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与点评
江苏省盐城市学科带头人郭永康2004年11月
东台市组织了新课程理念下新教材会教,我们听了一节好
课,在这里推荐给您,恳请您能多提宝贵意见。借此我们抛
砖引玉,希望加强交流。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三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本文作者是谁?齐说(罗迦·费·因格)。他
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2、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大家
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有没有同学不喜欢?(生:我)
这位同学很有创见,你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
生:①文字不太读得懂,以前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或写景
状物的一目了然,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也不知写的什么?②我
不知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③文章的层次我怎么也搞不
清……④特别是文章开头的这幅图,答案太多,也觉得罗嗦,
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实在读不懂。……
(点评:导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说出自
己的心里话,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与本文创造
性思维这一中心相暗合,又把握住“民主、科学、个性”的
阅读教学的灵魂。通常引用双关图的导入方式有两点不利:
一是与课文开头引用材料的层次重复,二是只是体现“观察
第2页
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偏离本文作者意图。)
二、阅读
1、学习第一层次:
师:很好,我们刚才几位同学不随声附和,敢于说出自己独
到的见解,思维的碰撞往往能闪出创造性的火花。创造性思
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谈创
造性思维的话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阅读课文
开头几小节,看看能不能读懂。
生:读课文开头几小节。
师生交流:
师:读懂了吗?有什么发现?
生:……“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
多样”;“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追求”。
师:“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什么?
生:“事物的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师板书观点)
(点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读中
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
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
师: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这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种答案都
正确的选择题呢?
生:因为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
个”……
第3页
师明确:怎样亮出作者的观点要取决于观点本身是否容易
被读者所接受,像那种平白如话、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亮出,
正因为本文的观点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所以作者才选用这
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点评: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
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这样处理不温不火,
恰到好处。)
2、学习第二层次:
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才积极寻求到第二
种答案,或者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
呢?
生: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
哪几个问题?
生:(自主阅读,自由讨论)
交流:
生:第一个“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第二个“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第三个“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点评: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教材处理针对七年
级学生认知水平抓住课文三条主线理清层次,一目了然,较
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
第4页
师:我们先来点击第一个问题?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
素?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讨论:
⑴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有哪些?
……还有补充吗?(大家对他的观点完全赞同吗?)
……获取知识需要怎样的态度?
……尝试又需要怎样的过程
……列举持之以恒的例子。
(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孜孜不
倦,必须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进行尝试
──持之以恒)
(点评: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与后面学生间合作探究形成呼
应,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
⑵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引导-速读
-讲故事给同桌听)
(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过程,罗兰发明了对战型的乒
乓球游戏)
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物来证明作者观点?这两个事例有什
么侧重?同桌之间可以交换一下看法(前者侧重于“活用知
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
(点评:课堂设计的求同存异思维与本文的创造性思维在这
第5页
一环节碰撞出火花,议论文的论证理念显得“润物无声”。)
3、学习第三层次:
师:我们看看作者还提出哪几个问题?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两
个问题?
指名学生读第二、三两个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们一道探究完成的,作者又对
我们提出两个新问题。同学们自己完成,好不好?(好)有
没有信心?(有)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针对问题,自己阅读、
体味、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小结,小组长组织好做好
记录。
提出问题──阅读体味──合作探究──交流小结
生:自主阅读
(点评:“提出问题──阅读体味──合作探究──交流小
结”的学习模式体现“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变被动阅读
为主动阅读,变教为学”的新课程理念。)
⑴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本组的研
究结果?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⑵辩论:
生正: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生反:“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墨守陈规”中的墨子、“郑
人买履”中郑人……,他们存在吗?他们不是人吗?他们有
第6页
创造力吗?……
生正:伟大人物也是从一般人物开始的,生甲:伽俐略还只
是一个学生时就发现摆,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只是学徒,富兰
克林发明轮船时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疯子”……
生反:历史上只有一个伽利略,只有一个瓦特,只有一个
富兰克林!……
生正:不仅伟大的人有创造力,一般人也有创造力,鲁班、
黄道婆……以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创作的一幅画;
生反:知识和态度、意识、尝试是形成创造力的要素,可事
实是并非每个人都到如此尽善尽美
生反: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地
获得灵感,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
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
的。
⑶评论:两方面都给于肯定,指出弱者的不易。
(点评:学生辩论得非常精彩,你来我往。学生真正成了课
堂的主人,学生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思维的火花越发的
耀眼。通过辩论的形式处理教材,又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辩论,虽然很稚嫩,但勇气非凡。)
刚才有不同的看法,对第三个有没有不同看法?(没有)
(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
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
第7页
(点评:课文的三个问题到此也迎刃而解。)
4、学习第四层次:
师: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这里的哪个词语能体现一种科学精神?(锲而不舍)
5、小结课文,完善板书:
回顾全文,课文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
止一个”的话题,这是提出问题;
主体部分从“创造性的思维必需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
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
结尾部分归给总结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呢”,这是解决问题,
课文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结构严谨。
(点评: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不能抛开文本,更不能沉恋于
文本。这种处理因学生第一次涉及议论文而设,因前文那么
多的铺垫而设,水到渠成地从整体上来,向整体上回。)
三、拓展
同学们刚才介绍了那么多,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具有创造性思
维的人呢?(想)现在就来做一项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活动,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造性在为《狐狸和乌鸦》故事加个结
尾。(6分钟左右)
生:这一天狐狸又遇到乌鸦,乌鸦同样衔着一块肉。狐狸又
是赞美又是恭维仍不见效,狐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大骂起
第8页
来,乌鸦忍无可忍也大骂起来,肉又落入狐狸口中……
师:这狐狸倒挺具创造性思维,不过老师更佩服你有创造性
思维!
(点评:用“1+1=?”这种违背自然科学观的方式拓展
与文中“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
对的”向悖,或是画个“O”、“”叫学生说像什么培养小
学生的想象力尚可,更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用故事拓展激
起情趣,语言水平与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故事的感性与
文本的理性得到交融.)
四、总结、作业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倾听了科学家矢志追求的
心律和足音,品味了那石破天惊的创新宣言,也碰撞出我们
创新性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我们心中创新的激情,我们处在
一个激情似火的时代,我们身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时代
呼唤我们的创新精神,祖国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
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我真诚在祝愿同学们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创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2、作业:在这里,我把江泽民的这句名言,制成贺卡
送给在座的每一位,也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句你所喜爱的
关于创新的名人名言,然后制成贺卡,在元旦之际送给你的
同学或师长。
第9页
(点评:小结的语言激情似火,作业的布置巧妙新颖,学生
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段慷慨陈辞,更受到时代感、使命感的感
染。文道统一。)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1:2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78054117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