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学计划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20__年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
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
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
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
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
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
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
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
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
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
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
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
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
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
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
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
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
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
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
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
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
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
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
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
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
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
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
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
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
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
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
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
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
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
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
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
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
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
八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
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
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
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
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
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
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
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
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
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
斗的人生理想。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根据专题分为8个单元,共27篇课文。外加1个
活动课,共计28篇课文,31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周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第2周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第3周
第5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
第4周
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2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周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6周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1
第7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
第8周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
第8周
第13课辛亥革命
1
第9周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
第10周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1
第16课抗日战争
1
第11周
第17课解放战争
1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第12周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
第13周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周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1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周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第16周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这节课的组织安排也同样是在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
求,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但也同样存在着时
间安排的问题。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继续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根据学校和教务处本年度教学
工作要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在备课组活动
中认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研究教学
过程的优化,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落
实“高质量,有特色”的目标要求,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二年级的
历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以学期教学进度为标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
一练习,精选学习情景材料,扩充教学内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2、了解掌握学情,开展希望班师生的交流会,交流激发学
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3、研究课标和现代教育思想,研究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
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组内学术研讨,开展拓展型课程的
集体备课活动。
4、定时定点,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成员及时到教室
阅览室集中,按集体备课工作安排,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二)加强高一高二高三互动教研,把握高考方向,交流高
二会考的经验和课改经验与反思。以备课组为载体进行总结和反
思,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实抓常规教学——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落实
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⑴课堂上,做到精讲到位,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理清知识
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从点、线、面、体(立体)的知识
网络图,上课求质量不求进度,真正提高课堂实效。文科班实验
班重抓培优扶尖,勤抓帮困促稳,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学生
的能力培养。
⑵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做到及时巩固。作业方式以书面作业
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检查方式以定期上交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订正方式以集体订正与个别面批相结合。
⑶通过阶段测试和点评,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每
月底备课组各科要进行一次自测,自测时间和方式由任课老师协
商决定。
⑷加强听课评课,学习优点,指出不足,提高实效性。
(四)以科研促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
学习方式优化”、“提高课堂实效”等方面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做好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五)积极参加县市等单位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加强学校
的教研交流。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
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
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
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
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
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
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
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
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
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
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
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
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
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
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
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
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
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育法
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教育教学。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德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课程学习,
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
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
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用简洁有效的
记忆方法记忆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
和总结,纵横联系,形成小专题和规律性的认识;重视对学生的
解题方法的指导,主要是通过高考题的练习来完成;重视对学生
引导重新解读课本,仔细分析和巩固记忆课本上的内容,把基础
知识落实到课本上;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重视
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挖掘和引导。
3、教学任务: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历史选修1
—历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
践》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相
关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能力。
4、重新认识、感悟新课程。通过深入学习,树立新的教学
理念,转变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专
业素养。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科组的常规管理,认真对待每
一次的科组会议,加强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加强彼此间的
分工和合作。
三、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改变对历史学习的观
念有质的变化,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摸清学生情况,
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新课程实验的合作模式,改变旧的
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做到师生互动,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引导学生
学会学习,形成乐学合作、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培
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上课力求精干、实在,重点突
出,难点仔细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
3、做好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4、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尽
可能实行轮流当面批改。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级部颁发的《20__级高二第一学期级部工作计
划》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巩固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
主题具体落实到历史教学的细节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高效完成
历史必修3的教学工作。
2、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育
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一切立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
提高和能力的养成。
3、在教学方式上,坚定不移地推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
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在高一认知、感悟、收获的基础上,高二学生在学习意识、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多数
同学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内在需求已比较强,所以高二上学期历
史教学除了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外,还要进一步想
方设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向适
应高考要求的过渡。当然,由于我们在高二年级要实行选课走班,
对选择人文(科学)倾向的同学务必做到区别对待,对选择科学
倾向的同学,教师仍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使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生动活泼和直观浅显的
方式呈现给学生,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地帮助学生通过会考。
三、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
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
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
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4)在不同层次、不同学情学生的班级教学中,课任教师
要从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切
忌在教学标准和训练任务上搞“一刀切”,力争做到个人的教学
设计是适应所任教班级的设计。
(二)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
(1)按照级部安排,继续加强学科周集中教研活动和日常
研讨机制
教学组长提前思考每周集中教研活动的议题和内容,即按教
学进度,须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并将不同的议题内容分
配给教师个人,提前准备发言提纲(包括每课时的课前预习、教
学过程、作业设计等环节),会后由主备人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
教研会纪要发布于网上。
(2)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程序、完善三次备课机制。第一
步,人人自备,形成初始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首
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
感到困惑的问题,(具体要做到,在教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框架明确,便于其他老师操作。多阅读教
辅资料,使题目精选,要求学生彻底完整解决并记忆。教研会上
叙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突出重点)
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第二步,集体备课,形成备课组
教案。每周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分、人员到位、主备人落实,
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基础上,教师人人都要主动参与和发言,解决
好疑惑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分课时备课的要求;第三步,精细
备课,形成课堂教案。在教学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统一思路
的基础上,教师个人依据组教案再次进行深入具体的思考、归纳,
形成更为细化、实用的课堂教案。
2、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课时少,必修3内容多,还要在本学期进行会考的紧迫
形势,我们应全面优化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
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准备课,高效落实课,开诚布公听评
课,认真反思提升课。
(2)进一步完善三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新授课的基本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自学;
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当堂训练。
复习课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
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生生互评→变式巩
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落实并完善“先学后教,当
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和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
为了解决选课走班规范办学行为带来的课时少与教学任务重的
矛盾,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
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
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
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学案,
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
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1)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
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做到日日清。
(2)根据人文倾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重的现实,实行“一
月一集训”的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测查,把当月内所学主要
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利用习题课进行)
(3)利用级部组织的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
数。
(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日日清、月月清。
4、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强化听课制度。
新教师要坚持随堂跟踪听课,带徒教师每周听评徒弟课2
节,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
节。在教学组内计划地自主开展学科组内部教学活动,组织好组
内教师的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使学科
教研、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6
一、新课标理解:
1、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学科
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
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专题。从形式
上看,模块和专题是各自独立的。设计这种体例的初衷是避免高
中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再一次重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深入。但
是,在现实中,政治、经济、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地观察,
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
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
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教学过程的实际
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
2、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
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
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
考察的要求。
3、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教学过程目
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以前的教学过程主要
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考查出发来命题的,有时也把爱国主
义教育作为教学过程目标之一。显然,在新课标下,以往的教学
过程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确定教学过程目标时,应该把
新课标提出的这些新的教学目标考虑进去:这些教学目标能不能
转化为教学过程目标,如果能够转化,又应该如何转化。
二、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文明史的学科体系与传统的通史体系有相当大的区别。
一是主线不同,文明史考察的是文明的演进,把人类文明的发展
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
从不同文明类型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并且把中国历史纳入到
世界文明史之中。二是角度不同,重视至今仍然有重大影响的文
明,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三是知识范围不同,把
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文明的演变之中。显然,解决新
课标下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
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
教学过程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
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已经有四家出版社出
版了教材。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采用的基本知
识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基本知识点有相当
大的差异。因此,不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范本,
而且其他出版社的教材也不可能起到这个作用。在进入试验区的
省份,也是多种版本并存,同时使用几种教材。一纲多本、一省
多本,使得教学过程不能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不能依
据本单位教学所用版本。因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依然按照过去
的方法从使用的教材,必然导致未来无法适应全国、全省甚至地
区的统一考试。教学过程失去了以往所依赖的基本知识点出处。
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基本知识点的
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
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
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
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
性。
三、学情与师资状况:
1、学生经历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都对通史的情况有
所了解。
2、高一历史备课组共4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高中教学经验,
备课组对通史教学都相对熟悉。个人业务素质相对较强,重点是
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宏观指导。
四、教学教研计划措施及进度: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校及教务处计划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
发点,多进行备课组备课活动,加强新教材的研究和钻研,多交
流,多学习,以期达到共同提高,促进同组教师专业养成,课堂
注意讲究方法,以期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取学生读书的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在这样的研讨中不断地改变教学观
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战斗力以促进
全体学生历史水平再上新台阶。主要计划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必须以初中基本知识为背景对高中历史模块进行新的整
合,达到教学的优化设计,这就要求对初中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
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2、必须加大对材料题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加大对材料处理
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
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
法。
3、组织讨论会,辩论赛,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
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辨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
的社会活动能力。
4、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热情,又能够让学生深入对现实社会的了解。
5、每次考试必需设计自选题,调整命题的思路,使纸笔测
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也能更好地反映课课程的理念,使更多的
学生在传统的纸笔测试中也能体验到成功。
6、必修模块学分认定,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7
新学期伊始,高三教学工作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氛围,20__
年高考已经渐渐临近。为了把接下来的复习工作做好,特制订详
细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二班的教学工作,除去在外学习的美术生
外,班级有学生有29人(其中有3人是体育生)。二班学生的特
点是活泼好动,思想比较活跃,但是此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
不扎实,学习态度比较浮躁,不太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二轮专题复习和三轮综合复习。由于二
轮复习没有教材和参考资料,所以只能有教师自己制定。专题主
要遵循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体系,使原来有些杂乱的教材进
行重新的整合。但专题设计不宜过多,用时大概一个半月。剩下
的时间主要进行必修和选修的综合复习,习题的设置完全按照宁
夏高考试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
生对教材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掌握的基础知
识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想采用学案教学,通过学
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剩余三个月的努力学
习,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分耕耘,一
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不能不劳而获。
四、工作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高三教学进度计划”。没有详细的计划,教学就
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各个环节要抓好。
(1)备课。在备课方面要尽可能做到“精心准备,面面俱到”。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
定教材重点和慢点。
其次,研究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制定合理复习规
划。
再次,研习大量高考资料,精心设计学案。
最后,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果
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接
受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将很难达到。
(2)上课。
首先,加强课堂管理。虽然我们上课采用学案教学,倡导小
组合作学习,但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和课上学案,给学
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
生主体。
3、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总结。
4、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辅导
本学期在课后辅导上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三学
习的后期,学生普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了
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
3、其他方面
(1)要多向其他教师和教研组学习,多听课,学习先进经验,
改善自己的不足。
(2)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
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
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
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
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
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
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
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
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
和历史使命感。
二、总体教学目标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
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清河中学学校特色的高中历史
教学模式,争取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
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
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创
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
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
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
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
力。
3、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
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
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习题要精选。教师要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习题。
做到习题要精选,反馈要及时。要通过习题讲评评出方法、规律,
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试题的掌握。进行复习时,重在理清每一专
题的框架,尽量使每一专题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推出的“双思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实
验,努力在课堂上构筑基本框架,然后逐步深入层层深入,使本
科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落实推进滨州市中小学课
程的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
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加强大家
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跟各位老师一起定位在新的教师角
色上,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
担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
角色;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
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联系实践案例,在历史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
课改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积极参加区、校教案的征集、
教育教学论文的征稿、课题的研究,力求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
学,为创造人民满意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改革备课,减负增效“磨好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
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
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
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将备课大而化之、实而共享。提高备
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创
设氛围,掀起高潮,力争随堂课好课率达50%以上。
3、提高素质,提供舞台“练内功”。
努力学习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和综合的教学理念;倡导
鼓励跨学段、学科听课,加强大家协同作战、教学研究的能力;
听课验收中提高优课率;
三、教学措施;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初
一学生打好基础,健全成长。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
打好团体战。
4、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
补差工作。
5、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6、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
经纲为纲、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
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7、引资料、学经验。同科老师要互相学习,正常开展听课
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统一订购的复习资料统一使用,
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8、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
及时补救。
四、教学进度
1-4周第一单元
5-8周第二单元
9,10单元复习
11-15周第三单元
16-20周第四单元
21,22周复习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3:2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98575105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历史教学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历史教学计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