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
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
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
下的标记。
(3)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
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
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
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
2
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
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
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
说看。(贴上箭头)
(5)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
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
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
难点分析:
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
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
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211
3
∧∨
11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
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
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
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图片、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
图片)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妈不在家,吉米要自己去买午餐。
2.出示图2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
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
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二、取钱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
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的?(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
中。(统计)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
不用一直找零。
三、设计菜单
4
1.两两合作设计菜单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
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
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2.小组合作设计菜单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
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面积的大小。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数数。
活动重点:
感知面积的大小。
活动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格子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分组:幼儿两人为一组,各持一支笔。
2、交代游戏玩法:
两人先猜拳,胜者现掷骨子,(把两粒骨子同时往桌子上一掷),然后将骨子
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
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
3、数彩砖:
(1)两个人的格子涂满后,数一数自己的彩砖有多少块。
(2)幼儿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
单位进行数数,两人比较彩砖的多少。
5
延伸活动: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漆地板》中的内容,巩固幼儿对面积大小概念的理
解。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
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
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
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
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
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
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
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
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
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
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6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
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范文三: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
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
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
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
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7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
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
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
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
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
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
子们看看。
一.分析教材
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
的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
的,因此,我运用了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认识整点、半点,如:8:
00入园,:0离园……这样易引起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
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8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
系,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人手一只钟,让拨一拨,看一看的
过程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帮助掌翁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始终以为主体。根据认识过程
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充分观察钟
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
游戏法,让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
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
则,对能力差的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7:00时,提醒分针
在12上,时针在7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
张,红、黄、绿钟各两只,人手一只钟,实物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
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
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部分在活动我避免了"一言谈"和"问答",注重主动的观察,鼓励
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让观察钟面,指导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
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认识整点、半点,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本环节,我先出示了
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
让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
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说说几点钟,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
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的
9
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在
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想一想,2点到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
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
运转关系。
.看图拨时间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运用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理解,通过操作
活动,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讲讲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养成早睡早
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常规习惯的培养。
(四)结束部分:评聪明娃娃在每组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
他们,活动在愉快的氛围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
5点种到了,下班了…….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按作息时间活
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设计执教者:上海市松江区茸北中心幼儿园唐英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不多,所以
孩子们偶尔去看电影也只是跟从着父母,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不理
解电影票上的秘密,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技教师徐苗郎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运用
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
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
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材料
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10
指导要点: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1、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
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
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
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
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
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
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
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
等会儿继续再看。
活动目标:
11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
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
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表演《合拢分开》。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
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
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
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
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
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
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
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
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
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
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
12
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
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
都是4。
一、活动背景:
数学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产生兴趣,
建构初步
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幼儿随
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幼儿已能从生活
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点数、目测等比较两群物体的数
量的简单方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一
样多吗?”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生成开展了将生活化、活动
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大班数学活动《一样多吗?》。
在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能正确理解并掌握用一对一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
两群或两群以上的物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的思想,我们以幼儿日常活动中最常见
的游戏为载体,从抢椅子、找朋友的游戏→生活化情境(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
→作业评价,把科学、语言、社会、数学、音乐等学科有机整合并渗透到这个活
动中去,真正做到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幼儿
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
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按《纲要》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们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能比较两(几)群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
2、方法、过程目标: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解决两(几)群物体数量的
相等与不等的问题。一一对应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函数(数学主要是
研究函数)的核心,且涉及到集合的概念。在此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渗透一一对应
的思想与集合的概念,为引领孩子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个十分积极的功效。
3、情意目标:让幼儿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能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从而
13
获取成
功的愉快及自信。
三、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活动来内化与建构的。因此,活动的设
计与
展开是教学的关键。本活动主要分三大块按程序教学的要求而展开的。
第一块,游戏活动导入。
主要通过孩子们平常最熟悉的音乐娱乐游戏活动“抢椅子、找朋友”让孩子
亲身体验用一对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概括出用一一对
应的思想比较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数量一样多吗?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有机融合
了音乐学科的要求,同时要求小朋友用一句较完整的话说出“××和××一样多
或××和××不一样多”。
第二块,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来巩固及运用一对一的方法。
在课件中,第一部分利用碗和勺子,通过一只碗放一把勺子的动画演示,幼
儿一目了然的就知晓了用一对一的方法可得出碗和勺子一样多。第二部分通过小
兔拔萝卜,进一步解决了“不一样多,多多少,少多少”这一问题;第三部分,
主要迁移了日常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也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一个难点),让幼儿感
知一棵树一朵花一棵树一朵花的序列问题,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小剧院”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让幼儿知道,票与座
位一一对应,所以票的张数与座位的个数是一样多,因此票的张数就是座位的个
数。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可以掌握到一定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大量的数量词,
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块,幼儿动手操作。
主要通过几何图形的分类,一一对应,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对一一对应方法的
掌握,同时在幼儿已有的两群物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尝试三群物体进行比较。通
过孩子们的操作,惊喜的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计数比较,一对一对一的比较(其中可
有排列整齐的对应比较;也有三个为一群的对应比较等)不同方法正确掌握三群物
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这一问题。
四、活动评价:
14
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学生的评价活动,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
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功能是发展。为此在活动中尽量为孩子搭
建评价的舞台,展示孩子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自信,同时
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整合不同的意见,使原先的学习成果得以补充、完善、提升。
在评价中学生不同意见的碰撞,往往是深化学习的生长点,使孩子的学习得以延
伸与发展。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
大小有区分);大年历图一张。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
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
概念。(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进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探
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师小结:一年里一共有十二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十
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个日娃娃;四
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
15
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
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2)鼓励幼儿查找具体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业清单、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标记。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
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原来一共有365个日娃娃。这365个日娃娃住在
一起吗?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
12座小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这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
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最小的房子。这究竟是
怎么回事呢?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
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
娃少一些,每座房子里有30个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担心她的孩子因贪玩而找不到家。
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
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当它数到第十二个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
她的所有孩子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
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活动目标:
16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
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
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17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
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目标:
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相同排列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式表现同一
种模式,增强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排列材料(笔、剪刀、彩纸、雪花片、固体胶、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看
1、(播PPT)幼儿看照片发现排列规律
师:这几天,晓晓老师拿着相机在幼儿园里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
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一:窗户的栏杆
图片二:盥洗室的瓷砖
图片三:幼儿园的围墙
提问:幼儿园的围墙有没有规律?
小结:按照围栏柱子围栏柱子的规律排列
2、发现同一规律
提问: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
3、提问:干嘛都要两个一组呢,随便排排可以吗?
小结:原来生活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会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舒服
二、幼儿排排
(一)幼儿寻找材料开展排序
师:从教室里找来你们经常看到的材料,能不能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呢?
1、教师提出规则:
18
·可以1个人或者找个朋友结伴找材料排一排
·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或用品
·无论选择什么材料,必须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规律
2、检验幼儿的操作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怎么排的?
3、单个材料操作
提问:如果我今天只有绿色的剪刀,能不能2个1组间隔排列?
(二)利用身体开展排序
1、全体幼儿进行排列
2、两个人一组排列,可以怎么排?如果两个不走过去,就站在这里,可以怎
么排?
3、如果只能一个人可以怎么排?
幼儿尝试操作
要求:请你用嘴巴说,天上,地上,马路上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天上有什么
可以两个一组排列的?)
不能说,用五官来表示两个一组。
活动延伸:
寻找故事书中一一间隔的模式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材料、身体、声音、五官都可以,故事会不会有两个一
组间隔排列的事情?
1、教师讲述故事:排列书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没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9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
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
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
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四、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
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五、延伸
刚才,我们想了许多办法使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是6,那么要他们合起来是7,
该怎么摆棋子呢?我们到教室里去摆摆看好不好啊?
活动目标:
1、尝试分析图形的三项特征。
2、发展幼儿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20
3、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具:钓鱼杆、(红、黄、绿、大、小、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特征的鱼若
干海绵垫围成的大池塘、塑料圈小池塘
教具:冰柜样式的表格若干、大小颜色形状标记若干、奖品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鱼的三种特征。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钓鱼吧!
哟,这里有一个大池塘。哇,里面有许多鱼,有些什么样的鱼呢?(请幼儿自
由说说颜色、形状、大小)
2、整体感知鱼的三种特征,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达。
我们来个钓鱼比赛吧!比一比,谁钓得又多又快!(幼儿钓鱼,钓完后坐下休息)
来,让我们数一数,你钓到了几条鱼?(幼儿自由交流,提问个别幼儿,评出
钓鱼冠军,发奖)
小朋友,你钓到的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和别人比一比,是大的还是小
的?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自由交流、个别介绍,引导幼儿将三种特征完整
表达)
3、将鱼按三种整体特征分类
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多鱼来不及吃完,如果坏了怎么办呢?(放进冰柜里)
老师的这个冰柜有些特别。不能随便乱放,得按上面的标记放。看一看,上
面有些什么标记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大小,颜色、形状标记)
那这三个标记放在一块儿,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将三个标记组成的三
种特征表达完整。)
谁钓到了大的红颜色的正方形的鱼,赶快送来冰柜!(幼儿分析鱼的三项特征,
送到冰柜表格,教师引导幼儿检验)
(同样的方法:请幼儿个别或集体完整说说三种特征,根据三种特征送相应的
鱼到冰柜、检验操作结果)
21
4、按三种整体特征钓鱼
小朋友,真聪明。再来一次钓鱼比赛。这次得按老师的要求钓,每人钓一条,
钓来后赶快送到冰柜。比一比,谁钓得又对又快!
看一看,这次要钓一条什么样的鱼呢?(请幼儿看冰柜上的标记,说一说,个
别或集体)
明白就开始!(幼儿到小池塘钓鱼,钓到后送到冰柜)
我们看看,全钓对了吗?(检验)
(同样方法,操作三次)
5、幼儿出题,分男女比赛钓鱼。
小朋友钓鱼的本领真厉害!现在请小朋友来出题,分男孩,女孩两队,比一比
哪队厉害,钓得又对又多又快!
(A请一位幼儿从大小、颜色、形状标记中各选出一个特征组成钓鱼要求)
(B男女对比赛,将鱼贴到冰柜表格内,表格分为男女两块)
(C检验结果,评出胜方发奖)
6、小结
小朋友钓鱼的本领真棒!钓得开心吗?我们下次再来钓,好吗?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
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仪器:实物
22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
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
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
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
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1:0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62575115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数学活动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数学活动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