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短有趣的科学小故事
1.简短的有趣的科学小故事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
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
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
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
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
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
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
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
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
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
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
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
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
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
2
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
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
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
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
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
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
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
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
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
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
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
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
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
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
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
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
3
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
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
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
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
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
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
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
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
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
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
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
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
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
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
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
成为有用之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
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
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
4
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2.有趣的科学故事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德国一
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
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
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
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
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
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根据研究录
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
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
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
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
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
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
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
人而不图回报.。
3.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点)
爱迪生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在七十五岁的时
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
算什么时候退休呢?”爱迪生为难地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
5
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呢!”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
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
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爱迪生
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天,爱迪生
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
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用
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
答.。
4.简短的科学小故事,有趣点的.
“发明大王”爱迪生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
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
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被人们称为“发明
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
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
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
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
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
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
6
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
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
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
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
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
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
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
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
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
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
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
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
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
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
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
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
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
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
7
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
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
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
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
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
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
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
细记录。
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
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
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不仅著名的
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
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
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
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
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
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
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
至连晚饭都忘了吃。
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
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
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成才需要好奇
8
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
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
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
造。
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
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
成为有用之才。
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
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
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
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5.简短的科学小故事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
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
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
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
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
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
路大声很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
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
9
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
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爱国者阿基米德
在阿基米德晚年时,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指导同胞们制造
了很多攻击和防御的武器。当侵略军首领马塞勒塞率众攻城时,他设
计的投石机把敌人打得哭爹喊娘。他制造的铁爪式起重机,能将敌船
提起并倒转,抛至大海深处。传说他还率领叙拉古人民制作了一面大
凹镜,将阳光聚焦在靠近的敌船上,使它们焚烧起来。罗马士兵在这
频频的打击中已经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一见到有绳索或木头从城里
扔出,他们就惊呼“阿基米德来了”,随之抱头鼠窜。罗马军队被阻
入城外达三年之久。最终,于公元前二一二年,罗马人趁叙拉古城防
务稍有松懈,大举进攻闯入了城市。此时,阿基米德正在潜心研究一
道深奥的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闯入,用脚践踏他所画的图形,阿基
米德愤怒地与之争论,残暴的士兵哪里肯听,只见他举刀一挥,一位
璀璨的科学巨星就此陨落。
6.短小的科学发现的小故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逆时针的!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
号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
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证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
并非偶然,而时一种有规律的现象.1962年.谢皮罗发表论文,认为
10
水漩涡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
水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时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而美国又处于北
半球,所以洗澡水总时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由此推导出,北半球
的台风.同样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其道理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
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会按顺时针形成漩
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谢皮罗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
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完全正确排
放浴缸里的水时,水会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涡流,从排放口流出去。
20世纪4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谢皮罗,在洗澡时最先
留意到了这个现象。他分析了各种原因后认为,这种现象和地球的自
转有关。
他发表论文推测,在南半球水形成的涡流应该是顺时针方向的,而在
赤道上应该没有旋涡。谢皮罗的推测引起了各地科学家的兴趣,他们
在地球上各地观察,发现谢皮罗的推测确实不错。
以后,这一现象被命名为谢皮罗现象。物体处于低纬度时,随地球转
动具有的自西向东的线速度比较大。
当物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时,仍然会保持低纬度的线速度。这个
惯性就使物体向东偏。
在北半球,浴缸里北边的水线速度比南边的大,就会形成旋涡,向东
的惯性就会使水形成左螺旋,也就是逆时针。南半球恰好相反。
飓风、龙卷风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旋转,也是谢皮
罗现象。同理,北半球由南向北流的河,总是东岸被水侵蚀的比较厉
11
害。
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1544~1603)做了多
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
“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
他的主要著作为1600年出版的《论磁性、磁体和巨大地磁体》。
全书分为6篇,这是他约17年的研究结晶,记录了600余个实验,
叙述了磁的历史及五种磁运动。第二篇中有一章叙述了电的实验。
这本书堪称物理学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磁学的科学专著。在吉尔伯特
之后的200年中,又有很多人做过多次试验,不断地积累对电的现象
的认识。
1734年法国人杜菲(Charles-FrancoisduFay,1696~1739)在实验中
发现带电的玻璃和带电的琥珀是相互吸引的,但是两块带电的琥珀或
者两块带电的玻璃则是相互排斥的。杜菲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断定电
有两种:一种是与琥珀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琥珀电”;一种是与
玻璃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
7.有哪些科学小故事
牛顿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时间锻炼身体外,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里度过
的。
一次,在书房中,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在煮鸡蛋。苦苦地思索,
简直使他痴呆。
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锅里
煮的却是一块怀表。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在一个手工工人家庭,
12
家里人没有特别的文化,而且颇为贫穷。
法拉第的父亲是一个铁匠。法拉第小时候受到的学校教育是很差的。
13岁时,他就到一家装订和出售书籍兼营文具生意的铺子里当了学
徒。但与众不同的是他除了装订书籍外,还经常阅读它们。
他的老板也鼓励他,有一位顾客还送给了他一些听伦敦皇家学院讲演
的听讲证。1812年冬季一天,正当拿破仑的军队在俄罗斯平原上遭
到溃败的时候,一位21岁的青年人来到了伦敦皇家学院,他要求和
著名的院长戴维见面谈话。
作为自荐书,他带来了一本簿子,里面是他听戴维讲演时记下的笔记。
这本簿子装订得整齐美观,这位青年给物理学家、化学家戴维留下了
很好的印象。
戴维正好缺少一位助手,不久他就雇用了这位申请者。临终前,当有
人问戴维他一生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的时候,戴维说:“我一生最伟
大的发现就是法拉第!”伟大的额物理学家安培:有一次,安培在街
上散步,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正为没有地方运算
而发愁。
突然,他见到面前有一块“黑板”,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
运算起来。那“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
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马车越来越快,他就跑了起来,
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导,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马车了才停下脚步。安
培这个失常的行动,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高斯在晚年喜欢对自己的小孙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说他在还
13
不会讲话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计算了。
他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受他管辖的工人们的
周薪。父亲在喃喃的计数,最后长叹的一声表示总算把钱算出来。
父亲念出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
钱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
的。奇特的地方是没有人教过高斯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平日靠观察,
在大人不知不觉时,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另外一个著名的故事亦可以说明高斯很小时就有很快的计算能力。当
他还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算术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算出以下的算式:
1+2+3+4+…+98+99+100=?在老师把问题讲完不久,高斯就在他的小
石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5050,老师头也不抬让他重算,但是很
快他又拿出答案震惊了老师,而其他孩子算到头昏脑胀,还是算不出
来。
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是正确无误。高斯的家里很穷,在冬天晚上吃完
饭后,父亲就要高斯上床睡觉,这样可以节省燃料和灯油。
高斯很喜欢读书,他往往带一棵芜菁(Turnip)上他的顶楼去。他把
芜菁当中挖空,塞进用粗棉卷成的灯芯,用一些油脂当烛油,于是就
在这发出微弱光亮的灯下,专心地看书。
等到疲劳和寒冷压倒他时,他才钻进被窝睡觉。高斯的算术老师本来
是对学生态度不好,他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现在发现了“神童”,他是很高兴。但是很快他就感到惭愧,觉得自
己懂的数学不多,不能对高斯有什么帮助。
14
他去城里自掏腰包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高斯。高斯很高兴和比他大差
不多十岁的老师的助手一起学习这本书。
这个小孩子和那个少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们花许多时间讨论这里
面的东西。就这么几个吧,呵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12:0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30174111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科学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科学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