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桓楚

更新时间:2023-03-02 18:54:29 阅读: 评论:0

游泳怎么学-有哲理的故事

姜桓楚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公租房申请书)

神农氏《中国古代氏族、帝研究》木玉琼棠^第10章^最新

更新2

别名伊耆,姜,炎帝

国籍中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姜水(今陕西宝鸡)

职业部落首领

主要成就农业部落,神农王朝

农业、医学鼻祖

代表作品《神农本草经》

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职位五氏之五

目录

1身世

2主要成就

王朝

庙宇

3传说

4记载

5考证

神农炎帝辨

故事新解

神农架

神农山

1身世

神农在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生下来就是个透明肚子,五脏六腑全

都能看得见。

2主要成就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王朝

④土神。《礼记·月令》夏季之月:“毋发令而待,以防神农之

事也。”注:“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于稼穑。”

⑤异草名。《太平御览》卷三九引《神农本草经》:“常山有草

名神农,置之门上,每夜叱人。”

庙宇

3传说

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

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

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

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

去。他们走哇,走哇

,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

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

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

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

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

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

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

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

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

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

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

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

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

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

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

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

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

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

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

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

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

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

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

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

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

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

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

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

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

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

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

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

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

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

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

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

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

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

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

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

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4记载

《神农本草经》[2]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

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

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是礼记注所谓慎物齐者,犹言治

合之齐,指本草诸书而言也。冲远既引旧说,复疑其非郑义过矣。汉

书引本草方术而艺文志阙载,贾公彦引中经簿,有子仪本草经一卷,

不言出于神农。至隋经籍志,始载神农本草经三卷,与今分上中下三

品者相合,当属汉以来旧本。隋志又载雷公本草集注四卷,蔡邕本草

七卷,今俱不传。自别录以后,累有损益升降,随时条记,或传合本

文,不相别白,据陆元朗经典释文所引,则经文与名医所附益者,合

并为一,其来旧矣。

5考证

神农炎帝辨

《搜神记》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凭毒寒温之性,臭

味所主。以播五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故事新解

农业包括种植、收获储备、加工食用三大步骤。在原始农业出现

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早期,收获储备与食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人们采集而储备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食用的,人们食用的东西也经常是

现采现吃,并不一定是先前储备的东西,而且人们储备的食物也往往

不是植物种籽。伴随着陶器的出现,人们才具备了安全有效的贮藏手

段,因而能够长期储备食物和饮水,从而把采集储备和食用两个独立

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形成大量获得

植物种籽的需求。原始种植业开始于使用葫芦作饮水器具的伏羲氏时

代,人们最早种植的是葫芦,在种植葫芦的过程中,人们积累比较丰

富的种植技术。到了女娲氏时代,也就是陶器时代,种植技术和对植

物种籽的需求一旦结合在一起,农业的出现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实人

们开始种植葫芦时,也不一定是因为需求而想到种植葫芦,很可能是

儿童出于爱好和玩耍开始了葫芦的种植。其原因有三:一是儿童有大

量的空闲时间照顾、保护和管理他们的“劳动”成果;二是葫芦籽颗

粒大洁白,深受人们喜爱;三是葫芦籽颗粒大而容易播种操作。我国

许多地方民间存在着禁食葫芦籽的风俗,大人们会用“吃葫芦籽会长

包牙”之类的话吓唬小孩子,说明人们对葫芦籽的重视和保护,也暗

示了葫芦栽培*悠久。当我们的祖先把种植葫芦转向种植草类植物

获取食用的种籽时,原始农业就诞生了。吃草治病并非人类独有。许

多动物都有吃药治病的现象,说明早在人成其为人之前,人类的祖先

就已经本能地积累了许多草药知识。原始农业兴起后,出于寻找更好

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会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

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可吃不可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种类、

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从而结合原

有的草药知识形成医药概念,开始了医学探索。也就是说

神农架

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

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

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

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

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林区

的西南部,有一独立奇峰称’望农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悬崖,

下临深涧,或盘结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

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云飞雾,若隐若现,有’石林云

雨’之称,为神农架林区一大奇观。神农顶北侧,峡谷蜿蜒,峰岩壁

立,飞瀑参差,景致奇秀,有’红坪画廊’美称。此处,神农架区内

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色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

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

一个’白色的动物王国’。

神农山

神农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西北

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

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

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

丹、成道仙升之所。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

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

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

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

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和"昆虫王国"的美称,有珍稀植物

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

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度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

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

其下,晋洛公路纵行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

特浓!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8张)

1/1

参考资料

1.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xx年1月:1-2.

词条标签:

动漫形象,人物,小说,虚拟人物,动漫人物

【姜姓】

姜姓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

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最古早的姓氏之一,是中国四

大古姓之一。

姜姓是中国吕姓、丘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芦姓、

卢姓、崔姓、甫申氏、纪姓、许姓、向姓等102个氏的重要起源之一。

姜姓在中国分布广泛,中国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山东省为多,

约占全国姜姓人口的10%以上。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

在xx年中国百家姓氏排行第26位。

中文名姜

外文名Jiang

属性姓氏

起源炎帝生地姜水(今宝鸡市境内)

目录

1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迁徙传播

姜姓诸氏

2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家谱文献

宗祠对联

字辈排行

3姓氏名望

1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姜(jiāng)姓起源有:

起源二:源于“癸”。癸+女=姜。“姜”姓本意女癸所生,女癸

之后代(有些史籍误作“女登”,当为“女癸”)。有人皇部落,居

任,任有女癸。女癸,嫁给帝,其所生子皆赐姓曰“姜”。癸+女=

姜。女癸享大鼎祭祀,庙号“母癸”。姜姓后人绝大部分都是女癸之

后。另据甲骨文字义,姜是癸女合体字,即癸女所生之意。癸+女=

姜。壬娶女丁,产生了皇,皇族逐渐强大,又产生了帝族(戊娶癸)。

女癸嫁给帝,所生的后代就是姜姓。[3]

父娶母

儿子

女儿

母+父=合文

其它合文

壬娶丁

丁+壬=皇

丁+壬=中

戊娶癸

癸+戊=帝

癸+戊=羲/舜女+癸=姚/姜

庚娶乙

乙+庚=殷

丙娶辛

辛+丙=商

(高辛)

甲娶己

己+甲=夏

源于桓氏,出自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属于以帝王赐姓改姓为

氏[4]。

源于女真族姜佳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3]

迁徙传播

姜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

姓氏排行上名列第六十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六十

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4%左右。

(1)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辅佐禹

,治水有功,封于吕,建吕国,复赐以祖姓姜,以续炎帝香火。

炎帝部分子孙,在*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为其他姓氏,姑且

不论。夏商以来,姜姓,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显诸侯,居戎

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

炎帝出生的姜水,姜姓的发源地,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商朝东伯候姜桓楚之子姜文焕,因姜皇后被杀害,然北方冀州侯苏护

仍听命于商朝,北伯候崇侯虎因至死效忠商朝国王,不与东伯侯联合,

被周人典籍所贬低,今北伯候崇侯虎商朝大将的评价仍沿用周人的说

法,被称为“告密者”。今所遂联合西伯伯侯,推翻商朝,南伯侯。

东伯候后裔姜尚(今山东日照人)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

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金学孟曰:

“其中一支西迁甘,史误为姜戎,其实为中原炎帝部落后裔”。

姜子牙

姜子牙

氏政权,其子孙后代分居各地,多以吕为姓。也有姜姓《左传-

桓公十八年》述其事(此为《左传》中第十五项用“通”记载之事):

“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

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

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些

婚外恋活动,《春秋》载作“纯客观报告”状。如“夏,夫人姜氏如

齐师”。

(3)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田和灭齐姜子牙后代西迁移西戎---

姜戎一支,东渐入陕,公元前368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约于公

元前638年由其首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西汉以前,姜姓,其后代

继续东归河南等地,不断繁衍发展,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

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到了汉

代已发展成为一大望族。西汉初,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

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西汉为充实关中人口,时刘邦采纳娄敬建

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关东大族迁至关中,姜氏望

族被迫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遂世居天水(今属甘肃),又返回西

戎故地,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

(4)东汉末、三国---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后姜氏已有徙居到今

四川者,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

汉代到唐代,天水一直是“姜氏发展繁衍中心(姜方语)”。两晋南

北朝时期---为避战乱,姜族纷纷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四川姜

族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张友茂语)”。

(5)唐代,四川姜族一支,出蜀北,转汉中,入天水,继续融入

姜姓发展繁衍中心地。便是蜀国北出汉中,西迁甘肃天水的那支,姜

方为三国名将名臣----姜维后裔。其中天水姜维后裔,乃唐舒州刺史

姜神翊的先人。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

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神翊后裔,为保血脉,继续远迁蛮荒之地,

发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姜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后沿

海岸线西迁广西。

(6)南宋末期,姜氏居河南。姜方的先人,因忽必烈军团,远征

大理国,姜族一部自广西北还中原故里---河南,融进当地姜族土著

居民之中。明洪武年间---此支系继续在豫繁衍生息,复成望族。清

---其一脉,就是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其一

脉,迁往海岸城市青岛等地,暂居齐鲁境内。

(7)其族人居小青岛,以捕鱼为生。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

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改名为“青岛百合”,或“百合

绿岛”。姜先人退出该岛,去海岸内定居。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

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地名全换成日文名称。当代,全国已形成四川

西部、山东东部、东北、河南四大块姜姓聚集区。

姜姓图腾

姜姓图腾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以姜为姓的,故称姜戎,

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后逐渐东迁,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

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在西汉

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到西汉

初,为充实关中人口,姜氏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世居天水(今属

甘肃),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到了汉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

江苏、四川者。但是,直到唐代,天水仍是姜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唐、

宋时期,姜氏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地

方及广东琼山。到了明、清时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陕西、湖

南、贵州、湖北等地。据姜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姜世

良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并在此发迹。其后代子孙繁衍,又有

分支徙居广东陆丰盐墩乡,继续繁荣发展。后来姜世良11世孙于清

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此后,闽、粤姜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

的又远播海外。

姜姓诸氏

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者,统其祖,考之所

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

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

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

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

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

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

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

国无之。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如今,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

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其

中包括吕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

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

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骆姓、左姓、充姓、

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

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

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6]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话,姜姓的分支姓氏则达到247个。[7]

【朱襄氏】

朱襄氏为炎帝别号[1-2],又号称飞龙氏,朱襄氏为上古时期重

要的部族首领,被文献命之为上古“古帝”、三皇之一。袭伏羲、炎

帝之号,为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朱襄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

重大贡献。他发明五弦元瑟,开礼乐文明之先河;调节阴阳,促进百

物生长,是中原农业文明的开拓者。首创六书,奠定中国文字之基石。

[3-5]

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古陈之朱野为都[6](今河南省

商丘市柘城县)。[7]炎帝在位70年,死后葬于朱野(今柘城县县

城东十里大仵乡朱崮寺村),名曰炎帝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

祭祀。

本名朱襄氏(炎帝)[2]

别称飞龙氏

所处时代远古时代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朱野(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8]

陵墓朱襄氏陵[9]

目录

1史书记载

2后世纪念

炎帝朱襄陵

朱襄氏大殿

1史书记载

《柘城县志》对古天子朱襄氏的记载颇为详细:“有巢氏没,数

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

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

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朱襄氏为伏羲时诸侯。又号飞龙氏,称子襄。元郑杓《衍极》卷

一《至朴篇》刘有定注云:“太吴之时,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帝则之,

画八卦,以龙纪官,乃命飞龙朱襄氏造六书,于是始有龙书。”

柘城炎帝朱襄氏陵

柘城炎帝朱襄氏陵

一些先帝以他们的发明创造而使后人永远铭记,如有巢氏构木为

巢,使人民免受虫蛇的侵害。朱襄氏也有其独特的贡献。《吕氏春秋.古

乐》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

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路史.前纪》

中,朱襄氏的事迹最为详尽:

有巢氏之后经过了几个先帝,有“朱襄氏”被众氏族拥立。当时

气候多风,阴阳不调,百物散解,五谷不丰。于是,他命令手下名叫

士达者,发明五弦之瑟,调节阴阳,使生命得以繁衍。命名为“来阴”,

以“朱”为都,并以“朱襄氏”为名号。

“乐”,用以调节阴阳。圣人,发明乐器用以调节阴阳,其中琴

与瑟为乐器之本,琴属阳,瑟属阴,二者相合实属不易。所以在古时

的歌乐之时,只有王才享有琴瑟,诸侯有瑟而无琴。朱襄氏发明了五

弦之瑟,以调和阴阳,虞氏以五弦之琴亦为调和阴阳,二者的侧重点

不同而已。杨泉说:“琴为高涨之音,瑟为低落之声,以表达感情,

调节阴阳,以合寒暑四时。”

“礼乐”是古时十分看重的国之大事,为华夏文明之特征,有则

为诸夏,无则为夷狄。朱襄氏作瑟,与太昊作琴、女娲作笙簧、伶仑

以竹子作乐器,在人类史上有重要意义。依照古人的理解,朱襄氏发

明了“五弦之瑟”,才使群生定、寒暑适、百物生、万民安。

关于朱襄氏的地点,《后汉书.郡国志》去:“陈有株邑,盖朱

襄之地。”从该志中可知,东汉时的“陈国”有陈、阳夏、宁平、苦、

柘、新平、扶沟、武平、长平等县,包括今河南的周口、商丘的部分

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西汉的“淮阳国”也有陈、苦、阳夏、

宁平、柘等县。二者范围大致接近,其中心为今河南淮阳,淮阳为伏

羲故地,朱襄氏在这一带活动有一定的道理。《元和郡县图志》卷7,

“柘城县,本陈之株邑,《诗.陈风.株林》刺灵公是也,至秦为柘

(城)县,《续汉志》属陈郡,至晋太康中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

贞观初废入谷熟、宁陵二县。后县人徭赋路远,陈诉积年,至高宗朝

复置,属宋州,其罗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在宋代的地理名著《太

平寰宇记》卷12中,也记载:“柘城县,即古朱襄氏邑,春秋时陈

之株野之地。”与其同时的《路史.前纪》有“朱或作株,刘昭云:

陈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在该书中的《国名纪》中,也有“朱襄,

《九城志》云: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宋代的南京,即今之河南

商丘,柘城即在其西不远,下至现仍归商丘归辖。明代顾祖舆在他的

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卷50,“柘城县”条下对柘城的历史沿

革进行了详尽的考述:“在州东南90里,东北至宁陵县87里,古朱

襄氏邑,春秋为陈株野地,战国时为楚柘邑.汉轩柘县,属淮阳国,

以邑有柘沟而名。“根据以上的考述,今河南柘城县沿革演变的序列

为:朱——株(野)——柘邑——柘县——柘城县。其根源为“朱襄

故地”。

朱襄氏的事迹与遗迹,只有在与柘城相关的志书中反映得最为具

体和详尽。如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49《古迹.陵墓》中有,“朱

襄陵,在柘城县城东10里有朱堌,上有寺以守焉。”又见该志卷50

《寺观》:“朱堌寺在柘城县城东10里,明建。上有朱襄陵。”在

该志卷51《古迹.古城》中有:“朱襄城,在柘城县。按朱襄氏,

伏羲之后。禅通纪,谓其都于朱,故号朱襄氏。”清光绪本《归德府

志》卷33:“朱堌寺在柘城东10里,上有朱襄陵,故名。”而在各

种版本的《柘城县志》中则有更多类似记载。

在柘城,至今流传着朱襄氏的传说:朱襄氏在柘城时,正值恶魔

作怪,常刮大风,飞沙走石,天干地裂,五谷不丰。朱襄氏心急如焚,

决心降伏恶魔,为民除害。他召集士达、飞龙共商降魔之策。他们认

为:恶魔乃邪恶之气,斜必畏直。最直莫过于琴瑟之弦,于是就决定

造一把瑟来降魔。士达、飞龙忙着准备柘丝、良桐。朱襄氏命能工巧

匠,精心制作了一把瑟。一日,黄沙蔽日,恶魔又来作怪。朱襄氏便

携瑟登场,迎风而鼓,瑟声高亢激越,怪风渐息,天空彤云密布,立

时大雨如注。从此百姓过上了平安无虑的生活。朱襄氏为朱地百姓做

了许多好事,以高寿109岁面终,朱邑百姓,哀痛万分,人人添土,

封墓如丘。明成化年间(1465年—1987年)又在墓前修建朱襄王祠

庙,建有大殿、山门、配殿共十余间。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时已“庙貌荒废”,光绪十二年(1886年)又重修。解放后改为学

校,即今柘城县大仵乡朱堌寺学校。现仅存有明惠帝朱允炆祭炎帝朱

襄时亲植的皂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

重建的炎帝朱襄陵园,占地120亩,陵高10.9米,周长158米,恢

复了昔日的雄姿。

2后世纪念

炎帝朱襄陵

古往今来,朱襄氏在柘城县得到了最为广泛的社会认识。根据新

版《柘城县志》收集到的资料看,将“上古之世即为朱襄氏故居”列

为柘城的第一件大事,也即柘城*开端。柘城旧城传说为朱襄旧城,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进士窦克勤在柘城东门创建了柘城历史

上第一所书院,因位于朱襄旧城之南,故取名“朱阳书院”。到清道

光八年(1828年)知县富成建立了第一所官办学校,以后命名为“襄

山书院”。柘城旧八景中,有“柘沟春水”,据说位于旧城内的柘沟

环流朱襄王府,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柳树成行。每至春天桃柳夹岸,

一泓清远,令人神往。古迹中除朱襄王陵外,相传旧城西还有飞龙、

士达墓,双冢并连。另在民国时,在一区(治今城关)专设有“朱襄

镇”,至今在大仵乡还有朱堌寺村。

相传,朱襄氏初在"朱"地施政时常刮怪风,大风起时天昏地暗,

飞砂走石,天干地裂,草木枯黄,五谷不收。自然灾害危及人类,使

人无法生息,甚至面临灭顶之灾。朱襄氏忧心如焚,决定为民除害,

降服恶魔,拯救万民。于是令大臣士达以柘丝、良桐为原料,制作一

把五弦瑟。当黄风搅天,拔禾折树之时,朱襄氏凭高端坐,拨动瑟弦,

瑟声激越声振高空,怪风渐息,顷刻间天空彤云密布,下起大雨,百

草萌发。从此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仓廪俱满。群民安居乐业,繁衍

生息。

朱襄氏在朱邑某政一世,活到109岁。做了大量好事,深孚众望。

"殁后葬于城东15里,其墓如丘,称朱堌(见古《柘城县志》)。"

据说朱襄氏死后,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虽

多次遭洪水淹浸、冲刷,却依然如故。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1487

年),这里有了人家,成了一个小村落。村西北隅有一颗皂角树,据

传为明惠帝朱允炆逃难于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时所栽,此树枝

叶茂密,浓荫如盖。一年夏季,众街坊在树下乘凉时,发现一头猪在

朱襄氏墓前拱食,拱出了一块黑乎乎的东西,众人拾起细看,都为之

惊讶。原来是一尊观音菩萨雕像。此事传到官府,县官就在朱襄氏墓

前修了一座寺院。大殿、山门各三间,东西厢房数间,规模颇大,香

火称盛。始称观音寺。因庙在朱襄氏陵前,后称朱堌寺。

墓地原有土丘一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

于保护不善,人们积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

被毁,其房料用作建小学。现存三间大殿原为小学校舍,其房顶所用

均为寺院的建筑材料,古式跺梁上雕梁画栋,工笔精致;大砖小瓦,

古色古香。小学搬迁后,这里只剩下一座高约1米的土丘、三间大殿

和院内一棵皂角树。xx年,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拨款30万元,

将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围墙,周长158米,

直径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台阶,意为"天圆地方"。

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一通,香池一个,碑楼4座。xx年,该遗

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拨款修复了山门,

为寺院建上围墙,树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

朱襄氏大殿

xx年,在县文化局和大仵乡党委政府的倡导下,由李松林居士投

资150万元,由湖北省黄石市仿古建筑公司承建了炎帝朱襄氏大殿、

东西厢房和山门。聘请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李”传承人

李秀山设计塑造了炎帝朱襄氏及其童子飞龙、士达和太昊伏羲氏、女

娲娘娘、黄帝轩辕氏等泥塑,又对陵园内庭院进行了绿化,使炎帝朱

襄氏陵园变得更加庄严肃穆。

参考资料

1.《易系辞疏》、《初学记》九并引《帝王世纪》言:“朱襄,

炎帝别号也。”

2.《辞源》释文曰:“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

3.《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

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

生。”

4.中国炎帝朱襄氏与柘城文化发展研讨会在柘城召开.新华网

甘肃频道.xx-09-22[引用日期xx-11-13].

5.第一届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新华网陕西频

道.xx-04-29[引用日期xx-11-13].

6.《路史·禅通纪》所载:“炎帝都于朱野,故号曰朱襄氏。”

7.《太平寰宇记》载:“柘城为炎帝朱襄氏之邑。”

8.《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柘城县”条下云:“在州东南

九十里东北至宁陵县八十七里,古朱襄氏邑,春秋为陈朱野地,战国

时为楚柘邑,……汉置柘县,属淮阳,以邑有柘沟而名。”

9.清雍正《河南通志》卷之四十九(古迹.陵墓)云:“朱襄氏

陵,在柘城县城东一十里朱堌上,有寺以守焉。”

词条标签:

人物,古诗

【烈山氏】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8:5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54469114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姜桓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姜桓楚.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姜桓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姜桓楚
    游泳怎么学-有哲理的故事2023年3月2日发(作者:公租房申请书)神农氏《中国古代氏族、帝研究》木玉琼棠^第10章^最新更新2别名伊耆,姜,炎帝国籍中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姜水(今陕西宝鸡)职业部落首领主要成就农业部落,神农王朝农业、医学鼻祖代表作品《神农本草经》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职位五氏之五目录1身世2主要成就王朝庙宇3传说4记载5考证神农炎帝辨故事新解神农架神农山1身世神农在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生
  • 0℃电脑桌面怎么截图
  • 0℃庄公
  • 0℃打开资源管理器
  • 0℃电脑重影
  • 0℃论语泰伯
  • 0℃安全教育周
  • 0℃事业祝福
  • 0℃触控板怎么关
  • 0℃练拳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