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调整

更新时间:2023-03-02 02:13:09 阅读: 评论:0

财务状况怎么写-狼人怎么玩

白平衡调整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电话卡激活)

广播级摄像机滤光片的使用白平衡的调整

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

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

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

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

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摄像机彩色还原失真:或者图像偏蓝,或者偏红,如图所示。

下图中中间的图像彩色还原是正常的,而左侧的图像明显偏蓝,右侧图像则偏红,因此左侧及右侧的图

像都为白平衡不正常的图像.

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须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

度表示色彩。当物体被电灯或太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份,

更含有颜色的成份,而色温越高,蓝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蓝;相反,色温越低,红色的成份就越多,

图像就会偏红。因此,如果照射物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会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

反映到摄像机里,就会产生在不同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的现象。下面的表格显示了一些光线下的色温情况。

光源色温(K)

蜡烛2000

钨丝灯2500-3200

碳棒灯4000-5500

荧光灯4500-6500

日光(平均)5400

有云天气下的日光6500-7000

阴天日光12000-18000

从上表可见,不同光线下色温相差十分悬殊,造成摄像机在不同的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为解决这个问

题,现在的摄像机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对不同的色温进行补偿,从而真实地还原拍摄物体的色彩。

现在摄像机都具备有自动白平衡及手动白平衡功能。自动白平衡使得摄像机能够在一定色温范围内自动

地进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够自动校正的色温范围在2500K-7000K之间,超过此范围,摄像机将无法进行自

动校正而造成拍摄画面色彩失真,此时就应当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进行白平衡的校正。具体操作请参看使用

技巧的相关文章。

、实验目的

1.掌握一体化摄像机与监视器的连接和调整;

2.熟悉摄录一体机的调整;

3.学会摄录一体机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4.学会记录所拍画面并能够重放检查图像质量。

二、实验器材

VHS型摄录一体机(NV--M9000型)1台、VHS型摄录一体机说明书、VHS录像带1盒、

充足电的蓄电池1节、监视器1台、视音频线等。

三、实验原理

1.摄像机结构

VHS型摄录一体机(NV--M9000型)摄像机结构及功能键的分布,请仔细参阅NV--M9000型

摄录一体机的使用说明书。

2.摄像机调整

(1)调整白平衡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正确还原黑白色,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为使彩色重现正确,必须作白平衡调

整,NV-M9000EN摄像机有二种白平衡调整方式:自动、手动。

白平衡电路的调整原理:以绿色通道为参考标准,调整红路和蓝路发大器的增益,即用R-G,B-G

信号去控制R,B放大器增益,使R=G=B,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变白为止。

光源的色温是用来定量分析光源的颜色成份。如果光源的光谱成份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的光谱成

份最接近,绝对黑体的这个温度称色温,单位K。光源的K值越低,光线越发红,K值越高光线

越发蓝。

该机在图1中自动的色温内,可以采取自动白平衡调整,不需任何操作。但在下列拍摄条件下拍摄,

自动白平衡调整也许不能提供满意的结果,请使用手动调整:

①如图1“自动”以外部分;

②水银灯、钠蒸汽灯或某些萤光灯下拍摄时;

③亮度不足时;

④使用强烈光源,例如卤素灯拍摄,或光源的色温较低时;

⑤在光线会突变的条件下拍摄时;

⑥拍摄单一彩色物体或单一彩色背景前的物体时。

图1:光谱分布图

(2)聚焦调整

聚焦调整应确保从广角(W)至摄远(T)镜头之间的变焦均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本摄像机有

自动和手动两种聚焦方式。自动聚焦无须任何操作,焦点将自动调整至电子寻像器中心的目标物上。

在下列拍摄条件下,自动聚焦方式也许不能提供满意的结果,这时请使用手动聚焦。

①闪耀的表面。背光的物体或反光强烈时;

②脏玻璃后面的物体;

③物体一部分靠近而另一部分远离摄像机时;

④平面物体如白墙;

⑤带水平条纹的物体;

⑥倾斜的物体;

⑦快速运动的物体;

⑧有黑暗表面的物体;

⑨使用大特写功能,特殊镜头等。

(注意:从广角位置向长焦位置变焦时,取决于拍摄条件,目标物可能会稍稍离开焦点。)

(3)光圈调整

本摄像机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光圈调整方式,被摄物体照度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通常使

用自动光圈;如果被摄物体照度不均匀、明暗反差过大,宜使用手动光圈。虽然自动光圈能根据照度

的变化迅速自动调整,但在这个短暂的调整过程时间内,拍摄明暗反差过大的物体,过亮的部分还是

使图像出现反白。

(4)快门速度调整

电子快门的时间在1/50-1/100000之间,摄像的电子快门一般设置为自动电子快门方式,可根据

环境的亮度自动调节快门时间,得到清晰的图像。有些摄像机允许用户自行手动调节快门时间,以适

应某些特殊应用场合。

(5)增益调整

增益是指摄像机图像输出信号电平的大小调整。一般有0dB、+6dB、+12dB或0dB、

+9dB、+18dB三级调整。每当增益提升+6dB时,摄像机的图像灵敏度或输出信号电平提高一

倍。在正常情况下,将增益开关于0dB位置,图像信噪比高、清晰度好;在底照度的环境,即开大

光圈还是无法拍摄清楚物体的情况下,把增益开关置于高增益位置,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就会增大,使

物体还能拍摄得清楚。然而,图像雪花杂波也随之增大,图像信噪比低,清晰度差。

四、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

1.仔细参阅NV--M9000型摄录一体机的使用说明书;

2.对照说明书熟悉摄像机各个功能键;

3.把充足电的蓄电池从摄录机后部插入电池盒仓内;

4.按“TAPEEJECT”按钮,打开磁带仓,垂直插入空白录像带(注意:录像带含箭头标记的一面

向外);

5.用一根视音频线将摄像机的VIDEOOUT与监视器的VIDEOIN相连,将摄像机的AUDIO

OUT与监视器的AUDIOIN相连;

6.打开监视器电源,再按“OPERATE”键打开摄像机电源,取下镜头盖,观察监视器图像。

实验(一)手动白平衡调整

1.将镜头盖盖在镜头上(或把镜头盖取下,镜头近距离的对准白纸,白墙等纯白物);

2.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MANUAL”(手动);

3.持续按变焦按钮“T”,将图像推至最大,直到监视器(或电子寻像器)的屏幕完全成变白;

4.按白平衡按钮“W.B”一秒以上,观察屏幕(或寻像器)中,状态显示:

快速闪烁——未调整;

缓慢闪烁——调整中;

指示亮——调整结束。

5.要改回自动白平衡调整方式时,快速按下(WB)钮,“”消失,表示处于自动白平衡调整状

态。

实验(二)手动聚焦调整

1.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MANUAL”(手动),打开镜头盖;

2.按聚焦按钮“FOCUS”,屏幕上出现“MF”指示(“MF”为手动聚焦指示);

3.按变焦按钮“T”使目标物体推至最大,这样可以确保在最大焦距和最大广角范围内变焦时,目标

始终能精确聚焦;

4.旋转聚焦环调整焦距,至图像清晰;

5.按变焦按钮“W”,拉回到你希望的角度,手动聚焦完成;

6.要回到自动聚焦方式时,按“FOCUS”按钮或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AUTO”,则“MF”消失,

表示回到自动聚焦状态。

思考题:手动聚焦时,我们旋转聚焦环来确定聚焦位置,那么自动聚焦时,靠检测什么量的变化做依

据?

实验(三)手动光圈调整

1.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MANUAL”(手动);

2.将光圈/快门调整选择开关“IRIS/SHUTTER”选至IRIS;

3.反复按光圈/快门开关加减钮“CLOSE-IRIS-OPEN”将出现光圈F的数字显示,反复按可在

18级上变化,直至选择希望的光圈数字(寻像器屏幕上有光圈数字显示);

4.要回到标准光圈时,同时按下“CLOSE,OPEN”两个按钮一秒钟以上,或将状态选择开关置

于“AUTO”,则摄像机回到标准光圈。

思考题:在自动光圈控制中要考虑那些因素,为什么采用最大值的量和平均值的量去比较,为什么要

用两种波形的电平去控制放大器增益?

实验(四)手动快门速度调整

1.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MANUAL”(手动);

2.将光圈/快门调整选择开关“IRIS/SHUTTER”选至SHUTTER;

反复按光圈/快门加减按钮“-SHUTTER+”的任一按钮,则速度按钮按8级变化(寻像器屏幕上

有快门数字显示):1/50(不显示),1/100,1/250,1/500,1/1000,1/2000,

1/4000,1/8000。

思考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电子快门,电子快门是如何实现的,使用电子快门是对光源有什么要求?

实验(五)增益开关的使用

1.将数位方式选择开关“DIGTALMODESELECT”向下滑动;

2.反复按增益按钮“DIGTALZOOM”/“GAIMUP”,同时将摄像机镜头对准暗处,则改变增益

时,图像亮度变化;

3.显示三个增益位置:(1)无指示(无提升);(2)GAIN*4;(3)GAIN*8;在增益

提升状态下,必须手动调整聚焦,即屏幕显示“MF”状态。

思考题:观察在增益提升状态下,视频信号的质量好坏?

实验(六):拍摄并重放检查图像质量

1.将“白平衡方式选择”键置于“自动”位置;

2.将“调焦方式选择”键置于“自动”位置;

3.将摄像机镜头对准所需拍摄的景物,电子寻像器上出现清晰的被摄景物;

4.通过拇指按压一下“起始/停止”按钮“REC”正式开始录像(寻像器屏幕上显示“REC”);摄录

时,注意画面的“稳”、“准”、“平”、“匀”;

5.再按一下“起始/停止”按钮“REC”,停止记录(寻像器屏幕上显示“PAUSE”);

6.摄像结束后,将摄像机顶部的“CAMERA/VTR”键向下拉,转入“VTR”状态;

7.按“REW”倒带键倒带,按“PLAY”键播放图像,检查摄录的图像质量,实验完成。

实验结束

1.拆下摄像机与监视器的连线;

2.关掉摄像机和显示器电源,取出摄像机电池;

3.将设备放置原位,摆放整齐。

五、填写实验报告

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六、问题讨论

1.摄录机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自动白平衡的作用是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拍摄中镜头不得对准太阳光;

2.避免强烈振动和冲击;

3.移动时勿将寻像器作手柄使用;

4.不允许任何物体进入机内。

什么是色温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竞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

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光线的颜色成分的。

用以计算光线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

计算法,而其具体厦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

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

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

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

,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相对应的。只不过色温是用开尔文(。

K)色温单位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

论的最好例子。当黑体受到的热力使它能够放出光谱中的全部可见光波时,它就变成白色,通常我们所用灯

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表示受热钨丝所放射出光线的色温。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

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

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1t日光型、

3400。1t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

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

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厘定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

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

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

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

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1t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

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

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

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1t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

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

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

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

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

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

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

因为在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

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根据Max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

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显示黑体由红棗橙红棗黄棗黄白棗白棗蓝白的过程。黑体加

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度K(Kelvin,

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现红色时温度约为527℃即800K,其他温

度影响光色变化。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一天当中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

温3000K;下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

至2200K。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

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仅凭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

或在该光源下特体颜色的再现如何。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

中间色温,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境,如表:

l色温与高度

高色温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则给人们有一种阴冷的气氛;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

闷热感觉。

l光色的对比

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

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光、色温、白平衡

光速—电磁辐射粒子的传播速度一是宇宙基本常数之一。光子,作为电磁辐射粒子,充满了我们的四周。

它们刺激人类的视网膜神经末梢.从光谱上很窄的一段给我们视觉.光谱从长波广播信号到微波到红外到可

见光频段到X射线和Y射线到高能宇宙射线.可见光段占整个光谱的1/80。

当原子受到激发时,光子被发射出来.这种激发可以看成等同于热能。理论上的黑体被加热时,它开始

发射出光子,最后到达狭窄的可见光频段.变红,然后经历色彩变化,从橙到黄到蓝,最后到达“白热”。黑

体产生色轮中某一特定色彩所需的温度称为色温。色温越高,光越冷或越蓝。

量子或光子具有双重特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它是一个微粒.具有一定能量.被描述为它的波长或频

率。可见波长范围的范围大致在700nm~400nm或从红外之后到紫外之前。1nm是1微毫米。能量越高.波

长越短或振动频率越高。

色彩和眼睛

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的光包括自然光或人造光,其中包含了各种波长—色彩。物体的色彩,如我们观察

到的,是由落在其上的各种波长的光形成的,物体反射或吸收光。摄影就是记录反射的光线(除了画面中包

括光源)。当一个物体被照亮时,光向四处反射开来。人类的眼睛的功能如同照相机镜头的功能,收集一些

光,聚焦于视网膜、胶卷或其它影像传感器的影像平面上。镜头的入口区域或“瞳孔”—光圈—越宽,收集的

聚焦的光越多,记录影像的速度越快。这是快速镜头或快速胶卷的出处。

眼睛是非凡的器官,在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相机出现的几百万年前,眼睛就具有这样的功能,此外,眼

睛还具有适应能力。眼睛能够察觉到大范围的亮度范围。从阳光下进入暗室,最初的暂时的失明会慢慢消失,

这是因为眼睛会调整视网膜的敏感度以适应新的照明水平。底于一定的光线水平.人眼的峰值色彩敏感度将

从黄绿偏移到绿蓝,这是我们在足够明亮的月光下所看的色彩呈现浅蓝色,并且月光本身看上去是冷色调的

原因,实际上,月光比阳光暖。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我们不是从宇宙观点讲的),否则,它就不会形成阴影。在小尺度上,光线倾向于绕

过障碍如狭缝或孔眼的边缘,因而投射出的阴影是模糊的,这称为衍射。当一个孔眼被点光源映射时,那个

圆包括其模糊的边缘被称为模糊圆。红光形成的圆较大,蓝光形成的圆较小。在摄影中.这种衍射效应变得

重要起来,因为镜头中的可变光阑构成了这样一个孔眼,当它收缩时,光圈变小了.这样.细节之上的模糊

圆开始变大。最后,它在整体反差和影像细节分辨方面损害影像质量。这种效应在小画幅相机如35mm相

机或更小相机上更明显,因为它们的镜头的光圈直径小.特别是短焦距镜头更是如此。

色温

对摄影师而言,光的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光的强度.其次就是色温了。人类的眼睛能自动调整白平衡.所

以一张纸在阳光下看是白色的,在夜晚室内灯光下看也是白色的,但如果我们用同一种类型的胶卷在上述两

个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区别将显示出来.这是区别出售日光下拍摄和钨丝灯光下拍摄胶卷的原因。胶卷的色

温响应是固定的,而影像传感器的色温响应是可变的,这是一大优势。

日光彩色胶卷或数字相机所设置的日光白平衡是与正午的日光的色温相符的.有一些白云,色温为5500

开耳文。这是理论上的黑体被加热到5500°K时发出的光的色温。开耳文标度以绝对零度开始,绝对零度相

当于--273°c,这时原子运动停止。色温也可以用“微倒数度”来标定,“微倒数度”是色温的倒数乘以100万

所得到的值。

大多数商用色温表都可以在开耳文和微倒数度之间切换,然而大多数摄影师更熟悉开耳文标度,范围通

常是实用的.从7500k到2000k。

色温表通常价格较高.一般不需要准备一枚,除非你需要精确的、一贯的色彩或你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

对于

衍射效应:光栅测试标板的测微光度计轨迹,用50mmf/1.8镜头拍摄,左为f/5.6光圈。右为f/22光

圈。振幅(轨迹的宽度)减小,分辨率也减小,显示在小光圈会损失清晰度

一般的彩色摄影而言,不必过于关注色温,彩色负片在放大时有较宽的校正幅度。对于彩色反转片,色

温问题严重一些.需要标准的转换滤镜,这也不会经常遇到,这在胶卷说明书上有介绍.在网站上也能查到。

日光型胶卷在钨丝灯光下拍摄在绝大多数时需要一枚蓝Wratten80A或80B滤镜或等效滤镜防止色彩平衡

偏黄。灯光型胶卷在日光下拍摄需要一枚85或85B滤镜防止色彩平衡偏蓝。如果扫描影像,相机镜头上滤

镜的作用可以用图象处理软件来模拟。

白平衡

通常照明中的误差在摄影中与人们对被摄物体的印象相关联,例如.拍摄日落的金色风光时没必要在镜

头前佩带蓝滤镜,或者在室内人造光下拍摄人物也没有必要总是带上转换滤镜。色彩转换滤镜调整胶卷对不

同色温光源的敏感度。黄、品、青、红、绿、蓝滤镜有一系列不同的密度,它们用于相机/胶卷系统中校正

色彩特征或是创造特殊效果.它们还用于彩色照片制作中。

在数字摄影中,色彩转换滤镜基本上不需要。为从日光转换到钨丝灯人造光,只需调整相关的红、蓝像

素的输出比例。自动白平衡设置只是在曝光前评估红/蓝平衡并据此调整红/蓝输出。工作方法是读取相机

对准的物体的反射光而不是光源,这也是偶尔会出现偏色的原因。如果拿不准并且有时间,在白平衡调整菜

单中应用设置选项。它也许包括晴朗天空中的日光(约6500k)、白云遮日(5500k)、钨丝灯光(2900k)和荧

光灯光。荧光灯管有3种主要类型:1、北光,色彩与白天的光线匹配(6500k)。2、冷白光(4300k)。3、

暖白光(3000k)。对于摄影目的来说,开耳文值可能是靠不住的,只是个指南。灯泡不能发出平衡的连续的

光谱,所以色彩再现也许有偏差。最普遍的是偏绿或偏黄绿,需要一枚色彩校正滤镜,对于胶卷相机,建议

在北窗光灯泡下拍摄使用CC20品滤镜,暖白光下使用CC30蓝滤镜。更先进的数字相机在白平衡菜中可以

单独设置这3种荧光灯类型。在通常的环境中,如果数字相机有自定义设置选项,可以从一张光源直接照明

的白卡纸上读取数值。

环境效应

我们在观看彩色照片或反转片以及电视或计算机屏幕时,“环境”效应会显现出来。眼睛会适应观看影像

时的环境光的色温这自然会影响影像的色彩显示。测试标准是复杂的。在投射电影胶片或反转片时,由于是

在暗房间内,环境效应或多或少被排除了,在灯箱上观看是完全相反的方法。电视一般在夜晚观看,所以在

测试电视显示彩色胶卷时,照明显示屏的环境光的色温为5400k,比标准的电视显示屏白色温6500k暖。

在计算机影像处理中,环境也是一个因素。为了精确、稳定地工作,环境光水平及其色温应保持不变。

好显示器允许自己设置显示屏色温。

把彩色照片从人造光下拿到日光下以及反过来将显现出环境效应。

镜头和色温

决定影像色彩平衡的另一个因素是镜头。根据镜头设计中所用的光学玻璃以及镜片数量,通过镜头的光

线的色温是可变的。一般的规则是,高折射率玻璃倾向于稍稍偏黄.因而影像色彩偏暖,镜头中镜片越多,

影像越偏暖,比如变焦镜头。有胶合镜片的老镜头也偏黄。

这些因素在今天正在失去重要性.镜头镀膜可以校正大量的色彩传递偏差。

老式色温表通过旋转红和蓝滤镜来测量红/蓝平衡。现代数字色温表(右)显示需要在镜头前佩带的滤镜

来匹配胶卷类型的色温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2:1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94389104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平衡调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平衡调整.pdf

上一篇:磁带录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白平衡调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