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影响下的日本“年中行事”——
以盂兰盆节为中心
作者:张艳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张艳军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日本盂兰盆节为焦点,探索日本的“年中行事”(即一年中所举行的
节日庆典)与佛教之间的渊源。盂兰盆节作为宗教节日,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因其正处于
一年之中,因此又称为中元节。对于日本来说在佛教节日传入之前,每年的七月份也有种种节
令活动,但只有在佛教的盂兰盆会习俗传入后才为原始节庆蒙上宗教色彩,成为或复合成为宗
教节日。①全文重点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年中行事”起源的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是日本在佛教传入之前的“盂兰盆”②活动;第三部分是与佛教思想结合之后的盂兰
盆节。
关键词:年中行事;盂兰盆节;佛教;佛教观
中图分类号:K89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22-02
一、“年中行事”的类别
“年中行事”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大岛建彦根据节日中信奉的神灵不同,将其分为祖灵信
仰和御灵信仰两大类。宫家准又根据仪式内容是否跟祖先祭祀、生产、消灾解难有关进行分类。
③本文将日本的“年中行事”按照起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受日本神道教影响下在神社里
举行的节日;第二类是伴随佛教传来的佛教节日和受佛教思想影响而兴起的节日;第三类是吸
收中国文化,接受中国影响时引进的中国传统节日。在日本人看来“祭り”和“年中行事”是
不同的,虽然也有在寺院里举行的“祭り”——比如摩多罗鬼神祭与放生会——但是他们认为
“祭り”通常是在神社里举行的,作为日本土生土长的“神社”,其发源主要是跟农作物有关。
春天有祈祷丰收的“春祭り”;夏天有防备驱赶危害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自然灾害与虫害“夏祭
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通常会举行一些庆祝丰收的节日以向保佑农作物生长的神灵答谢
“秋祭り”;冬天农作物还处在生长的初期,是人们的农闲时间,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大法时
间的节日如“裸祭り”或者是一些迎接春天的“冬祭り”。④在神社举行的节日有“神田祭り、
山開き、新年、夏越しの祓い、酉の市”等。佛教自经中国传入日本之后,给日本的各个方面
包括传统节日带来重要影响。盂兰盆节作为日本人的公共节日,在日本的影响力仅次于新年,
而盂兰盆节本身是从佛教节日发展而来的,后随佛教传入日本而逐渐扎根于日本的。因此,本
文以盂兰盆节为“年中行事”的代表来探讨佛教与节日的关系最恰当不过。
二、佛教传入之前的“盂兰盆节”:“魂祭り”“先祖供養”
人的一生通常用“生老病死”或者“出生、成人、结婚、死”来作为人生的四个重要阶段。
同样人们为了标记时间的流逝,通常把一年四季分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或者二分为
“正月·盆”。每当到了迎接一个新的季节或者新的阶段的时候,世间万物就会阴阳失衡,同
时也是妖魔鬼怪出来作乱的危险时期。⑤另外又因为“正月·盆”正好处于农作物的生长期,
因此这个时候的各种各样驱鬼除魔或者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就会很多。在佛教未传入日本之前,
七月十五日作为一年间的最中位置,本身就是用于祛除邪气、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的。祭祀祖
先主要是出于安慰祖先灵魂,在这一天人们就会装饰年神龛和祭坛,在上面安放牌位和供品等,
祈求神灵(祖先)能够保佑农业丰收家人安康。日本人的祖先崇拜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柳田
国男的观点:人死后的灵魂有三种:洁净成神的灵魂;受到子孙供奉但还有污秽的灵魂;没有
子孙供奉的或者是有怨、有恨的灵魂。⑥人死之后能否成为神灵,要看死后是否有子孙祭拜,
只有被连续祭拜三十三年之后才能够得到洁净成为神灵,并和之前死去的祖先神灵合成一体,
共同存在于离子孙很近的山上,而非与现实社会相隔很远的另一个世界。子孙通过每年定期祭
拜,维系和祖先之间的亲情关系,安抚神灵,得神灵庇护。如果没有子孙祭拜,那么这些灵魂
就会到人间作乱给人类带来不幸。正是现世人对死去的人的一种敬畏之心,才逐渐形成这种祖
先崇拜。这种祖先崇拜祭拜抚慰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祖先或者亲人还有一些没有子孙祭拜的
“無縁仏”,这一点和佛教思想中普渡众生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也为其能和后来
传入的佛教节日融为一体做好铺垫。
三、与佛教思想结合之后的节令生活——盂兰盆节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劝善惩恶,劝说人们追求死后的幸福,而其最终的目的也就是普渡众
生,解脱自我。经中国传入日本之后,极大的影响了日本人的生产、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之所
以对日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文明开化较晚,因此当时并没有其他精神力量
阻止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在历史上历经了“日本佛教的私传”与“公传”。所谓“私传”即
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522年)中国南朝梁朝人司马达等去日,设庵奉佛。所谓“公传”,一
般认为在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百济圣明王进献金铜释迦牟尼像一尊和幡盖、经论等,且
上表赞颂佛法大法之功德。⑦佛教真正能在日本获得大发展大繁荣,圣德太子具有重要贡献。
佛教传入日本之初曾受到排佛派物部贵族的抵抗,圣德太子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和国的
势力,积极吸取中国文明;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没有强有力的传统文化与佛教相抗衡,因此佛教
很快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逐渐兴盛,流传至今。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教义、经典、
佛教节日等佛教文化也大量涌入日本,盂兰盆节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盂兰盆,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说认为盂兰为梵文的音译,意为“倒悬”,盆为汉语。
另种解释是“盂兰盆”三字均为梵文的音译,意为“救倒悬”。⑧相传释迦牟尼有十位弟子,
其中有一位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母亲去世后,他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母亲,就用神眼的法力,
去看看母亲,不曾想他母亲因生前罪孽深重,死后饱受入地狱之苦,如处倒悬,然而他一人法
力却无法救助母亲,后来释迦说只有用“盆”盛百味珍馐,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钵水饭泼给
众恶鬼,他母亲才可以的救。佛教徒基于这个故事,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⑨
目连救母的故事本意是传达因果报应的思想告诫人们不要自作自受。但是传入中国之后,与本
土儒家忠孝节义思想相结合,逐渐成为祭奠祖先的节日。后来这种在中国发生变化的佛教活动
就以新的面貌进入日本,并与当地祭祀活动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的盂兰盆节。在本文第一部
分中也有讲过在佛教及佛教节日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在七月份就有类似的节日存在,而经过与
中国传统思想结合之后转化成的新的面貌——以祭奠祖先为目的,正好与日本固有节日的理念
相一致。
对于盂兰盆节来说祭奠祖先已经沉淀于社会群体心里之中。祭奠祖先的方式在当今日本的
盂兰盆节节日活动中虽不尽相同,但是大体都离不开盆龛、盆舞、迎火、送火等内容。万变不
离佛教节日盂兰盆最初的宗旨。在六道真皇寺每年都会通过钟声来迎接祖先灵魂的到来,宣告
盂兰盆节的开始。钟声及其余音一直向彼岸世界传去,钟声会带着祖先们来到此岸接受子孙的
迎接。盆龛是安放迎接回来的祖先灵魂的地方,一般在七月十三号就设置好,以便祖先回来歇
息落脚,在七月十六号送火即送祖先返回的时候要将盆龛拆毁,放入水中冲走。盆舞,是迎接
祖先回来时人们需要欢歌跳舞,来欢迎慰劳保佑自家平安顺利的祖先。迎火,亦称门火,在七
月十三日点燃,其目的在于照亮道路,迎接祖灵进到家里来。在盂兰盆节的最后,送火一般在
七月十六号举行,很多地方都是采用将灯龛放入水中随水流走的方式。⑩这种方式类似于佛教
中提出的此岸彼岸的思想。生死相隔好似生命长河的此岸和彼岸。如果按照上面提到的目连救
母的故事理解的话,水中放灯应该是诵经普度河中众孤鬼的,河中放的灯也应该是象征着佛的
莲花灯而非现在流行于日本的灯龛,以普度河中孤鬼,这正好和佛教普渡众生的观念相契合。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在日本隅田川,每到这个节日都会在河边放焰火。这些焰火被称作是吊唁死
者的。这个习惯开始于1732年,当时因为饥荒和瘟疫,死了很多人。当时的德川吉宗将军认为
需要通过慰灵、祈求瘟疫消退百姓才能得救,因此就在当时的隅田川大放焰火,这作为盂兰盆
节的内容之一保留至今。慰灵思想源于佛教的普渡众生,通过对无佛缘的超度,平息其怨气,
顺利成佛,是佛教思想宣扬的普渡众生。
类似于盂兰盆节在起源和发展上都受到佛教影响的节日还有“六道まいり、虫ききと放生
会、大数珠繰り、除夜の鐘”等。佛教倡导因果报应,劝人们生前行善积德为死后得到福祉埋
下善因,为了免除人们对此生所犯罪过的恐慌就兴起了“お戒壇めぐりとお砂踏み”,即模拟
从地狱到新生的体验。这是在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长野县善光寺举行,时间是四月初到五月底,
七年一度。仪式内容就是让人们在两边是佛尊的漆黑的地下回廊(象征着地狱)里行走,通过
自己的耳和各种触觉来行走找到出路(极乐)实现新生。“虫ききと放生会”是基于佛教不杀
生思想兴起的,即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日将鸟兽虫鱼或放归山野或放归池沼。“大数珠繰り”
体现了佛教的功德思想。大数珠是由众人捐赠的,每个珠子刻上捐赠者的名字,由于大数珠数
量很多而且很大,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转动念佛的,所以就需要集合众人的力量凝聚众人
的善,创造出更大的功德。佛说人有108烦恼,在新年到来之际应当将过去一年的烦恼祛除,
实现洁净的自己去迎接新的一年,这就是“除夜の鐘”存在的意义。
四、结束语
日本的盂兰盆节作为宗教节日是和日本本土节日相互融合后的产物,也是日本仅次于新年
的第二大节日。本文以盂兰盆节为中心,来探讨佛教影响下的日本节日,佛教对节日的影响一
方面体现在佛教节日的传入与当地节日的结合,最终形成新的即具有佛教节日的原型,又符合
当地人民信仰的节日,如盂兰盆节和佛诞节。佛教对日本的影响除了节日之外还有其他各个方
面,比如生死观、葬礼、文学著作(《日本灵异记》)等各个方面,这些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
方向来更深刻的探讨。
注释:
①⑦⑧⑨⑩马兴国,宫田登.中日的文化交流史大系【5】(民俗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1994.407,306,403,404,407.
②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存在和现在的盂兰盆节类似的节日,但是并不称作盂兰盆节。
③宮田登.暦と祭事―日本人の季節感覚[M].小学館,1984.84.
④前田憲二.渡来の祭り渡来の芸能[M].岩波書店,2003.26.
⑤山下柚実.年中行事を五感で味わう[M].岩波ジュニア新書,2009.26.
⑥柳田国男.柳田国男集(第10卷)[M].筑摩书房,1970.71.
(责任编辑徐阳)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3:4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71705116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兰盆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兰盆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