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
顶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不停的攀登精神。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理解课文。
3、理解挑山工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谈话: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景色迤逦!在山东有一座山巍峨高
耸,它被成为“五岳之首”,它就是泰山!
2、课件:简介泰山。师:看,这就是泰山的图片。
3、交流:学生对泰山的印象。(泰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导学: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而作者来
到泰山让他难以忘怀的不是雄浑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这是
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大作家冯骥才先生一起到泰山
去了解挑山工。
板书课题:挑山工
二、品读课文,引题。
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中挑山工的样子吗?(生说)师:
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画面呢?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一直挂,不曾换?需要它
什么?
三、品读课文,悟理
1、真是爱读书的孩子,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细细品味文中的内
容吧!轻声读1、2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1)肩挑重物
(2)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从挑山工和游人的行走路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们读得多深入呀,还有什么发现?
2、你们多会读书!两个自然段已经让我们对挑山工有了初步的了
解,把你们对他们了解读出来。指名读1、2自然段。
3、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而挑山工的
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看到这里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吗?作者对此也
产生了不解之谜,让我们继续看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解开这个谜。
指名读第四段,这是怎样一个挑山工呢?谜团解开了吗?
自由读文,认认真真地理解挑山工的每一句话,结合生活
实际或上下文看看从中你都理解到了什么。可以边读边画,把你
的理解感受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
出示:“我们哪里有近道……总停下来“联系二自然段说出
原因(出示课件)
师:多朴实的语言呀,你对挑山工的话还有怎样的理解呀?
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你们真会理解,你对简单的话语却让我们联想了这么多,真
佩服你们思维的广阔和深远!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你对走的路程比
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了吗?
4、小结:同学们,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你们对的挑山工的
理解。
挑山工正是凭着这种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精神走到游人前
头,挑山工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深刻的哲理,使我心悦诚服,所
以,
出示: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
我需要----------。
四、回顾课文,领悟写法
挑山工给你的印象怎样?怎样写出来的?(抓动作、语言、外貌)
五、小结
挑山工的健美形象,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班的同学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虽然是小小的一幅画,老师也想送给你们,希望我们能
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板书设计:
挑山工
挑山工游人
走得慢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标不想目标
步步扎实总停下来
一个劲儿往前走东看西看,玩玩闹闹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0:5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12291122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挑山工课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挑山工课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