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5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
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
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5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
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
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则非
《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
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
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
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
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
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
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
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
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
家当了和尚。
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
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饮酒作乐,
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
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
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
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
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经典的名著《红楼梦》,读好书如饮甘露,
读过这本书后,虽然没有完全将它理解透彻,但在我心里也有一种莫
名的心酸。它让我的心情如滚滚波涛一般,有起有落,欲罢不能。
整个故事从荣国府的日常生活开始,讲述了贾,王,薜,史四大
家族从兴盛世走向衰亡的故事,暗示了横行霸道,家财万贯的封建社
会的时代早已结束。贾宝玉看尽这个肮脏腐朽的社会后,对生活彻底
绝望,出家做了和尚。至于林黛玉和薜宝钗这两位姑娘也不得不提,
她们是我在读《红楼梦》这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了。
林黛玉自小因母亲早逝,而痛心万分,使她从小身子弱,经常生
病。她虽然年纪小,但相貌俊秀,举止言谈不俗,她那多愁善感的性
格,总让人怜香惜玉,空有一颗玲珑心和无人能比的诗情才艺,真让
我倍感遗憾呀!
反之,宝钗从小就在大户人家长大,有母亲和哥哥的疼爱,她的
性格自然有大家闺秀的大气吧!况且她人又削肩细腰,身材修长,俊
眉俊眼,顾盼神飞,超凡脱俗。因此更是夺得了长辈们的宠爱,就连
丫环们都喜欢她吧!她那种脱俗,高雅的气质,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
人。
《红楼梦》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入木三分,性格特点各有不同,
最令我敬佩的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多而不乱,引人入胜的地方数不胜数,
真不愧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啊!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
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
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
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
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
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情感纠葛,描写了大观园
内外众多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
巨著。书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
凤·······尽管他们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们的爱与恨、痛苦
与欢乐也呈现在不同的情节,但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红楼
梦》通过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
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满腔悲愤地控诉了封建
主义的惨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
把责任的轨道推向万恶的封建社会。以无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地扼
杀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产的爱情。使她们在花季般的年龄里享受不到
应该享受的快乐与幸福。我可以体会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几代人的命运沉浮,
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咀嚼一生。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
明清小说,流芳百世。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四大名著。四大名著中,
描写世态炎凉最突出的当属《红楼梦》,《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书。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金钗”非常出众。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薛宝钗的温柔大方、贾元春的高贵、王熙凤的泼辣……读着读着,我仿
佛也变得多愁善感,对《红楼梦》中的一切文字似乎都变成了一幅幅
图画,令我心旷神怡。
最令我难忘的,应是“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林黛玉是一
个娇柔多姑娘,她纤细的身材在花丛中清扫桃花,收集到一个囊袋里,
然后埋在地下。这时宝玉出现了,两人戏看《西厢记》、戏谈《西厢
记》,以崔莺莺、张生互喻。人物形象的刻画惟妙惟肖,真是精彩至
极。而“宝钗扑蝶”却更有一番风味。宝钗拿了一个扇子,轻轻扑着
蝴蝶,可那时玉蝶却如同一对蟋蟀,似乎一闪一闪地跳着往前跑。宝
钗那妩媚的身姿一跳一跳地远去,灵巧、可爱。此时的宝钗,没有平
时的庄重,一点也不比黛玉逊色。
读了《红楼梦》全书,我也哭了好几回,这里面悲伤的情境太多
了。黛玉在宝玉成亲热闹的时候,一个人孤单地走了,那情景该是多
么的悲伤。没有任何人陪伴着,就走了……
最后,贾府与王、史、薛这四家都收监的收监、抄家的抄家,也
应了前文“护官符”中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红楼梦》中蕴含着许多道理。不能强求的事,千万不要
勉强。不能去做坏事,做了一件错事就要弥补,不能隐瞒,那样只会
一错再错,满局全输了。做人也要随和一点,如果不给人留面子,就
处处碰壁,倒霉的只有自己。
《红楼梦》,你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记住了,你的
“木石良缘,金玉良缘”我也记住了,你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
人亡两不知”我更是记住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
有人说:“三流的作者总是把情节写得简单直白,如此还生怕别
人看不懂,仍要注上‘看官不知,此处……’而一流的作家却偏要在情
节上蒙上一层纱,让人细心琢磨玩味后才通其意。”曹雪芹正属于后
者,他不单为《红楼梦》蒙上一层纱,还要盖上一层布,把千般情绪
都藏在暗处,让人百思不得其意。却又不苫得那么严实,偏要留下一
角,撩拨着读者一点一点地拨开迷雾。
初读《红楼梦》,我既被新奇的情节所吸引,又被错综复杂的人
物关系弄得一头雾水,粗粗地翻了半部,只觉得作者好像处处想要吐
露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让我着急之余,更觉得晦涩难懂。如今重
翻《林黛玉进贾府》,不禁眼前一亮,好像把作者留下的那层布撕开
了一个口子,读懂了许多文外之意。
林黛玉初进贾府,表面上虽十分热闹,可实际上众人对黛玉都是
“以客相待”,黛玉的谨言慎行也处处流露。再如王熙凤夸奖黛玉时,
明着夸黛玉,暗处却在讨贾母欢心。再如宝﹑黛初见,虽都有似曾相
识之感,反应却截然不同,反映了二人性格﹑身份﹑地位的差异。
如此种种,我在初读时都未发现,由此可见,像《红楼梦》这样
的巨著只粗读一遍远不能触其精华。推此及彼,学习行事也是如此。
第一遍做时难免生疏,只有适时回顾反思才能熟练掌握。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的人间悲欢情愁,
让古今多少人流下了惋惜之泪。
在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曾以为大观园是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但重读后我发现我错了,这灯红酒绿的生活掩盖了社会肮脏黑暗的一
面。小说中穿插着许多爱恨情仇,我也从中明白了很多。
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
侬知是谁”,林黛玉喟叹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哀,也许在不久后的
他年,不光林黛玉自己,就连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也都消失不见了吧。
纵使纯洁如妙玉的人,最终也落个狼狈收场。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最凄凉的一句联,也是
林黛玉对自己结局的最为精准的预测。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她
的世界是孤独的,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就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
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
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她在凄凉
中死去,身边只有一个丫鬟在为她默默哭泣。贾宝玉,一个外表柔弱
还带着点天真的男孩子,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可能是
看破了红尘吧。姐妹们都成家后,他的内心渐渐成熟了,但还是被骗
与宝钗成婚。美好的青春就这样断送了。
《红楼梦》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千,它丰富的内涵又有几人能够参
透。一首《葬花吟》怎能概括的尽,真是一红楼一世界。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7
古代女子进宫到底是好是坏?以贾元春为例,当日太监前来宣旨,
贾政得知,高兴极了,荣府上下引以为荣,元春进了宫,荣华富贵,
金银珠宝,享用不尽,今日回府便赏赐一番。离开父母,离开家园,
孤身在异地,温暖少了,欢笑少了,想那元春只身在宫中,昔日的姐
妹不在身边,连个说话的知心人也没有,更恨宫廷险恶,处处提防;
规矩重重,处处小心,能有快乐吗?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回头看
世间悲喜,自有人评说。
李嫫嫫呀李嫫嫫,你为什么那么冥顽不灵呢?的确,宝玉自小喝
你的奶,你对他有养育之恩,没有你的奶或许宝玉就不会这么壮了,
但是,与其说你有伟大的胸襟,不如说你居“功”自傲,厚脸皮。
做人以谦虚为本,你以为自己了不起,难道别人也这么说吗?放
现实点,想想看,宝玉给晴雯的包子你吃了,给袭人的酥酪也装进肚
子了,人家没怪你也算运气了。如果宝玉再大发脾气要你走,那个老
太太哪会把你留下?骄傲自负的苦果可吃不得。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8
袭人本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宝玉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昔人花
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把蕊珠更名为袭人。宝玉初试云雨情,是
在袭人身上,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格外尽
职。
宝玉与青灯古佛相伴之后,袭人的去留就成了问题,虽然她与宝
玉老早就有肉体上的关系,但名义上还是个丫头。于是,王夫人和薛
姨妈决定,叫她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她些东西。袭人的哥
哥花自芳托亲戚作媒,将她说与城南蒋家。
袭人听到后,哭得哽咽难言,一心想死。
袭人本想死在贾府,恐弄坏了老太太的好心,心想,还是死在家
里。回去见了哥嫂,住了两日,见家里哥哥办事不错,若死在家里,
岂不是害了哥哥?还是出嫁了再作打算。岂知过了门,蒋家办事极其
认真,全都按着正配的规矩。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袭人此
时若要死在这里又恐害了人家,辜负了一番好意。那夜原是哭着,不
肯屈就的,那姑爷却极柔情地承顺。到了第二天开箱,这姑爷看见一
条红汗布,方知是宝玉的丫头。又故意将宝玉所换的那条松花绿的汗
巾拿出来。袭人看了,方知这姓蒋的就是蒋玉函。始信姻缘前定,弄
得袭人真无死所了。
与金陵十二钗中正册和副册中的其他女子比起来,花袭人的归宿
应是不错了。其不能尽节于宝玉,这恐怕与袭人的性格有关。
一是对主子不忠。袭人服侍贾母时,心中便只有贾母;服侍宝玉
时,心中便只有了宝玉。当然,宝玉和贾母是直系血亲,无可厚非。
但如果用在别人身上,便如失去主人的犬一样,后主饲之,便为后主
看家。失去了宝,便委身于蒋玉函,正是其性格使然。
二是虚伪。袭人出身低微,未曾受过教育,她深得贾母和宝玉的
信任,与她巧妙的伪装分不开。她曾对宝玉说:“你真爱念书也罢,
假爱也罢,只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
出个爱读书的样子来,也叫老爷少生些气,在人跟前也好说嘴。”可
见袭人骨子里,就有讨好主子的天性。宝玉出家后,袭人各种要死要
活的表现,怎能说不是她欺骗别人的表现?和袭人相比,其他红楼女
子的死,如金钏、尤三姐、晴雯,哪一个死得犹犹豫豫?她们是真想
死,就义无反顾,只有袭人是真不想死,才左右为难。
如此看来,袭人并非贞烈女子,她的所言所行有几分让人厌恶。
读了红楼梦中的花袭人,我方明白,为什么生活中许多好人,活
得艰难,活得很累,有时想一死了之。而那些左右缝圆、见风使舵的
人却如鱼得水,活得自在。其实这些好人缺少了点弹性和灵活。如果
不影响别人,像袭人一样虚伪一点,也未尝不可。
如果从正面看袭人,袭人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无论我们遇
到什么困境,要给自己找一条活下去的理由,活着比什么都好。说话
做事,不要自私任性,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必要时,伪装一下,又何
尝不可?某种程度上讲,袭人的做人是艺术化了的,既让别人快乐了,
又保全了自己,何乐不为?
这么看袭人,我倒觉得袭人有几分可爱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9
英莲,这位人物的一生可真是像她的名字一样“应怜”。
“菱花空对雪澌澌”“便是烟消火灭时”“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之物”,这是她还是孩童时命运对她的不公,而后,她便遭拐,与双
亲分离,再无法团圆。
被拐后自然是要被卖了,可喜的是,她遇上了一位专一、痴情的
买主冯公子,但命运又再一次将英莲打入深渊,在即将过门时,拐子
又偷偷将她卖与了薛家,一个薄情、放荡不羁的富家公子薛蟠。最终,
冯公子被打死,英莲被抢到薛家,进了这泥潭般的深渊,并被改名为
“香菱”。
在薛家,香菱成为薛蟠的小妾,跟随薛家人来到贾府大观园,与
宝黛一行人一起学诗玩乐,香菱虚心请教,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地作
诗,终于写出“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这样令众人赞叹
不已的诗词,这诗句也正透露着香菱对模糊的亲人的思念。命运好似
有了转机,这香菱却遭了正室夏金桂的妒忌。
自进了薛府,夏金桂就时常刁难香菱,甚至将她的名字改作“秋
菱”,可见香菱在薛府的地位是多么地下,连名字都不能自己做主,
实在可怜又可悲!
英莲——香菱——秋菱,她的人生一点一点走向低谷,走向深渊,
走向毁灭!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0
明清时期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红楼梦》可谓是妇孺皆
知,人们大多称赞其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甚至产生出一
门绝无仅有的“红学”。
四大名著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我觉得名著中最无趣的就
是《红楼梦》。那时我才三年级,读书对我来说就是把字识全。知道
其中的故事。我喜欢极了赵云的忠心与英勇、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喜
欢极了梁山好汉们机智巧妙地对付一个又一个敌人;喜欢极了神通广
大的孙悟空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每一次胜利我都因之神清气爽,
知晓了每一个计谋我都暗自在心中拍手叫好。《红楼梦》对那时的我
来说是古代大家庭中日常小事罢了,毫无波澜。
几年后重读,又惊喜地发现其文字的优美。经典的王熙凤的出场,
几行字中就浮现了一位极其华丽的妇人,不急不慢地迈着步子边笑边
走的画面。贾家的富贵奢靡书中从未有图画描述,但仅从描写的人物
着装,菜宴,作息一角就可以联想出整个荣宁二府的富丽堂皇。
又过了几年重温,书中几百号人的轮廓逐渐鲜活明晰起来,宝玉
不只有顽劣,还重情谊。黛玉不仅是柔弱,更有近乎消秋的悲观,王
熙凤在精明泼辣的面孔之下,隐藏着好卖弄才干,唯利是图的影子……
每个角色都带一点“黑色”,反而更加真实,贴近生活。在光辉、其
乐融融的贾府中,充满着黑色的七情六欲使它一点点地衰亡,在黑色
的社会中,封建的巨手压着人们酿成一件件悲剧。再错综复杂,千头
万绪的种种事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大小小的伏笔线索的叠加,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是可以预见的。它需要反复细品,在云雾中
不断挖掘,将一个个事件点穿成发展线,最后联成封建社会悲剧命运
的网。
读完《红楼梦》,我明白了,一本好书能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值
得细细品味。越往深处挖掘,东西越珍贵。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1
在本学期我们重点研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它被誉为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讲述了四大
家族蒋史王薛慢慢因腐败衰落的故事。当然,其中的主线就是脍炙人
口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虽然他们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但
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并不常见的爱情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仍值得我们去
细细品味。
为了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更富有神话和命中注定的色彩,曹
雪芹做了去多铺垫: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救了林黛玉的前世绛珠草,
而绛珠草愿意用自己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而这也就解释
了为何此后黛玉为何一见到宝玉就动不动流眼泪。其他的角色曹雪芹
在小说的一开始也早就交代了他们的结局,例如探春的判词:才自精
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中
就暗含了探春远嫁的结局。
在红学家的眼中《红楼梦》是一部值得用一生去钻研的传世著作,
但其实还没有开始《红楼梦》的时候,我却对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有不
少的误解。我认为黛玉是一个奇怪的女子,身体柔弱却动不动爱使小
性,对贾宝玉甩脸子,樱桃小嘴里总吐不出好话来。可读了《红楼梦》
我才知道黛玉的好:她早慧,初进贾府就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
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
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
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
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因其母名贾敏,
"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
"她最与其他女子不同的是,他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当袭人宝钗
看到宝玉不学无术,不想参加科举做官时,总要训上宝玉两嘴,而黛
玉却从不如此教训宝玉,我想这也就是为何黛玉频频与宝玉吵架,而
宝玉从不对黛玉发脾气的原因之一——他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也被选进教材中,所以我就就这一章节,
写一写我对其中除黛玉外的几位女性人物的看法。王熙凤,无疑是贾
府的实权者,他来自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王家,自小被当做男孩子
来培养,使得他有能力掌握宁荣两府的起居日常。他性格开朗,能说
会道,在这一章节中也有体现,忽然后院一声笑语:“我来晚了,不
曾迎接远客。”这就是著名的“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一下子将所有
人的注意全都吸引了过去;当王熙凤拉林黛玉的手说:“天下竟有这
样标致的人儿?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
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
妈偏就去世了!”说着就拿手帕试眼泪。他先是夸赞了一番黛玉,接
着就考虑到此刻应掉几滴眼泪,便哭了起来,贾母一句话就又喜笑颜
开起来,可见其察言观色的能力。他也有狠毒的一面,因贾瑞多次骚
扰自己,就狠心要杀掉他。但这在我看来并不应让人厌恶王熙凤,这
正是他身上所被赋予的,新时代的女性应有的,维护自身的一种能力
和意识。
贾母,贾府里最尊贵的人物,可谓是万人之上。马瑞芳老师曾评
他为“史上第一外祖母”,说的就是他对宝玉和黛玉的爱护是史无前
例的。可贾母也是这贾府里少有的通透人物,他一步步走上了最高的
宝座,通晓了人情世故,处事圆滑,似乎从来没有出错的时候。在刘
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各个小姐夫人们都怀有嘲弄刘姥姥的意思,刘
姥姥也故意笑料百出,而贾母却并没有存心取笑的意思。我不知道贾
母是否担得上“史上第一外祖母”的名号,但我知道贾母并非一般的
封建小姐。
王夫人,贾宝玉的母亲,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衔玉而诞的
贾宝玉上,所以无时无刻不注意着宝玉身边的一草一木,在一开始,
我很羡慕宝玉有这样的母亲,在父亲要打自己的时候,母亲能舍身来
护住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想着自己。可王夫人内心并不是想表面一样
的可亲,当看到金钏儿和宝玉调笑,便赶走了金钏儿,最后导致了金
钏儿跳井自杀;觉得丫头们有勾引宝玉之嫌,一怒之下查抄了大观园,
赶走了病重的晴雯。所以这真的算得上一个慈母吗?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个
个鲜明,更是体现了曹雪芹自己对于封建社会的观点。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2
贾探春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
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
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
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主持家务,此
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账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
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
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
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
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
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
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
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
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
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
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她虽为妾生,但处处要求自己的主子身
份,为了得到平等的地位,她不得不与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割断“天然
脐带”,与正室夫人王夫人接上一条“人工脐带”。她不认自己的亲
舅舅,却满口叫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为舅舅。其实探春很无奈,在这
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她不得不这样。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3
美人何处——阅《红楼梦》有感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緑水悠悠。——《红豆曲》
去年初夏,初读红楼,只觉心中一丝隐痛,倾慕于黛玉之才华,绝代
之美貌。更为她惨美的一生而流泪。但我仍不喜欢她,作为一个红楼
的女子,她没有坚强的心,没有乐观的心境,竟永远只淌些小女子的
泪,也许是为宝玉前世的灌溉之恩,但且问一句“春恨秋悲且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花谢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
笑痴,他年葬花侬是谁?试问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
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她含泪吟出的无调的歌,曾几何时,
黛玉在我眼中仅是一个深锁闺中、多愁善感的绝代美人,仅是一个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傲小姐,仅是一个花自飘零水自流掩面而泣
的抑郁之人。他在心中悄悄嘀咕的一句“何等眼熟到此”,宝玉脱口
而出的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注定了一段千古绝唱,可惜最后宝玉
的新娘不是她,恋情不了了之。我曾质疑过本性“喜散不喜聚”的黛
玉值得宝玉如此长情吗?她终究脆弱,易伤。今年,随着聒噪的蝉声,
我重读了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一梦,重读了那让我
爱而不能,舍而心碎的女子——林黛玉,也许是心境不同,我渐渐理
解了她。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她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谨守处事
规则,红楼中这样写“她步步留意,时时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没有勇气如湘云醉卧芍药丛中,
却总是“严严实实裹着一床红绫被子”也许是她缺乏安全感吧;她更
无心像宝钗,写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
闲情,却只想着“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高雅如兰,
汲取了文化艺术之精华,有着异于一般女子的灵慧秀气,她沉醉于诗
文翰墨,有着恢弘的诗情。可以说黛玉的才华是与世无争的,可在那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才情飞扬的压卷之作只能屈于人下,“可叹
停机德,堪称咏絮才。”钗黛,一个重德,一个重才。德可拢人,而
才人多不识散发着“美人香草”韵味的她却被宝钗责为“移了性情,
不做分内的事”也难怪那些洁身自好,多情诗意的女子在那钟鸣鼎食,
温柔富贵的大家族中时时处处感到了“风刀霜创严相逼”她与宝玉,
一个是良苑仙疤,一个是美玉无瑕。木石前盟怎比不过那金玉良缘?
像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能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纵宝玉“终
不忘世外姝寂寞林”,黛玉还是干干净净地离开了,回到了世外的
“太虚幻境”,欠泪的,泪已还,她继续做自己纯洁的绛珠仙子,正
如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泥陷渠沟。她焚稿断痴情,静静地
死去,“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一面是洞房花烛,锣
鼓喧天,一面却是生死离别,哭声震天,“红颜弹指老,天下若微尘”
初入贾府,她那“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态早已
不复。其实细想,若初,黛玉未亡,面对贾府被抄的人间惨剧,岂不
是要把泪流尽,以她脆弱敏感的心,如何承受这家破人亡的巨大不幸,
若是被抓,被打,甚至被辱,以以她高傲纯洁的天性,怎样面对这样
污浊的世界呢?红楼中,美人何处,美人何在?“一种相思,两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读《红楼梦》论现代人之择偶观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
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诗无疑是整个红楼梦这出爱情悲剧的写照。
细读红楼不禁为宝玉和黛玉的悲惨爱情而惋惜心中也难免生出丝
丝凄凉,同时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
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
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
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不仅贾宝玉,林黛
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
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
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
性格"迷人的真实",而这种真实也就难免不让人将自身置于此书之中,
领略其中的风韵。
然而有谁注意到薛宝钗在这凄婉动人的爱情背后心中流的种种辛
酸泪。薛宝钗与贾宝玉可谓是金玉良缘从小就被认为是天生一对,而
似乎对这个宝姐姐少了些类似爱情的东西的宝玉却对远方来的林妹妹
甚是喜爱,林妹妹天生长得令人怜惜双眸中也饱含说不清道不明的情
思。她不满封建社会的种种规矩和宝玉总是不按常理办事,这位林妹
妹的骄纵多情在宝玉眼中也甚是迷人。薛宝钗似乎也看在眼里,而她
却大不同于林黛玉,服从于封建礼节办事老练圆滑,不该说的话绝不
多说一句,是长辈眼中的好孩子。最终黛玉病死,宝玉出家,薛宝钗
虽与宝玉成亲而终只落得独守空房,度过余生,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
品。
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宝玉可以说是"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
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
说不得庸俗平凡"的一个角色,这也令后人难以对他有一个合适的评论。
如果说林黛玉是浪漫主义的代表,那么薛宝钗就是现实主义的象
征,贾宝玉心向林黛玉所代表的自由恋爱的浪漫,身体却被薛宝钗所
象征的封建礼教的现实束缚着。现代人也不过如此,我们往往一边期
待一段美好的爱情,一边用柴米酱醋盐将爱情绑上现实的铅砣,因而
现实中我们往往选择宝钗而放弃黛玉,所以黛玉也只能落个葬花而吟,
香消玉损的下场。
说起红楼中的女人,不得不提王熙凤,一个女强人。经营着即将
破败的大观园,可以说是他支撑着大观园最后的光辉。如果说林黛玉
是娇弱的丁香,薛宝钗就是隐刺的蔷薇,那么,王熙凤就是带刺的玫
瑰。
可现实中,林黛玉式的人可以为了爱情而辛苦自己,或是放弃自
己的事业;而薛宝钗式的人却只会把爱情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
择手段得到爱情,绝不会因爱人的想法而退让半步;王熙凤式的人则
是把爱情和事业放在一起,希望将两者并重。那么,现代人会选择哪
种人?
父母之命,或像贾宝玉一样,成为爱情的牺牲品,同时葬送了爱
自己的林黛玉的性命;又或像贾琏一样,不满足于自己的家庭,不断
沾花惹草,让王熙凤十分没面子;又或者……
所以说曹大才子在红楼梦中写出的爱情观,几乎是代表了现代人
的爱情观,至于做出何种选择,恐怕是只有当事人才能决断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4
黛玉于《红楼梦》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是一个传奇,她不是大
观园里盛开的百花,而是那一杆湘竹,千般容貌,万般才情,都只不
过是用来点缀她。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中突出了黛玉的敏感与多疑,在黛玉敲门
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玉宝钗在说说笑笑,不禁留下了眼
泪,第二天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仇绪,她写的句子多悲伤,总是想
到死,老分散,衰败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
悲寂寞】湘玉与黛玉月下作诗。湘玉做了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却了
【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融化
走向荣华,而且还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价级的元耻和坠落,指出他
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他不但指出这一家族的崩
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价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与死
亡。
红楼梦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比如贾宝玉、袭人、宝钗……但我
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因为作者把林黛玉与众不同的特点都描绘了出
来,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这篇文章里面,突出了林黛玉的多疑与敏
感,多疑表现在黛玉在敲怡红院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钗与
宝玉在里面说说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泪。敏感表现在宝玉来找黛玉黛玉
哭个不停。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著《红楼梦》,感触很深。
首先,我对书中那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无比痛恨。在当,时女
子的地位很低,只有男子才能参加科考,女子只能在幼时学习识字,
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下学。而且,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呆泄,女子只
能呆在家中,足不出户。我认为林黛玉的病与人们的这一观念有很大
关系。请大家设想一下,人闷在家中不接触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孤独
和寂寞感,这样会导致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最终导致林黛玉因
病而亡。而男子得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贾宝玉就是一个例子,全府上
下只有他一个男孩,而服侍他地女子却多不胜数。
其次便是王熙凤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我看来,王熙凤虽然尖
酸刻薄、蛮横拔踄但她最后的下场让人心寒。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5
他是她一场好梦,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
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
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题记
提到《红楼梦》,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亦或
是为林妹妹的香消玉殒而扼腕叹息。而对于薛宝钗,大多数人对她的
印象都是虚伪、善于逢迎,认为她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内
心却很势利,甚至连对宝玉的感情也带着利益的成分。其实我认为未
必就真是这样的。首先,宝钗接受过良好的封建正统教育,宽容大度,
温婉娴静,是个典型的名门淑女,其次,她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这
从她所作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而说她虚伪、善于逢迎,可就真是
有点冤枉他了。宝钗早年丧父,只有一个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一个不成
器的哥哥,家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她的操持,她从小就要周旋于
各色人物中间,所以养成了“见人总带三分笑的性格”,后来,宝钗
因为种种原因而进了贾府,在贾府里,宝钗因为自身温和宽容、平易
近人的个性而“大得下人之心”,又因为贤惠能干而为贾母所称道:
“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评价可真是极高的。
宝钗有了好东西也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且从不厚此薄彼。第六十回中,
薛宝钗把薛蟠从江南回来送自己的东西,在分送众姐妹时,也送了一
些给贾环,贾环的母亲赵姨娘非常感激:“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
会做人,很大方,平常看起来果真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几东西来,他
挨门送到,也不显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
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赵姨娘尖酸刻薄,对人总是有三分防范心理,宝钗能够得到她的赞扬,
更是说明了宝钗是极为为人处世的,这也是天性敏感孤傲的林妹妹所
比不上的。
贾府里几乎人人都对宝钗佩服不已,连丫头下人们也喜欢和她说
话,可就是这样好人缘的宝钗,却偏偏对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
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静若秋波”的风流佳公子
暗生了情愫。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的薛家之女,他对贾宝玉的感情也和贾府中的其他女子是不一样的。
他深爱着贾宝玉,却不似袭人那般对宝玉百依百顺,也不似黛玉那般
对宝玉使小性子,更不似晴雯那般处处与宝玉针锋相对。从始至终,
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宝玉。她劝宝玉打马进京,求取功名,丝
毫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仅仅是希望自己深爱的男子能够成为一个有作
为之人,而不是整天流连于脂粉丛中,虚耗大好时光。可是宝玉却对
她的善意不予理睬,认为她势力世俗,反而变得和她有点疏远了。
连后世之人也认为宝钗劝宝玉做官是为了自己日后当宝夫人而做
准备,而林黛玉才是真正和宝玉性情相投之人,他们可以在月下共读
西厢,可以在花间吟诗作乐,不理会世俗的牵绊,伦理的束缚,是一
对真正的神仙眷侣。可如果事情真照这样发展,如果薛宝钗不在宝黛
之间横插一脚,结局就真是皆大欢喜吗?我看未必。贾宝玉若是不考
取功名,吃穿用度倒是不用愁,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有些才华的败家
子而已。而林黛玉任性敏感的性子,也是极不适合做贾府未来当家主
母的。更何况贾宝玉天性“博爱”,四处留情,这样的两个人,如果
以恋人的关系短期相处的话,还可以比较和谐,但如果是要以夫妻的
身份长期和平相处,这是断断不可能的。而只有宝钗大度宽容的性格,
才可以包容宝玉的风流和孩童习性。
或许真的是造化弄人,她会遇到那个清冷得不似人间女子的林姑
娘,宝玉对林妹妹几乎是一见钟情,而后来宝钗进了贾府之后,宝玉
有一段时间和宝钗走得极近,好似有些冷落了林妹妹,其实不然,宝
玉虽然和宝钗走得近,但他心心念念的仍是林妹妹,而非宝姐姐。纵
然后来林妹妹一缕香魂终归离恨天,她和宝玉也结成了世人眼中的金
玉良缘,可她却终究没能与宝玉举案齐眉。只能在宝玉出家后发出
“到底是意难平”的感慨。一座红楼困住了那么多人,而宝钗是其中
陷得最深的那一个,在宝玉与青灯古佛常伴之时,她仍是小心的掩了
自己的情绪,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贾府的老老少少。宝玉就像是她的一
场梦,纵然并不美好,纵然会使她眉头深锁,她却仍不愿醒来……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6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
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
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
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
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红楼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未知朝代的封建大家庭中的人事
物,其中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通
过对一些日常事件的描述体现了在贾府的大观园中以金陵十二钗为主
体的众女子的爱恨情愁。而在这同时又从贾府由富贵堂皇走向没落衰
败的次线反映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和这个看似华丽的家族的丑陋
的内在。
主要故事是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识,在成长中相知,以"木
石前盟"为信念相爱,但最后宝玉却终究在半清醒状态下被骗而娶了长
辈眼中"金玉良缘"的薛宝钗,而林黛玉终只有落得焚稿断痴魂归离恨
天,故事是以宝玉清醒后终还是以出家来断尘缘酬知己而薛宝钗怀孕
守空房为结局的。
《红楼梦》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出发,以贾史王薛四家
为背景,反映盛极而衰的规律,又以甄士隐刘姥姥等底层人物体现了
社会不平等。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7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喜欢扑在书堆里的感
觉,嗅着淡淡的墨水香,仿佛亲临了书中的境界。我喜欢外国的短篇
小说,也青睐中国的古典巨著。曾多次梦回红楼,让我感激万分。
《红楼梦》题名极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也,又曰
《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
记之事也;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
女子也,我认为名《红楼梦》之最也。
我最欣赏的是此书中描写人物的手法,作者将闺中秀女无一不叙
述得详略得体,内外兼中,无一疏漏之处。譬如,在描写王熙凤出场
时,文笔就非常巧妙,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衬托出王熙凤的
大大咧咧,也表现了她在贾府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勾勒她的外表时,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眉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
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从面部到身材的刻化,充分显现出她
的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又如,在林黛玉第一次与宝玉见面时,作者是这样叙述的:“泪
光点点,娇喘嫩嫩。娴静时如娇艳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
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委婉的表现出她的美丽绝伦,聪慧
灵秀,体弱多病。
从头到尾,作者把贾府的上上下下都描绘得十分详细,连一个小
丫头也不放弃对于她的笔墨。在描写黛玉和宝玉初次见面时,文笔更
是清新秀丽,焕然一新。在这一段,作者还用了反复的手法,如宝玉
看到黛玉是就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
此”。在后来跟黛玉说话时,又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
样的反复描写,从侧面反映了林妹妹和宝哥哥的缘分,好似这段情缘
前世就已经注定了;另一方面也为下文作者叙写他们的感情做了铺垫。
我十分欣赏曹雪芹的文学涵养,他的写作风格焕发着一种自然的
气息,十分华实,十分到位。
看了《红楼梦》,我也摘抄了不少名句。从中学到了不少描写人
物的手法。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8
看完《红楼梦》心中竟然不禁有一丝悲哀,大观园的女人,荣国
府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样的正果林黛玉的为情而死,
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忽觉秦
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
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其实身边的小事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
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
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
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
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
有白活。”
现在才发现,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
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9
最令我难忘的是最后一回:中乡魁宝玉了尘缘。读完之后,让我
感到十公悲伤。贾宝玉在交完卷子时,在门口一挤,就不见了。后来
看见时,宝玉已了尘缘,出家了。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
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场红楼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有道是:说到辛酸住,荒。
唐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天下大有痴人在,还有那痴人说
梦。唉!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啊!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0
《红楼梦》这本书感情色彩丰富,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虽然
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十分扣人心弦。每每我看了后,心中就久久
不能平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
现在只能读懂《红楼梦》写得很荒。唐,但我相信我可以读懂它心酸
之处。《红楼梦》博大精深,我次次读都能领悟其中的魅力。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1
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颇具传奇色彩,在他
的笔下一个豪门大家族由盛转衰,其中的各各故事耐人寻味,一个个
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
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
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纯洁爱情。
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都已经印入我的脑海,不禁浮想
联翩。在这部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晴雯,她才貌出众,敢爱敢恨,
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恶如仇,真乃女中豪杰啊!但是却引起贾府
公子的不满恼恨,最后被逐出大观园,病死家中,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金陵十二釵,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尤二姐、尤三姐、的悲剧故事,
尤三姐为了爱情,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尤二姐贪慕虚荣嫁给贾琏做二房,王熙凤的狡猾奸诈,心狠手辣
的她逼死了尤二姐,甚至连死都没有一个墓碑。赢春大丫鬟思棋与潘
右安从下就相互恋爱,最后却都为了爱情献出了生命,让人不禁为他
们的命运感叹唏嘘。黛玉葬花的柔情几人知?愿爱情少一些悲剧,愿
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红楼梦》。每一次看《红楼
梦》,对于里面各种各样的人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们不公的命运深
感痛恨。特别是晴雯。
晴雯是一个奴仆,是属于当时社会低身份的一个人物。她对贾宝
玉的执着爱恋之情是妇孺皆知的,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思想槽粕与制
度,导致她内心的情感无法宣泄,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她悲惨的
结局。每当我读至此,都会为她悲惨的命运深感痛恨与惋惜,像她这
样一个弱女子,为了追求爱情,而不屑努力,是多么的崇高而伟大啊,
却由于封建社会的制度,让她手无寸铁、无法反抗的接受了死亡“判
决书”。
在现代社会,似乎没有多少人会提倡如此做法了、也没有多少人
能够做到为爱牺牲了。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虚假的时代,有很多对夫
妇都不是为爱而结婚,而是为钱才走到了一起。所以,我在为生活在
当时社会的人感到悲痛之时也会为他们感到庆幸,因为他们的爱情世
界是真实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2
在没看《红楼梦》之前,只对这本书留了个浅浅的印象,只知道
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只知道它所讲述的是宝黛的爱情。大一点之后,
又知晓了一点,但也不过皮毛表象,明白它讲的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的兴衰之事,无多思考,无甚感想。直到高一,当看了这本书后,思
绪竟是不由得冒出来。
作者从开头就表达了自己远离烟尘人间的淡泊心境。甄士隐和贾
雨村这两个名字,都揭示了人世中的繁华富贵终究是大梦,身外之外,
可来可去。警幻仙姑在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时候,也给了他一个警示:
如果人活在世上不清醒,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你享尽了荣华与
富贵,历尽了万般情态,也不过是浮云一片,似在红楼里醉卧做了一
场空梦,醒来后只是捂着脸痛哭那虚幻美好的至乐。
《红楼梦》从刘姥姥进贾府借银子开始讲述家族矛盾。我对文章
里的薛宝钗印象深刻,看到文中有一处细节:周瑞家的给宝钗送花时,
宝钗满脸堆笑。可见宝钗明白事理,深知规则,她知道喜怒哀乐都要
收敛起来;反观林黛玉,在周瑞家的送花时,她当场冷笑,体现了她
敏感多疑的性格。因为这个性格,宝钗和黛玉才会有明显不同的受欢
迎程度。其实这也符合现在社会上的道理:往往你在夸赞别人时,别
人会高兴,但有些话只是说出来给人听听的,其实真是含量还有待可
考;而一些难听的话确是符合真实,是现实的体现,说出来却不让人
高兴,反倒增加了仇恨。人们只愿意听他们愿意听的话,除非他们自
己做出改变。
宝钗这个小丫头也不是单纯的。作者没有明示,却在暗处给读者
提示。例如宝钗先是读了两遍宝玉玉上面的字,再让莺儿去倒茶,为
的是让莺儿引出她的锁,以此来证明她与宝玉是最般配的,是金玉良
缘,这是宝钗不为人知的心机,这都被掩盖在她的温柔敦厚的淑女形
象下。社会上当然不乏这样的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并非是说人
们不够善良,只是小时候不明白,大了以后才知道:这社会,没有心
机和心眼无法立足,和没有本领与才识就无法受到尊重认可是一个道
理。社会为什么有温暖?因为存在温暖的人。为什么存在温暖的人?
因为这世界本就残酷,一点点地善意友好就能让人掉以轻心,就能让
人沦陷。
薛家还有一小儿,名叫薛蟠,是薛宝钗的哥哥。与薛宝钗不同的
是,他肚子里没点墨水,也没有像薛宝钗那样八面玲珑的心思,他在
家庭中倍受指责,在社会上夜市四处碰壁,被人玩弄。他只知用金钱
购买,不知道人心不能用真金白银和珠宝首饰买来,除非那颗人心里
装着的盛着的只是贪婪和拜金。认可是在挫折后站起来并奔跑起来并
达到终点线时才会有的,而不是凭着一颗空空的脑袋和金子做的运动
鞋换来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3
暑假过了大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终于读完了。红楼梦不愧为中
国四大奇书之首,我读了感慨万千,觉得十分有趣,但最令我伤感的
是书中人物生命的脆弱,里面的太太小姐公子们都是娇生惯养,稍微
受点风寒就会大病不起,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
落魄公子贾瑞,见了王熙凤起了色心,却不识王熙凤不是好惹的,
结果受了王熙凤的教训,大冬天半夜受了凉,得了风寒,加上自己相
思成疾,最后居然幻想致死。然后是秦钟,也是受了风寒,加上心理
打击,没几天就没了命,可惜他一表人才,正处花样年华。
虽说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但是这样一个千金小姐,整日人参药
丸当饭吃,却还是受了风寒抑郁而终。
他们的生命太脆弱了,经不住一点风雨的打击。我们不要做这样
的人,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做野外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4
在这本书中,有心狠手辣的王熙凤、博览诗书的薛宝钗、才华横
溢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智慧靓丽的晴雯等等。其中我最喜
欢的就是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
千古,让后人无限感慨。一闭上眼,仿佛能看见她那柔情似水的眼神,
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是
有沁人肺腑的感觉,每一句都像是尖锐又锋利的刀,深深插入读者内
心,无形之中像是被掐住了自己的喉咙。记得她的《葬花词》:“侬
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
寸断般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述说着她
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她给我留下了万千思绪。合上书,想
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却又
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5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
《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它述说了从小失去母亲的林黛玉,
被父亲寄养在外婆家——贾家,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注定了黛玉的多
愁善感,虽有贾母的爱护,后来与贾宝玉渐渐相恋,但是结局却不完
美。由于凤姐使的“调包计”,让贾宝玉误娶了薛宝钗,林黛玉因此
气绝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哎,这对青
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恋人就这样被毁了!
《红楼梦》的故事太感人了,我常常在书前落泪,读了它,我也
懂了不少道理。我们不能像凤姐那样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也不能像
贾宝玉的父亲那样不顾他人意愿、霸道自私,要做一个单纯、自信、
真实的自己!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林黛玉,她虽然
身世可怜,多愁善感,身体脆弱,但她有很强的才女之风,琴棋书画
样样精通,而且诗赋超群。我也非常钦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他敢怒敢言,用这本书来揭示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一部《红楼梦》感动了多少人,激励了多少人!这部佳作让我时
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懂了很多!事事不
能完美,而生活也是如此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6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揭露了
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的黑暗,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贾宝
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从小被祖母和母亲溺爱,每日只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
业,因此造成了他不知世事、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也是因为这样,
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父亲。
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落泪,别人都说她小心眼,可是只有她才
是贾宝玉的知己。贾宝玉和林黛玉真心相爱,谱写了一段纯真的爱恋,
但是最终却逃不过封建制度下婚姻由长辈做主而造成的悲惨命运。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计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能干,
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的真爱,她极
力讨好每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
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
得人说不上话来,却也逃不过早逝的命运。
读完了《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
世界上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7
想必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这本书吧!《红楼梦》是古代四大名
著之一。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红楼梦》吧!
读完《红楼梦》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猜灯谜。里面讲了:
元春写了一个灯谜,让弟弟妹妹们来猜。随后,宝玉他们也都纷纷自
己写了一个灯谜让其他人来猜,宝玉他们除了贾环写的诗不好,其他
人写的都很好。我喜欢这一篇的理由是:因为这个篇目里的那些诗写
得都不错,所以百看不厌,其中要数探春做的诗最妙。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许多,下面我就来评一评这些人物,宝玉
心地善良,黛玉爱发一些小脾气,宝钗八面玲珑,探春公平正直……。
我最喜欢的就是探春了,因为她为人处事落落大方。而且很早就看到
了贾府的隐患之处,是贾府难得的管理人才和清醒之人。
《红楼梦》这本书中的贾家太封建了,就是因为贾家的封建而导
致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人到最后谁都没有落到好的下场,黛玉死了,
宝玉出家,宝钗一个人。如果当时让黛玉嫁给宝玉,让宝钗与其他人
结婚,就不会让他们三个人谁也没有过上好日子,真是有情人最终未
成眷属。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8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感动了无数人的经典名著,它
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林黛玉因为丧母,被外祖母接到贾府,见到
贾宝玉及众姐妹,大家在一起相处得都很融洽。后来宝钗被家事缠身,
宝玉被父亲要求上学,迎春出嫁,大观园冷清起来。不久,宝玉糊涂,
元春死去,贾母做主让宝玉娶宝钗,黛玉孤苦而死,最后贾家势败,
宝玉出家。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为宝玉而叹息,为黛玉而伤心,为凤姐而
担心,为迎春而惋惜。
红楼梦这本书中有许多好词好句,值得我们摘抄下来,比如“寒
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书中的人物感情表达得十分充实,往往会
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故事中,贾母因黛玉得重病而不顾宝玉的感受,把宝钗许给了
宝玉,还骗宝玉和宝钗成亲。对这一段我是十分为宝玉愤愤不平的,
贾母怎能不顾宝玉的感受,她明明是知道宝玉喜欢黛玉的,却把宝钗
许给宝玉,害得黛玉以为宝玉不喜欢她了,把她和宝玉一起写的诗词
烧了,伤心死去。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
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好像就
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学习,练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9
贾迎春恐怕是十二钗中最惨的一个女子。关于她的描写可以说是
要一章一章地去找。第三回从林黛玉之眼描述了她。怎么说的?“第
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肋凝新荔,鼻腻鹅脂,温顺沉默,观之可
亲。”第五十六回贾母闻得甄宝玉和贾宝玉模样儿相仿时,不相信甚
至带少许不屑的口吻说:“大家子孩子们,再养得娇嫩,除了面上的
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贾三姐妹中,惜春
未写貌,而贾探春的外貌描写,我个人认为是挺张扬的。“文彩精华,
见之忘俗”一句话毫不由说地“夺”走了别人的视线。贾迎春的外貌
大抵也如贾母所言,是很平凡的候门公府千金,并没有让人过目不忘
的绝佳。
贾母在第三回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
眼的瞎子就罢了。”这是回答林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显然这里
的.“姊妹们”应当指林黛玉见面不久的迎、探、惜。惜春小,也许真
的只是识得两个字。探春呢?最直白就看《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
归省庆元宵》中的“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
上”,“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里贾宝玉大喜“三姊妹高雅”,探春出
理家政,王熙凤更是用了五六个人来衬托她,赞誉她。
探丫头真的才华横溢,虽然“难与薛林争衡”,可到底也在诗社
笔墨了几首。藕丫头,也就是惜春虽然不大作诗,可人家会画画,刘
姥姥听到贾母说:“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她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
一张如何?”时,喜的忙跑过来赞美说:“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
儿,又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个神仙托生的罢。”
贾惜春前八十回还曾被人夸奖过一番,可怜的迎丫头作为府中的
长姐,却一直被人冷落,相貌平凡。贾母说的“认得两字,不是睁眼
的瞎子”,大抵也是说她呢!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的时候,小姐们带了很多很多丫头们。贾迎春
的丫头是谁?司棋、绣橘。司棋是一个了不得的丫头,她和姑表兄弟
私传表记,海誓山盟,被鸳鸯无意遇到,鸳鸯当时怎么想的?“因想
这事非常,若说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
这几个四字词语严重地说明了若被别人察觉告到哪个主子那儿去的后
果啊!司棋是一个大胆恋爱、追求自由的丫头哪!仅凭这一点大胆叛
逆的性格就可以看出她定然是不受迎春约束的。
司棋其实也是一块煤炭,她发起火的威力不比晴雯火爆!第六十
一回,迎春房里的小丫头莲花儿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
的嫩嫩的”,显然是司棋是给自己养胃,也许还懒得自己去叫,才派
莲花儿来的。这一点与晴雯让不燕来端芦蒿,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吗?
都是丫头的身份,主子的样儿哪!
司棋还派人还催莲花儿,说她“死在这里怎么就不回去?”你可
以想象司棋的要求多不简单?动作稍慢点燃和就要挨顿骂,甚至有点
咒人的意思了。
莲花儿告诉司棋,柳家说没鸡蛋不炖后,她发威了吧?怎么做的?
注意她“此刻伺候迎春饭罢”,我完全可以设想她一边咬牙切齿一边
心不在焉地弄了点饭菜,扔给迎春。她作为一个丫头,不把伺候主子
当正经事儿,反倒是跟别人呕气放在首要位置,不把“伺候迎春吃饭”
当会儿大事,而是当每天必做的一个功课,做完拉倒,才不管你迎春
吃得舒畅不。胡乱料理完迎春后,她带了小丫头们,喝命:“凡箱柜
所有的蔬菜,只管丢出来喂狗,不家赚不成”。这里的“丫头们”恐
怕不止一两个,从后面“造反”的声势来话,司棋可是管领着一大群
丫头,可能“造反”时一个也没留下来去伺候迎春。
柳家最后蒸了一碗鸡蛋,司棋你这总可收场了吧!你东西砸了,
人家也道歉了,谁知“司棋全泼了地下了”。多么嚣张哇!
司棋就是这样一个叛逆心强、脾气火爆、的下就有掌管小丫头们
工作支配的权利的不是小姐胜似小姐的一个丫头。
司棋排山倒海地大闹一场,里头还有一个添油加醋的小丫头,谁?
莲花儿呀!迎春屋里的大丫头掌实权,小丫头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一个个也都挺张狂。
第五十七回通过薛宝钗和刑岫烟的一番促膝谈话吐透出了这一点。
作者写“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他自己尚未照看齐全,如何能
照管到他(邢岫烟)身上,——凡闺阁中家常一应需要之物,或有亏
乏,无人照管,他又不与人张口。
邢岫烟对宝钗说道“要使什么,横竖有二姐姐的东西,哝着些儿,
搭着就使了。姐姐想,二姐姐也是老实人,也不大留心。我使他的东
西,他虽不说什么,她那大留心。我使他的东西,他虽不说什么,她
那妈妈丫头那一个是省事的,那一个是嘴不尖的。我虽在那屋里,却
不敢很使他们。过三天五天,我倒得拿出钱来,给他们打酒习点心吃
才好”。
从邢岫烟这一番话中,不禁让人咀嚼一种,迎春的卑微生存状况,
丫头们在小姐头上。
贾迎春的丫头们个个都不把自己当小姐服侍,那么大观园里所谓
的“情人”,有情之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清凉凹晶馆联诗悲寞》中提道“虽有
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湘云一人宽慰他“,这
借林黛玉之口说出了她与“迎春”“素日不大甚合”,一个“素日”
表现出一直如此,“甚”又体现了程度之深。
这一回中黛玉和湘云联诗,没邀请迎春,也许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贾迎春不大会作诗。贾妃省亲她也作了一首,不过只是勉强凑成,简
直无法与薛林比。
贾妃差人送灯谜,宝钗走近地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
只说难猜,其实一见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也装模作样,
暗暗写了半日。这么简单的灯谜,惟有贾迎春和贾环猜的不正确。贾
环没得着宫制诗筒、茶筅是很没意思,迎春却自以为玩笑小事,并不
介意。她对一切事物抱以的宽容也是她性格懦弱的一个重大因素。
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起诗社,姐妹叔嫂的俗字都被别号所改了。
迎春却道:“我们又不会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宝钗就很随口地
以住地名丢给她了一个号。诗社里,迎春是懒于诗词,听了李纨让自
己当副社长的话深合己意,也就不做诗了。
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迎春却是独自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
花。第四十回刘姥姥来,玩牙牌令时,迎春竟说了一句“桃花带雨
浓”,连字数都挨不上边儿,错了韵还不像。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迎春却痛
了,既没有吃鹿肉,也没有联诗。
贾迎春倒也天生喜静,不大凑热闹,与湘云恰好相反。所以她也
曾说过:“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咭咭
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话。”
贾府的盛宴数不胜数。迎春来参与的大宴会挺少的。第三十五回
“请了半天,只有探春惜春两个来了。迎春身上不耐烦,不吃饭”。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贾宝玉请了探春,探春雅致高又喝酒,
宝林二人是必来的,又恐不让李纨知道不好便又邀了她。一床热闹人,
偏就想不起迎春来。
第七十一回贾母也只让史、薛、林与探五人向南安王妃请安。
“贾母又只令探春出来,迎春竟似有无”邢夫人倒气愤不平。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这才正儿八经地贾迎春开了一
个大门面。后抄检大观园,司棋要被赶走了,迎春含泪似有不舍之意,
“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作主的”,也没有保赦下来。只
能主仆一场,让绣橘送出来一个绢包儿。丫头走了,奶妈也早已因开
赌局罚走了,任凭黛、钗、探怎么劝,贾母也认定要管一管小姐们的
奶妈子了。
第十八回“一时,只见迎春妆扮了前来告辞过去”,借贾宝玉之
口也说出了“迎春尚未云,然连日也不见回来,且接连有媒人来求亲”
等此话。大约迎春也快出阁,所以也格外珍重大观园里未嫁少女的青
春日子,连晨省也难得打扮了。
面第十九回她就“误嫁山中狼”,是她老子欠孙家五十两银子,
没得还,把迎春当作这银子活活送进了狼口。
贾迎春的生存状况单薄糟糕。对她最好的人究竟是谁呢?我可以
明确地告诉你:在对待迎春的问题上,最悉心照料的亦不是宝玉,也
不是宝钗,而是探春。
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中,一个在旁边伺候的媳妇便
趁机道:“我们的姑娘老实仁德那里像他们三姑娘,伶牙俐齿,会要
妹妹们的强。他们明知姐姐这样,他竟不顾恤一点儿。”
真的是不顾恤一点儿吗?绝对不是!后来是谁一坐下来就问累金
凤的事情?是谁说“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的事一般。他说姐
姐,即是说我。我那边有人怨我,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
又是哪个人叫侍唤平儿过来的?都是探春哪!
一同前来安慰迎春的四人,只有探春厉害地开了口,问清原委,
替迎春讨回公道。再看宝琴、黛玉,甚至拿这事拍手取笑。瞧瞧,即
使不愿意插手这件事,也不用嘻嘻哈哈,拿一本正经审问的事儿当笑
料吧!“宝钗便使眼色与二人,令其不可”,随后只得和迎春闹感应
篇故事,“究竟连探春之语亦不曾闻得”。这就是宝钗的态度!你们
吵,我闪在一边,不插手免得沾上灰哪!这等无动于衷让人联想不到
那个派婆子雨给林妹妹送燕窝,暗中救济邢岫烟、给打伤的宝玉送药
的多情的宝钗了。
你也许会说宝琴是贾府的尊客,宝钗与黛玉皆是亲戚管不了。可
认真地听着总是问题不大吧?一个压根儿逃避,另两个皆不当正事。
海棠社刚起来,宝钗因迎春不会作诗,也就很随便地为她取了个
号,更别提这里头还有什么典故了。
李纨要求迎春和惜春做副社会。“探春等也知此意,见他二人悦
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这话什么意思啊?我个人认为,探春愿
意也是想请迎春在诗社里也写几诗,也算正儿八经地入了社。谁知李
纨先开口,交给她一个不咸不淡乏味儿的差事。
宝琴等人加入诗社,宝玉急着起社。“探春道:‘林丫头刚起来
了,二姐姐又病了,终是七上八下的。’宝玉道:‘二姐姐又不大作
诗,没有他又何妨。’探春道:‘越性等几天,等他们新来的混熟了,
咱们邀上他们岂不好……’
你知道贾宝玉轻描淡写、不以为然地说出一句“没他又何妨”前
之他又说了什么?探春先告诉宝玉贾母逼着太太认宝琴是干女儿,宝
玉笑道:“这倒无妨,原该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明儿十六,咱们可
该起社了。”接着探春就说了“林丫头刚起来”这些话。
你能相信吗?刚说完要“多疼女儿些才是正理”的宝玉却对迎春
姐姐的病情毫不关心,一点儿也没有慰问的意思,甚至想敝下她一人
开诗社会宝琴,简直文具盒难以想信。
倒是探春说不如让李纨、宝钗把家务料理好,湘云来了,黛玉身
体全愈了,香菱也会作诗了再开社。这话潜意识里也盼着迎春早日康
复,大伙儿一起其乐融融。探春心里惦念着迎春,一口把诗社的事儿
拖了下来,可是迎春的病还是没有在开社时好起来,故而制度。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0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的一个女子,一个很稳重很大气的女子,也因
为如此,薛宝钗的年龄和她做的事情并不符合,显得那么成熟。表面
看来薛宝钗无欲无求,骨子里却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心。如果有人问你,
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谁,你会回答是谁?废话,自然是贾宝玉了,红楼
梦上明明写的,凤姐用了掉包计,把林黛玉换做薛宝钗,薛宝钗以林
黛玉的名义嫁给了贾宝玉,并且有了个儿子,还有什么兰桂齐芳的故
事。可是我要说这并非曹公的本意,其实薛宝钗原本是有很高理想的,
比如想入宫,选秀女,做皇后娘娘。只是可能年龄大了,或者是上面
没有使劲的人,正如薛宝钗自己说我倒想做杨贵妃,可是没有个弟弟
做杨国忠。
既然不嫁给皇宫,有没有可能嫁给贾宝玉。薛宝钗是个心气高的
女人,而且一直觊觎二少奶奶的位置,不过后来贾府败落了,只落得
大雪茫茫真
干净。薛宝钗作为一个女强人心里肯定不甘心,她其实是一个饱
读诗书的女人,肚子里才子佳人式的故事肯定也不少,可是贾宝玉除
了人样子好看,银样镴枪头,稀泥糊不上墙,这个时候薛宝钗还会一
心对着贾宝玉吗。
薛宝钗是个很有城府的女人,一贯会嫁祸于人,曾经偷听大观园
里几个小丫头的谈话,结果却嫁祸于林姑娘。那么如果有阻碍她前进
的步伐,比如贾宝玉这样的男人,在薛宝钗眼里不过是个不求上进的
人,薛宝钗会看上他么,她会把自己的美好年华交给这样的男人吗,
一个只喜欢吟诗作赋,只在女孩子嘴唇间搜寻胭脂的小男生,骨子里
薛宝钗是没有他的位置的。
薛宝钗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贾宝玉反感薛宝钗说:
“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
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后来贾
府没落了,薛宝钗会不会与贾府分道扬镳,而借机逃遁,实在有这个
可能。
红楼梦里第一回有这么一句话:“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与匣内待
时飞”,俞平伯曾考证过,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根据是曹雪芹善
在隐语中包含微言大义,这个“玉”当然是黛玉了,“善价”也就是
“善贾”——贾宝玉的意思,而“时飞”则是贾雨村的号,“钗”自
然是宝钗。当时贾雨村的第二个妻子娇杏刚好死去,宝钗是续弦,如
果这么一说大概也能说通,一则实现了薛宝钗的抱负,另外也与薛宝
钗的性格冷酷无情,奸险自私相吻合。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
所写的。他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清代末
期封建社会的贵族生活。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
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渐渐与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
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
尘,遁入空门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惨命运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但最让
人憎恨的却是当时的封建传统观念。
作者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服饰、建筑、礼仪、书法、绘画、诗词
等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一部封建社会下的人生悲剧。曹雪芹笔
下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无不彰显出人物的特点:黛
玉的聪明清秀、才华横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宝钗的美丽娴雅、
处事圆滑等等,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红楼梦》这本书古色古香,
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读了《红楼梦》后,我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2
一直久仰《红楼梦》的大名。但以前总是对他提不起兴趣。总是
觉得贾宝玉一个堂堂的男人,整天和一群女流之辈瞎混的故事有什么
好看。后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放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一个
系列节目。讲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断断续续的看了几集,才
对红楼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后来在图书馆来乱逛的时候偶然翻到了
红楼梦,于是就借来看了。红楼梦读书笔记
对红楼梦的文学性的欣赏来说,我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评价。主要
是因为我自己知识能力有限。对小说理解不够深刻。对我来讲,只是
看看其中的情节。对小说的所谓的反封建性质还不是能够深刻理解。
我个人认为作者想通过贾宝玉来反映他对封建社会的深恶痛绝是有点
不勉强的。贾宝玉厌恶读书,完全是因为他贪玩的天性所致红楼梦的
读书笔记3篇红楼梦的读书笔记3篇。贾只是一个小孩而已,哪个小
孩不贪玩呢?而且一个有钱的公子哥不愿读书也是可以想象的。没有
生活的压力。读书有什么好呢。读不读书都是一样的生活。《红楼梦》
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人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宝钗、黛玉之类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
本,这个人就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人——————秦可卿,秦
可卿凭借自己的美丽荣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宝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与
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称,她的家里老父弱弟,无钱无势,而贾府却是
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的
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凤姐莲二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
月貌虽然为她增色,让她荣登宝座,但却不能保证她不受歧视,然而
秦可卿到了贾府后获得的不是虐待和歧视,反而成为贾母的重孙媳中
第一得意之人这是由于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仅秉
花容,而且会行事儿这点就印证了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也即一个社会的
环境中会行事,会看眼色是一个多大能耐,此时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
玉和薜宝钗,为什么后来会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会芳园中赏梅,宝
玉想睡中午觉,贾母就让小厮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动接过这
一差使,为的是博取贾母的欢心,在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二人到里间
小炕上肠叙,秦氏忙进来叮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
不低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为的是怕秦钟说错话使宝玉扫兴,
秦氏病重,贾府还动了一大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
遍来看脉,秦氏甘冒着凉添病的危险,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
大夫,为的是怕万一礼数不周,落人非议,如此这么多,不难看出,
秦可卿不细心和要强,但她的这种细心和要强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开
罪人,不落人褒贬,从而能博得人们的好感。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
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
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
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红
楼梦读书笔记
有人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也只有当好的东
西没有了,才能触动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寻味,回肠荡气。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3
红尘滚滚,翩翩少年的一片痴心随着最后一缕青烟消逝,咚咚的
木鱼声,封尘了这一段可望不可即的刻骨铭心。断肠最苦为多情,莫
非是上天注定,偏叫那劳燕西东,不怨那多舛的蹇命,只恨这如梦的
浮生。
《红楼梦》的爱恨纠葛、情缘牵绊中,最打动我的便是宝玉和黛
玉这一对红粉痴恋,从两小无猜到两情相悦,又是木石前盟的奇缘,
前生注定的心意相通。宝黛之恋空前绝后,流传千古,令人唏嘘。但
是又有谁能够真正的读懂他们呢?这段恋情生不逢时,最终酿成了不
可挽回的悲剧。宝玉黛玉自是才子配佳人,但这段恋情不被家人默许。
第一,黛玉自始至终都是外人,虽然黛玉刚刚进贾府的时候大家都十
分热情,很关心她,但第七回中送宫花事中,一共十二只宫花,可是
黛玉就是最后才领到,还是别人挑剩下的,抛去黛玉的多心,按地图
来说,周瑞家明明可以不去绕远路就给到黛玉的,但是他却故意绕了
远路,这说明黛玉其实一直都不被家族认可;第二,黛玉的性格没有
宝钗讨喜,前面也说到黛玉是一个孤傲直白的人,而长辈更喜欢温婉
大方的宝钗,最主要的是这段金玉良缘可以给贾府带来巨大的利益,
而黛玉毫无家庭背景,甚至依靠贾府过活,封建社会下的四大家族关
系复杂,暗流涌动,他们当然更倾向于有背景的薛家。世家联姻,一
荣俱荣。最后就是黛玉的身体情况,黛玉从小体弱多病,年迈的贾母
更是封建迷信,认为黛玉不吉利,自然不会同意宝玉黛玉的结合。拆
散他们的除了不可违抗的命运,亦是源于他们都是封建制度下的叛逆
者。黛玉父母早逝,在没有人关爱的情况下,性格逐渐变得孤傲,她
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句,
将周围不合理的现象一一揭露,因而被人看成是“刻薄”、“小心
眼”,这是一种叛逆;宝玉入过私塾,却认为私塾的内容和风气腐朽
败坏,那些循着古板教育路线的老爷公子庸俗可憎,在情感与观念上,
宝玉都与其格格不入,这亦是一种叛逆。黛玉的身世注定她的孤苦无
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
热闹,但她始终是孤零零的旁观者,在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只有
风流多情却对她痴心一片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患得患失;而宝玉作
为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却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他的行为和性
情在当时的社会无疑也是被否定的。他对黛玉的欣赏,或许亦是同道
之人的惺惺相惜。
《红楼梦》中除了讲述宝玉黛玉之间的凄惨爱情,还讲了贾府的
兴盛至衰败,贾府的没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贾府内部的腐败和
兴家意识的匮乏,刘姥姥三次进大观园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刘
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时,大观园的景象可是奢华至极,但是第三次进
大观园时,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
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
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打抽风的穷老婆子。这种极盛和极衰的巨大反
差恰恰证明了贾府的腐败。在书中,秦可卿去世时曾经托梦告诫王熙
凤这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不会长久,让王熙凤早做准备,办
学校,置宗祠田地,为将来做打算。但是王熙凤并未放在心上,王熙
凤虽然在治家方面很有一套,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普通妇人,
不可能有那样的远见;而贾云村因为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因此听从
身边小人从而走上判假案贪污的道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于是贾府败落的时候一无所有,“落得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二则
是封建社会迂腐的制度,也是贾府没落的根本原因。传统的封建迷信
观念让宝玉黛玉不能够被家人默许,隐藏的黑暗让贾家的每个人都被
命运吞噬,一个一个悲惨的片段凝结在一起,最终使这场大悲剧得以
上演,府邸在畸形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出来,结局自然是一步步走向衰
亡。宝玉其实叛逆的并不彻底,因为在许多场所他都没能做到他心中
所想,巴金的作品《家》中的觉新和宝玉有些许相似,都是为了家庭
不得不去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他们的结局最终都令人惋惜。
宝玉黛玉的凄美爱恋,王熙凤的泼辣言语,宝钗最后的孤独终老,
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这些都十分值得我们阅读,而阅读后我们更应
该学会反思。
深处古宅中,只有一位穿着华丽的女子静静的坐在窗台前,望着
远处的古庙,眼中无数的思念混着泪珠缓缓流下……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4
秦氏是宁府蓉大奶奶,平时待人友善,对下人不但不摆架子,而
且怜贫惜贱,慈老爱幼,颇得人心。如今她去世了,葬礼举行得隆重
盛大,不但有和尚尼姑作法,而且有八方宾客赶来,送殡队伍更是浩
浩荡荡,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许多下人哭得很惨,有的甚至
自寻短见。(师曰:这是因为她看到了可卿与公公的丑事,不死也得
死)
相反,如果一个人我行我素,做事横行霸道,处处与群众作对,
那他一定会遭人痛骂,臭名远扬。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
秦可卿刚刚因为积虑成疾而死,然而送殡路上,秦钟也因为受了
风寒,调养不当,又被挨了一顿打,最后也死了。就这样,宁府失去
了一个好奶奶,宝玉也失去了一个好知己。
生老病死,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秦可卿和秦钟作为好人,应该
多活几年才是,偏偏这么早就去世了,无疑是一种遗憾。
或许,这就是命。
可是,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王熙凤这种人,什么坏事都干,还
干得成功,而且心安理得。
《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第三回讲了3件事:第一件事是贾赦看上了鸳鸯,要
取鸳鸯,鸳鸯不愿意。第二件事是香菱用心去钻研诗集。第三件事是
贾琏在外偷取尤二姐。被凤姐发现了。
读到贾赦逼鸳鸯嫁给他,鸳鸯不愿意,要剃头做尼姑。顿时,我
明白一个道理:勉强别人做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大多时候是不可能
办到的。只要让他人心甘情愿才可以办到你所想让他人做的事。
我很喜欢香菱。因为他喜爱读书,爱钻研。这样不正是我们所需
要具备的精神吗?香菱读完一本书,便又找黛玉换另一本书钻研。这
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贾琏在外头取尤二姐,以为不会被人发现,可是最后还是被凤姐
发现了。不过凤姐也真是的,表面对尤二姐很好,可私下却骂她。尤
二姐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最后死掉了。凤姐表里不一啊!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5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
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
说。
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
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
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
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
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
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
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
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
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
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
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
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
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
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
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
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
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
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
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
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
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
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含有一种叛逆,但他是
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
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
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
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
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
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
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6
我曾经十分不喜欢宝玉,因为我认为他太过风流倜傥,到处沾花
惹草,却又不负责任。他曾与袭人鸳鸯麝月之流顾盼生情,心中却又
怀揣着林妹妹。
处处留情,缱绻风流。直到看到“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
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
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儿,来至池边,抖在池内”,宝玉担心脚步
践踏花瓣,便用衣服兜住花瓣。他对于自然界的美,亦珍视,亦追求。
他爱的,原是这世间万物的美。
爱有情者,亦爱无情者。他曾向鸳鸯讨吃胭脂,又在雨中提醒龄
官,他曾在水仙庵哀悼金钏,又为晴雯杜撰芙蓉诔。他爱惜着绿蕊新
发,初春乍到,窈窕少女的生机勃勃,却拒绝着枯草衰颓,深秋萧瑟,
老妪孑然的残败迟暮。
他只爱生命伊始不受污浊的澄净的美。就像对莺燕的低喃,对荷
波的惊艳,对女儿们的多情痴狂。
因此他“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因此
他“拿了篦子替他篦。”因此他“自己烫了手,倒不觉的,只管问玉
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
因此他“想起上次袭人喜吃此物,便命留与袭人了。”
因此他“偏寻根究底,只因村姥姥信口开河。”
因此他“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本是青埂峰下一块顽石,却钟于琼闺秀阁,日月清华。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7
妙玉,在我看来是个心性高洁的佛家弟子。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居于大观园中栊翠庵。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
姐,极端美丽、博学、聪颖,但也极端孤傲、清高。
妙玉既不嫌贫,也不爱富。如果说她嫌贫,那么她便不会和邢岫
烟交往,并且“关系极好”。同样的,妙玉也不爱富,她虽然给了贾
母那成窑小盖钟喝茶,但是并不代表她巴结贾母。贾母她们吃完茶走
出栊翠庵的时候,妙玉是“并不甚留,回身便把寺门闭了”。而后来
第76回,同样景,妙玉送黛玉、湘云出门,是一直目送她们走远,看
不见她们的背影后才将院门关闭了。这个鲜明的对比就很好的说明了
妙玉绝不是嫌贫爱富的人。至于为什么讨厌刘姥姥,她单纯只是讨厌
脏而已,过分的洁癖可以说是她唯一也是最大的缺点。但是她还是厚
道的,就算她讨厌刘姥姥,至少也同意宝玉把名贵的茶杯送给刘姥姥
卖钱度日。
妙玉不守佛门清规的深层内涵是“抗争”。妙玉一生都在抗争,
既然带发修行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那么就没必要让自己的青春被青
灯古佛束缚。她要幸福地生活,要像其他女子一样获得属于自己的幸
福。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8
与曹公有约,犹怜黛钗情
帘外雨潺潺,与曹公有约,手捧红楼,不免愁绪溢满心头,在
“花柳繁华池,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中自是香艳如云,情到深处,
犹怜黛钗情。
与曹公有约,我怜黛玉至深情。
对于黛玉,雪芹先生无疑是倾注了深沉的爱和无限的怜悯。黛玉
倾城娇绝世,但同时红颜薄命的悲凉命运她亦是无法逃脱。“心较比
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美丽人儿面对世态的炎凉,曾道: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面对现实的冰冷,曾云: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面对易逝的容颜,曾曰: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于冷月夜葬花,末了泪尽香
消,她为爱而生,也为爱而玉殒。神瑛侍者在三生石畔用甘露浇灌一
株绛珠小草,便引发了“还泪”报恩之事,在保守的封建大家族中她
又怎可要得“木石之缘”,她对宝玉用情之深,只为他而落泪,悲痛
之余宝玉已为他人之夫,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情被无情毁灭,她以生相
殉,终了之时仍心念此生至爱,“宝玉、宝玉你好……”情未了,言怎
尽?纵使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这份情又何以了?“苦绛珠魂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多少性情中人为之落下哀痛之泪,悲其悲、泣其
泪、伤其伤……
与曹公有约,我怜宝钗至理情。
对于宝钗,雪芹先生亦是是好生怜惜,生得自是妩媚,又不失才
情,在悲的阴霾下她也摆脱不了孤守空闺的悲剧命运。宝钗似雪,她
有着雪的高洁之气,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她始终注重自身的品德修
养。家族衰落,自小帮助母亲打理家中事物,她并非是无情,只是这
女儿的柔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被岁月禁锢。或许人们会说宝钗有心机、
通世故,但这是出于她的一番好意,不曾有过害人之心,反而体贴他
人,尊敬长辈;或许人们会说宝钗冷漠,但在贾府中她毕竟算是个外
人,“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或许是最好的处事方法;
或许人们会说宝钗贪恋名利,但她是想规劝宝玉入仕以振兴贾府这
“百年望族”;或许……“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美哩淑贤终究没有打动
宝玉的心,他选择了逃避,逃避原本属于他的振兴之责,遁入空门,
留下了宝钗孤苦一生,宝钗待人至理,他怎知宝钗的良苦用心呢?
黛玉对宝玉之情至深至纯,宝钗对宝玉之情至理至善,黛玉得到
的是爱情,宝钗得到的只是姻缘。一个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一个
是金玉良缘,冥冥之中似乎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哀怨缠绵,感慨至此
我不禁长叹:既生瑜何生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雨停,风依旧肆意的吹。合上红楼,放眼远眺,心随风渐行渐远,
与曹公有约,我犹怜黛钗绵绵情……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9
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确其妙地方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
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
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杯具为重要资料,
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活泼描述,而深入地揭露
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
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活泼地描
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范围雄伟,
构造严谨,人物活泼,语言精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色,值
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
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段,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杯具。如贾宝玉,林
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
稿等等,还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
智慧的神色,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
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
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
散着东方文化的芳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
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
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亮,
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慧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常",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力美,梦想美的主
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
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错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
复杂的实际情景,构成性情“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经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常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述,揭示
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录的
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活泼的刻画。
《红楼梦》在思想资料和艺术技巧方面的精彩造诣,不仅仅在国
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并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
家学者的器重和研讨,有法国评论家称颂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
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风趣,有巴尔扎克的洞
察和再现全部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本事。”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0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
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
庭的动人感情杯具。
作者曹雪芹经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
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
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
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
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
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
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
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所以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
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
所感动的。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它垂泪,让多少人为它感动啊!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1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
艺术顶峰。这本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描述了多姿多彩
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为背景,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
描述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传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
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欢扎在女孩子堆里,不爱读书的贾宝玉,
稳重老练,娴静可爱的薛宝钗,善于算计,媚上欺下的王熙凤。阅读
红楼梦对提高我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忙。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杯具,几代人的命运沉浮,
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咀嚼一生。
书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让我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还有每篇
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绝
美的感情和深刻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2
读书笔记《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最感动
的是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林黛玉和阆宛仙葩的
薛宝钗。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一样,都共有一百二十回,最让我记
忆如新的是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说湘云
原本说要开诗社,结果因没钱,宝钗给她出主意,说自己有螃蟹,明
日先叫老太太来赏花吃螃蟹,人走了后她们再在一起玩写诗。吃过饭
后,众人一边继续吃螃蟹一边作出12首桃话诗。林黛玉自然第一。后
来吃螃蟹,宝玉又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螃蟹诗,结果引出黛玉宝钗各
写一首,宝钗在此露出讽世的感情,十分毒辣。
后来我查电脑明白了:《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中国长篇小
说,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
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
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说到
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3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
艺术顶峰。这本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描述了多姿多彩
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为背景,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
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传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
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欢扎在女孩子堆里,不爱读书的贾宝玉,
稳重老练,娴静可爱的薛宝钗,善于算计,媚上欺下的王熙凤。阅读
红楼梦对提高我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几代人的命运沉浮,
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咀嚼一生。
书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让我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还有每篇
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绝
美的爱情和深刻的社会现实。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
的情情,宝钗的冷情,让多少人为之感叹!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
透《红楼梦》中的一切。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4
浅读《红楼梦》,细细品悟古典文学的巅峰巨作,令我感慨万千。
人生繁华似梦,几多欢喜几多愁。身在大富大贵之家,贾宝玉的
性格与封建大家族的立业思想显得格格不入。宝玉多随性而为,终日
与家中的女孩们厮混,在旁人看来,这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表现。
作为家族的嫡系男丁,他理应承担着光宗耀祖的责任,参加科举,步
入仕途,将贾家发扬光大。然而在宝玉看来,终日埋在书堆里的生活
并不是他想要的,这变成了他与家人们的尖锐矛盾所在。可以说,贾
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变者,他不兴科举考试,追求本心。然而现实多
磨,宝玉在现实的种种遭遇下看淡儿女情长。
无论在哪种时代,许多看似不合人心的东西依旧在滋生,多少血
与泪的例子供人们领悟,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令
人趋之若鹜,老一辈人对新生一代的严格要求,对于仕途的执着追求,
让人不厌其烦。但其实即使是当代人,对于学业高低,工作条件依旧
保持着相似的观点。父母之命,长辈的语重心长,也是为着后辈们着
想。所以我认为对于仕途的抉择,应该保持一个平常心来看待,不求
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无愧于本心,无愧于为之奋斗的青春。
世态炎凉,在贾家的大院里,家人之间的关系不想表面上那么和
谐。勾心斗角时有发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正所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家族式的家庭里,这样的感悟时时令人
寒心。当情亲与利益挂钩的时候,家人之间的距离便越走越远了。因
为他们之间最基础的信任变成了泡影,时刻提防着对方,保护自身的
利益,即使不愿参与其中,任然改变不了卷入利益纠纷的命运。在这
样的家庭里,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无论你愿不愿意。可见生来富贵,
不愁吃穿的日子并不像表面那样潇洒快活,在笑脸的背后,又蕴藏多
少不为人知的心酸。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上帝
是公平的,当他赐予你富贵的时候,你的知心朋友变少了。有的时候,
钱也是一种诅咒,让你看不清靠近你身边的人原始的面目,何其可悲,
孤独的道路,只有一人前往。
在作者的描写里,我看到了几多红衣锦绣,富贵荣华,身居高位
的人所享受的一切是那样的丰富,吃喝主行无时无刻都在透发着奢靡
的气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些身处底层的人渴望着富
贵人家的残羹剩饭。有条件的肆意挥霍,没有条件的只能画饼充饥,
一穷一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富贵人家的物质生
活建立在底层平民的艰苦生活之上,辛苦的劳作,平白无故的为他人
做了嫁衣,着实无奈。
人间百态,有丑恶也有美好。心存小善,才能成就大善。
作者曹雪芹以个人经历为蓝本,写下这本著作,供后世品读赏玩。
《红楼梦》里有着众多形形色色的奇女子,她们就如画卷中的美景,
让人们把握其中的特色与优点。一场奇艺的梦,让金陵十二钗蒙上了
一层神秘的色彩。一首首诗,让她们的命运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暗
自揣度后续情节,让人深感作者的用心良苦。因由作者的个人原因,
更是让后续的故事产生一个个不一样的版本,以印证诗中的寓意所在。
多少因果了却一桩桩情缘。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感情戏码
令我感慨,就以我自身的观点来讲,宝玉更适合与林黛玉在一起,只
可惜现实不允许,最终导致了感情悲剧的发生。但是我同样理解贾宝
玉和薛宝钗在一起的意义所在,为了更好的将家族延续,薛宝钗的确
更适合坐这个位置。多说无益,“敢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
许”,可悲可泣。
看《红楼梦》,宛如在看一场生动的大戏,令人身临其境,感受
另一个时代不一样的魅力所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5
漫长的假期,让我有机会重读《红楼梦》。中学时学着林黛玉那
般伤春悲秋,大学时为了命运无常叹息,而这一次,却惊讶地发现繁
华一梦中的原来还有更多东西值得一读再读。
《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葬礼那一回,众人人路过一户农家,王熙
凤等人“换衣”的时候,宝玉看到一个纺纱车,他觉得很是新鲜就跑
去摇,结果一个女孩子出来毫不客气的教训了宝玉一顿。宝玉非但没
有生气,反而觉得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很特别,那种不同于府中小姐们
的,健康、自然、淳朴的美,竟深深吸引宝玉。待离开的时候,宝玉
发现人群里没了那个二丫头,不免觉得怅然。这种浅浅的缘分让他觉
得有一些惆怅,这种惆怅是发自一种内心的关照、一种情,对每一个
个体生命状态的珍惜。
佛教里面常讲的“缘”,似乎也是在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
次偶然的相遇。宝玉的一生,有过许许多多的缘,或刻骨铭心,或相
交如水,可贵就在于他一直努力在体会和珍惜这种东西。
古往今来很多人在写离别,红楼梦里也有很多的告别,宝玉的这
一次看似不经意的短暂见面,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一带而过甚至
毫无印象。而蒋勋却说:“在此作者有一种大悲悯。”因为就在宝玉
上车走出不远时,他突然发现了二丫头怀抱着她的小兄弟同几个小女
孩说笑着出来。这个场景特别像一个电影画面,耐人寻味。这种匆匆
的离别便让宝玉觉得生命中有一个东西没有完成。
人生就是经历了遗憾才会有珍重。
夜幕起,华灯上,平日忙碌的十字路口,路灯第一次成为街道的
主角,往来的车辆与人群仿佛从未出现过。病毒来袭,我们突然被禁
锢在形形色色的水泥建筑之中,与人接触成了不安与恐怖。我们从来
不知道,出门、相聚会成为一种奢望。尤其是在中国传统农历春节,
节日的仪式感在病魔前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人们讲因果,那是什么样
的因果让我们和他人的生命产生联系?而亿万人中,也总有我们遇也
遇不到的人与事。
《蒋勋说红楼梦》中提到:有缘见面,不受后有。“不受后有”
是指没有后续的缘。我们最不在于的就是这种一生一次的缘分。既然
如此,我们何不宽容一些,善良一点呢?毕竟从此以后,都不会再见
了。那个在人来人往中给警察送上口罩的女孩,那些自己打车赶赴火
神山医院,建设完后匆匆离开的工人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人世间
的种种生命个体相遇又分别,也就是《红楼梦》里讲的人世间可知与
不可知的缘分。无缘不求,有缘见面,何不且喜且惜?
陌生人,无论我们是否相见,我都为你祝福。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6
每次读红楼梦,总有种说不出的悲伤,爱在心头,恨也在心头。
一部石头记,仿佛是一张爱恨交织的情网,让人萦绕其中,回味其中。
依稀记得邂逅红楼梦原著,是在一个冬日午后,沐浴在温暖的阳
光里,任思绪在暖风中自已回荡,携来一本厚厚的书,仔细的回嚼,
不知不觉已深陷其中,爱与恨,情与愁,伤与悲,出世与入世,众多
天上人间的奇女子,已经把我带到了那个钟鸣鼎食之家了。不由一阵
唏嘘,遂感叹曹公的心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一本书无论看了多少遍,仍旧是一片痴心。每每读到宝玉与黛玉
悲剧的爱情,不由潸然泪下。他们的生命还没有开始,命运已经做了
无情的安排,贾府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在黛玉眼中,
原来只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地狱。无奈父母早
亡,寄人篱下,这“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大观园中,唯一能和她交心
的就是贾宝玉。正像那位癞头和尚说,两人相见便相爱,相爱便注定
是场悲剧。仓央嘉措也曾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何便可不想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命运还是让他们相爱了,在
宝玉邂逅无数女子后,他才渐渐明白,他心中最爱的,最不能忘记的
还是他的林妹妹。也难怪在读到她的诗时,众人无不称赞林妹妹的才
华。而他却为了她的诗独自落泪。因为在她的诗中,他看到了她的孤
独与无奈,看到了她满腹的才华。
他们的爱情不是简单的儿女情长,而是一颗孤独心灵与另一颗孤
独心灵的碰撞,像是一个人在茫茫旷野里行走,忽然遇到一个同行者。
像歌词中写的那样,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他们前世的“木石
前盟”注定此生相识相爱。当黛玉写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
两不知”时,宝玉痛彻肺腑,撒花于水中,恸哭在地。苍茫尘世里,
这冰清玉洁的爱情该如何安置?他们注定爱得苦,爱得累,在无情命
运与强大世俗夹击下,渺小而无助。当宝玉结婚喜庆之时,黛玉便也
香消玉殒与潇湘馆中,她已将毕生的眼泪还给了他,一缕渺渺芳魂,
终将回归离恨天。
张爱玲曾说三大恨事之一是红楼梦未完,但我觉得,完与不完已
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茫茫尘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孤独的心为
另一颗心生命的允诺。“白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
命。”无缘为何相识,有缘为何别离?命运总是制造这样无解的难题。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7
都说:“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是也!旧书
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推开案前的《红楼梦》,心思神涌,
至夜不平。《红楼梦》把我领进了一个流淌着晚清寂寥之歌的地方:
繁华酥骨,香车宝马……但逝去的又是那样彻底,那样残酷。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恰是一朵清云刚出轴。说道《红楼梦》,必
说林黛玉了。林黛玉的生命是毋庸置疑的短暂与脆弱,一朝春尽红颜
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潇竹疏动湘帘垂地的潇湘馆,墨香盈室琴声泛
耳的闺房里,渗透着一腔彻骨的幽怨和苍凉。世间知己本难求,而怡
红公子亦只识得半个她。比别人要多一些,比她期许的要少一些。她
有一脉心香拈花烛的诗情,她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画意,她有纤手描
绘素低浅书的淡愁……倾城倾国的佳人,却再也难得。
从古自今的红楼看客也始终未曾忘记潇湘妃子的葬花悲情。质去
洁来还洁去是她的心愿,于是她把落花葬了。而如今,花还在谢,可
再没有为它们收葬的黛玉了。她流尽了泪,流尽了希望,流尽了短暂
的生命。落花是她的归宿,流水是她的闲愁。
黛玉让我想到了秋,而妙玉当之无愧属于冬天,如云中仙子般美
丽,又如冬日冰雪般寒冷;似梅花般傲骨,遗世独立;真真一朵冰做
的梅花。史湘云就像贾府的一把火,身世坎坷,性格却直率、活泼。
醉眠芍药茵,怕也只有她才做的出。我最喜欢她和颦儿在凹晶馆联诗
悲寂寞的对联了。而其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却又是最好的
了。“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而又何等新鲜。枕
霞旧友就如夏日般耀眼、火热。
封建历史的洪流中,衰草枯肠、白骨拢头最终取代了红窗好梦、
白玉龙床。好一出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真真可叹,
可悲。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炧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阆苑
仙葩,美玉无瑕,有奇缘,却也成虚话!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8
古人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面对这连续了整整一个月的阅读实践,我已经想将自己安在那一
个个故事中了,再也不想出来了!一本本书,一个个人物。倔强不懂
爱的赵子牛;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活泼机智的贾宝玉;不懂得那份不
同爱的“我”;梦境中的爱丽丝,当然还用那个不同于别人的歉意身
在天堂的哈利。
众多的书,我个人最在意的是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在
你心中读到这本书,你肯定想到的是那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或是那
个夺取别人的爱的薛宝钗,更是那傻傻不懂人事情怀的贾宝玉。贾家
是个庞大,香火不息的一个家族,他们京城外有黛玉的父亲,而后宫
中有受当今圣上宠爱的贾王妃,然而,这样拥有左膀右臂的贾家,有
是为了什么而消失呢?当然,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
是红楼梦里的关键,她,便是——凤姐。然而贾家的灭绝,却是因为
这个女人的包庇:替净虚师太包揽诉讼,收了其三千两银子;应叫长
安太守退了张财主的女儿的婚事,使得后者改聘给李衙内。
反而不让人圆满的是我们黛玉和宝玉的婚姻。
他们两个的婚事如果成了,都成了世代传送的绝世婚姻!可是,
面对,现在的作者,还是以前的作家,给过一个临读者们满意过的结
局吗?这对金童玉女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反而隔离在人间与阴间了。
当年,因为黛玉得知宝玉要娶正室了,而且是自己的好姐妹——薛宝
钗。(其实也说不上好,要不然,为什么要两女争一夫呢?不对!古
代本来就是一夫多妻制哦!不过正室好像更被尊重诶!)而旧病因心
头的事而复发,因病而死。而傻傻的宝玉,却将宝钗当成黛玉,而娶
进门。
当然,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男主角的心理是咋想的。宝玉其实
也是十分不满意这段婚姻的。他和宝钗妹妹其实是没有任何瓜葛,只
是喜欢一起玩,一起做做诗而已。然而他看见黛玉那可是一见钟情,
你又可以那他怎样?而宝玉曾在梦中喊过:“什么金玉婚姻,我偏说
是木石婚姻!”这话说出,可伤坏了宝钗的心,毕竟,宝钗也是真心
待我们的宝玉,可宝玉却从来也没有在意过宝钗呀!到了最后,宝玉
做了和尚,也只是为了圆他和黛玉的约定。当宝玉再次走进潇湘馆时,
留给他的,却不在是那白色的身影,和常年弥漫中药味儿的屋子了,
只是那片潇湘竹,那片湘竹在风中诉讼着,这段绝世佳话。
(此时另加的,是红楼梦的感)
红楼之梦
湘妃泪迹潇湘竹,
黛玉泪浸宝玉心。
红楼之梦谁深知?
无边潇湘无诉笛。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49
有人采访任正非,问他每天早上让他起床的动力是什么?他答我
饿了,要吃早饭,仅此而已。你当真信他?
他是一个这么有目标、有激情的人,一个工作狂,他的时间这么
宝贵,怎么会舍得浪费在床上?他的这个回答,就好比问开花是为了
什么?你答开花当然是为了结果一样。大实话,又是大忽悠。难道开
花更重要的不是为了绽放美丽,播撒芬芳吗?
最近正重读《红楼梦》。原本给自己列计划一天一回,共一百二
十回,想着能在一百二十天里逐字逐句把它读完,那也算是不小的成
绩。谁知,一两回读下来,根本刹不住。忍不住一直往后续,每天三
四回。
二十年前我初读《红楼梦》,不管内容,只求情节,里面的诗词
歌赋,繁琐的吃穿住行细节通通略过。仅仅把它当作宝玉宝钗黛玉三
角恋故事来读。所以,除了认识几个主人公,几乎毫无收获。如今再
读,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不仅书中所有配诗逐字逐句细读,连书下方
每一个注解都不放过。碰到我喜欢的名言佳句我还会拿笔记录下来,
这是我第一次读书时旁边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相反,很是享受。
虽然网上有现成的人物关系图可以下载,但我自己根据自己掌握
的进度,慢慢完成了一个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自己做的,记得更牢,
有利于后面阅读。
现在再读此书,感受真的很不一样,收获太多了。要知道自己这
些年来了到底有没有成长或者变化,拿起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再读,就
知道了。同一本书在不同年龄段读起来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个
人的经历、阅历和人生经验,还有理解能力,思想观念等等都在变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大百科全书,故事性也很强,
确实名不虚传,好看至极。若要问我现在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是什么?
当然是起来读书,有好书在召唤,我舍不得赖床。心理专家说,幸福
要向内求,外在的东西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短暂的。
想想也有道理,难怪我从来没有因为要看一眼隔夜买的某个奢侈
品牌包包而催促自己快点起床过。倒是常常为了某个约会、某本书或
某次出门旅行而兴奋不已,不想睡觉。
那么,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最大理由是什么呢?愿你跟我一样,有
所热爱,也有所期待。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0
每个人都读过许多书,我也不例外。在那么多读过的书中,有一
本令我没齿难忘,那就是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它讲述了林黛玉因丧母被外祖母接
到贾府,见到贾宝玉和众姊妹,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不久,宝玉的表
姐薛宝钗也在贾府住下了。宝玉的姐姐元春被封为妃,皇帝准她探家,
于是贾府修建了大观园。元春又怕大观园空闲,令宝玉和众姊妹们也
住进来。后来大观园成立了诗社。再到后来宝玉出去上学,迎春出嫁,
大观园就冷清了起来。黛玉终身之事无人可求,染上重病,孤苦而死。
在《红楼梦》中我最欣赏的是林黛玉。她天生丽质,气质非凡,
是一个极富诗人气质的才女。她位于“金陵十二钗”之冠,与宝钗齐
名。有的读者说她太孤高自傲、生性多疑;有的读者又对她有怜惜之
情。她害怕失去宝玉,所以不喜欢接近宝玉的女性。她有时又会对宝
玉使小性子,那是因为她太在乎宝玉。我还欣赏她和宝玉之间的真心
相爱,她不顾封建礼数的反抗,勇敢地去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礼数上
是很难得的,她对宝玉爱的执着,始终如一。却也因为她对宝玉爱的
太深,最终死在了爱情上。
纵观历史朝代,前尘滚滚,后世硝烟,我们历代经历生存都逃脱
不了情感的洪潮。然而“红楼”则成了历史的一叶典型的情感扁舟。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1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生得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
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
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他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
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近
家里姐妹和丫鬟;他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他重情不重礼,结
交了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
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
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到头来“瞬息间则又乐
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欣赏的女子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
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
痛,唬得他疯疯傻傻。最后情极而毒,悬崖撒手,跟随一僧一道出走,
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宝玉由于从小在丫鬟姐妹们的身边游荡,很喜欢女儿,而不喜欢
男人。贾宝玉是一个女儿尊贵洁净神力论者,“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是
宝玉的名言他将女儿神圣化,说“女儿”两字比佛教的阿弥陀佛和道
教的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尊贵无比,不许手下小厮随便乱说,否则
凿牙穿腮,他读书时须得两个女儿陪着才认得字。每当他被打疼痛之
时,他便姐姐”“妹妹”地乱叫,说这样叫了以后便不痛了,女儿竟
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因此,宝玉喜爱女儿,日夜同她们厮混在一起。
宝玉跟女儿们之间也是发生了各种事情。就说宝玉与黛玉的凄美
爱恋,这是红楼梦里面的一大重头戏。黛玉本是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
的一株绛珠草,为木;宝玉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口中衔玉而生,而
玉是女娲娘娘补天所余的一块石头,为石,所以有“木石前盟”之说。
《红楼梦》曲子“终身误”中曾借宝玉之口唱道,“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足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人可比,但宝黛两人
最后仍是落得个劳燕分飞终成空的下场。宝玉与黛玉是知己,两人之
间的爱是诚挚和深厚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方旧手帕都可以心领
神会,可谓是灵魂伴侣,真正达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
宝黛两人是自由恋爱,对于两百多年前的他们来说,是公然违反
伦理道德的,是大逆不道的,这也正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之所
在,他们的爱情不能修成正果是必然的。不管两人彼此之间爱得有多
深,在当时都是不可能被社会和家庭所允许并认可的,等待他们的只
能是分手的悲剧。他们的爱恋已经触碰了道德的底线与根基,作为名
门望族的贾氏家族,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建立在叛逆思想
基础上的宝黛爱情,必然与家族利益发生尖锐的对立,因而为家族统
治者所不容。宝黛爱情在封建势力的高压下曲曲折折地发展,最后遭
到毁灭。黛玉泪尽而逝,宝玉在家庭操控下还是与薛宝钗结了婚。
在结局宝玉出家做了和尚。各个角色死的死,惨的惨,出家的出
家,贾府没落了。
作者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
的不满与愤怒。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
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
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2
花了60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红楼梦完整的读了一遍,一直都以
为这样舞文弄墨的文学著作不适合自己读,但是越读越被其所吸引。
原来一切都是自己以为,很庆幸,能在这个年龄读了一遍红楼梦。手
指从书中一页页翻过,潇湘馆的竹林便在我指下长出,蘅芜苑的奇草
仙藤也爬满了玲珑石,换了冠带的贾宝玉对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
见过。刚开始读时,真的被乱到了,各种人物关系,各种姑表亲姨,
各种丫鬟小妾,导致每读到一个新的人物都要在人物关系图上去找。
最佩服的是曹公,究竟要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才思敏捷才能将丰富的中
华文化融入到一本书中,全书几百个人物,要根据几十个不同的人物
背景和性格分别作诗,同时要求诗作出来让人能一眼分辨得出层次的
高低。
读红楼梦,就是读人物关系,黛玉之清高,宝钗之贤淑,湘云之
豪爽,熙凤之精明,丫鬟们也是各显异彩,温柔如袭人,率真如晴雯,
知心如紫鹃,刚烈如鸳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的
平儿,叛逆而又疯癫的宝玉。
黛玉如初恋,是刻骨铭心,是单纯的,是美好的,但是和黛玉这
样的女孩子在一起应该会比较累吧,结婚还是应该像宝钗这样的,贤
淑,面面俱到,平平淡淡。
最喜欢的还是晴雯,娇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性格率真而不做作。
晴雯并非不爱宝玉。病晴雯勇补金雀裘一回,便把晴雯爱之深描写的
淋漓尽致。晴雯的死,宝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这样封建礼
制下,虽说有贾母疼爱,然终是一个弱柔公子,平日里都没几分阳刚,
又能做些什么呢?宝玉终究去看了晴雯,又做了诔文。
越读到后面,越觉得凄凉,金钏儿被冤枉投井而死,元春暴毙,
迎春,被夫家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和紫鹃出家,晴雯被驱除病
死,贾母王熙凤病死,黛玉在宝玉和宝钗大婚之日伤心而死,何等凄
凉。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读红楼梦,真的可以让
我们读懂人生,读懂里面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3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红楼梦》这辈子总要读一次的。看你在
什么样的年纪和心境下拿起。
2019年开始读,到今年因为疫情,闲宅在家,终于读完。接近
5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小学时候,看过缩略版的红楼。不解其意,本能地对老师要求的
必读书目反抗。也会用黛玉葬花诗句,修饰八股文。
真正读的时候才知:黛玉葬花时那种难掩悲凉;宝钗的端庄大方
背后亦会追着蝴蝶到处跑;刘姥姥这位乡下人的实诚与智慧;宝玉对
姑娘们真正的心疼;贾母谈起服饰颜色细微处的修为…
当你真正去读,是跟听来的体验完全不一样的。
感触太多,择几点谈谈吧。
①一场关于极致的美学体验。
阅读的这两年多时间来,坦率说中间很多时候也觉得无聊。特别
是贾府各路人员嚼舌根的事儿。
但我真正被里面美的体验打动,如教香菱写诗,大观园建诗社,
一群人吃螃蟹,迎接第一场雪。等等。遣词造句极具美感,汉字语言
表达的巅峰,无数次让人产生心流。想着一群年轻人就这样风花雪月
下去多好。
②多种多样饱满的人格。
很多人物风格明显。就比如争议最多的钗黛。到底是薛宝钗还是
林黛玉,自古多议论。
可这两个人都多么好,一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灵气,一个大方
周到智慧才情均不缺。她们根本不用对立,去看到丰富的人格与光芒,
去欣赏去行了。
比如探春,刘姥姥,也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物。
③讲究精致的贵族生活。
到底还是人,但怎么生活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红楼梦里将清代
贵族的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
原来中国人在以前竟然如此精致过,一顿菜的工序就足以让人震
撼。关于服饰的颜色,原来知道红白蓝紫这类吗,看了红楼梦,才知
道自己是个色盲。
那种一丝不苟的精致。过去还真有人这样生活过。
④包罗万象的宗教,文化,哲学。
红楼梦里有很多中国文化的体现。器物,制度,精神等。我们这
个民族太博大精深,会泛起骄傲,为我们的古物。也会痛心,为这能
吃人的封建制度。
还会深思,这是道学还是佛学。一切人间事,无不在红楼。
⑤我喜欢它的结局。
宝玉他考取了功名,给家里人有了交代。袭人嫁玉蒋玉菡,宝钗
怀孕,都有了新的寄托。借贾政的口吻说道,宝玉原来是天上下凡的
和尚。这短暂19年的陪伴后,他终归是要回去的。
宝玉是神仙和尚,大家相信了这一点。对于他的离去就不再悲伤。
贾府虽然落败得一塌糊涂,但还有一抹希望。作者是仁慈的而热
爱的。
………
想说的还太多,不知道下一次再完整地读红楼是什么时候。但它
一定值得反复品味。
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藏,伟大的红楼梦。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54
很遗憾,直到这个年纪才完整的看完了一遍红楼梦。起初很担心
自己读不下来,但一开始就被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和优美的诗词
吸引了,曹公的书果然不能错过。原来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
欢看红楼梦,还有那么多红学家研究红楼梦,一本小说而已。看完才
知道,里面值得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小说并没有多少扣人心弦的情节,
大都是宁荣两府家长里短的琐事。小说里的诗词优美,可以单独写成
一本书了,唯一的遗憾是曹公没有完成作品就故去了。后二十章虽然
是按照小说的发展路线来走,但读起来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这本小说就是古代封建大家庭的缩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女人都
很有才,说一不二的贾母,善于察言观色的凤姐,而相对来说男人有
些无能。在封建礼教下的社会,女人掌权会有很多的弊端:首先,在
封建社会女人是不能接受教育的,像贾母、凤姐能够掌权管家完全是
靠天赋;其次,在封建社会女人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出门办事必须找
男人,这就导致了权利的分散及里外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两府日益
衰败的一个原因。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7:3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13804108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梦读书笔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梦读书笔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