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六年级下册科学

更新时间:2023-03-01 22:52:07 阅读: 评论:0

耳机设置-天然气维修

六年级下册科学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如何清洗眼镜)

1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

1.住房的基本结构(多个分类标准)

(1)从功能分类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

(2)从高度分类有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3)从楼体结构分类有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结构等。

2.住房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

3.住房由供水、排水、供暖、采光、通风、电路、煤气、承重、网络等多个系统组成。

4.住房建造的过程: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5.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第2课认识工程

1.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3.认识港珠澳大桥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港珠澳大桥面临的限制和挑战以及解决办法

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

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相结合

桥梁和隧道缺少岛屿连接修建人工岛

海底淤泥问题与环境保护用圆钢筒围岛

(3)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2

4.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5.“中国天眼”、高铁、“鸟巢”体育场、“天宫”空间站等宏大的工程都应用了大量的科学

技术。

6.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工程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的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的

实施也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

第3课建造塔台

1.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的因素

(1)足球教练训练塔台不固定位置,可以随需要变换位置。

(2)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

(3)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

2.制订标书

(1)从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方面,制作标书。

(2)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3)制订标书时,要综合小组内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3.投标发布会

(1)可以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2)小组依次进行投标讲解,介绍本组塔台设计的优势。

(3)其他小组进行有理由的质疑与评议。

4设计塔台模型

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实施建设

3

4.设计塔台模型要考虑的因素

(1)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多用三角形结构,接口处牢固。塔身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有利于

抗风、抗震、增加塔台的稳定性。

(2)防止塔台倾斜:立柱的高度相同,结构对称。

(3)抗风的方法:塔身采用框架结构,减小受到的风力。

(4)抗震的方法

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部质量。

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弹簧。

③免震:塔台底部滚珠。

(5)控制成本:不能太大、太高,以防材料不够用。

5.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

1.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

(1)动手制作:①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②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

要考虑节省胶带。

(2)开始搭建底座:①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②使用三角形结

构可使塔台稳固。

(3)基本搭建完成:①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有地方需要修补。②为建造的塔台模型起

个名称。

2.制作模型时,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当小组内成员意见不同时,要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

点。

3.在实际制作模型的活动中,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研讨后,先修

改图纸再实施制作。要保持设计图纸与建造模型的一致性。

第6课测试塔台模型

1.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测试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4

2.明确测试标准,以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

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

3.展示与测试

(1)测试高度,需要使用直尺等材料。

(2)测试顶端承重,需要使用书本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做重物。

(3)测试抗风能力,需要使用电风扇。

(4)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地震模拟。

(5)完成一项测试任务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4.各组梳理塔台模型建造中的问题。

第7课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2.评估与改进:小组交流评估→明确问题→改进设计

3.塔台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1)重新调整斜杆结构,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让外形更加美观。

(2)重新调整框架结构,让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稳固。

(3)制作过程随时进行准确测量,减小误差。

(4)组员分工协作的同时要加强沟通,保证整体搭建顺利完成。

(5)制作过程中,要合理裁剪吸管,避免浪费。

(6)在连接吸管时,要避免破坏吸管的整体结构,导致承重能力下降。

4.根据塔台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进行改进设计,并画出设计图。

问题梳理记录单

小组:日期:

(1)塔台模型高度太高,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

(2)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造成承重能力差。

(3)制作还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于抗震有影响。

(4)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

(5)底部较轻,不利于抗震。

(6)制作过程中测量有误差,成品有倾斜的问题。

5

5.将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重新加工,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具材料

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2.调查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了解、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

3.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

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4.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小区域。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

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5.调查方法

(1)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2)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

6.成果形式: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

7.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注意事项:

(1)不要伤害生物,注意自己的安全!

(2)如果校园中的生物较少,可以到周围公园或田间开展调查活动。

(3)遇到小鸟从校园里飞到校园外,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

8.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是在哪儿找到的。

2.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6

(1)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

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2)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3)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

3.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的名称太长,直接写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上写不下,可以用编号

的方法来做,也可以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4.校园中的花坛、草坪、池塘等区域生物种类较多,橡胶操场、水泥路面、教室等区域生物种

类较少。这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5.校园中的动植物存在的关系: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

6.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第3课形形色色的植物

1.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苔藓、蕨类、云杉(裸子植物)、水稻(被子植物)

2.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选择两株植物,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

培育来的。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花瓣数量,花的整体结构等。

不同点:花瓣的颜色、形状等。

相同点:叶脉的形状、叶片边缘的形状等。

不同点:叶片的整体形状等。

3.遗传和变异

(1)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2)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

(1)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2)抗倒小麦增加了粮食产量。

(3)太空椒、无子西瓜等都改善着人类生活。

5.孟德尔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

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7

第4课多种多样的动物

1.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1)右侧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相同,它遗传了狗妈妈的毛色。左侧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不同,

它相对狗妈妈的毛色来说发生了变异。

(2)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白色的,因为左侧小狗的毛色是白色,它可能是遗传了狗爸爸

的毛色。

2.动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动物亲代与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

3.与植物世界一样,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

4.动物的分类

(1)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鸟类包括燕子、大雁、丹顶鹤、鸡、鸵鸟、

企鹅等。

(2)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哺乳类)。哺

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人类也属

于哺乳动物。

(3)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鱼类包括鲫鱼、金鱼、带鱼、

鲨鱼等。有一些动物名称里含鱼,但不是鱼类,如鲸鱼、鳄鱼、章鱼、墨鱼等都不属于鱼类。

(4)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昆虫类)。昆虫包

括蚕、蝴蝶、蜜蜂、苍蝇、蚊子、蜻蜓、蟑螂、蟋蟀等。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

述的是变异现象。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1.动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中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在世界上不能找到完全

相同的两个人。

8

3.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2个性状可以呈现2x2=4类相貌,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

=8类相貌,4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x2=16类相貌,······

4.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的颜色等有无数种组

合可能。

5.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

6.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7.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第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

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2.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

古老的脊椎动物。

3.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古生物已经灭绝,一些现存生物与古生物相似,

也有些古生物至今仍存活,如鲎(hòu)等。

4.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

之间的亲缘关系。

5.认识古生物的化石

6.研究古生物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第7课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

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2.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2)建立植

物种子库和花粉库。(3)建立动物精子库。(4)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9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认识太阳

(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

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1)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

(2)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

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3)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

(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

年甚至数百万年。

第2课八颗行星

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

2.给八颗行星排序

(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简记为: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最大的行

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

10

长纸带被平均分为48份。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4.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00万千米。

5.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

的远近差异非常大。

6.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

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

第3课日食

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

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2.模拟三球运动

3.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4.模拟日食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

“太阳”的情况。

(5)实验现象: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月球会完全挡住太阳;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月

球不能完全挡住太阳。

(6)实验结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并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才能挡住太阳光,

形成日食。

5.金星凌日

(1)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

11

(2)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

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

(3)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比月球大得多),但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像一个

小黑点(不能像月球那样挡住太阳),这是因为金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远得多。

第4课认识星座

1.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

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

2.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

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

3.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4.天空中的星星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通过建星座模型来帮助我们认识星座。用投影机的

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不同。

5.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第5课夏季星空

1.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

2.利用星座找方向:先找到北斗七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两颗星的连线沿勺口方向延长,在

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方,

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

3.根据季节和星图,可以确定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位置。

4.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银河。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

5.夏季星空中有三颗亮星组成了“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

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6.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

7.在夜晚观星时,将事先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

12

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了。

8.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星空观。

第6课浩瀚的宇宙

1.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

2.银河系的结构

(1)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

(2)银河系又像一个漩涡,它有多条旋臂。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

约2.6万光年。

(3)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3.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模拟银河系的“恒星”。模型用胶水固定米粒,银河系中天体之

间的引力使“恒星”固定在银河系中。

4.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

星系。

5.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

之中。

6.向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描述我们的地址时,可以描述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中国等。

第7课探索宇宙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

位于贵州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天宫”空间站

(1)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

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

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2)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

13

(3)第三阶段:航天时化。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其中月球是

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

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卫星、“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等。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各种动植物,包

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厨房中的物质

(1)水是透明并且会流动的液体,它没有味道。

(2)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它是咸的。

(3)铁锅是由坚硬且传热快的金属做的,而锅把手是由可以隔热的塑料或木头做的。

3.各种物质都在不断地变化,很多变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厨房中的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饭,冰箱可以将水冻成冰块,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变

质等。

5.不同的变化

(1)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

的物质。

(2)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3)我们把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6.泡沫灭火器灭火、燃放烟花、铜狮生锈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是化学变化。

14

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

1.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2.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加入水瓶盖时,会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

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而在其他五个瓶盖中,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

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3.收集产生的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

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让小苏打与白醋接触。

(2)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到有气体生成,密封袋鼓

起来。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不助燃。如图,将二氧化碳沿着烧杯壁缓缓倾倒,我们能观察到靠近

底部的蜡烛先熄灭,过会儿上面的那支蜡烛也熄灭了。

5.鸡蛋壳和贝壳也能和白醋反应产生气体。

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1.蜡烛燃烧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

2.加热白砂糖

(1)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

(2)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

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

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

3.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15

4.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如用面粉烘制蛋糕、虾被煮熟后变红。有些变化

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害,如钢铁生锈、酸雨导致的后果。

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

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

2.观察变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是否为化学变化的判断,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

例如电灯发光(发光发热)、混合红墨水和清水(颜色变化)、泥水静置(生成沉淀)、烧水

(产生气体)等都是物理变化。

3.铁钉生锈实验

①有水、无空气②有水、有空气③无水、有空气

(1)3组实验中,第②组(装半量筒水,既有水又有空气)的铁钉最先生锈。

(2)铁生锈需要具备水和空气两个条件。

(3)铁锈是一种与铁不同的物质,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4)铁钉生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主要原理是隔离水和空气。常用的方法包括:(1)放在干燥处;(2)刷

上油漆;(3)涂抹油;(4)电镀;(5)搪瓷;(6)制成合金等。

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1.大地之下有各种矿物,可以用来冶炼不同的金属;有许多美丽珍贵的宝石,可以装点我们的

生活;还有煤炭、石油等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这些宝藏,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许多变化才形成

的。

2.煤的形成:亿万年前的植物被掩埋,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慢慢变成了煤。

3.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

4.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

5.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大气体积的21%。

6.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有机物),增加

了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

7.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化学变化形成的。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

的生产生活材料:燃油、塑料、纤维、沥青等。

8.从铁矿石里把铁冶炼出来,需要经过化学变化;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药品,需要经历化学变化;

农业上需要的化肥,也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制造的。

16

第6课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1.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

们的生命。

2.种子发芽、我们的身体长高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3.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够被点燃,说明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

4.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

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5.我们身体的生长也是一种化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6.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

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

1.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

(1)剪下两块紫甘蓝叶片,把它们分别浸泡在白醋和水中,白醋中的紫甘蓝慢慢变成红色,

水中的紫甘蓝颜色不变,仍然是紫色。

(2)紫甘蓝和白醋的反应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2.紫甘蓝汁与常见液体的反应

(1)紫甘蓝汁与白醋、柠檬汁等酸性溶液反应变成红色。

(2)紫甘蓝汁与洗衣液、小苏打溶液等碱性溶液反应变成蓝色。

(3)紫甘蓝汁与水、白砂糖水等中性溶液不反应,仍然保持原来的紫色。

3.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色彩,美化我们的生活。

(2)可以生产药物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3)可以制造矿泉水瓶,方便把饮用水带到很多地方。

4.关注我们的环境

(1)如果塑料矿泉水瓶被丢弃到环境中,会在环境中存在几百年,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

要学会回收矿泉水瓶和其他塑料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我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

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正在利用化学变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17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

种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

教师准备: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米饭、馒头、苹果、西瓜、

土豆、牛奶、鸡肉……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

们真的了解食物吗?从这个单元我们将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与我们健康之间的关系。让我

们从调查“一天的食物”来开始对食物的研究吧!(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

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

学生汇报。

18

(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讨论记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炒三丝”算几种食物?零食是否要记录?喝过的水要不要记

录等;

(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注意:把每种食物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

录。要求:每样食物写在一张卡片上(每人20张,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编号,便于区分)。

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学生将昨天吃的食物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总。

谈话: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

2、给食物分类

把小组内的记录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

要求:

(1)把认为是同一类食物的卡片摆成一竖行贴在展板上。

(2)在这竖行的排头位置,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写上这一竖行食物的类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配合学生在黑板上贴纸条)

对于这样的分类,你们认同吗?(配合学生调整黑板上的卡片)

(3)你们还有怎么划分类别的方法?(展示不同分类方法的贴板)

按喜欢吃的分类;

按味道分类;

按生活习惯分类;

按食物结构分类;

按食物来源分类;

……

讲解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以及分类标准。整理卡片把动物类和植物类食物

分别贴在贴板的两侧。

19

对照贴板数一数自己吃的食物是动物类食物多还是植物类食物多。

(4)举例说说荤食、素食还可以分为哪几种?

三、小结

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着不同类别的食

物,摄取种类丰富的食物是我们人类进食的特点。当我们吃下这样丰富的食物后,食物会给我

们提供些什么营养呢?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解答这个问题。

2、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

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

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

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20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

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

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

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3)汇报交流

A.蛋白质组: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

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生命的产

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举例:粮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

B.糖类组: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

类氧化分解提供的。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类也

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淀粉也是糖类。

我们吃的粮食,如米、麦、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C.脂肪组:

脂肪俗称油脂。按来源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

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有的脂肪中还

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提供的热量较相同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

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与多

21

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脂肪在人体营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00^40%是由脂

肪所提供的。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植物油、动物油、肥肉……

D.维生素组: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须的一类

低分子化合物。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

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则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

症”。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矿物质组:

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人体其实是由各种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很多矿物质元素为酶的必需组分,

可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渗透压、氧气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系统完整性),也是身体组织

和骨骼生长及维持所必需的。有些矿物质(如钙、磷、钠、镁、硫、氯化物)含量较大,有些则

仅含微量。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钻、铜、氟、碘、铁、锌、铬、硒、锰、钥。大多数矿物质

(锌除外)都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样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补充。

食盐、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F.水组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00^7000,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

占体重的800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例如:营养成

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

水里,才能够被排出体外。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

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

甚至危及生命。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1)引导:通过探讨交流我们已经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拿出我们

上节课调查食物时填写的卡片,将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卡片的背

面或者食物名称的旁边);然后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2)小组活动:先做补充记录,再重新分类并做好统计

22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3)展示交流(投影仪展示小组统计表)。

(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

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

分,那就更有趣了。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教我们检验脂肪和糖类;还告诉了我们

寻找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亲自动手做一做吧!

(2)分组活动

注意:检验糖类,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检验脂肪实验时,不

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时,应仔细找找不

同食物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3)汇报交流

三、小结

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课外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22:5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823271021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下册科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下册科学.pdf

上一篇:夏夜多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