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方法
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
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
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
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
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
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
我们归纳总结出在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必须符合科学教
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
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
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
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师生的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
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
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
成的,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更广阔的天
地。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
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
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
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
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
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
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
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探究发现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
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的准备;
(2)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猜想;
(3)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实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发现知
识的实验基础;
(4)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得出探究的结论;
(5)归纳总结,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
探究主题。
在科学课中,教师运用探究发现法应注意如下的问题: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发现过程,要周密考虑问题的
每一个步骤和提出的方法,要注意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探
索真理的勇气,促使他们形成以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的身份,向未知
世界挑战的心理状态。
(2)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作为应用探究发现法的基本目
标。其培养过程应包括引起兴趣,形成探究动机;洞察、分析、比较,
提出假说;从事操作,验证假说。
(3)探究发现法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探究发现法是发展学生
多种能力,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好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不可
以一味使用。布鲁纳说过:“一个学生不能只凭发现法学习,就如一
个发明家不是一天到晚都在搞发明一样。”同时,学生个体差异的客
观存在,知识有多有少,思维有快有慢,能力有大有小,也不同程度
地制约了探究发现法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发现法和
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
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
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
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
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
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
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
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
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
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进行假设,并通过实
验寻找答案。在这里,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探索法的活动目标一般包括: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某些
事物、现象的起因提出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实验,开展实
验论证,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经验,增进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
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探索法一般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命题,
或者创设实验条件,包括若干实验提示,然后由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探
索。
实验探索法的活动结果一般是由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应在事
前向学生讲清怎样填写实验报告,并在具体填写时进行必要的指导。
在小学阶段,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报告名称、实验假
设、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论。衡量实验报告的标
准主要是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实验探索法的操作中,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创设情境,
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设想,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通过
发散性思维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引导学生仔细验证,培养学生
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实验不仅是单纯的操作,实验过程
中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科学性与准确性,不能有半点的马
虎和疏漏。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
度。
教师在选择命题或创设实验条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所涉及的知识与经验必须是学生已经具有的,或者在他
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2)命题或创设的实验条件是可以得出结果的,而且有些可能是
多结论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搜索与发散。
(3)命题或实验具有科学意义和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
师提出命题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由发挥为主,由他们自
己提出假设,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实验探
索和实验汇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
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假设有时可能是不准确
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却是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
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的设想,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实验可能会失败,这是科学研究中的正常现象,教师要及时帮
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问题,重新实验,取得最终的结果,从
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德。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围
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
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
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
用。
小组讨论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整个活动过程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
单位展开的,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
征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
建,这种分组原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并为学生主体能遴
鎏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重视合作学习。由于把教学班分成了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
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同时也都要听取
他人的意见,讨论和相关活动就成了他们的互助合作活动。学生在小
组的群体中以平等的地位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他们
在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更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精神。
(3)以讨论为主要活动方式。在讨论时,学生的发言既要围绕教
师提出的有关科学的专题,又可以即兴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创造精神;在讨论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扩大
信息量,学生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取长补短。小组讨论法的
活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1)教师设立专题背景,并提出专题。
(2)指导学生开展讨论。
(3)指导学生归纳结论。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法的活动时,必须
要注意儿童年龄特点,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目
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小组讨论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看
法的能力;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不但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
观点的能力,还要培养对观点的辨析、判断能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方
案时,要十分重视讨论题目的选择。在选择题目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的具体情况:活动的重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生活背
景。所选择的题目既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又要有一定的
深度,能够揭示专题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在小组讨论时的有效控制是
应用小组讨论法成功的关键。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讨论。
(2)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展,控制无意义的话
题,及时把讨论引入正轨。
(3)教师要把讨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漫无边际的讨论无
法使讨论达到应有的深度,得出应有的结论。
(4)合作学习要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要特别关注并鼓励表达能力
不强的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必要时可以进行提示和指导,使
他们能够清楚、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在总结和归纳结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
来表述自己的观点,避免概念模糊不清。
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运用小品、短剧或实况模拟等
形式进行模拟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
由一部分学生担任各种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认
真注意与活动目标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
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
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
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角色扮演法常用的模式有两种:
(1)换位模式。在角色扮演时,表演者暂时放弃自我行为,扮演
他人角色,例如扮演某个科学家、某个医生、某个同学、某个残疾人
或某个虚构的人物等,让学生从被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讲话、思考、
行动和处理问题,从中体验感情、发现问题。
(2)易境模式。在角色扮演时,表演者以自我出现,但虚构一种
自己所处的环境,例如到某自然保护区、到某自然水域考察、到某种
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到某种专业实验室等。在这种条件下,角色扮演
者可以创设特定的环境,演示特定的现象,引导其他学生同时进入情
境,学习或练习专门知识与技能,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角色扮
演的活动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使学生在一个模拟的、人为的
但又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感情,而这种体验又不会导致实际生活
中失败的风险。在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角色扮演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的相互作用,所以比较
适用于涉及有关科学教育与人、科学教育与社会和技术之间关系的一
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问题等。在练习
准备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一些他们尚未知道的科学背景和注意事
项,并熟悉学生的表演步骤和过程,予以适当的指导。
(2)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要使扮演者十分投入到
自己承担的角色中。学生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等方法,
熟悉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领会角色的位置、角色的作用、角色反映的
科学意义等,并认真加以排练。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学生温故知
新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个
性、能力、表现才能等方面合理地选择扮演者,和学生共同策划他们
将要扮演的角色、情节和过程,在排演中加以适当的指导。但必须注
意避免对学生起支配作用,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角色,创造氛围,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4)角色扮演法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演出场地,但对教室、活动室
或室外场地的环境要做适当的布置,要突出主题。教师还要注意安排
好观众的座位,可以采用半圆形或圆形的布局,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
作为演出的场地。5.现状调查法。现状调查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对有关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调查,从而明确现状、找出问
题、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活动方法。现状调查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
各种调查活动,使学生从多渠道采集和占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并
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了解现状、分析和把握现状的能力。现状调查法
具有以下特点:
(1)现状调查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对象,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不能像实验那样,设置人为的环境或对环境做出人为的改变。
(2)在实施现状调查时,不一定在预想发生现象的同时进行,发
生现象的事先事后对现象的本质没有太大的影响。
(3)调查的范围可大可小,在小学阶段,小范围的调查更便于操
作。学生可以对事物进行一次性调查,也可以对事物进行跟踪调查,
以研究其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和规律。现状调查法的活动组织形式
有小组调查和个人调查两种,采用哪种形式由调查的难度之调查的规
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调查能力决定。假如调查对象的范围比
较广,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调查的难度比较大,采用小组调查的形式
比较适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最后进行调查汇报,由教师或学
生进行总结。假如调查的对象范围比较小,涉及的内容比较单一,调
查的难度也不大,就可以采用个人调查为主的形式;由学生个人进行
调查,调查后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现状调查法
的活动过程是: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确定调查的内容和
题目。
(2)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设计并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
(3)学生按照调查计划规定的操作要求实施调查,并写出调查报
告。
(4)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5)教师或学生总结讲评。教师在现状调查法的操作过程中,应
注意以下问题:
(1)调查对象的选择必须符合调查目的与要求,并且要有一定的
代表性。
(2)教师要十分重视调查设计的环节,这是顺利进行调查的保证。
学生只有按照周密的调查计划去实践,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调查结
果。
(3)调查的时候,一定要有调查记录。
(4)现状调查法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安排较多的时间和机会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8:5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187451091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科学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科学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