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23-03-02 14:57:23 阅读: 评论:0

河南旅游景点大全-因该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长辫子)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

《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

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

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

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

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

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

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4、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

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3、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

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

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8、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

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9、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

养。

10、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

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15、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

式。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

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

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

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

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

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

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

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

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9、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

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1、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

径。

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

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

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

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

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

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

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

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

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

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

务难度。

2、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4、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

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5、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6、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

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9、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

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

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10、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意)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

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

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

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

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

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

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

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

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

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

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

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

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

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

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

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2、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

受式的学习方式。

3、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

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

维化。

4、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

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

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6、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

兴。

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9、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0、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1、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2、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4:5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40243112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综合基础知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综合基础知识.pdf

上一篇:襄阳景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