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时间:2023-03-02 00:22:38 阅读: 评论:0

你好少代会-等效替代法

人才培养模式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阅读课文)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2006-2020)》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已进入执行

阶段。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国家将强力实施、稳步推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把以

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

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

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

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

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

展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

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

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

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

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

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

断、创新的人。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

的事情,并展开思考。

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

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

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

接受、认可的观点。

5、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期待

取得成功,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

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

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

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

必由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

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

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其

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

创新。为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1.教书育人的理念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要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

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

这就要求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的第一天职,强化教师从事教学

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通过推动教授、名师上课堂,营造尊教、尚

教、爱教、乐教的浓厚氛围,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研究和实施创新教育。

2.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自主确定专业

方向、自主设计知识结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

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拓展空间。

3.以创新为重点的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大学教育及时反映社会

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大学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大学教育

与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以创新为重点,就是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始终

紧扣创新这个主题,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灌输到学生大脑中,把创新能力培养

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4.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成功、成才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师

的责任,学校的任务。以成才为目标,就是要求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展开各项工

作,就是要把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就是要促

使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中。以成才为目标的理念,要求把创新教

育贯穿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对高校的教

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首先进行教育创新。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

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

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

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

育模式:

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

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

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使学

生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

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

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

行为。

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主要体现在学习的目的性、刻苦性和创造性上。明确的学

习目的可促进学业进步。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人,更主要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怕

苦怕累就不可能获得真才实学,要有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习的创造性要求学

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这既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后从事实际

工作的需要。

2.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

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

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

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利

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大学的功能演变来看,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知识传播

与知识创新的一个开放性、扩散性的平台。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地位和作用决

定了大学的教育应是开放性的,坚持校内与校外结合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而且其营造

的创新教育社会氛围,有利于把创新教育从校内教育的实践引向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实践。

3.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

性,过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

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

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要坚持按“理

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评价学生不能单一地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

是要看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

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创新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努力形成“鼓励创

新、宽容失败、奖励成功”的制度环境。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

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思想,把培养具有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放到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确立惟有创新教

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惟有创新人才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识。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

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建立先进的创新教育文化

文化观念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就创新人才

培养而言,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创新教育是有消极影响的。比如在与教育关联甚密的经学

和中庸文化中,就特别讲求教化灌输,不鼓励冒尖,不许怀疑,这势必会导致人们不愿冒头,

不敢超越。而创新包含着否定,包含着批判,也蕴含着超越,而追求服从与统一,是对创新

的反动。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敢于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这些阻碍创新

教育的传统文化,即需要在大学里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

校园人文环境。

2.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实施的好坏,教师是个关键因素。没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

创新型人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

要加强创新型教师培养,逐步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教育观念,具有广博的

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型教师的言传身教,

把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3.构建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

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

革,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取之不竭

的优质资源和环境。

首先,教师要教学科研并举。现代大学兼具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功能。教师

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课

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本领。

其次,需要构建科教结合的创新平台和优化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

本科阶段,更多的时候需要经历本科、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等教育过程来完成,但本科教

育是重要基础。本科阶段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因此必须重视

创新平台建设和知识结构优化,努力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使学

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

最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熏陶。人文精神和

科学精神不仅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在教

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因此,要重视大学的创新文化建

设,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好的精神家园。

4.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制度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创新活力不足

的弊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

式,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要突破体制性制约,创新大学的学术组织,

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与互动,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要在招生、培养

等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模式;要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创新教育,

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人格培育。

5.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

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注意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要通过典型引路,

鼓励创新,活化教法,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还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

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关键。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要加强对监督反馈信息的管理,充分发挥

教学反馈信息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注意各种激励手段的综合运

用,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多种形式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在高校的

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良好的制度

和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人才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罗建国赵亮.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

[3]赫冀成.教学科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4]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

(15/16).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00:2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877581031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才培养模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才培养模式.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