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随笔3篇
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复杂的、丰富的,又是一个可以激发教师创造性
的过程,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组织和运筹教育活动,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
教学心得随笔,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学心得随笔范文1:教学体会
本学期是由冬季转向夏季的,所以,在走走跑跑这一单元的安排
中,设定了由耐力训练转向短程的加速跑训练这一总的路线。
※走是人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能力。通过走的
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走的方法,形成走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
态,提高走的能力,为接下来的跑做好准备,所以在学期开头安排了
两节“走”的基础课:
1、自然走、直线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走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郊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
习环境中享受“走”的快乐。配合儿歌“两臂前后摆,脚要向前迈,
脚跟先着地,脚掌蹬脚面,抬头又挺胸,身体不能歪。”形象生动的
进行教学,再让学生进行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创想活动。在教学中,
我重视学生脚的着地动作、上体姿势和上下肢地配合,强调抬头、挺
胸、直腰的身体姿势地培养。
2、模仿各种人物、动物走
这节课的主题是“模仿”,让学生模仿各种人物(解放军、老奶奶、
老爷爷、运动员……)、各种动物(鸭子、螃蟹、猴子……)走的形象,通
过模仿练习,增进学生走的能力。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变得更生动、更活泼了。大部
分学生在进行踏步走时,通过对解放军叔叔的学习,己经能很好做到
精神饱满、动作有力。一(3)班朱某某、张某某、李某某等同学模仿的
老爷爷、老奶奶十分形象、生动,表现出老爷爷、老奶奶年老弯腰、
步履蹒跚的样子。一(4)班陆某、马某某同学的鸭子走很有创意,他们
做出了鸭子走时的摇摇摆摆、晃晃悠悠的形象。
※自然地形跑是利用校园里比较好的自然环境,配合校园的基本
设施(树丛、台阶、横杠……)进行的一种耐力训练,学习氛围比较宽松,
容易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前两节课中我主要是创设了“春天”这一
个情境,通过找春天、郊游等情节,让学生在比较生动、形象的环境
中进行走、跑结合的慢速跑,新鲜的刺激使学生不容易觉得累。第三
节课中在自然地形跑中安排了找宝藏的游戏,课前把宝藏藏在校园的
花坛,树边,课上把学生分成相同数量的小组,在找宝藏前先安排一
段必跑的路,然后再进行找宝藏游戏。这样练习下来,效果比较好,
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参与练习,充分体现了“玩中学、乐中学”的
特点。
※在“短程跑”中这个学期安排了30米跑和自然站立式起跑,学
习自然站立式起跑前先安排各种姿势的起跑的自然跑,发挥学生的想
象力、创造力,在实践中摸索比较快的起跑方法,再进行自然站立式
起跑的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跑中还安排了很多游戏,像接力
跑、追逐跑、绕物接力跑,在游戏中锻炼了学生的跑的能力,又培养
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而且比
较投入,在一开始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很差,学生输了,会怪某个同学,
后来经过教育,学生的这种现象有所改善,能很好的合作。
教学心得随笔范文2:
教学常规”是一系列教育教学规范中经常起作用的、工作规程以
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正常运行的机制。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
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
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
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
眼界,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一、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曾有一位
老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可见认真备课才能为自己在课堂上的熟练驾驭提供保障。深知此点,
在平时的备课当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上重难点
的突破想好方法,为学生的理解搭好台阶,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
学生。
但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发现在自己的备课当中
“资源开发充分”做得不够,常规中要求“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
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语文的学习,
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课文,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
这一大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万物,学会微笑;可以引领
学生倾听社会中多元声音,学会思考;可以引领学生寻找温暖的点滴,
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在课文中所要求学生学习的,但往往学生只是雁
过而不留声,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调动,调动所有的“课内外的资
源”为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高提供帮助,给予牵引。具体到每一篇
课文,我觉得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在自己查找的资料中进行
筛选,课文学习结束之后,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己亲
身实践中感受课文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
自己感悟。
二、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最近我在上《小动物过冬》
这一课时,我在让学生默读课文之后,想想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因为
课前没有布置预习,我上课也十分没有底,对学生的答案做好了充分
的准备,还为自己如何点拨、引导着实下了一番心思,没想到上课时
竟然都没用上,喊了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就已经说得八九不离十了,
两个同学又一补充,就完成了。这就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审视,我认
为在我的头脑中,备学生时,就多了一条,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
的理解力,创造力。
三、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
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
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
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
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
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
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四、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
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
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
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五、在学习中我发现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语文的作业不外乎读、抄、背等,但除此之外也还有许多作业形式,
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可以让学生设计广告语……多样的作业形
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更充分锻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
空间与时间。但我校的学生自觉性尚待提高,如何找到这样一个平衡
点,才能够将多种作业形式的作用发挥至无限大。
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不仅感受到了整个教
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教学心得随笔范文3: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
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信息技术教师
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体心得有以下两点: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营造好学生课堂
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
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
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
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
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
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
补短。其次,可以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
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
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
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
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
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
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
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
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
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
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22:0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79549101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师感悟随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师感悟随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