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潮汕美食

更新时间:2023-03-02 06:57:09 阅读: 评论:0

犀牛洞-1500米

潮汕美食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三级跳远技巧)

潮汕习俗和特色食品

潮汕习俗调查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其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潮汕人称之为“省尾国

角”。潮汕地区东邻漳州,西接惠州,南濒南海,北界梅州、龙岩。

潮汕地区传统习俗众多,由于地处平原地区,临近海滨,所以物产丰

富,加上潮汕人的心灵手巧,众多美食扬名全国。

一、民俗

(一)出花园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为其购置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

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

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其寓

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接着是拜“婆母”,

这是最后一次拜婆母。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

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

“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出

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

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

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习俗,在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

“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

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但在形式上总体是大同小异的。其仪

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

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

以后就不再拜了。

(二)七月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潮汕民间俗称此节为“七月

半”,围绕此日为中心各地各选取不同日子、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

“恤孤”活动,祭拜的对象是死前没有家属、死后没人奉祀的无主鬼

魂之类群体,所以叫做“施孤”。在潮语土话中,称“施”音为

“薛”,因此时至今日,民间称呼“薛孤”的发音词语其实正是指这

项祭祀活动。施孤,即施舍食物给孤魂饿鬼,也有施舍于孤寡之意。

《海阳县志》记载:“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由

“普渡”及“施孤”的字义理解,是一种高尚的人文主义关怀情操,

跟封建迷信应一分为二看待。

传说七月整个月,阴府的地狱门开放,地狱里的孤魂饿鬼可以走

出挨饥忍饿、惨遭折磨的地府,到人间享受香火。有“七月初一开孤

门,七月三十关孤门”的俗谈。“施孤”活动一般为:农历七月初一

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置放各式各样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种食

物,并焚化纸锭、冥衣冥镪,俗称拜“开狱”。这天地下阎王把关在

阴司监牢里的孤魂饿鬼统统放出来,去吃食民间施舍的祭品。农历七

月三十(小月二十九),用同样的方式祭拜,称为拜“禁狱”。这一天,

阎王又把那些孤魂饿鬼统统关进监牢里,施孤活动至此结

束。在此期间,还有两次活动,一次为七月十五中元节日,这一

天除家家户户祭拜祖先外,还要施孤;另一次是各乡、社或地段,自行

选定一个日期进行施孤(有的与中元节合一),这次活动称为某地“施孤

正日”,即所谓“盂兰胜会“,礼仪十分隆重。除了各家各户备办祭

拜的礼品要特别丰盛外,当地还集体高搭采台,聘请僧人做清醮诵经、

普流孤魂。采台左侧,用竹、纸扎塑一尊数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

面獠牙鬼王,俗称”孤王“,以制服孤魂镇坛;右侧设无祀孤鬼之位;四

周纸制幢幡低垂,阴森姜冷,令人有置身鬼蜮之感。

由于迷信鬼神,以前人们对七月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理,尤其

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深信夜幕降临之后,幽灵就会四处飘荡。许多

家庭,不准孩子们夜间出家门,偶尔家中有人患了急症,往往怀疑冲

撞恶鬼,于是祷神拜佛,祈求驱邪祛病。据说那些“阴气重”、“阳

光低”的人,也必须关在家里,这些人不仅夜间在外面要和鬼碰撞,

还会白日见鬼。人们相信鬼的存在,对度鬼节也就更诚心了。

(三)营大老爷

潮汕各地的大老爷各目众多,其中有进入朝廷规定祀典的神明,

如:城隍、关爷、妈祖等等;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

吕祖等等,更多的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盛王、雨

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等等。在营大老爷的日子,要演戏酬

神。老爷出巡的仪仗队伍由标旗、彩景、醒狮、歌舞、大锣鼓、潮乐

队各个并不固定的部分组成,城乡的这种土神之祭,毫无疑义地成为

一个社区性的节日。潮汕乡间营大老爷,摆神前的供品大多是农家自

产,在祈求神佑的同时有有报谢神恩的心意,用来报答神恩的禽、畜

当然是愈大只愈好,这些供品拿到神厂前去供神,既表示自己的虔诚,

也不无炫耀自家劳动本领和经济实力的用意。于是,自然而然地也就

有了竞赛供品的习俗,最出名者,有潮安古苍的赛大鹅和澄海冠山的

赛大猪。就这样,乡间就渐渐形成了神前祭牲竞赛的习俗。

(四)年终拜神

每年年末农历十月开始,潮汕农村里家家开始拜神,意味着答谢

天公保佑年年顺顺利利,家庭平安;感谢神灵一年来的庇护福惠,是

一年到头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一般年终拜神的祭品有二类,食物类

的有:猪肉、鸡(拜玉皇上帝一定要公鸡,拜其他的就不限)、鸭、

鱼(一般是乌鱼或鲩鱼)、柑、针菜、香茹、木耳、炒花生、茶叶三

杯、酒三杯、糖塔二个,姜薯圆四碗,还有各式各样的粿品等。粿品

中有如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米羔、直径六七十厘米以上的大面包、

中面包、小面包、红壳桃、“面头仔”等;在食物上还要贴上相应图

案的各类吉祥剪纸。糊裱类的有:大小竿钱、钱对、元宝、金司、贴、

香、烛等。一位神明要奉上食物祭品一份和糊裱类祭品各一份。显赫

的神明,如玉皇上帝(汕潮人称为“天公”)的食物祭品有鸡、鸭、

猪肉、鱼、糖塔、茶、酒、针菜、香茹、木耳、最大的一份粿品等;

糊裱类的祭品有:大竿钱四副分别写上家门钱、平安钱、求财钱、赐

福钱等,大钱对三把,每把大约有半斤,大元宝一个,贴一个,大香

三支,大烛一对(应有半斤以上)、一百二十个金司、鞭炮一串等。

一般的神明则是鱼肉酌减,粿品一份、贴一个、香

三支、烛一对、小竿四副(写的内容和大竿钱一样)、小钱对三

把、元宝一个、金司三十六个等。

拜神前人人要沐浴更衣,女人要系上腰裙。由一家之长点上烛,

先上三支大香,然后是女的开始拜。只见拜者手捧香礼拜,口中念念

有词。念的内容是向神报告一年来的经过、向神的祈祷、许愿以及还

过年拜神时许下的愿等。一边祀拜,另外的人一边烧糊裱祭品,拜完

一位就烧一份糊裱祭品,拜神完要将食物祭品要分与亲友和左邻右舍,

家家户户要给一份。

二、特色食品

(一)粿

粿品在潮汕小食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潮汕民众的生活

中发挥着自身的功用。首先,粿是祭神拜祖的贡品。潮汕民间习俗,

历来都是极其重视时年八节的祭神拜祖,粿往往被作为时节祭神拜祖

的必备祭品,在祭品中仅次于“三牲”。每个节日都要做不同的粿,

即所谓“时节做时粿”。元宵节要做甜粿、酵粿(发粿)、菜头粿,

即“三笼齐”,取其甜、发、有彩头之意。清明节做朴籽粿,用陶模

蒸制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端阳节做栀粿。中元节要做

“碗糕粿”(即笑粿)。春节做“鼠曲粿”。各种祭神拜祖的日子更

离不了粿,如送灶日的红曲粿。另外,粿对防治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潮汕民谚云:“时节做时果”“时令防时病”。就是有选择性地利用

适合节气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草药,用科学操作工艺拌入米粉(俗

称粿志)加工研制烹调成可口粿品,以预防疫病。如鼠曲粿,可于春天

御春寒咳嗽;红曲粿,可消食健脾;菜头粿,可去邪热气;麦粿,可

利便养肝;桅粿,助消化、增食欲,祛疾病。这样的粿品使人既可享

受美食口福,又是成为适合时令药膳,可起到增进食欲,提供营养,

调摄养生和医药保健,益寿康宁之功。

(二)熏鸭脯

熏鸭脯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之一,主产于潮南峡山镇

和潮阳和平镇。熏鸭脯肉质腊红,鸭骨甘酥,表皮柔嫩,肥而不腻,

醇香适口。以梅酱或麻油作蘸料,是佐酒美味和送饭佳肴,令人吃后

口齿留香,余味无穷,历来为宴客送礼佳品。相传清朝年间,潮汕地

区一带盛产甘蔗。勤劳节俭的潮汕人想出将废弃的甘蔗渣作为燃料,

燃烧甘蔗渣烟熏鸭肉,味道竟出奇的好,鸭肉带甜,入口甘香满盈。

从此这道菜肴就这样在潮汕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之久。

(三)姜薯

姜薯为潮阳特产,以棉北后溪一带出产的最为著名。姜薯体白如

雪,口感爽脆,可制成薯片汤、焖薯块、五果薯泥等甜品,是潮阳人

逢年过节的吉祥食品,也用以平时招待客人。潮汕人特别是潮阳人喜

欢吃姜薯。除夕围炉,几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大年初一,

亲朋登门拜年,主人便会煮一碗姜薯片汤招待。按照潮阳民间习俗,

客人可以辞却别的款待,唯独这碗姜薯汤非吃不可。因为它表示主人

对来客的敬重。过去,新娘过门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

姑特意为她制作的甜薯汤。姜薯汤,在潮汕人的心目中,不只是

一般的食品,它象征着甜蜜、美满,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四)鲎馃

棉城为潮阳市的城区。先民以本地农副特产甘薯粉,和以大米及

海鲎的肉和汁为主料制作而成。制法是将大米煮成稀粥冷却,加入薯

粉,鲎肉和汁,搅匀粘合,盛入蟠桃型的陶模内,再放上鲜虾和猪肉

碎,蒸熟后脱去馃模,放进生油或猪油锅里,用隔水浸炸方法炸至外

表呈浅金黄色即成。吃时再蘸以辣椒酱掺酱油的酱料。其特点是外皮

酥脆,内里热透嫩滑,并具鲜、辣、香、咸。鲎馃是粉馃中的精品,

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就用以奉客。近代以来馅料更为讲究,

有的加上香菇、鲽脯、花生一起调制,气味更香甜可口。回乡华侨、

港澳同胞常专点品尝。

(五)牛肉丸

“不吃汕头的牛肉丸,就不算真正地来过汕头。”这是许多游客

的心声。汕头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美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汕头市

第一香牛肉丸秉承了潮菜的精髓,以其讲究的制作方法和独具的口感

特色,成为潮汕渊源流长的传统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广受

青睐。一直遵循传统手打制法,牛肉丸采用纯鲜肉打制,肉质细嫩,

口感松脆;远近地区无法仿效(据说这个和水质有关系,因为汕头的

水是韩江水,牛肉丸是黄牛肉,广州是水牛肉,肉质大不同)。传说

汕头开埠初期,常到这里来揾食的客家人晚上划着小艇穿梭于韩江和

岩石海面,向水面的作业人员等推销牛肉丸汤面之类,很受欢迎。久

而被潮汕厨师学会了这一招,后来潮汕人挑选精料、又增加配味,还

加大了肉丸的个头,推动它登堂入室,最终使牛肉丸成为特色美食,

并被摆上了宴会筵席。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6:5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11429107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潮汕美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潮汕美食.pdf

标签:潮汕美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