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1-5977
(
2009
)
02-0058-03
自行车旅游起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收稿日期:2009203215
基金项目:西南林学院基金重点项目(
2007Z09
)
作者简介:万亚军(
19832)
,男,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行车旅游、自然保护区管理
与旅游开发。
万亚军,蒙 睿
(西南林学院 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
摘 要: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产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山地车运动的自身演变,自行车旅游应时
而生,并迅速成为人们释放激情,融入自然的最佳选择。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是倡导自行车旅游的主力军,并
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开展的深入,自行车旅游将会呈现旅游体验核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环境保护意
识自觉形成,骑行安全保障化和旅游市场稳步成熟五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行车旅游;自行车运动;起源;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急剧变化,国内民众环保意识
的高涨,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旅游方式被高
度推崇,选择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的出行方式,势必
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
自行车旅游的概念、开展类型及我国发展自行车旅游的
意义作了初步研究[1,2],并主要分析了国外发展自行车旅
游的现状和前景[325],以此促进国内自行车旅游的发展。
现在,分析自行车旅游的起源,总结与归纳开展现状,探
讨其发展趋势,对于合理开展此项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一、自行车发展简史
自行车拉丁名为Bicyoletta,是“快”和“步行人”的组
合。自行车发明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6],1790年法
国人西夫拉克(
ComtedeSivrac
)发明了第一辆自行车,被
称为Celerifere,其构造简单,没有传动装置,主要依靠两
脚登地驱车前进[7]。此后,自行车先是于1801年设计出
踏板,1817年安装了方向舵,1839年制造出木制车轮,
1867年设计出钢丝辐条,后又于1869年出现了后轮导向
和驱动,同时采用滚珠轴承、飞轮、脚刹和弹簧等部件的
自行车,1874年英国的劳森(
)在自行车上采
用了链条传动结构。1886年自行车被改为前后轮大小相
同,使其车型与现代自行车基本相同。1887年,德国曼内
斯曼(
Mannesmann
)公司将无缝钢管首先用于自行车的生
产,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
JohnBoydDunlop
)用橡胶制造
出内胎、用皮革制造出外胎,以此作为自行车的充气轮
胎,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8,9]。至此,自行车成为了
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
1868年11月17日《上海新报》报道,中国上海当日
首次从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10]。1911年上海市邮政局
首次从英国购入了100辆自行车,用于投递邮件[11]。之
后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和警察局等众多政府机关都
相继使用了自行车,于是上海出现了一批专营自行车配
件并进行维修的车行。1930年前后,华商聘请日本技师,
组装出“红马”、“白马”的两种最早的国产自行车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有了自己真正生产的“永
久”、“飞鸽”牌自行车[8]。现代自行车经技术革新,类型
不断得以丰富,动力系统功率大大提高,自行车功能呈现
出多样化发展,其不但可以作为竞技比赛的工具,在休闲
娱乐活动中也得到了应用。
二、自行车旅游产生的时代背景浅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可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
水平和文化特征来追溯。自行车旅游也不例外,追溯历
史,探索原因,自行车旅游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
面:
(一)山地车运动为自行车旅游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
础
20世纪60年代极限运动兴起[12],自行车从一种单
纯的交通工具被赋予了运动的属性。此时,资本主义国
家也步入了后工业时代,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青
年一代迅速崛起,开始寻找自己青春表达的形式[13]。由
于他们不用努力就可以获得优越的生活条件,于是“激
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享乐主义在西方青年中盛
行,加之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张扬,西方文
化不知不觉的滑出了二战后繁荣的现代主义,步入充满
了反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时期[14]。自行车旅游正好
与传统旅游方式相差甚大,特别是骑车长途旅游,成了后
・85・
2009年6月
第10卷第2期总第38期
太原大学学报
JournalofTaiyuanUniversity
Vol.10No.2SumNo.38
现代主义及山地车运动的最佳延伸。
(二)环境保护意识为自行车旅游的产生奠定了思想
基础
20世纪60年代也是美国环境保护主义意识诞生及
NGO组织兴起的时期[15,16],骑自行车开始被当成一项健
身、方便、环保和能够减缓交通压力的出行方式而存在。
于是,在六七十年代,欧美等国便修建了许多自行车专用
道,为自行车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随后,一些
非政府组织,把骑行自行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当成一项
环保的活动来宣传,以此抵制机动车辆对环境造成的破
坏,并积极推广这一绿色交通和旅游方式。
(三)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自行车旅游方式的出
现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旅游的开始,随着战后世界经
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
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调整,旅游逐步生活化和大众
化[17],旅游发展从纯粹的观光旅游向着体验旅游、认知
旅游的方向发展。自行车旅游既有利于游客观光游览,
锻炼身体,又能够让其体验生活,认知社会与环境,从而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因此,自行车旅游就在户
外运动、特种旅游和体育旅游快速兴起的同时逐渐起步。
三、国内自行车旅游开展现状
国内自行车旅游开始于80年代初[18],是专项旅游中
较早得到实践的一项活动。自行车旅游爱好者在策划者
的组织下,骑车四处游历,寻找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特
别是在校大学生,由于他们最容易受外来旅游方式的影
响,率先成为了国内倡导自行车旅游的主力军。霍力和
杜文在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中表明,希望徒步或骑自
行车出游的男生为62%,女生为19%[19]。钟泓和黄海对
桂林市大学生的体育旅游偏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有
22.1%的学生愿意使用自行车对桂林市周边的旅游景点
进行旅游;在乡野骑自行车被选为最喜欢的体育旅游项
目[20]。柳静和赵敏燕对昆明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
开发研究说明,火车、公交车和自行车成为大学生首选的
旅游交通工具[21]。以上研究均说明大学生对自行车旅
游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具有相当强烈的参与意愿。
虽然自行车旅游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但由于国内
目前还没有专设的自行车旅游线路和骑行安全得不到充
分保障,因此还未推广与普及。李明星对国外旅游者在
中国参加的特种旅游项目的人数进行了统计表明,“2002
~2004年,国外游客在中国参加自行车旅游为257人,占
总数的4.79%”[22]。商务部研究院对游客出行方式进行
调查得知:只有0.78%的游客选择骑行自行车旅游,而更
多的游客则选择了火车[23]。
四、自行车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一)旅游体验核心化
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现阶段,还具有
更多的运动属性,但随着其开展层次的深入,户外旅游生
活与乐趣体验将作为活动核心。自行车旅游也将成为一
种无可比拟的旅游体验方式,其不但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身体素质、生活阅历,还能够以快捷、平等的融入方式,使
旅游者拥有更多认识自然,洞察社会的机会。
(二)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
目前,自行车旅游的组织以个人和俱乐部组织为主,
他们以网络论坛为阵地,组织时间随意,安排缺少保障,
参与者对活动认识不清。随着自行车旅游组织与策划的
成熟,一些俱乐部势必会向旅行社的方向发展,他们依赖
经验与路线,能够让更多自行车爱好者感受到骑行的乐
趣。相关旅游单位和环境保护组织也会以自行车旅游为
工具,来宣传景区与环境保护知识。
(三)旅游市场稳步成熟
根据调查,高校大学生、白领阶层和退休职工是国内
现阶段参加自行车旅游活动的主要市场客源[24]。前两
者是社会的精英,也是社会未来的主要生产力,随着他们
的成熟与强大,自行车旅游市场也将稳定下来。另一方
面,随着近期自行车绿色出行方式宣传力度的加大和其
能够增强家庭亲和力的重要作用,旅游市场也将逐步扩
大,骑行自行车出游对小学生、青少年与中老年职工未尝
不失为一种认识社会、融入自然的最佳方式。
(四)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形成
进行自行车旅游活动之前,参与者都会对目的地做
好“绿色研究”,例如制定共同遵守的环境保护宣言,禁止
使用危害环境的化学物品,拒绝野生动植物消费,将自己
产生的垃圾带走等,这些行动,时长日久,就会成为自行
车爱好者约定俗成的习惯。因此环境保护意识将是伴随
自行车旅游发展成熟起来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将会由原
来的规定化,自主化转变为自觉化。
(五)骑行安全趋于完善保障
骑行安全无法得到最大保障依然是当前开展自行车
旅游活动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特别是当团队人数愈多
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就愈多。与其它车辆并肩行驶,骑
行头盔、手套价格昂贵,缺少统一的骑行安全标识或手
语,没有专向规划的自行车道和骑行保险不具备等都是
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所在,随着更多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与推广,自行车旅游将进一步得到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使
骑行安全趋于得到最大保障。
五、结论
生态与健康是人类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
国发展自行车旅游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对于
自然环境还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推动自行车旅游
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探索与构建做出贡献。
纵观自行车旅游的起源与形成,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对于
人类自身健康的向往始终不离左右,因此,自行车旅游的
发展也将继续遵从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成熟。
参考文献:
[1]万亚军,蒙睿.自行车旅游———自行车应用的探索与
实践[J].中国自行车,2008,353
(
6
)
:42245.
[2]张健,周海云.国外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前景[J].
・95・
现代商业,2008
(
6
)
:1942195.
[3]张健,张超慧.我国发展自行车旅游的意义[J].现代
商业,2008
(
8
)
:196.
[4]刘少才.德国兴起自行车热[J].道路交通管理,2008
(
5
)
:54255.
[5]刘静.欧洲的自行车热[J].观察与思考,2007,17
(
9
)
:
40241.
[6]陈黎,朱宁嘉.自行车的演变[J].今日科苑,2006
(
10
)
:
31233.
[7]DaVinci’yoftheBicycle[EB/OL].
:///Articles/
.
[8]一凡.自行车的历史[EB/OL].://
/yifan/10808.
[9]中国奥委会网站.自行车运动的历史[EB/OL].2006
-:///77/72/arti2
.
[10]闵杰.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J].炎黄春秋,2003
(
2
)
:75280.
[11]徐涛.自行车普及与近代上海社会[J].史林,2007
(
1
)
:1032113.
[12]曹建民,张健.极限运动(一)
[J].中国学校体育,2002
(
1
)
:48249.
[13]叶萌,郑浩然.20世纪60年代美国诞生极限运动的
社会背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6
(
6
)
:73275.
[14]陈五英.叛逆与升华———试论20世纪60年代西方
文化对建筑思潮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
,2006,37
(
3
)
:1322134.
[15]张延杰.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产生
[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86
(
4
)
:222
27.
[16]陈世英.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1
(
1
)
:
53256.
[17]马勇.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7.
[18]山东省情网.专题旅游(三)自行车旅游[EB/OL].
/intro/fjms/a/.2006-9
-18.
[19]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研究[J].商业研
究,1997,179
(
3
)
:47248.
[20]钟泓,黄海.桂林市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分析[J].桂
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学报,2005,16
(
5
)
:72275.
[21]柳静,赵敏燕.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开
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
(
2
)
:67271.
[22]国家旅游局管理司.近年来我国特种旅游开展情况
综述[EB/OL]./html/2008-6/
.2006-6-22.
[23]商务部研究院.中国2006年夏季暑期游客出游趋势
调查报告[EB/OL]./Survey2
Sale/#1.2006-6.
[24]单憬岗.海南需要发展自行车游[N].海南日报,2006
-02-08.
[责任编辑:康玉庆]
AnalysisontheOrigin,DevelopmentandTrendofBicycleTourism
WANYa2jun,MENGRui
(
EcotourismFaculty,SouthwestForestryCollege,Kunming650224,China
)
Abstract:Bicyclehasbeeninvented200years,it’eemer2
genceofglobal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therapiddevelopmentoftourismandthebicycleevolution,bicycle
tourismbirthedtimely,whichbecstage,
collegestudents,whotakedeninterestedinit,heoperat2
ing,bicycletourismwillshowfivedevelopmenttrends:tourismexperismwillcore,organizationalformswilldiversify,the
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willgenerateconscious,safetyandcurityofridingwillbeensuredandthemarketwill
tomellowsteadily.
Keywords:bicycletourism;bicyclesports;origin;trend
・06・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3:2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984351051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行车旅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行车旅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