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
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
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c+bc=(a+b)×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的倒数
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
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
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
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
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
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甲÷乙-1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1-乙÷甲
(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
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
3
比较,单位一致”的规则。
(8)分率与量要对应。
第二单元位置
1、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横
行竖列,从左往右数列,从前往后数行。
2、数对(x,y)表示第x列第y行,先列后行。
3、描述、描绘物体位置或方向:找参照物
1)画坐标、找方向
2)比例尺
3)先找方向,再找距离,最后标示物体
注意:找角:例东偏北,量角器0刻度线与东重合(找前一个方向重合)
4、位置的相对性:改变参照物:方向对应变成相反的方向,度数、距离都不变;
不改变参照物:方向交换位置,度数变成90̊减去原度数,距离不变
5、路线四要素:起点、方向、距离、目的地(逆向用位置的相对性)
注意:做题要先标出参照物,每个参照物要画坐标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
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
这个分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4.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例如:一桶水用了
2
52
5
,刚好
12升,这桶水共有多少升?12÷
2
5
的方法计算。
6.用单位“1”来判定:单位“1”位置时用除法计算。例如:新前程美语中学十二份
用电300度,比十一月份多用
1
5,十一月份用电多少度?分析:这里的单位“1”是
十二月份和十一月份比的十一月份是单位“1”是题目中的未知量,也就是要求的量。
4
所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300÷(1+
1
5
)。
7.例如:学校买来一些篮球和足球,足球共有24个,比篮球少
1
7
,篮球有多少个?
这里的单位“1”是用足球和篮球比,所以篮球是单位“1”,也是未知量,所以用
除法计算。列式是:24÷(1-
1
7
)。
第四单元比和比的应用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常
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化简。
4.比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
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
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或者: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
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
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女生:5×7=35人。全班:25+35=60人
5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
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
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男生人数:20÷(7-5)×7=70(人)女生人数:20÷(7-5)×5=50(人)
第四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
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
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用字
母表示为:d=2r或r=
2
d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
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在计算时,取
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把它们剪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
6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2
C=πr),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因此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是πr×r=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π(
2
d)2或者S=π(C÷π÷2)
2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r2×2:πr2:(2r)2=2r2:πr2:4r2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其中R=r+环的宽度)
圆环的面积(铺小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πR2-πr2=π(R2
-r2)
18.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2
+d或C=πr+2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公式为:S=πr2÷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几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面积则扩大或缩小对应数平方倍。
第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
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
单位。
S小正:S圆:S大正=2:π:4
7
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
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
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百分率公式:
合格率=
产品总数
合格产品数
×100%发芽率=
实验种子数
发芽种子数
×100%出
勤率=
应出勤人数
出勤人数
×100%
达标率=
学生总人数
达标学生人数
×100%成活率=
总棵数
成活的棵数
×100%含盐率
=
盐水的质量
盐的质量
×100%
小麦出粉率=
小麦的质量
面粉的质量
×100%出油率=
农作物的质量
油的质量
×100%
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
部分缴纳给国家。
7.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
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
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1.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8
1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1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15.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一定的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16.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17.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税率)
18.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税率或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本金×利率×
时间×税率
19.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0.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打折:商店降价出售商品。
百分数应用题(一)
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
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
减少百分之几=减少的部分÷单位1
例如:1、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
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
水,已经知道是45:增加的部分不知道,可以利用50减45求得5;
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2、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
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水,已经
知道是45:增加的部分是5立方厘米;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
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1:水:45立方厘米
第二步:增加的部分:5立方厘米
第三步:增加百分之几:5÷45=11.1%
3、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冰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
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解题思路:根据公式增加百分之几=增加的部分÷单位1,先确定单位1是水,
不知道但可以根据题目“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5立方厘米”知道水是少的,
冰是多的,所以可以用50—5求出水是45立方厘米。加的部分是5立方厘米;;
9
最后用增加的部分5÷单位1水的45就等于增加百分之几。
计算步骤:第一步:单位1:水:50—5=45立方厘米
第二步:增加的部分:5立方厘米
第三步:增加百分之几:5÷45=11.1%
4、“减少百分之几与增加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百分数应用题(二)
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
例如1、光明小学去年有80名学生,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5%,今年有
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已经知道用乘法,增加用(1+25%)
算式:80×(1+25%)
2、光明小学去年有80名学生,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5%,今年有多少名
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已经知道用乘法,减少用(1-25%)
算式:80×(1-25%)
3、光明小学今年有100名学生,比去年增加了25%,去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不知道用除法,增加用(1+25%)
算式:100÷(1+25%)
4、光明小学今年有100名学生,比去年减少了25%,去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不知道用除法,增加用(1-25%)
算式:100÷(1-25%)
百分数应用题(三)列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
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第一天比第
二天多看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解题思路:单位1一本书不知道,可以选用方程或除法来解答。
根据“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可以知道第一天是多的,第二天是少的,第一
天减去第二天等于多出的20页。
等量关系式:第一天—第二天=20页
方法1:解: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
由“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可以知道第一天等于全书乘以25%,用X可以表示为
25%X,由“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可以知道第二天等于全书乘以20%,用X
可以表示为20%X.依据等量关系式“第一天—第二天=20页”可以列方程为:
25%X—20%X=20
方法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可以知道20页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差。要
求单位1只要用20页除以20页的对于分率。列算式为:20÷(25%—20%)
2、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两天共看了
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0
等量关系式:由“两天共看了20页”可以知道第一天+等二天=20页。
方程法: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0%X。
方程列为:25%X+20%X=20
算术法:由“两天共看了20页”可以知道20页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和,要
求单位1只要用20页除以20页的对于分率。
列算式为:20÷(25%+20%)
3、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还剩
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等量关系式:一本书—第一天—第二天=20页
方程法:解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0%X。
列方程为:X—25%X—20%X=20
算术法:20÷(1-25%X-20%)
4、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还
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方程法:解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5%X+10)
页。
列方程为:X—25%X—(25%X+10)=20
百分数应用题(四)利息的计算
例如: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计算,到期
时,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解题思路:要求“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应该用本金的2000元加上利息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利息
利息:2000×4.14%×5=414元
第二步:本金+利息:2000+414=2414元。
例如: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计算,到期
时,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如果利息按20%来上税)
解题思路:要求“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应该用本金的2000元加上利息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利息
利息:2000×4.14%×5=414元
第二步:算税后利息:414×(1—20%)=331.2元
本金+利息:2000+331.2=233.2元。
第六单元扇形统计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
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
11
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
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要求根据总数量,求出各未知数的单量。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假设法(1)假如都是兔(2)假如都是鸡3、列方程法
解法1:鸡的只数=(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兔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2:兔的只数=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
鸡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3:兔的只数=总脚数÷2—总头数
鸡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
(二)方程法:解设:兔子有х只,则鸡的只数是(总只数-х)。然后找出数量关
系式列式即可
第八单元数与形
1.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它的个数的平方例如:1+3+5=321+3+5+7=42
1+3+5+7+9=521+3+5+7+9+11+13=72
2.图示法;用画图的方法:来一一列举可能出现的情况。
12
附3、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2
1
=0.5=50%
5
1
=0.2=20%
8
5
=0.625=62.5%
4
1
=0.25=25%
5
2
=0.4=40%
8
1
=0.125=12.5%
4
3
=0.75=75%
5
3
=0.6=60%
8
3
=1.375=37.5%
16
1
=0.0625=6.25%
5
4
=0.8=80%
8
7
=0.875=87.5%
25
1
=0.04=4﹪
25
2
=0.08=8﹪
25
3
=0.12=12﹪
25
4
=0.16=16﹪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3:0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336921116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