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田径跳远

更新时间:2023-03-02 07:28:02 阅读: 评论:0

万分感谢-小孩睡眠时间

田径跳远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英雄联盟出装)

跳远的运动技巧

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

正确地完成跳远技术的各个部分动作,以及实现各部分动作的有机结合是跳远技术的关键。

7.1助跑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跳远助跑的任务就是获得最高的助跑速度,并为

准确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术、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跑是跳的基础,跳是跑的发展与结果。跑不好,就跳不好。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

种现象,当欲跳越一定宽度的壕沟时,人总要加上几步助跑。当汽车穿越同样的坡度时,快

速行驶的汽车总比慢速行驶的汽车冲得要远得多。这足以说明,快

速助跑对提高跳远成绩的积极作用。

(1)助跑的起动姿势

助跑的起动姿势直接影响助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助跑的起动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

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站立

式”起动姿势。

另一种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踩上第一个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第一种方法,前

三步的步幅和速度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第二种方法,助跑则比较自然,动

作比较放松。但由于是动态,每次踩上标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对准确踏板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一种是逐渐加速。积极加速方式是从助胞一

开始就跑得很积极。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

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点是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也较大。这

种助跑方式适合于绝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

但因助跑动作紧张,起跳的准确性差,所以世界优秀运动员很少采用这种方法。逐渐加

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

均匀平稳。因此,跑的动作比较轻松、自然。起跳的准确性较好,每次试跳成绩也较稳定。

刘易斯、鲍威尔等优秀运动员大部采用这种方式。

[2](3)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

由于在助跑过程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发挥山个人最高或接近最高的速度水平,而且还要

保证在助跑的最后阶段保持充沛的体力,以便在高速水平运动中有力的完成起跳动作,这本

身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即要充分发挥速度,又不能把助跑距离无限的延长。所以在跳远运动

员的速度训练中,一方面注意发展快速跑能力,使速度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注意发

展运动员在较短的距离内迅速加速的能力,尽快发挥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

是跳远运动员必备的专项速度素质。大量的研究材料与跳远实践证明,绝对速度是跳远助跑

速度的基础。下面是波波夫列举了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正因如此,现在所有的教练

员和运动员都把速度素质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4)跳远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利用率

跳远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显然,速度利用率的极限是

100%然而,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约瑟夫马罗找

出:“助跑必须以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

制,这在2000年全国田径系列大奖赛中的科研报告中,可以看出,关英楠的跳远技术分析,

按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模式表》来评定,与9.43米/秒的助跑速度相应的成绩应为

7.10米左右,而关英楠两跳都只有6.94米和6.95米,这就是由于在快速助跑下的快速起跳能

力还有所欠缺,为了起跳而控制了,陕速的助跑速度,可控速度表明了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大

小。林德曼认为“助跑的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跳远助跑速度

的利用率与跳远起跳机制、起跳动作、起跳目的有关。可见,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提高

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远技术中的又一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在训练中有待改进和探索的一个重

要环节。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7:2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13281108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田径跳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田径跳远.pdf

标签:田径跳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