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新西兰特色

更新时间:2023-03-02 22:32:07 阅读: 评论:0

动感歌曲-除螨仪真的能除螨吗

新西兰特色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广东旅游攻略)

新西兰国家历史较短,但文化遗产却不少。在首都惠灵顿这座海滨山城,随便走进一间咖

啡馆,也可能会发现“此处乃文化遗产”之类的介绍。

在惠灵顿,矗立近百年的银行大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火车站、甚至一家名叫“滑铁

卢酒店”的宾馆,都被有关部门列为文化遗产。不过,“边用边护”是新西兰文化遗产保护部

门多年来一直遵循的原则。这些地方并不因获得文化遗产的封号而被停止使用,相反却因独

特的历史文化沉淀而人气更旺,生意更兴隆。

新西兰文化遗产被分成毛利文化遗产和新西兰近现代进程文化遗产等。曾经有一段时

间,新西兰立法对文化遗产采取停止使用和定期维修等保护措施,结果不仅导致维修资金短

缺,而且把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人为地分离开来,把文化遗产变成了“冷冰冰的遗产”。

1993年,新西兰本着“边用边护”的理念,修订了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条例,把文

化遗产保护引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当年,新西兰的汤加里罗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以壮观的火山群和毛利文化展示出名的国家公园从此成为世界文化

遗产保护的一个示范区。

新西兰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半官方的“历史遗迹基金”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监督,

具体工作则由各地市政当局负责。除中央政府提供的相关财政支持外,有的地方还设立了多

层次基金为文化遗产保护筹集款项。

近几年,《遗迹保护契约》在新西兰各地得到了普遍推广。这项契约主要针对文化遗产

的个体所有者。政府和他们订立遗产保护合同,由这些个体所有者承担保护和维持文化遗产

的具体工作,政府则提供法律保护和资金支持。这项契约为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明确了

责任关系,规定责任方应互相支持,互相监督,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文物保护、使用和延续的

目的。

新西兰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亲自兼任政府艺术、文

化和遗产部部长,几年来不断加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近日在宣布新的财政预算案时,

克拉克表示将增加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在2007年度拨款近1000万新元(约合5000万元人民

币)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克拉克指出,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全体国民对此有强烈的共识。她说,通过

科学、持久、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将文化遗产的欣赏和保护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价值理念

之中,这是新西兰政府和国民长期追求的目标。

【新西兰】文化历史|新西兰文化历史简介

[字体:小大]作者:新疆中国旅行社来源:新疆出国旅游网

新西兰文化历史毛利文化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是属于

某个部落。毛利人藉由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waka,

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毛利人有着丰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他们

长久以来与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他们以自己特别的“米希”(mihi,问候)方式透过来传

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说出他们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玛

雷”(marae,会堂)、“瓦卡”、“尹维”(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

字。毛利人有一种独特的舞蹈,被称为“哈卡”(haka),这种舞蹈来源于古毛利土著武

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在每次开场比赛前,总是集

体表演这种舞蹈,用以鼓舞士气。新西兰约四分之一的毛利人使用“蒂雷欧毛利语”(te

reomaori)。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大约有一半不到二十五岁。这是种玻里尼西亚语言(类似其

它大洋洲语,如夏威夷语和大溪地语),有一种独特的诗感和音乐性。毛利语是新西兰的官

方语言之一。kiwikiwi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这个词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

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当年新西兰士兵的绰号。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新西兰的

基本货币单位——新西兰元,也常被称为“奇异”,因为钱币一面上头的有只奇异鸟。而最著

名的“奇异”可能是美味的奇异果。奇异果原产于中国,移植到新西兰时被称为“中国醋栗”。

但是新西兰果农在大量出口这种水果时,为它取名为奇异果,现在已闻名全世界。葡

萄酒新西兰的主要葡萄栽种地是在干燥、阳光普照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吉斯伯恩

(gisborne)、霍克湾(hawke’sbay)和马尔堡(marlborough)三个主要地区。其它主要地

区还有奥克兰(auckland)、马丁堡(martinborough)、尼尔森(nelson)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这些地区位于纬度36至45度之间,纵长1600公里。类似于北半球从波尔多(纬

度在44至46度之间)到南边的西班牙。在这样一个气候与土质都十分合适的地区栽种葡萄,

结果就发展出种种不同的风格。新西兰的品酒观光越来越受重视,业者常鼓励游客沿着“经

典新西兰美酒公路”(classicnewzealandwinetrail)探访酒庄,参与活动。几个主要产酒区

每年都会举办美酒与美食节,而且大多数酒庄开放游客品酒。不少大型酒庄还兼经营餐厅与

咖啡馆,并提供零售和网上销售。艺术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得自于各个种族,产

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质。新西兰的艺术圈反映了这种融合。新

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harlesgoldie)于十九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画

像。画家柯林·麦卡宏(colinmcc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与毛利语言以及神

话,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新西兰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艺廊除了展出这些作品,还有其它艺术

家的作品,如雷尔夫·哈特雷(ralphhotere)和葛雷姆·希尼(grahamesydney)。文学

有许多新西兰作家将毛利文化与传说写进英文文学作品中。凯莉·胡姆(kerihulme)以极具

创意的小说《thebonepeople》而获得权威的布克文学奖的肯定。也有作家结了两种文化,

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其中包括派翠西亚·葛雷丝(patriciagrace)、维提·伊希玛埃

拉(witiihimaera)和洪内·图华雷(honetuwhare)。艾伦·杜夫(alanduff)以著作《战士奇

兵》(oncewerewarriors)而闻名,并由导演李·塔玛胡里(leetamahori,007电影《谁与争

锋》的导演)于2002年搬上大银幕。影视好莱坞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魔戒》

是由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在新西兰拍摄,新西兰的地方电影工业随着这部巨片的成

功而持续成长中。这个三部曲的头两部共得到六座奥斯卡奖,而第三部《王者归来》也已于

2003年12月上映。新西兰的风景出现在这系列电影中,而许多取景地位于新西兰的国家公

园与保护区内。根据维提·伊希玛埃拉原著小说改编,由妮基·卡罗(nikicaro)执导的

电影《鲸骑士》(whalerider)在2002年的多伦多国际影展里令观众大为惊艳,并得到观众

票选最佳电影。这部片描绘了一个小毛利村落的生活,并加入了梅塔回提(maitawhiti)的

表演,他们是一个卡帕哈卡(kapahaka,表演艺术)团体。《鲸骑士》拍摄地点在东部地区

吉斯伯恩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也是全世界最早看到一天日出的地方。《鲸骑士》是凯

萨·卡斯特-休伊斯(keishacastle-hughes)的处女作,但是因为她在这部电影的精彩演出,她

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成为历史上获得该奖项提名最年轻的演员。新西兰

影坛最近的大制作有彼得·杰克逊重拍的巨片《金刚》,该片于2005年12月上映。出生于新

西兰的安德鲁·亚当森以动画片《史瑞克》而闻名,他导演拍摄了《纳尼亚传奇》(thelion,

thewitchandthewardrobe),根据利维斯()奇幻小说《纳尼亚故事集》(narnia)

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也在2005年12月上映。该片在新西兰著很多名的地点选景,包括了奥

克兰的伍德山森林(woodhillforest),坎特伯雷的羊群山车站(flockhillstation)和邓特伦

(duntroon)附近的大象岩石区(elephantrocks)。音乐新西兰的音乐也吸引了全

世界的注意。几个乐团如达桑氏(thedatsuns)、thed4、大洋洲人(pacifier)和阿尼卡摩瓦

(anikamoa),都与国际唱片公司签了约。默瓦娜·玛妮亚波脱(moanamaniapoto)和她的部

族乐团(thetribe)以毛利原音赢得国外的赞誉。除了流行乐团“拥挤之屋”(crowedhou)

的团长尼尔·芬(neilfinn)之外,新西兰歌剧歌手丹·奇里·蒂·卡那瓦(damekiritekanawa)

和丹·玛维那·梅杰(damemalvinamajor)都在国外演出。少女歌手海莉(hayleywestenra)

的专辑《纯净》(pure),发行第一周就登上英国古典排行榜第一名,卖得比著名男高音帕华

洛帝和波伽利的专辑还好。橄榄球橄榄球是新西兰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体育运

动,新西兰国家橄榄球队因其一身全黑色的标志性队服而被称为“全黑队”(allblacks)。新

西兰国家队曾经夺取过橄榄球世界杯冠军,并且长期名列世界前茅。2007年9月28日,来

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专门与新西兰海军举行了一场橄榄球友谊赛。2011年年橄榄球世界

杯赛也将在新西兰举行。极限探险运动新西兰的极限运动与探险旅行非常有名。

早在1988年,南岛的皇后镇便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商业化的高空弹跳场。登山也是颇为流行

的运动,最有名的登山家是艾德蒙·希拉里爵士,他是全球第一位登上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

峰顶的人。节日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元旦次日(dayafternewyears

day)1月2日怀唐伊日(waitangiday)2月6日受难节(goodfriday)4月

10日(2009年)复活节(easterday)4月12日(2009年)澳新军团日(anzac

day)4月25日女王诞辰日(queen'sbirthday)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劳动节(labour

day)10月的第四个星期一圣诞节(christmasday)12月25日节礼日(boxing

day)12月26日每个地区还有不同的周年庆,比如惠灵顿周年纪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day)距1月22日最近的一个星期

【教育】

国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入学年龄为5岁;对6~15岁青少年进行义务教育。2002年政府

发布《儿童早期教育战略》,加强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全国有8所大学:奥克

兰大学、怀卡托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梅西大学、奥塔哥大学、林肯大学和

奥克兰理工大学。2003年教育预算支出78.56亿新元。

【新闻出版】

全国共有报纸140种,其中日报29种,杂志4,700多种。独立报业有限公司和威尔逊—霍顿

有限公司为第一和第二大报业集团,控制了19家主要日报,占全国日报发行量的90%。主

要报刊有:《新西兰先驱报》,新最大日报,日发行量21.5万份;《新闻报》,日发行量9.3万

份;《电视指南》(周刊),发行量26.8万份;《新西兰妇女周刊》、《听众杂志》等。2002年7

月,《晚邮报》同《自治领报》合并为《自治领邮报》,该报日发行量超过10万份。

新西兰报联社:由新西兰所有日报组成的合作新闻机构,创建于1880年,总部设在惠灵顿。

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新各家日报和周报传送国内和国际新闻。

新西兰广播电台遍及全国,截止2002年有190多家,其中170多家为商业电台。除新西兰广

播公司为国有外,其余电台分属广播网(THERADIONETWORK)和广播工厂(RADIO

WORKS)两大广播网络。前者主要股东为威尔逊和霍顿公司,后者为加拿大传媒(CANWEST)

控股。近年来,政府资助成立了一些反映多元文化的公益性电台。

新西兰毛利电视台:2004年3月28日正式开播。新国内税务部将该台确定为慈善机构,无

需缴纳税款,但在播放广告并获取广告费方面同其他电视台无异。

对外关系

强调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以保障新主权与安全,维

护新经济利益。将同澳大利亚和南太岛国的关系作为其对外政治、防务和经济关系的立足点;

将亚太地区作为对外关系的优先领域;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和

国际反恐合作,重视参与地区经济合作。

新曾三次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2001年3月,新与朝鲜建交,迄今已与100多个国

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西兰社会面面观

“我们寻找真理,有时也的确找到了,但那真的让我们生活的更好了吗?”

有一天在书店里看到一本名为《新西兰的一天》的摄影画册,那是为纪念新世纪来临在一天

里由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在不同的地方扑捉到的普通新西兰人的生活瞬间,我被那一幅幅的画

面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平实,快乐,普普通通,又充满活力。新西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呢?新西兰人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从综合实力上讲,九九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统计,在以家庭收入,生活期望,教育水准为衡

量标准的生活素质评比中加拿大连续五年排名第一,其次是法国,挪威,美国和冰岛,新西

兰排名第九,澳洲排名第十五。而在联合国人力发展报告总体评价中新西兰世界排名为十八

位。

新西兰是一个有钱人的国家吗?在一份商业周刊公布的一项新西兰富豪榜中,榜内一百三十

五名个人与三十六个家族的财富总值为九十八亿零五百万元,只及盖茨财富的6%。榜首的

啤酒大亨DouglasMyers五亿一千五百万元,相对于盖茨的一千六百九十亿身家,只及他的

三百分之一。新西兰富豪榜内的个人及家庭去年的财产共增加十二亿,但和美国及澳洲相比,

有天渊之别,新西兰富豪家庭Todd其财富总值超过十八亿,但澳洲首富KerryPacker的财

产是六十亿五千万。

在家庭方面,九八年度新西兰家庭平均税前年收入为四万九千两百二十五元,即平均每星期

九百四十四元。48%的家庭至少有一人从事全日制工作,这类家庭的平均每周收入为一千二

百二十一元。平均家庭开销为每周六百八十三元。

西大学社会系所做的调查显示新西兰是一个快乐的国家,因为在这个国家中,十个人中有九

个是快乐的。60%的人认为他们“相当高兴”,而这些人通常被认为是通情达理的,住在小乡

镇的人。30%的人认为他们“非常高兴”,她们主要是中产阶级妇女。只有6%的人认为不知

道。这些快乐的人的共同特征是比不快乐的人更享受健康的乐趣,对邻居,社区,国家更有

感情。他们认为努力工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对民主制度有信心。不快乐的人以住在奥克兰及

怀卡托地区为主。他们年龄大多三十多岁,在中下层工作,多数倾向投劳工党的票。对执政

者不满意,对从事政治的人没有好感,对大企业没有信心,不相信贫穷是由于懒惰的原因,

希望重新分配社会的财富资源。

调查还显示新西兰是一个区域观念颇强的国家,各城市之间互相揶揄排斥的情况,接受调查

的人大多同意诸如"Wanganui的人有趣但古怪,基督城里都是高傲的人士,奥克兰人都是空

谈者"之类的评语。青年人普遍相信国家越来越不平等,人人倾向自私自利,自我中心。

在对待别的国家的看法上,国家商业论坛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76%的人给予澳洲最正面评

价,73%的人对加拿大有好感或非常喜欢,64%的受访者喜欢或非常喜欢英国,57%给予瑞

典正面评价,48%给予美国正面评价,43%认可德国与爱尔兰,37%认可日本,28%认可法

国,19%对南非有好感,2%对塞尔维亚有好感,在中国方面,13%的人有好感,43%的人反

感,44%的人中立或不知道。

在最受尊敬行业里,护士排名第一,其次是医生,警察,教师,牧师,公务员,会计师,律

师,企业领袖及银行家,政治家排名最后。

新西兰人是喜欢享受生活的人民,这一点表现在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九七年统计,新西

兰全国的婚姻状况总数为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五百八十一人,同居人口为一百五十九万两千八

百七十四人,结婚妇女所生婴儿为三万三千六百一十五人,非婚妇女所生婴儿为两万四千一

百二十一人,在那一年全国登记结婚的人数是两万一千零三十八对,这是自1964年以来结

婚数目最少的一年,主要原因是同居关系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数选择独身。

新西兰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

矿藏主要有煤、金、铁、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

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780万公顷,约占全

国土地面积的29%,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万公顷。近两年,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公顷左右。渔产丰富,200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

2.经济简史

新西兰是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97亿新西兰元.新西兰是典型

的“三高国家”(高福利、高消费、高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对出口高度依赖。70年代资本主

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新西兰经济严重恶化。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西兰的出口产

品受到很大影响。为保证出口,政府对农牧产品增加大量补贴,加之新西兰历来实行的高福

利的庞大开支,造成国家财政连年赤字,外债骤增,通货膨胀一直高达2位数,失业入数大

量增多,这一切又需政府财政大量补贴,形成了新西兰经济恶性循环的局面。到80年代初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徘徊在1一2%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0年代的居世界第3

位,降至1991年的第23位。

3.经济概况

新西兰具有健康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但对外贸易依赖严重。近来经济发展迅猛,通货膨胀受

到良好控制,失业率在过去几年中也有所下降,十七年来政府第一次有了预算盈余。1995

年以来,经济转为温和增长。1996年9月底年度增长为2.3%。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农业在新西兰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对外贸易的基础。农业产值约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27%,是国内最大的一个经济部门。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

了较高的水平。新西兰用于粮食作物生产的土地在20万公顷以上。主要产区是南岛坎特伯

雷平原。小麦可以自给,制作麦芽的大麦是主要的出口作物。粮食作物以小麦、大麦、燕麦、

玉米为主。蔬菜作物主要是豌豆、马铃薯、洋葱等。水果主要有苹果、牛油果、树蕃茄、

梨、葡萄和猕猴桃等。水果和蔬菜除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大量出口。各种新鲜、制成罐头

以及冷冻的水果和蔬菜共占新西兰农产品出口的11%。猕猴桃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新西兰有

“世界最大的牧场”之称。占地1100万公顷的24000个牧场放牧着羊群,总数约为6500万只。

新西兰的牧场每年约剪羊毛34万吨,其中有些是细毛,用以生产高级编织用纱、轻软织物

和羊毛精纺品。新西兰是世界最大羔羊肉和羊肉出口国。肉类的年总产量为120万吨。羔羊

从是传统的肉类出口产品。

其他农业部门包括林业和木材加工业。

(2).工业概况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新西兰主要是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轻、重

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发展缓慢,有时出现负增长。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有奶制品、

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近20年来,陆续

建立了一些重工业:炼钢、炼油、炼铝和制造农用飞机等企业。新西兰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管

制在世界上属最少的。它的工业部门依赖于其大型而有效的农业。

(3).服务业概况

旅游业已超过肉类出口而成为最大的创汇部门,而且年增长率超过10%。这也刺激了相关

工业部门的增长,如建筑业,博采业和运输业。通讯和商业服务业在过去几年里呈现了强劲

的增长势头。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截至1996年3月底年度):910.4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截至1996年3月底年度):24875新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截至1996年3月底年度):2.3%

国民收入(1993/94年度):701.62亿新元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8041新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第三季度):2.3%

失业率(1996年第三季度):6.3%

新西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新西兰(NewZealand)。全国面积27.0534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400万平方公里。

全国人口是436万(2010年4月)。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67.6%;毛利人占14.6%;亚裔

占9.2%,其中华裔约为15万人,印度裔约为10万人;太平洋岛国裔占9.2%;其他占1.7%。

官方语言为英语、毛利语。7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新西兰首都在惠灵顿(Wellington),人口约38.6万(2009年)。平均气温夏季16℃左

右,冬季8℃左右。

国家元首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总督为女王代表,由总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

年。现任总督阿南德·萨特亚南德(AnandSatyanand),2006年8月就职。

国庆日是重要的节日:2月6日,称“威坦哲日”(WaitangiDay)。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岛、

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南、北两岛由库克海峡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

75%以上,平原狭小。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

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岸线长6900公里。属温带

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1642年荷兰航海者在新西兰登陆。1769年至1777

年,英国库克船长先后5次到新西兰。此后英国向新西兰大批移民并宣布占领。1840年2

月6日,英国迫使毛利人族长签订《威坦哲条约》,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独立,

成为英国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受英国控制。1947年成为主权国家,同时为英联邦成

员。

政治自1935年起,工党和国家党轮流执政。1993年11月,全民投票决定将议会选举

制度由简单多数制改为混合比例代表制。1996年10月举行首次混合比例代表制大选,国家

党与新西兰第一党组成联合政府。1998年8月,联合政府解体,总理希普利组成以国家党

为主的少数政府。1999年11月大选后,工党与联盟党组成少数联合政府。2002年7月大选

后,工党与进步党组成少数联合政府。2005年9月大选后,工党和进步党再度组成联合政

府,并在财政和信任投票上得到新西兰第一党和联合未来党支持。2008年11月,国家党在

大选中获胜,并获得行动党、毛利党和联合未来党的财政与信任支持,组成少数政府。

宪法无成文宪法。其宪法是由英国议会和新西兰议会先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

以及英国枢密院的某些决定所构成。

议会成立于1854年,一院制,仅设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3年。本届议会为

第49届,于2008年11月组成。共有议席122个,其中国家党58席,工党43席,绿党9

席,毛利人党5席,行动党5席,联合未来党1席,进步党1席。议长洛克伍德·史密斯

(LockwoodSmith)。

政府总督和部长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法定最高行政机构。行政会议由总督主持,总督缺

席时由总理或高级部长主持。总督行使权力必须以行政会议的建议为指导。内阁掌握实权。

本届政府由国家党于2008年11月组成,成员28人,其中内阁部长20人,非内阁部长8

人。主要成员包括总理兼旅游部长约翰·基(JohnKey)、副总理兼财长英格利希(BillEnglish)、

经济发展部长兼议会领袖布朗利(GerryBrownlee)、外长麦卡利(MurrayMcCully)、贸易部

长格雷泽(TimGror)、国防部长马普(WayneMapp)等。华人议员黄徐毓芳(PansyWong)出

任少数民族事务、妇女事务部长,为新西兰首位华裔部长。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2个大区,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5个市政厅、58

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议会)。主要城市有:惠灵顿、奥克兰、基督城(克赖斯特彻奇)、

哈密尔顿、达尼丁等。

司法机构设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若干地方法院和受理就业、家庭、青

年事务、毛利人事务、环境等相关法律问题的专门法院。最高法院2004年1月1日成立,

取代英国枢密院成为终审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四名法官组成。现任首席大法官为赛恩·伊

莱亚斯(DameSianElias,女)。上诉法院由院长和六名法官组成,现任院长为威廉姆·杨

(WilliamYoung)。高等法院由34名法官和7名协理法官组成,现任首席法官为兰德森

(JusticeRanderson)。

政党有大小政党20多个。主要有:

(1)国家党(NationalParty):执政党。1936年由统一党和改良党合并而成。曾多次执

政。2008年大选获胜。领袖约翰·基(JohnKey)。

(2)新西兰行动党(ACTNewZealand):前身是工党政府部长罗杰·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创立的消费者及纳税人协会,1994年11月改为现名。领袖罗德尼·海德(Rodney

Hide),现担任国家党政府地方政府、规章改革部长及协理商业部长(非内阁部长)。

(3)毛利党(MaoriParty):2004年4月,因在毛利问题上与工党政府意见相左,协

理毛利事务部长塔里安娜·图里娅(TarianaTuria)辞职并组建毛利党。联合领袖为塔里安娜·图

里娅和著名毛利学者皮塔·沙普尔斯(PitaSharples),现分别担任国家党政府社区和志愿者事

务部长、残疾人事务部长以及毛利事务部长(均为非内阁部长)。

(4)新西兰联合未来党(UnitedFutureParty):前身为团结党,1995年6月成立。2000

年11月与未来党合并,改为现名。领袖彼得·邓恩(PeterDunne),现担任国家党政府税收

部长、协理卫生部长(非内阁部长)。

(5)工党(LabourParty):主要反对党。1916年成立。曾多次执政。2008大选失利。

领袖菲尔·戈夫(PhilGoff)。

(6)绿党(GreenParty):前身为价值党,1972年成立,1990年与绿色和平组织合并,

改称现名。1991年加入联盟党。1999年脱离联盟党。联合领袖为罗素·诺曼(RuslNorman)

和默蒂里娅·图雷(MetiriaTurei)。

(7)进步党(ProgressiveParty):2002年4月,联盟党前领袖吉姆·安德顿(JimAnderton)

率支持者脱离联盟党组建。

其他政党有:新西兰第一党(NZFirstParty)、太平洋精神党(MauriPacific)、保守党

(ConrvativeParty)、民主党(DemocraticParty)、基督教遗产党(ChristianHeritage)等。

重要人物

阿南德·萨特亚南德:总督。1945年生于奥克兰,父母均为斐籍印度裔。毕业于奥克兰

大学法律系。1970年任职于新西兰皇家法律办公室,1982年担任政府刑法改革委员会委员。

2004年任监察专员。2005年2月退休后担任新西兰亚洲基金会董事、国际事务学会副主席

等职。2005年被授予“女王勋章”。2006年8月任总督,是新西兰历史上首位亚裔总督。

约翰·基:总理。1961年8月生于奥克兰。毕业于坎特伯雷大学会计专业并获商业学士

学位。1985年起从事投资银行工作。1995年受聘于美林银行,先后在该行伦敦、新加坡、

悉尼分行担任外汇投资部经理。1999年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外汇委员会成员。1990年加入

国家党。2002年进入议会,曾任国家党交通、商业、统计、财政等事务发言人。2006年11

月当选国家党领袖。2008年11月率国家党赢得大选,并出任总理。

菲尔·戈夫。反对党领袖。1953年6月生于奥克兰。获奥克兰大学政治学硕士、牛津大

学硕士学位。曾任奥克兰大学政治学客座教授。1969年加入工党,1981年当选议员。1984

年起历任工党政府住房、就业、环境、旅游、青年事务和教育部长等。工党1990年大选失

利后,任奥克兰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93年重返议会,连任议员至今。1999年起历任外交部

长、贸易部长、司法部长。2008年11月出任工党领袖。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

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经济数据如下(按1995/199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3月年度):1333.42新元

经济增长率(2009年3月年度):-1.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3月年度):3.1万新元

通货膨胀率(2009年第四季度):2%

失业率(2010年4月):6%

货币:新西兰元

汇率(2010年4月):1新元约合0.72美元(数据来源:新西兰统计局、新西兰财政部)

工业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

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口。近年来,陆续建立了一些重工业,如炼钢、炼油、炼铝和

制造农用飞机等。

农业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

从澳大利亚进口。2009年,主要农产品出口额为170.86亿新元。其中肉产品出口额为55.3

亿新元,奶制品出口额为89.7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林业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其中自然林630万公顷,人造林180万公顷。主要出口产

品有原木、木桨、纸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韩国、美国、印尼、

台湾等。2008/2009财年,林业出口总额为35.1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畜牧业畜牧业发达,畜牧业生产占地1352万公顷,为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

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

近几年主要畜产品产值(单位:亿新元,3月年度):

20082009

乳制品55.1846.4252.299.4985.3

羊肉18.2117.42217.5617.821.69

羊毛5.865.455.254.734.4

(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新西兰财政部)

渔业渔产丰富,拥有世界第四大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

50万吨。专属经济区海域每年商业性捕捞和养殖鱼、贝类约60至65万吨,其中超过半数

供出口。2008/2009财年,鱼、贝类出口总额为12.99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主要行业产值2008/2009财年主要行业产值(按1995/1996年度不变价格计算):第一

产业99.29亿新元,第二产业263.1亿新元,第三产业932.4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

统计局)

旅游业2009年,出入境游客总人数437.63万。入境人数为245.8万,主要来源地排序

为:澳大利亚108.3万,英国25.8万,美国19.8万,中国大陆10.2万,日本7.8万。(资料

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发达,通讯联络畅通。进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但空运在对外贸易

中的重要性日增。

财政金融近年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

2008/2009

财政收入*670.65765.81746618.19

546.81

财政支出*609.1650.84687569.97

640.02

盈余62.47114.978048.22

-93.21

*财政收支中不包括国有机构和国有企业收支。(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主要银行有:(1)新西兰储备银行(RerveBankofNewZealand):中央银行。1934

年成立时为私人银行,1936年起成为国家银行。主要职能是: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管理

货币发行;维持合理有效的财经体制;向国库部长提供政策咨询并执行外汇政策;每半年发

布一次《新西兰经济展望》和《新西兰金融政策声明》。现任行长博拉德(AllanBollard)。

(2)澳新银行财团(新西兰)有限公司[AustraliaandNewZealandBankingGroup(NZ)

LTD]:成立于1840年,是新西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私营商业银行,母公司澳新银行

财团为位列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2003年10月以54亿新元从英国劳埃德银行收购新西

兰国民银行,成为新第一大银行。

(3)新西兰银行(BankofNewZealand):成立于1861年。1989年7月以前国营,此

后政府出售37.5%股份。1992年成为澳大利亚国家银行集团的子银行。有80万客户,400

个国内分支机构。

对外贸易严重依赖外贸。2009年外贸总额为799亿新元,其中出口397亿新元、进口

402亿新元。主要进口汽车、机电设备、原油、纺织品、塑料制品等,出口铝、羊毛、乳制

品、肉类、林产品、水果和鱼类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澳大利亚、中国、美国、日本、英国、

韩国。

近几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20082009

进口额(到岸价)348.58407.74411485461.3

出口额(离岸价)309.32346..2

差额-39.26-61.55-77-56-31.1

2009年,主要贸易伙伴及从新进口额(亿新元,下同):澳大利亚91.34、美国39.53、

中国36.25、日本28.21;对新出口额为:澳大利亚73.95、中国60.66、美国43.31、日本29.81。

(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对外投资截至2009年3月,新西兰在海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39亿新元。2009年3月

年度,新西兰在海外直接投资为20.43亿新元。

对外援助对外援助以双边援助为主,太平洋岛国为援助重点,主要援助方向为财政补

贴、农牧林业、卫生保健、资源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及人员培训等。2009/2010财年,对外

援助总额为5亿新元,其中对太平洋岛国援助总额为2.53亿新元,主要双边援助情况(单

位:万新元):库克群岛1500,纽埃2150,托克劳3030,巴布亚新几内亚3000,汤加1600,

斐济500,萨摩亚1500,瓦努阿图1700,基里巴斯600,所罗门群岛3570,图瓦卢255。(资

料来源:新西兰国际开发署)

外国资本截至2009年3月,外国对新直接投资额为928.17亿新元。前三大投资来源

国为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新西兰是传统资金输入国,对外国投资实行国民待遇。外资主

要分布在银行、电讯、交通、房地产、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部门。

军事总督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在国防军参谋长协助下行

使对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国防军参谋长是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也是三军参谋长委员会

主席。国防部秘书长是国防部首席文职顾问,负责研提防务政策建议、装备采购和维修更新

等。1951年同澳大利亚和美国签订《澳新美安全条约》。1987年通过《新西兰无核区、裁军

和军备控制法案》,禁止美国核舰艇访新,美国因而中止双边防务合作。同澳大利亚签有防

务合作协定和《进一步密切防务关系协定》,同东盟和南太岛国签有军队互助计划,同英国、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于1971年签署《五国联防安排》,五国于1997年在南海进行

了签约后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2008年国家党执政后,着手调整国防政策,强调五大目标,即防御并保护新西兰人民、

领土、领水、专属经济区、自然资源及核心基础设施;保持澳新同盟,与澳大利亚建立紧密

防御伙伴关系;维护南太地区安全,帮助南太邻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致力于维护全球安全,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多边维和行动。

1972年底取消征兵制,实行志愿兵役制。截至2009年6月,新国防军共有14612人,

其中预备役2249人,文职2661人。现役人员中,陆军5003人,海军2104人,空军2595

人。2009/2010财年军费预算为21.58亿新元,同比增长4.5%。(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文化教育

教育国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入学年龄为5岁;对6~15岁青少年进行义务教育。

2002年政府发布《儿童早期教育战略》,加强儿童早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主要大学包括:

奥克兰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怀卡托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坎特伯雷大学、梅西大学、奥

塔哥大学、林肯大学。2009年,来新各类海外留学生人数为93505人,主要生源国或地区

为:中国、韩国、日本。

新闻出版全国共有报纸140种,其中日报25种,杂志4,700多种。2003年,费尔费思

新西兰公司以12亿新元收购新独立报业集团,成为最大传媒集团。拥有9份日报和2份周

报,13份杂志出版权等。2001年,澳大利亚地方报业集团收购威尔逊-霍顿公司,接管其

报纸、书刊、杂志、网站、广播等业务。主要报刊有:《新西兰先驱报》,最大日报,日发行

量逾21万份。《自治领邮报》由《晚邮报》同《自治领报》合并而成,日发行量20万份。

《新闻报》,日发行量9.3万份。《星期日明星时报》为唯一一份全国发行的大版面报纸,年

发行量40万份。

新西兰报联社:新西兰唯一的全国性新闻通讯社,由新西兰主要报纸联合组成,前身为

1879年成立的联合报社,1942年改为现名。总部设在惠灵顿。与路透社、澳联社、美联社、

法新社有合作协议。

新西兰广播电台遍及全国,共190多家,其中170多家为商业电台。除新西兰广播公司

为国有外,其余电台分属广播网(THERADIONETWORK)和广播工厂(RADIOWORKS)

两大广播网络。前者主要股东为澳大利亚地方报业集团(APN)公司,后者为加西传媒公司

(CANWEST)控股。近年来,政府资助成立了一些反映多元文化的公益性电台。

新西兰毛利电视台:2004年3月28日正式开播。新西兰国内税务部将该台确定为慈善

机构,无需缴纳税款,但在播放广告并获取广告费方面同其他电视台无异。

对外关系

强调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以保障新西兰主权与

安全,维护经济利益。将同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作为对外政治、防务和经济关系的

立足点;将亚太地区作为对外关系优先领域;积极改善与美国关系,维护与欧洲国家传统关

系,强调发展与拉美新兴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人道主

义援助,寻求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重视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强调军队的防御性和参与维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多重功能;主张继续推动国际核裁军进程,

最终全面销毁核武器;坚持南太平洋无核区,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

作,反对伊拉克战争,积极参与阿富汗、伊拉克战后重建;关注朝核问题,反对朝鲜发展核

武器,希朝核问题通过和平方式得以解决。

同中国的关系见“中国同新西兰双边关系”。

同澳大利亚的关系1943年建交。新西兰将与澳大利亚关系置于外交防务政策优先位

置,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接触频繁,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以及国际领域的合作

密切。2004年5月,首届澳新领导层论坛在新西兰举行。同月,新西兰议长亨特访澳。2005

年2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访新。4月,第二届澳新领导人论坛会议在澳举行。2006年1

月,新澳海上边界条约生效。2月,新澳达成原产地规则协议。同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

澳。5月,两国国防部长举行年度防务对话。2月、7月,两国外长举行半年期会晤。2007

年6月、12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两次访澳。2008年1月,新西兰副总理兼财长卡伦访澳。

3月,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访新。6月,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访新。8月,新西兰贸易部长

戈夫、农业部长安德顿、商务部长达尔齐尔访澳,出席“澳新更紧密经济关系”。2009年1

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澳。2月,新西兰副总理英格利希访澳。3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访澳。7月,新西兰副总理英格利希再次访澳。8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再次访澳,两国首

次举行联合内阁会议。9月,新西兰国防兼科技部长马普访问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新西兰第一大贸易伙伴。1983年,两国签署《进一步密切经济关系协定》

(CER)。1990年,两国宣布建立自由贸易区,取消关税。1996年,两国签署《单一航空市

场协定》,保障两国航空公司在对方国家享有“不受限制的飞行权”。1998年,两国签署《跨

塔斯曼旅游安排》,规定两国公民可自由在对方国家生活和工作。2007年1月,两国就继续

推进单一经济市场达成共识。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165.29亿新元,其中新方

出口91.34亿新元,进口73.95亿新元。澳大利亚是新西兰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截至2009

年3月,澳大利亚在新投资达461.1亿新元。澳大利亚是新西兰第一大旅游客源地,2009

年到新游客108.3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美国的关系1941年建交。1951年,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缔结《澳新美安全条

约》,新西兰成为美国盟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工党政府奉行反核政策,拒绝美国核舰

访新,美国中止与新西兰防务合作,将新西兰从盟国降为友好国家。90年代,国家党政府

积极改善与美国关系。1995年和1999年,新西兰总理博尔格、希普利先后访美。1999年9

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新。1999年,工党政府上台后,坚持无核政策。“9·11”事件后,新西

兰支持美国反恐行动,并派特种部队配合美国在阿富汗军事行动。2003年,新西兰总理克

拉克访美。新西兰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伊战结束后派工程兵参加战后重建。2004年4

月,新西兰外长戈夫访美。6月,新西兰总督卡特赖特出席美国前总统里根葬礼,反对党领

袖布拉什访美。2005年5月,新西兰外长戈夫访美。8月,美国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访新。

2006年4月、6月,新西兰贸易兼国防部长戈夫、外长彼得斯先后访美。2007年3月,新

西兰总理克拉克访美。5月,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马拉德和贸易、国防部长戈夫分别访美。

11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访美。2008年4月,新西兰退役事务部长里克·巴克访美。6

月,新西兰研究、科技及经济发展部部长皮特·霍奇森和贸易、国防及裁军部长戈夫访美。

2008年7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新。2009年4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美国。5月,新

西兰贸易兼协理气候变化部长格罗泽访问美国。9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赴美国出席联合国

大会系列峰会。同月,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英格利希、教育部长安托利分别访问美国。9月,

新西兰副总理兼财长英格利希访问纽约、波士顿。同月,美国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访新。10

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和贸易部长格罗泽赴华盛顿出席第三届新美伙伴关系论坛。

美国是新西兰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国。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总额为

82.84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39.53亿新元,进口43.31亿新元。美国是新西兰第三大旅游客

源地,2009年到新游客19.8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日本的关系1952年建交。新西兰重视发展与日关系,双边高层接触频繁。1996年,

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访日。1997年,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访新。1998年,新西兰总理希普利

访日。2001年,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日。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新。2004年,新

西兰外交贸易部长戈夫访日。2005年,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日。2006年,新西兰外长彼得

斯、贸易兼国防部长戈夫先后访日。2007年,新西兰海关兼青年事务部长娜娜亚·马胡塔、

旅游兼商务部长达米安·奥康纳、经济发展部长特雷弗·马拉德、农业兼渔业部长吉姆·安德森

等分别访日。2008年5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贸易部长戈夫访日,首届日新伙伴关系论

坛在东京召开。6月,新西兰卫生、信息和通讯部长戴维·坎利夫访日。2009年5月,新西

兰外长麦卡利访问日本。8月,新西兰副总理兼财长英格利希访问东京。10月,新西兰总理

约翰·基访问日本。新西兰反对日本在南太禁捕区进行科研性捕鲸、增加金枪鱼捕捞数量以

及在南太地区海域运送和倾倒核废料。

日本是新西兰外资重要来源之一,是新西兰第四大贸易伙伴,两国签有渔业、民航协定。

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58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额为28.21亿新元,进口额为

29.81亿新元。日本是新西兰第五大旅游客源地,2009年到新游客7.8万人次。(资料来源:

新西兰统计局)

同欧盟的关系重视同欧盟关系。2004年3月,新西兰外长戈夫访问爱尔兰、英国、德

国、比利时,签署《新欧深化关系协定》。4月,欧盟在新西兰设立常驻代表团。5月,新西

兰总理克拉克访问马尔他、意大利和梵蒂冈。6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法国参加纪念诺曼

底登陆60周年活动并访问荷兰和挪威,新西兰总督卡特赖特访问德国和希腊。9月,新西

兰外长戈夫访问荷兰、法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10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

问匈牙利。2005年2月,德国副总理兼外长菲舍尔访新。同月,新西兰外长戈夫与欧盟轮

值主席国卢森堡举行新欧半年度政治磋商,并访问比利时。1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参加

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并顺访欧盟总部。2006年1月,新西兰贸易兼国防部长戈夫访欧。6

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访问法国、匈牙利、德国、波兰和瑞士,9月访问芬兰、爱沙尼亚。

1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先后访问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2007年,新西兰外长彼得

斯、贸易部长戈夫、交通安全部长杜里霍文、信息技术部长坎利夫、教育部长马哈雷等分别

访问德国。2008年3月,新西兰商务、食品安全部长利安·达尔齐尔访问欧盟。2009年1月,

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哈根访问新西兰。2月,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访问欧盟、德国。3月,

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荷兰。4月,爱沙尼亚外长帕伊特访问新西兰。5月,新西兰外长麦

卡利访问欧盟。6月,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索菲亚王后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同

月,西班牙科技和创新大臣加尔门迪亚访问新西兰。同月,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出席经合

组织年会并访欧。7月,新西兰农业部长卡特访问欧盟。同月,新西兰贸易兼气候变化协理

部长访问丹麦。

据新方统计,2009年,新西兰与欧盟贸易额为133.6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58.17亿新

元,进口75.44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英国的关系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在历史、文化上与英国有着传统联系。1995年11

月,英国女王和首相梅杰赴新参加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并访新。1997年10月和1999年1

月,新西兰总理博尔格、希普利先后访英。2004年3月,新西兰外长戈夫访英。2005年12

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访英。2006年3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新。2007年,新西兰总理克

拉克、警察部长金、卫生部长霍奇森、妇女事务部长达尔齐尔等访英,英国议会副秘书长马

恩访新。2008年6月,新西兰交通、司法、警务部长安妮特·金、商务、食品安全部长利安·达

尔齐尔先后访英。9月,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之女安妮公主访新。11月,新西

兰总理约翰·基访英。2009年3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英国。10月,新西兰副总理英格

利希访问英国。

英国曾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已退居第六位。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

为26.37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16.99亿新元,进口9.38亿新元。英国是新西兰第二大旅游

客源地,2009年到新游客25.8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法国的关系新法关系曾因法国特工1985年在奥克兰港炸沉绿色和平组织的“彩虹勇

士”号和1995年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而两度紧张。1996年,法国宣布停止核试验并签署

南太无核区条约附加议定书,新法关系逐步改善。2004年6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法参

加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9月,新西兰外长戈夫访法。2006年6月,新西兰外长彼

得斯访法并参加第二届“法国-大洋洲峰会。”2007年,新西兰贸易部长戈夫、科技部长马哈

雷分别访法,法国贸易部长拉格德访新。2009年3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法国。

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18.4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5.08亿新元,进口13.32

亿新元。20079年,法国到新游客2.32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同东盟国家关系密切,是东盟对话国和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成

员。积极推动论坛建立信任措施和预防性外交机制,支持东盟国家关于在东南亚建立和平、

自由、中立区及东南亚无核区的主张。除参加“五国联防”(FPDA)外,还与新加坡、马来西

亚、文莱、印尼签有双边防务协定,与泰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2001年9月,新西兰、

澳大利亚与东盟10国代表通过建立澳新与东盟《密切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的正式框

架文件和初步工作计划。2004年6月,新西兰与泰国正式开始《密切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谈判。1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老挝出席新澳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0周年纪念领导

人会议。2005年,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印尼总统苏西洛、越南总理潘文凯、东盟秘书长

王景荣先后访新。7月,新西兰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新加坡、智利、文莱签署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2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应邀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

首届东亚峰会。2006年3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问菲律宾。6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新。

7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与东盟签署“新西兰与东盟

合作框架”。2007年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和外长彼得斯分别参加菲律宾宿务第二届东亚

峰会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7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赴菲律宾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10

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和外长彼得斯发布旨在进一步加强与亚洲联系的政策白皮书《我们的

未来与亚洲》。1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新加坡出席第三届东亚峰会。2008年7月,新西

兰外长彼得斯访问新加坡。8月,新西兰贸易部长戈夫赴新加坡出席东盟经济部长会议。2009

年2月,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东盟签署《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自由贸易协定》。6月,新西

兰外长麦卡利访问印度尼西亚。9月,东盟秘书长素林、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分别访新。10

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宣布向遭受地震、台风袭击的印尼、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提

供100万新元赈款。同月,新西兰与马来西亚签署双边自贸协定。

东盟为新西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的重要来源之一。据新方统计,2009年新西

兰与东盟贸易总额为94.1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41.28亿新元,进口52.81亿新元。(资料

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与岛国有密切的传统关系,同所有独立的岛国建交,与库克群岛、

纽埃保持自由联系。重视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地区组织的作用,并在该组织中发挥重要影响。

防务上,与巴新、汤加、斐济、萨摩亚、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等国签有“互相援助计划”,

帮助有关岛国训练军队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与澳大利亚一道负责一些太平洋经济区的海上

巡逻。将岛国作为外援重点,2007/2008财年向南太岛国提供双边援助1.5亿新元。2003年

8月,设立“太平洋合作基金”。2004年4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以轮值主席身份主持太平洋

岛国论坛领导人特别会议,制定帮助岛国发展的“太平洋计划”。2005年6月,与斐济签署

双边反恐谅解备忘录。10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出席第36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2006

年4月,出兵干预所罗门群岛骚乱。5月,派兵赴东帝汶维和。10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出

席第37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11月,派军警赴汤加协助维护秩序。12月斐济政变

后,宣布不承认斐济军方临时政府并对斐济实施制裁。2007年10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

汤加出席第38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并访问纽埃。2008年7月,新西兰外长彼得

斯与澳大利亚、巴比亚新几内亚、萨摩亚和图瓦卢外长访斐,与斐济临时政府白尼马拉马举

行会谈。8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纽埃出席第39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2009年

1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出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斐济问题特别

会议。4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发表声明,谴责斐济临时政府废除宪法并重新任命姆拜尼马

拉马为总理。5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在奥克兰主持召开太平洋岛国贸易部长会议,重申致

力于达成《太平洋岛国更紧密经济关系协定》。7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访问汤加、萨摩亚、

纽埃和库克群岛,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汤加、基里巴斯、图瓦卢和萨摩亚。8月,新西兰

总理约翰·基赴澳大利亚凯恩斯出席第4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9月,新西兰外长

麦卡利宣布英联邦即日起中止斐济成员国资格。10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外长麦卡利赴

萨摩亚考察两国遭受地震、海啸的灾情,并分别向萨摩亚、汤加提供610万、150万新元援

助。11月,斐济过渡政府总理姆拜尼马拉马以新西兰拒绝对斐济官瓦蒂发放签证为由驱逐

新西兰副高专,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宣布驱逐斐济驻新外交机构临时负责人并暂时关闭斐驻新

外交机构。12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愿与斐济政府恢复接触。

据新方统计,2007/2008财年新西兰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贸易总额为10.41亿新元,

其中新方出口7.94亿新元,进口2.47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韩国、朝鲜的关系与韩国关系密切。2006年12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新,签署《面

向21世纪的伙伴关系协定》,双方同意加强在政治、经济、环境、创新、知识经济及人员交

流等方面的合作,同意进行双边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2009年3月,韩国总理李明博对新

西兰进行首次正式访问。6月两国举行第一轮自贸协定谈判。

韩国是新西兰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国、第七大游客来源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出口

市场。据新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25.97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12.4亿新元,进口

13.57亿新元。截至2009年3月,韩国到新旅游5.3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2001年3月26日,与朝鲜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8月,任命驻韩国大使兼任驻朝

鲜大使。1994年至2004年2月,通过多边和地区组织向朝鲜提供6300万新元援助。关注

朝核问题,敦促朝鲜放弃核计划,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早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2006年7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发表声明,谴责朝鲜试核导弹。2007年8月,新西兰政府

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朝提供50万新元救灾款,用于暴雨和洪水后重建工作。11月,新西兰

外长彼得斯访朝。2008年7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宣布向联合国提供50万新元解决朝鲜食

品短缺问题。2009年4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发表声明,谴责韩鲜发射卫星。5月,麦卡利

再次发表声明,谴责韩鲜进行核试验。

同俄罗斯的关系近年来,双边高层互访增多,贸易关系日趋活跃。2004年4月,新西

兰议长亨特访问莫斯科和圣彼得堡。5月,新西兰贸易谈判部长萨顿访俄。6月,新西兰宣

布出资100万新元在俄建立一个消除化学武器的设施。2008年1月,俄罗斯联邦众议院联

合理事会主席访新。2009年12月,新西兰外长麦卡利访问俄罗斯。

据新方统计,2007/2008财年双边贸易额为2.14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2亿新元,进口

0.14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拉美关系以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秘鲁、乌拉圭和巴西为重点,积极发展经贸关

系和推动教育出口。2004年11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赴智利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并访问智利。2005年7月,与新加坡、智利、文莱签署《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006年3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问智利。11月,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访新。2007年9月,

新西兰贸易部长戈夫访问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智利四国。同月,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访

新。11月,乌拉圭总统巴斯克斯访新。2008年8月,巴西外长阿莫林、智利外长福克斯莱

分别访新。

墨西哥是新西兰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据新方统计,2007/2008财年双边贸易额为7.57

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6.02亿新元,进口1.55亿新元。(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同非洲关系看好非洲大陆的发展潜力,全面推动发展与南非的关系。重视与埃及关系,

目前埃及是新西兰在中东市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最大乳制品出口市场。2007年11月,新

西兰总理克拉克访问埃及。2008年1月,新西兰贸易部长戈夫访问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

摩洛哥。2月,新西兰外长彼得斯访问南非、赞比亚。

据新方统计,2007/2008财年与非洲贸易总额为18.07亿新元,其中新方出口12.35亿新

元,进口5.72亿新元。2009年,南非到新游客1.92万人次。(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是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该馆座落在惠灵顿皇后湾附近,地处

市中心,是新西兰唯一由政府管理的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933年,1986年后

进行了搬迁和扩建。1998年2月新馆开馆,免费向游人开放,每天前往参观的

人员络绎不绝。该博物馆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动手、观看影视片

和听取解说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位于首都惠灵顿。创建于1963年。陈列有:毛利人使用的器具、工

地理位置

具、工艺品及其他表现其风土民情的物品,新西兰的早期欧洲探险家介绍,早期欧洲

移民的生活情景,新西兰的地质状况和珍禽异兽。在毛利人大厅内,展出有毛利人建

筑木雕、巨型战斗独木船、饰品,古代毛利人的农具、食品、服装及饰有花纹的用毛

利人祖先头颅制成的木新西兰原野风光乃伊。

综合性博物馆。1936年创建。位于惠灵顿。

该馆的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毛利族陈列大厅,展有许多毛利族人的珍贵器物、建筑木雕、巨型独木舟、个人饰品

及仪式用武器。毛利人的农耕、食物、服装、工艺品,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毛利人的生

活真相及其日用工具。其中的“鲛齿锯”,据说是享用人肉的盛宴上用以割肉的锯子。这

里还陈列着毛利人顺应自然天候发展出来的特有服装──夏季的“麻洛”,以及用狗毛皮

制成的、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冬季披风等。毛利人视头为人身最神圣的部位,有将祖先

头颅制成木乃伊加以保存的风俗,也有木制或石制的人头。该馆珍藏的头颅上,刺有

螺旋、曲线等毛利人装饰花纹。

太平洋陈列室内的各种器具武器及装饰品等,重点展示了波利尼西亚和西南太平洋

诸岛的物质文化。“新西兰与早期欧洲探险家”陈列中,以英国探险家J.库克船长的文物

最引人注目,包括探险船“奋力”号模型、J.库克航海时所收集的毛利人工艺品以及被

丢弃在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奋力”号船的大炮,都已复原展出“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新西兰的欧洲人居住地区”陈列里,有当时盛极一时的与捕鲸活动有关的器物、住屋和

家具模型,展示了早期欧洲移民的生活情形。

地质史陈列室,展出新西兰的地质图和模型、活火山以及新西兰境内发现的矿物

和化石生物间的连锁关系。

动物陈列室几乎包括了新西兰可以发现的所有动物标本,其中有新西兰的国鸟──不会

飞的鹬鸵、已绝灭的巨鸟──恐鸟的骨骼及模型,以及海豹、旗鱼、鲨鱼、乌贼等动物标本

和模型。

博物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馆里的主要藏品有:毛利人使用的器具、工具、工艺品及其他表现其风土民情的物品,新西

兰的早期欧洲探险家介绍,早期欧洲移民的生活情景,新西兰的地质状况和珍禽异兽。在毛

利人大厅内,展出有毛利人建筑木雕、巨型战斗独木船、饰品,古代毛利人的农具、食品、

服装及饰有花纹的用毛利人祖先头颅制成的木新西兰原野风光乃伊。在博物馆的珍藏中有

关于毛利人的众多藏品,包括该馆自己的毛利会堂(聚会所)、专为儿童设计的可动手触摸

的“探索中心”、博物学和环境展、一个仿建的欧洲殖民地以及当代艺术和文化。

土著人图腾柱

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中,土著民族用品及艺术占据博物馆的主体,另外还有地质

及生物标本等。毛利人土著艺术大到房屋、图腾柱、交通工具、祭祀场所,小到生活

用品等无所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不包,采用实物、复制品和影像资料等方式展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新西兰的土著文

化保护的是最好的,博物馆是新西兰历史文化的写照,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是

新西兰人从小就经常光顾的场所。

巨型鱿鱼解剖

2007年2月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的科学家完成了几条巨型鱿鱼

(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的解剖,其中包括由新西兰渔民在2007年2月在南极水

域中捕获的那条巨型鱿鱼。这只鱿鱼“巨无霸”长10米,重450多千克,是迄今为止人

类捕获的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鱿鱼,从发现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它一直被放在冷

藏库中。如今,科学家终于把这个巨大的海洋动物送上了解剖台。

科学家称,这种巨型鱿鱼行踪十分诡秘,类似于深海中的科幻怪物,如有菜碟大的眼睛。

由于它们的喙很大,而且触角末端还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钩子,所以也被看作是残忍的“怪

物”,引发全球人的兴趣。科学家现在认为这种头足类动物能长到15多米,相当于2辆大巴

的长度,且体重也相应地增加。另外,人们只在没有被勘探过的南极水域中见过这种海洋动

物。

新西兰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MuumofNewZealand,TePapa)座落在惠灵顿皇后湾附近,地处市中心,

是新西兰唯一家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博物馆。展览内容包括毛利文化、《威坦吉条约》、

英国入殖、淘金时代以及现代技术等历史、文化方面的介绍还有许多涉及到地形的形

成、动植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在开业以来的两年间招待过无数国外游客和本国

公民。以最先进的科技结合博物馆的特色和娱乐设施,发明出可以和游客互动的计算

机、虚拟实境的时光隧道,展示新西兰独有地理、文化及历史。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

馆藏丰富。该馆占地三万六千平方米,其中一万四千平方米为参观游览区。建筑使用

了八万立方米混凝土和两万立方米的加固钢材,耗资3.5亿新元。博物馆始建于1933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年,1986年后进行了搬迁和扩建,于1998年2月开放。这是一所以电脑互动器材为本

的博物馆,参观Tepapa,新西兰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尽现眼前。

该馆设备现代化程度很高,有抗强震装置,馆内温度和湿度可自动调控。主要展

厅有:海洋地质和貌展厅、生物展厅、毛利建筑、习俗和传统艺术展厅。我国北京市

人民政府赠送的张衡地动仪(复制品)陈列在地质展厅(AWESOMEFORCES)内。该

博物馆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动手、观看影视片和听取解说了解和学习

相关知识。

开放时间除周四是10:00-18:00,其余每日是10;00-18:00。免费参观。

在中国与新西兰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

建交35周年之际,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宣布了“新西兰新思维”在中国的巡展正式拉

开帷幕。这也是新西兰政府在中国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全国巡展。

“新西兰新思维”采用一种极具创意性的互动方式,将一个现代的新西兰呈现给中国

观众。这次展览将着重介绍新西兰的土地、人民、及其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地位。在展

览会的现场,观众们将欣赏倒一个关于新西兰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的全景电影短片

介绍,以及有关新西兰科技创意产业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介绍。另外,观众还将得到由

新西兰威塔工作室设计的“绿色屏幕”技术的亲身互动体验机会,这项技术曾经在电影

《指环王》中被运用,并获得了奥斯卡技术大奖。

在“新西兰新思维”的展览会现场,将有一群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新西兰青年作为主

持人热情的带领您参观。这些新西兰的年轻人代表了新西兰新一代的文化,观众可以

随时与他们互动或提出问题,他们将耐心的为您解答。

这次“新西兰新思维”的展览会将会帮助中新两国建立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外交关系,

而中国人民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去了解一个现代的新西兰。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2:3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67527115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西兰特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西兰特色.pdf

标签:新西兰特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