之后,
这个地方就成为我们由人间向仙界的过渡
地带。
救苦殿原建于唐代,清末时被火烧,甲
申年又集资重建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新殿。
殿内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上三洞表
文》中称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
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
火炼丹界天尊、法桥大度天尊、金阙化身天
尊、逍遥快乐天尊、宝华圆满天尊等。太乙
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太乙救苦天尊之职
就是“至圣至仁,极慈极爱,乘九师之仙驭,
散百宝之祥光,接引浮生”,(时间充裕时
用)】传说这太乙救苦天尊神通广大,无处
不在,无所不能,当人如果遇到苦难,只要
口中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
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
对於积功行善、功行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
尊会“乘九师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
升仙。道教的主要宫观一般都有太乙殿,供
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
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骑狮子状。道教徒通常只
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为亡魂举行黄箓超
度道场时,才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宋元以来,
道教科仪中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的,名目
繁多。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
忏》、《灵宝炼度》、《九幽灯仪》等等。在这
些科仪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
外,还主持以水火交炼亡魂、主持清荡血湖
地狱、破狱拔度罪魂等等。
(舍身崖)
【(站在救
苦殿门口)
向右走是
通往舍身
崖景区的路,】由于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地
是山顶老君庙和伏牛山主峰的自然风光,所
以在这里我就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舍
身崖,等我们大家回来的时候有时间愿意去
我们再过去。请大家抬头,看那古松摩云,
危崖欲倾,确实雄伟壮观。这就是老君山一
处胜景“舍身崖”,每当日落之时,此处“余
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人画中”,瑰丽的
晚霞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
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关于这美丽如画
的“舍身崖”,还流传着一个悲壮动人的故
事:
民间传说古时山下有一个叫春女的孝
媳,公公、婆母身染重疾,久治不愈,听说
老君灵验,便登山拜老君求医。在向老君祈
祷的过程中,孝媳许愿说只要双亲病愈,愿
舍去自己的性命来报答神灵。果然,当返回
家中时,公公、婆母都已康复,且已下地干
活。于是春女还愿来到山上,毫不犹豫的从
此处跳下深渊。石老汉夫妇见天黑了媳妇还
没有回来,便打听,后来有人说见到她上山
了,于是夫妇两人就请了十几个小伙上山寻
找,在舍身崖的下边山谷里找到了媳妇的尸
体,用木匣往回抬,越抬越沉,好不容易抬
到石家门口,却看见春女容光焕发,端着热
茶从屋里走出来,吓得壮小伙子们撂下匣子
就跑。一传十,十传百,都说石家出鬼了。
围观的人很多,这时候一个白眉毛白胡子的
老道士来到当院给村民说“此家有孝媳,精
诚感天地,黄金赐千两,增寿七十七”,说
罢拂尘一扬,木匣自开,黄亮亮的黄金滚了
出来。老道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这时围观
的人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君显灵,人们跪地
叩头不止。后人为了纪念的春女的孝道,就
将此处命名为舍身崖。
(观景台)朋友们向西边看,首先我们看
到的这座山叫中鼎山,稍远一点的叫华室
山。中鼎山海拔2052米,山顶上大家可以
看到一个透亮的山洞。实际上是崖石形成的
一个门状石孔,下面有一堆巨石,当地老百
姓叫它乱中鼎,在它的周围,柱状石峰林立,
有高有低,上面苍松叠翠,苔藓挂绿,有极
高的观赏价值。再远一点的叫华室山,俗称
娘娘垛,海拔2072米,有20多座山峰并排
站立,
上面
石松
倒挂,
气势
非凡。伏牛三鼎,雄伟不失其秀丽,端庄逾
显其婀娜。这里还流传着二仙占山的故事。
说是太上老君骑着青牛云游,远远看见中鼎
山雄奇险秀,便落下云头,准备开辟道场传
经布道。道德天尊有九鼎之重,一脚下去,
顶峰坍塌,老君急忙踩住西边山头,拔出宝
剑,插在峰顶作为记号算是占住了华室山。
太上老君刚回太清仙境,王母娘娘也从
这里经过,并且一眼看中了华室山,王母落
下云头一看这太上老君已经插剑为号,便心
生一计,急忙脱下绣花鞋,往山上一放,拨
出老君的宝剑,往绣鞋上一插,回灵霄宝殿
去了,人家王母娘娘可不给他太上老君面
子,也不去讲文明,树新风,谁让人家老公
是天庭一把手呢。
这没过多久,老君搬来炼丹炉,王母娘
娘带着众仙女同时来到华室山,这二仙也不
顾个人形象,为了谁先占山争执不下,就请
来元始天尊评理,元始天尊说:“你们二位
同是道家仙源,谦让为好。若论起理来,剑
插绣鞋,是鞋在先剑在后,道德君就以景室
为道场吧,”元始天尊是谁啊,他不可能算
不出王母娘娘的鬼把戏,但有些事是看破不
说破,好歹也得给人家玉皇大帝面子吧,这
事已至此,老君只好东迁景室,后人称曰老
君山。西鼎华室山为王母所占,取名“娘娘
垛”。中鼎被老君踩塌,取名“压塌坪”。
(传经楼)传说太上老君到老君山归隐之
后,有很多信徒前来听经学道,有一次有几
个虔诚的年迈信徒长途跋涉来到老君山想
到山顶听老君讲经传道,可是当他们大家行
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已筋疲力尽了,老君
得知情况后热泪盈眶,感动得不得了,就赶
快骑青牛下来,在这里给他们讲经传道,于
是此处后来就命名为传经楼。
(飞来石)走过万山千水,飞来石无处不
有,老君山却不同它处,看,它架在古树杈
上,谁也不知它来自何方?传说每年的三月
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有一年盛会
结束,各路神仙在向王母娘娘祝寿的时候,
有一只调皮的猴子,也就是老孙家的人,跑
到供桌旁偷了一个桃子抱着就跑。不幸的是
就光学了孙悟空偷桃本领,别的都不会,被
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发现了,她就顺手
拣了一块石头向猴子打过去,而这块石头就
正好落在了老君山,构成了老君山这小巧玲
珑的飞来石一景。
(连心石)八百里伏牛山百草为药,古时
候山下的村民们大多是以采药为生。传说山
下村里有一对夫妇为人心地善良,经常施药
救人。有一次夫妇俩人带着小孩一起上山采
药,突然天降暴雨,山洪就爆发,洪水冲走
了孩子。父母为了搭救自己的孩子,被卷进
泥石流,结果全家都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村
人得知噩
耗之后,就
到处寻找
他们的遗
体,寻找多
日毫无结果。后来人们就在这里发现了这三
块非常人性化的石头,老君爷托梦因为他们
平时行善积德,已经把他们度化成仙了。再
后来为了纪念他们一家三口就把它命名为
“连心石”,有诗为证:
八方谁见石连心?三石心连到古今。
倘把人情堪比石,连心赢得万家春。
(菩萨殿)菩萨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大慈
大悲观世音菩萨,其实菩萨是佛教对其的尊
称,而在道教里她却被尊称为慈航真人,据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相传商王时期,在
普陀山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位女真人,发愿
要普度世间所有男女。她经常以丹药及甘露
水济人,南海人称之为慈航真人。但李善注
引《灵宝经》说:禅黎世界坠王有一个女儿,
其名姓音,她生下来直到四岁仍不能说话,
坠王就将她抛弃在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姓
音没有东西吃,便靠咽气、引月服精等功法
来延长生命。有一天她在丹凌之舍遇到一位
神人,姓音不能说话,便用右手在赤石上写
了一些文字。神人看到她写的文字文辞美
妙,便让她用心回忆自己所写的文章。姓音
一面回忆,一面焦急的总想说出来,不知不
觉竟然说出话来。因为神人经常来看姓音,
因此后人也称其为观音。观音出山回到国
中,国家正有灾难,地上就像着火了一样,
而且许多人都因为天旱缺水而死去。于是姓
音就祈祷上天降雨,没有多久天上就下其了
甘雨,地上也涌出了灵泉,草木得到滋润,
田禾也巨丰。因此被人们所信奉。北京白云
观和青岛崂山太清宫都供奉有慈航道人的
圣像。
(五里坡)五里坡这里到山顶只有二百
七十米了,可是由于山路崎岖陡峻,人们走
着的时候总有五里那么远的感觉,所以山下
群众叫它五里坡。
千年红桦树身边这棵高大树木叫红桦,
桦木科桦木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约有100
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至寒
带。中国有29种,其中以白桦分布最广,
由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都有。此外还有
红桦、硕桦、黑桦等。木材比较坚硬,抗腐
能力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细木工
等用材;树皮可热解提取焦油,还可制工艺
品;园林绿化树种。桦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
树皮多光滑,多为薄层状剥裂。红桦树上下
都呈橘红色,皮呈片状脱落。传说用红桦树
皮写情书给心爱的人,便会心想事成。
(朝圣峰)【大家现在在这个地方休息一
下,(休息时用)】我们上去这136个台阶就
到了我们今天参观游览的人文景观终点站
老君庙了。大家现在看一下我们周围的所有
山峰,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
吗?对了,就是这里所有的山峰都朝向老君
庙的方向,人称朝圣峰。著名诗人林丛龙甲
申年初夏登老君山时在此处赋诗一首:
迂缓轻车上九天,群峰伏首拜君山。
眼前万树风推浪,脚下双河鸟戏帆。
故事如歌曾化石,华年似水不求仙。
当知老子终何去?伏地为牛亦美谈。
(仙人观云海)在这个地方大家可以仔细
的看一下对面山峰半山腰的一块小石头,非
常像一位头戴唐代帽子和身着唐代披风的
大诗人,那就是老君山的仙人观云海景点。
(老
君庙)
这里
是老
君山正顶,亮宝台、玉皇顶双峰对峙,中留
一门叫南天门,寓意其高,门内平台,前建
老君殿,后盖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
原建筑始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
曾监工重修一次,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
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五十年代初
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04年重修的。
前殿叫“金顶太清观”,金顶是太阳普
照,光芒四射的意思,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
及配享香火诸神,后殿道德府是藏经的地
方,明万历皇帝下诏书颁经卷至天下名山。
在这里有块“诏谕碑”上说的清楚明白。老君
山在唐贞观年间就被封为天下名山了,有残
缺石碑为证。另有明万历十九年(1519年)
铸造的大铁钟高1.5米,口径1.3米,厚3.7
公分,重约2吨左右。钟围纹饰精美,字迹
清晰可辩,上铸一圈正楷字:“皇帝万岁,
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6个大字,
苍劲有力,其小楷字因年代较远,被风雨剥
蚀,难以辨认。
(老子)老君庙正殿中供奉的是太上老
君,也就是老子李耳。老子,姓李,名耳,
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
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于公元前571
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东
周末年看到朝廷腐败,不可挽回,于是就骑
着青牛离开洛阳出函谷关,被关令伊喜挽
留,遂在那里著《道德经》,之后就顺着虢
国古道从灵宝、卢氏到栾川上景室山归隐修
炼,活到一百六十岁得道成仙。老子遗留下
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
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
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
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
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
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列其为
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道德经》一书是
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
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
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
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
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
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
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
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
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
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二千
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队中多为教师,学生等时用)】
经书上说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传说
太上老君是玄妙玉女贞静自守,受气于天,
怀胎八十一年所降生。据经书载:玉女梦见
天开数丈,又真人捧日而出,对日凝想良久,
日精渐小,从天坠下,化为流星,如五色珠,
飞至口边,玉女吞下后,从左肋下诞生一子,
初降即能行九步,且步生莲花,左手指天,
右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道独尊,我当
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物众生,位登太
极,无上神仙。”复趺坐李树下,指树说:“以
此为吾姓”至六岁,自谓耳大,取名重耳。
人门因其生而白首,而称为老子,又以其耳
曼无轮,耳门三漏,化后缢为聃,所以又称
老聃。太上老君手持太极神扇,象征三才定
位,万物化生,阴阳分明,阳中又阴,阴中
又阳,老子的诞辰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大多
数道观中都有供奉。
(孙思邈)道教里有四大神医,他们分别
是:战国初期医药家扁鹊,东汉末年医学家
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唐代医学家
孙思邈。在老君庙里供奉的是在道教里被称
为药王的孙思邈,传说他是京兆华原(现在陕
西省耀县)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活了102
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
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
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7岁时开
始就学,博闻强记,每天都能背诵上千字的
文章,不到20岁,已成为善谈庄老及百家
之说又兼通佛学经典的人。被称“圣童”。他
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区,先隐居太白山
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后来
又到终南山隐居,终身不仕。北宋崇宁二年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9:3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43138126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栾川景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栾川景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