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三鲜———大顺军的“捷报菜”
作者:钱国宏
来源:《烹调知识》2019年第2期
陪同老妈去武汉省亲时,吃到了当地有名的传统美食“黄陂三鲜”,至今犹觉舌尖生津,
难以忘怀!
“黄陂三鲜”属于鄂菜系中的武汉菜,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它指的是由鱼丸、肉丸、肉糕
三菜合一的一种佳肴,属于三菜合烧,一菜三鲜。在武汉黄陂地区,“黄陂三鲜”可称得上是
“招牌菜”,但凡家中遇到大事小情或赶上年节,餐桌上必有“黄陂三鲜”,否则就觉得不够
圆满和完美,尤其是娶亲嫁女、上梁乔迁之类的红事喜事,筵席上若没有“黄陂三鲜”这道菜,
感觉主人不热情、对宾客有失尊重似的。是故,当地才有“没有三鲜不成席,三鲜不鲜不算好”
之说。
我二姨久居武汉,烧得一手好“三鲜”。在省亲期间,我和老妈真是过足了饕餮之瘾,口
福不浅!黄陂三鲜讲究的是一个鲜字,所以鱼丸、肉丸、肉糕这三样食材必须要新鲜。
鱼丸,用的是武汉的特种水产——鳊鱼,也即毛主席笔下的“武昌鱼”。黄陂有句俗话:
“鳊鱼肥美菜苔香,黄陂三合图吉庆”。鳊鱼必须是活鱼,斩杀之后洗净,切下背侧厚实的鱼
肉,片成薄片,漂净,谓之“去红”;将白嫩细腻的鱼片剁成鱼茸,配以葱白、蛋清、淀粉、
水、盐、姜汁、猪油等调味,然后搅匀,制成丸子,在清水中热汆熟(丸子漂起时便捞出,以
防煮老),这样做出的鱼丸外滑内润。现在武汉地区的一些饭店也有采用白鲢和草鱼做鱼丸的,
我尝过几次,感觉口感、味道还是不如武昌鱼的好。
肉丸选用的食材是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腿前夹肉,剁成肉馅,配上鱼茸和淀粉及各种调料,
用汤匙弄成肉丸,在油锅中炸熟。炸好的肉丸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回味无穷。
肉糕的食材与肉丸大体相同,只是工艺复杂一些:在蒸笼里铺上煎好的豆腐皮(千张皮),
将鱼肉糊平摊上面,蒸熟后切成几大块,抹上一层去除蛋清搅拌好的蛋黄液,再继续蒸至成熟。
出笼后,摊凉,切成长条状。蒸好的肉糕保留了鱼和肉的鲜嫩,油而不腻,富有弹性,香气袭
人,味道独特。
最后,再把这三样东西放在一起合烧:烧一锅乳白的高汤,然后把鱼丸、肉丸、肉糕一起
放在高汤中,稍稍加热,再放入发好的黄花菜、黑木耳、小白菜、胡萝卜丝,收汤后,一盘黄
陂三鲜便香喷喷地出锅了!烧好的黄陂三鲜,七色相间,煞是悦目;鱼丸滑嫩,肉丸松泡,肉
糕软柔,香味飘溢,煞是馋人!一道菜,融合了汆、炸、蒸、烧四种烹饪技法,三菜一碗,两
白一金,色香味俱佳,而汤汁则融合了三味的精华,不能不说是精品!
“三鲜”在舌尖上滑动之时,感觉不用嚼便瞬间融化了,那种“鲜”真的让人顿时耳目一
新,味蕾大开,仿佛五脏六腑都被瞬间征服了!肉有鱼香,鱼有肉味,但却食鱼不见鱼,吃肉
不见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每次看二姨有板有眼、有井有条地做这道菜时,我都会在旁痴
痴地看上数十分钟。二姨笑我“愚”,我却觉得那不是在做菜,而是一种地域饮食文化的淋漓
尽致的展示!二姨做得很娴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且洋溢着自豪!
查阅资料得知,黄陂三鲜已流传了数百年。清朝崇祯年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大军攻取
了黄陂城,活捉了县官,为民除了害,黄陂百姓感激之余,纷纷端出自家过年过节才肯吃的鱼
丸、肉丸、肉糕来招待义军。有人嫌三样菜端起来费事,便索性放在一起烧成一道菜,于是,
黄陂三鲜便成了大顺军最爱吃的“捷报菜”,黄陂三鲜也因此名扬九州了。
武汉人之所以钟爱黄陂三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此菜吉利!黄陂三鲜中,“鱼”与“余”
谐音,“丸”在当地方音中念“圆”,“糕”与“高”同音,因此,此菜便赋予了“年年有
余”“团团圆圆”“步步高升”的寓意。欣逢盛世,谁不希望“年年有余”“团团圆圆”“步
步高升”呢?这也就难怪“没有三鲜不成席”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3:4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864151186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肉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肉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