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短端午节的来历
1.简略的端午节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
“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
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
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
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
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
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
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
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
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
盛米煮成。
2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
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
场上常有粽子卖。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
南北之别,东西之分。
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
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
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
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
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
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
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
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
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
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2.端午节的来历(简单一些)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
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
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
中,以驱蛟龙。
3
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
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
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
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
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
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
能洗得直臣冤。”
3.端午节的来历要很简短100字左右,不要超过150字,谢谢了~~~~~~
端午节来历简介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
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
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扩展资料各种传统民俗活动1.扒龙舟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
再准备竞渡。
2.挂艾草与菖蒲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
它来驱病、防蚊、辟邪。3.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4
粽子,属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粽籺”、"古粽籺"、“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4.放纸鸢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纸鸢,
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
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端午节。
4.端午节的由来要短一些的,而且是要写楚原哦
中国的端午节是屈原出现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节日。
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
暴雨导致的洪水。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
把秧苗等东西冲走,举行的一列祭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里泡着,喝黄
酒能有效去除风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
段时间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屈原
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让人们记住了
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方式。
5.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50字左右)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
菖蒲、喝雄黄酒等等。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
说,但是在漫长的选择淘汰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最得人心。
“其志洁,其行廉”,从司马迁对屈原饱含深情的叙述开始,屈原忠
5
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发高大。汉代以降,人们就认为
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起的。
在抗战相持阶段的194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以古喻今,激
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更让屈原的爱国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
屈原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名录。
宋颖认为,端午节本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端
午节逐渐与屈原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扩展资料:端午的多个名称由来:1、天中节天中节名称根据
阴阳术数而来。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
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
节”。2、端阳节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
《荆楚岁时记》中说: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
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之为“端阳节”。3、
重午节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
最初端午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
午日谓之重午。到了汉代时,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
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4、龙舟节龙舟竞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越
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图形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
地区。
6
5、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
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亦有个别地区称为“五
月当午”。
6、龙日节龙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东方苍龙七宿,
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于北方隐
没。
仲夏端午,苍龙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因此称为龙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端午节的文
化内涵。
6.端午节由来,简短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
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
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
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
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
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9:1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05837121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来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来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