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药案例浅析
冯雪梅①
[摘要]:魏晋南北朝的正史中,有很多服药案例的记载,本文一一列出。在这服食的
案例中,魏晋人士占绝大部分,由此本文对这时期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嵇康、王戎和王
羲之的服药原因分别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晋朝的灭亡或许与服药风尚有关。
[关键字]:魏晋南北朝;服药;嵇康;王戎;王羲之;灭亡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药案例
服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独特的现象,这种风尚始于何晏。《世说新语·言语篇》
载:“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刘注引秦丞相②《寒食散论》曰:
“寒食散之方虽出汉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
者相寻也。”此言不虚,“魏晋以后,服者相寻,杀人如麻,晏实为祸首。”何晏首获神效,
又免于服药之死,所以后来者效法多矣。正史之中,服药例子颇多,现载之于下:
嵇康,其本传载:“嵇康,字叔夜。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常修养性服食
之事,弹唱咏诗,自足于怀。”③
裴秀,其本传载“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在位四载,为当世名公。服寒食散,
当饮热酒而饮冷酒,泰始七年薨,时年四十八。”④
裴楷,裴秀传附楷传载:“楷素知玮有望于己,闻有变,单车入城,匿于妻父王浑家,
与亮小子一夜八徙,故得免难。玮既伏诛,以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张华、王戎并管机要。
楷有渴利疾⑤,不乐处势。”⑥
王戎,其本传载:“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裴頠,戎之婿也,頠诛,戎坐
免官。齐王冏起义,孙秀禄戎于城内,赵王伦子欲取戎为军司。博士王繇曰:‘濬冲谲诈多
端,安肯为少年用?’乃止。惠帝反宫,以戎为尚书令。既而河间王颙遣使就说成都王颖,
将诛齐王冏。檄书至,冏谓戎曰:‘孙秀作逆,天子幽逼。孤纠合义兵,扫除元恶,臣子之
节,信著神明。二王听谗,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卿其善为我筹之。’戎曰:‘公
①作者简介:冯雪梅,女,河北保定人,1985年生,现为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
②余嘉锡笺疏:“此乃秦承祖之误。承祖医书,隋志著录颇多。”
③《晋书·嵇康传》卷四十九,第136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晋书·裴秀传》卷三十五,第1037-104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校释》卷五,消渴病诸侯:“渴利者,随饮随小便故也。由少时服乳石,石热
盛时,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随小便。”
第15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版。
⑥《晋书·裴秀传》卷三十五,第104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首举义众,匡定大业,开辟以来,未始有也。然论功报尝,不及有劳,朝野失望,人怀贰志。
今二王带甲百万,其锋不可当,若以王就第,不失故爵。委权崇让,此求安之计也。’冏谋
臣葛旟怒曰:‘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戎伪药
发堕厕,得不及祸。”①
皇甫谧,其本传载:“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称草莽臣曰:‘臣以尪弊,迷
于道趣,因疾抽簪,散发林阜,人纲不闲,鸟兽为群。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臣惟顽蒙,备食晋粟,犹识唐人击壤之乐,宜赴京城,称寿阙外。而小人
无良,致灾速祸,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
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加以咳逆,或若温虐,或类伤寒,浮气流肿,
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见出,妻息长诀。仰迫天威,扶舆就道,所苦加焉,
不任进路,委身待罪,伏枕叹息。’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
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忤,每委顿不伦,尝悲恚,叩刃
欲自杀,叔母谏之而止。”②
贺循,其本传载:“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
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③
殷顗,其本传载:“顗性通率,有才气,少与从弟仲堪俱知名。太元中,以中书郎擢为
南蛮校尉。莅职清明,政绩肃举。及仲堪得王恭书,将兴兵内伐,告顗,欲同举。顗不平之,
曰:‘夫人臣之义,慎保所守。朝廷是非,宰辅之务,岂籓屏之所图也。晋阳之事,宜所不
豫。’仲堪要之转切,顗怒曰:‘吾进不敢同,退不敢异。’仲堪以为恨。犹密谏仲堪,辞甚
切至。仲堪既贵,素情亦殊,而志望无厌,谓顗言为非。顗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
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因出行散,托疾不还。仲堪闻其病,出省之,谓顗曰:‘兄病殊
为可忧。’顗曰:‘我病不过身死,但汝病在灭门,幸熟为虑,勿以我为念也。’仲堪不从,
卒与杨佺期、桓玄同下。顗遂以忧卒。”④
《晋书》卷八十四《王恭传》载:“淮陵内史虞珧子妻裴氏有服食之术,常衣黄衣,状如
天师,道子甚悦之,令与宾客谈论,时人皆为降节。恭抗言曰:‘未闻宰相之座有失行夫人’
座宾莫不反侧,道子深愧之。”⑤
《晋书》卷九十《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永嘉末,没于石勒。然
①《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1231页-123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晋书·皇甫谧传》卷五十一,第1415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晋书·贺循传》卷六十八,第1824页-1825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晋书·殷顗传》卷八十一,第2178页-217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晋书·王恭传》卷八十四,第218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
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
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
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
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
宗敬之。”①
王羲之,其本传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②王
羲之永和十一年三月于父母墓前发誓辞官,“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
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年五十九卒”③
王微,其本传载:“王微,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微因此又与从弟僧绰书曰:‘吾亦自揆
疾疹重侵,难复支振,民生安乐之事,心死久矣。所以解日偷存,尽于大布粝粟,半夕安寝,
便以自度,血气盈虚,不复稍道,长以大散为和羹,弟为不见之邪?疾废居然,且事一己,
上不足败俗伤化,下不至毁辱家门,泊尔尸居,无方待化。----且吾何以为,足不能行,自
不得出户;头不耐风,故不可扶曳。家本贫馁,至于恶衣蔬食,设使盗跖居此,亦不能两展
其足,妄意珍藏也。-----庐江何偃亦豫其议,虑为微所咎,与书自陈。微报之曰:‘生平好
服上药,起年十二时病虚耳。所撰服食方中,粗言之矣。自此始信摄养有征,故门冬昌术,
随时参进。寒温相补,欲以扶护危羸,见冀白首。家贫乏役,至于春秋令节,辄自将两三门
生,入草采之。吾实倦游医部,颇晓和药,尤信《本草》,欲其必行,是以躬亲,意在取精。
世人便言希仙好异,矫慕不羁,不同家颇有骂之者。----五六日来,复苦心痛,引喉状如胸
中悉肿,甚自忧。力作此答,无复条贯。’----弟僧谦,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微躬
自处治,而僧谦服药失度,遂卒。微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治,哀痛僧谦不能已,以书告灵
曰:‘忆往年散发,极目流涕,吾不舍日夜,又恆虑吾羸病,岂图奄忽,先归冥冥。反覆万
虑,无复一期,音颜仿佛,触事历然,弟今何在,令吾悲穷。-----念兹有何罪戾,见此夭酷,
没于吾手,触事痛恨。吾素好医术,不使弟子得全,又寻思不精,致有枉过,念此一条,特
复痛酷。痛酷奈何!吾罪奈何!’元嘉三十年,卒,时年三十九。僧谦卒后四旬而微终。”④
江斅,其本传载:“郁林即位,迁掌吏部。隆昌元年,为侍中,领国子祭酒。郁林废,
①《晋书·邓攸传》卷九十,第2338页-233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098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10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宋书·王微传》卷六十二,第1664页-167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朝臣皆被召入宫,敩至云龙门,托药醉吐车中而去。明帝即位,改领秘书监,又改领晋安王
师。”①
《南史》卷三十二《张邵传》附张嗣伯传载:“嗣伯字叔绍。----时直合将军房伯玉服五
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日常复衣。嗣伯爲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
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解衣坐石,取冷水从头浇之,尽二十
斛。伯玉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遣人执杖防合,敢有谏者挝之。又尽水百斛,伯玉
始能动,而见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与之,一饮一
升,病都差。自尔恒发热,冬月犹单褌衫,体更肥壮。”
张孝秀,其本传载:“张孝秀,字文逸,南阳宛人也。孝秀性通率,不好浮华,常冠谷
皮巾,蹑蒲履,手执并榈皮麈尾。服寒食散,盛冬能卧于石。”②
北魏道武帝,其本纪载:“(天赐)六年(409年)夏,(道武帝拓跋珪)帝不豫。初,
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
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
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
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
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
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帝亦闻之,曰:‘朕纵之使然,待过灾年,
当更清治之尔’。冬十月戊辰,帝崩于天安殿,时年三十九。”③
《魏书·太宗纪》载:“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天赐六年冬十月,清河王
绍作逆,太祖崩。帝入诛绍。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为永兴元年。----初,帝素服寒
食散,频年动发,不堪万机,(泰常七年)五月,诏皇太子临朝听政。”④
《魏书·邢峦传》载:“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因行药至
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⑤
《北史·长孙道生传》附《长孙子彦传》载:“子彦,本名隽。----末年石发,举体生疮,
虽亲戚兄弟以为恶疾。子彦曰:‘恶疾如此,难以自明。世无良医,吾其死矣!尝闻恶疾蝮
蛇螫之不痛,试为求之,当令兄弟知我。’及于南山得蛇,以股触之,痛楚号叫,俄而肿死。
①《南齐书·江斅传》卷四十三,第759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梁书·处士传·张孝秀》卷五十一,第75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魏书·太祖纪》帝纪第二,第4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魏书·太宗纪》帝纪第三,第62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魏书·刑峦传》卷六十五,第1437页-1438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文帝闻之。恸哭曰:‘失我良将!’”①
乙弗朗,《北史》其本传载:“乙弗朗,字通照,其先东部人也。初,朗患积冷,周文赐
三石更生散,令朗法服之,使人问疾,朝夕相继,见重如此。”②
以上仅仅是正史之中所见魏晋南北朝的服食案例,其他资料中也有记载,可以补充正史。
记载下来的历史永远小于真实的历史。在这服食的案例中,魏晋人士占绝大部分。现在就对
魏晋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剖析,来揭示魏晋人服食的原因所在。
二、魏晋人士服食的典型案例研究
(一)案例之一:嵇康服食
嵇康(224-263),字叔夜,天质自然,好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
怀。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的哥哥在《嵇康传》中说他“恬静无欲,---
超然独达”③,李充在《吊嵇中散文》中说:“先生挺邈世之风,姿高明之质;神萧萧以宏远,
志落落以遐意;忘尊容于华堂,括卑境于篷室;宁漆园之逍遥,安柱下之得一。”④嵇康向往
的是一种恬静寡欲、超然自适的生活,这种生活返归自然,却又不是虚无缥缈,而是优游惬
意,自足怀抱。他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生活目标,有一个为自己描绘的美丽生活图景:虽处人
间却超脱世俗。“他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人间境界”⑤,“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
境界人间化了,把它从哲学的境界,变为一种实有的境界,把他从道的境界,变成诗的境界。”
⑥“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最有名的主张,是他最惊世骇俗的话。他对于仕途有一种近乎
本能的厌恶情绪,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把这种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卧喜晚起,而当
关呼不置,一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
拜上官,三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
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
也。”这七不堪,意在表明自己对仕途的厌恶,对随性自然生活的眷恋。可谓“冲静得自然,
荣华安得为?”⑦
这样嵇康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追求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
的理想人生。这种理想人生摆脱世俗的系累和礼法的约束,却必须立足与现实,这样才能得
到精神的自由。嵇康就是在这样一种人生理想的支配下,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下,
①《北史长·孙道生传》附《长孙子彦传》卷二十二,第815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北史·乙弗朗传》卷四十九,第181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氏谱》,卷二十一,第605页,中华书局1964年版。
④《太平御览·文部·吊文》卷五百九十六,,第2686页(下),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版。
⑤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10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⑥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103页-10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⑦嵇康《嵇康集注·述志诗一》,殷翔、郭全芝注,第29页,黄山书社,1986年版。
上山采药,服食,借用一种纯天然的自然产物,使自己在严酷的政治生活中,获得精神的慰
籍,得以生活在一种自由自在的超凡脱俗的生活中。嵇康总是乐此不疲的采药于山泽之中,
“会其得意,忽焉忘反”①,有“樵蘇者遇之,咸谓之神”②,看来嵇康在自然之中真正获得
了慰籍。但是服药终究不能让嵇康脱离险恶的政治环境,最终惨遭司马氏的杀害。嵇康临行
前表现的那种镇定与他一直坚持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不无关系。
(二)案例之二:王戎服药
王戎(234-305),字濬冲,虽与嵇康同为竹林之游,但其嗜好却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
自然”迥然不同。王戎周旋于官场,醉心于敛财,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一点嵇康那种醉心于
自然的情态。颜延年作《五君咏》③,以述竹林七贤,唯独未载山涛与王戎,盖因其二位入
仕途而贵显。
王戎本传说他“先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后征为侍中,其在
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为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杨骏执政,拜太子太傅,
(杨)骏诛后,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又迁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寻转司徒,王戎女婿
裴頠被诛,戎坐免官。后又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采。”④终其一生,周旋与官场,
任职很多,却鲜有政绩。这与王戎的立身处事原则有关,那就是身在职场,不婴事务,“愍
怀太子之废,(戎)竟无一言匡谏”⑤就是例证。王戎步入仕途的时间大概是280年左右,究
竟是其本性使然,还是被世俗所逼迫?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王戎的那句“自嵇生(康)夭、
阮公(籍)亡(景元四年263年)以来,便为时所羁绁”⑥的感叹中似乎可以体会到王戎的
无奈。也许王戎在嵇康和阮籍身上体会到了在司马氏统治的政权中得以立身之术,嵇康被杀,
阮籍善终,王戎看到和司马氏政权对抗与合作的不同下场,他选择了官场,放弃了自然。但
是在“王政将圯”⑦,晋室一片混乱与险恶形势下,王戎选择不婴事务,在没有退路的情况
下,便用服药来作为自己的保护伞。八王之乱中,齐王司马冏率军进入洛阳后,被任命为大
司马,执掌朝政。司马冏召集百官商议,当时任尚书令的王戎建议司马冏让出朝政大权,以
避免冲突;葛旟认为退让是死路,只有发兵征讨,并应斩杀提议退让者。葛旟对王戎发怒,
百官惊慌失色,王戎便伪药发墮厕,这才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①《晋书·嵇康传》卷四十九,第137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晋书·嵇康传》卷四十九,第1370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萧统《文选》,第三册,第1007页-10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1232页-1234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123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⑥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伤逝第十七》:“王濬冲为尚书令条”,第785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⑦《晋书·王戎传》卷四十三,第123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三)案例之三:王羲之服食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王导之从子。起家秘书郎,后为庾亮长史,亮死后,羲之拜为护
军,后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永和十一年(355年)辞官。去官之后“与道士许迈共修服
食,采药不远千里,徧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药死’”①。
王羲之出身世家大族,是王导的从子,其父亲王旷在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过
程中出谋划策②,显然王室家族在东晋有很高的地位。王羲之的出身再加上“飘若浮云,矫
若惊龙”③的书法,他大可不必学王戎一辈把服食作为逃避杀身之祸的手段。仔细寻来,王
羲之服食的原因大概得去其家族传统中寻找根基。《晋书·王羲之传》载:“王氏世事张氏五
斗米道”④,看来王氏家族是天师道的忠实信徒,魏晋时期,早期道教产生分化,一方面天
师道传入社会上层,出现各自为治的局面,另一方面适应士族社会以长生修仙为教旨的道派
纷纷创立,形成了与民间道教不同的神仙道教。葛洪《抱朴子内篇》奠定了神仙道教的理论
基础,神仙道教的形成,促使天师道和其他道派都向神仙道教转化和靠拢。本来天师道在张
陵初创时就融合进了一些神仙方术,魏晋上层天师道虽仍重符箓,但也扩大和发展了其中服
饵养性和长生修仙的方面。天师道自身的改观吸引了大批人士成为其忠实的信徒。王氏家族
便是一例,王羲之的儿子凝之就是因为过于信奉五斗米道,在孙恩、卢循叛乱之中,不加抵
抗,反呼:“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⑤结果却断送了性命。王羲之服药也必
与其家世事五斗米道有关。
三、余论
嵇康,王戎,王羲之皆服药,但是三个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服食的原因也
各不相同,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士服药的原由大概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之中。无论是嵇康把
服食作为不仕晋朝,追求自然的方法,还是王戎把服食作为险恶仕途中逃避杀身之祸的手段,
抑或是王羲之服食只是一种家室渊源。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掀起的魏晋服食的风尚,而晋朝灭
亡的原因,大概也可以在这种风尚里寻到痕迹吧。
①《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101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
③《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09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10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⑤《晋书·王羲之传》卷八十,第2103页,中华书局1974年版。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8:5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8050451212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长孙道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长孙道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