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德印二十四式太极拳分解教学[怎样学好二
十四式太极拳]
一太极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体育遗产之一,二十四式
太极拳是太极拳类中最基础的、最普及的,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
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要
学好二十四式太极拳,应先弄明拳理,头顶太极,手玩八卦,脚
踏五行,还要按下面三个阶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
应当在姿态上、动作上打好基础。初学拳时把二十四式太极
拳套路中的手型、步型、手法、身型、身法和腿法、眼法等基本
技术要领弄清晰,做到姿态伸展,动作稳定、柔软,记住:不以
规矩不成方圆。更应留意以下几点:
〔1〕端正。
打太极拳首先要保持身体中正安舒,姿态正确。在虚灵顶劲、
沉肩垂肘、松要敛臀等要领中,特殊留意腰要中正,两肩两胯放
松放平,保持上体的自然正直。身体其他部位的姿态也要仔细按
动作要求做好。
〔2〕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伸展,必需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是
整个姿态的基础,假如步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
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则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因此必需把步
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晰。留意脚下八方线,如右弓步,右脚与左
-2-
脚横向距离约30厘米,右脚掌与Y轴平行,左脚跟落在O点上,
左脚掌与Y轴夹角45度。
〔3〕舒松。
初学时,在姿态动作中要留意舒松自然,根据具体要求把动
作做到伸展柔软。初学者往往简单使用拙力,造成不必要的紧急,
打基础应从舒松柔软的要求入手,留意克服紧急、生硬的毛病。
〔4〕温柔。
为了较快地把握太极拳轻缓柔软的运动特点,初学时留意动
作要慢、要柔,用力要轻、要匀。一般说来,初学时留意动作慢
一些,用力轻一些,易于使动作精确,速度匀称,消除拙力。
第二阶段:
留意把握动作改变规律和运动特点,做到连贯圆活、上下相
随、协调自然。应留意以下几点:
〔1〕连贯。
在姿态动作有了肯定基础之后,就要努力做到节节贯穿。各
个姿态动作要前后连接,一气呵成,似乎行云流水一样,前一个
动作的完成,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动作之间虽然仍要保持肯
定的节奏感,但是在似停非停之际立即做下一个动作,整个过程
要保持前后连贯、环环连接、不行松懈。
〔2〕协调。
练太极拳是全身活动,要求上下相随、完好一气,全身各部
位的运动保持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3-
〔3〕圆活。
太极拳的动作是以各种弧形、曲线构成的,认识和把握这一
规律,就能自觉地幸免直来直往和转死弯、拐直角的现象,使动
作圆活不滞。在动作要领上,要特殊留意运用腰脊带动四肢进行
活动,只有做到以腰为轴,才能使手法、步法变转圆活,动作轻
灵�遂。太极到处现圆光。
第三阶段:
注重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吸与动作的结合,做到轻灵沉稳,
刚柔相济,意、气、力内外合一。太极是以心导意,以意行气,
以气运身的健身运动。应当留意以下几点:
〔1〕虚实分明,刚柔相济。
太极拳从整体动作来分,除个别状况外,动作到达终点定势
为“实〞,动作变换过程为“虚〞;表达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
实,帮助协作的手臂为虚。分清了动作的虚实后,就要有张有弛,
区分对待。实的动作和部位,用力要求镇静、充实;虚的动作和
部位,要求敏捷、含蓄。上肢动作由虚而实时,前臂要镇静,手
掌渐渐舒松,展掌、塌腕,握拳要由松而紧;由实而虚时,前臂
运转要轻灵,手掌略微含蓄,握掌由紧而松。这样,结合动作虚
实改变,劲力有柔有刚,张弛交替,打起拳来就可轻灵、镇静,
幸免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和双重、呆滞的毛病。
〔2〕连绵不断,劲力完好。
太极拳的劲力除要求刚柔相济外,还要求匀称完好,时时到
-4-
处不断劲。断劲就是指力量的中断、停顿、脱节、突变。要用力
力绵绵不断,就要在动作连贯、协调、圆活的基础上把握运动规
律。太极拳用力要求发自腰腿,运用于两臂、两手,达于手指,
运动起来以腰为枢纽,周身完好一气。凡是腰部的旋转都和腿的
屈伸、脚的外撇里扣、身体重心移动协作一致。两臂运转也要在
腰部旋转带动下进行。强调腰腿发力、周身完好并不是忽视上肢
作用。太极拳中两臂改变最多,是劲力运用的集中表现,尽管动
作千变万化,但劲力始终贯串连接,完好一气,做到势换劲不断。
〔3〕意念集中,以意导劲。
练太极拳自始至终要求思想集中。在技术娴熟以后,留意力
就应集中到劲力运用方面。意念活动能动地引导动作,用力力表
达得充分,动作更精确。意念、劲力、动作三者是统一的,意念
引导劲力,劲力产生运动。太极拳要求“先在心、后在身〞,势
换劲连,劲换意连。但对这种主从关系,不能有脱节、割裂的理
解,意念的改变要表如今劲力和动作上。练太极拳不能片面追求
虚静,追求有圈之意、无圈之形,那样就会把意念活动割裂架空,
使人莫测高深,无所适从。
〔4〕呼吸自然,协作动作。
太极拳呼吸深长、细匀、通顺自然。初学时只要求自然呼吸,
当动作娴熟以后,可以依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有意识地引
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的要求。太极拳的拳势呼吸
就是使呼吸的自发协作变为自觉的引导,拳势呼吸的运用不是肯
-5-
定的,因为太极拳的动作不是按呼吸节拍编排的。呼吸有自然呼
吸、顺呼吸、逆呼吸和半呼半吸。打太极拳要求拳势呼吸和自然
呼吸结合使用,才能保证呼吸与动作结合自然妥当,符合太极拳
“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要求。
二
要学好二十四式太极拳,不但要按上面三个阶段循序渐进逐
步提高,还要在思想上做到有信念、有决心、有恒心和有耐烦。
〔1〕有信念。
要信任自己有能力把太极拳学会和学好,信任自己所学的太
极拳是有价值的,能起到健身作用。也要信任自己在学习过程中
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锻炼,信任自己所学的这一套太极拳对于
强身、防病、祛病、健身和增添自身能力都有肯定的作用。
〔2〕有决心。
要学好太极拳,就得下“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而不能
只下“在两三个月内学会能打即可〞的决心,那是不够的。进展
体育运动是为了增添人们的体质,太极拳作为一种终身的保健手
段,可作为终身的保健手段,可作为终身体育促进身体健康。总
而言之,要学好二十四式太极拳,就必需下一个拳打一生的决心。
〔3〕有恒心。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练拳全赖持之以恒,要长期坚
持练习,才能学好,学有成效。练拳最怕急求速成或追求速效,
应当强调百炼成钢,太极拳尤其如此。常言道:“人若无恒,不
-6-
行学艺。〞而类似一阵风式的学拳者都是极为常见的。有些人“不
练三伏、三九和雨季,只练春天、秋天中的好天气〞,说起来练
拳时间倒挺久,但实际累计的拳龄却很短,在稍受挫折的状况下
或受一些主客观缘由的影响就打退堂鼓。还有一些练拳是懒散拖
沓,未能严厉对待,那是最糟糕的。拳谚说:“学拳在于恒,懒
汉学不成。〞有恒心才能学有所成,无恒心就谈不上能学多好。
〔4〕有耐烦。
学习太极拳要有耐烦,太极拳要求柔静和阴守,又主见慢中
求功。有耐烦才能成耐久力,无耐烦则连初学的慢练都过不了。
学太极拳宜学得慢而仔细,这远比学得快而草率要好。学拳要有
耐烦,要做到循序渐进,对每一手一式都要认真讨论、琢磨,动
作、姿态务必力求正确。学练要勤苦,学拳的人要养成耐烦学习
和自觉锻炼的习惯,日后丢拳的可能就会少得多。这种耐烦也不
只是初学所必需的,对久练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心理修
养。打太极拳对于培育一个人的耐烦具有独特的作用,耐烦能使
人集中留意力、用心致志、坚韧不拔,这种良好的心理素养也是
学好太极拳所需要的。
常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信念、有决
心、有恒心和有耐烦,自然就会解决练拳的自觉性;有了练拳的
自觉性,再根据以上三个阶段去学,信任会把太极拳学好。在学
好太极拳时,还应留意一些卫生习惯,这样更有利于学好太极拳,
更有利于健康。
-7-
练拳地点应以选择场地平坦的绿化地带为宜,其他如走廊、
庭院、室内也可,但以选择空气新颖、阳光充分、地面枯燥、环
境清静的场所为佳,而不能在废气布满、尘土飞扬、烈日直射或
地面霉湿的场所练习。练拳的服装以宽大为宜,不用练功腰带,
也不宜穿有后跟的皮鞋,而应当穿平底鞋或布鞋。练拳之前,最
好先练站桩,并做预备活动。特殊在天气寒冷的冬季,预备活动
是必不行少的。练拳之后,则可以散步代替整理活动。练拳时间
应依据个人生活习惯加以定时,以早晚为好。由于太极拳不属于
剧烈运动,因此饭后前间隔一刻钟就可以练拳。当然学好太极拳
应具备天资、师资和苦练。人人各俱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
只要日久能无懈,则妙理循环自然通。太极拳一朝拥有,终身受
益。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6:1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709172107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打太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打太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