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技巧

更新时间:2023-03-03 00:28:53 阅读: 评论:0

华为手机忘记密码-虾饺馅的做法

诗歌鉴赏技巧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竞选宣言简短有特色)

诗歌鉴赏技巧有哪些?

诗歌如何鉴赏,相关鉴赏技巧是什么,有几种技巧呢?不了解的

小伙伴们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诗歌鉴赏技巧有哪

些?”,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诗歌鉴赏技巧有哪些?

一、“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

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

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

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

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

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

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

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

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

二、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

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

暗几重”的理解。

[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

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三、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

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

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

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

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

心问题。

答题要点:

①找出诗中的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

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

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

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示例:问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

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答:①第二联中的“片云”.以远浮天边,喻诗人漂泊他乡;永夜的

“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

是实景。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

清的意境。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

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

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

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

古诗词鉴赏的几类方法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

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

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

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

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

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

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

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

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常见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

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

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

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

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

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

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

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

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

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

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11.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

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

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

悲、以黑写白等;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

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

12.正衬(烘托):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

《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

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

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

13.化用: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

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

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4.借代:较普遍的技巧。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

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

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

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

15.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

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

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

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

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

时续。

16.互文: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如“秦时明月汉时

关”(王昌龄《出塞》),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

明月,古时的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

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

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

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

三、领悟作者情感

1.分析意象色彩。如字面或暗示。不同色彩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

的情感体验。冷色,往往传递出孤寂凄凉、低沉冷漠、颓唐消极之感,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枯”、“昏”

等色彩构成了一个寂寞、哀愁、惆怅的诗境;暖色,则传递出积极向上、

活泼热烈、意气风发之感。

2.动静结合,互相映衬而拓展诗境,情感表达。

3.在诗词中,其意象有时与作者心理特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等相关,而被赋予某些特定含义。因此,在鉴赏时,教师应指导学生

考虑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准确理解与把握诗词。如杨柳——离

别依依;菊花——高洁品质;杜鹃——哀惋、忧国志士、薄命佳人、至

诚;鸿雁——信使、思乡;鸟——自由等;羌管羌笛表示思乡,折柳表送

别,凭栏表吊古怀远等。同时,在分析诗词意象时,学生还需留意物

和人,景与情,景与人,物和情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0: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74533116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诗歌鉴赏技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诗歌鉴赏技巧.pdf

上一篇:小班幼儿舞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