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公开课

更新时间:2023-03-01 21:25:46 阅读: 评论:0

感冒了能喂奶吗-骨头汤的做法

中班公开课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腾冲旅游攻略)

中班公开课优秀教案ppt

中班公开课优秀教案ppt

【篇一: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数学课件教案《好饿的

蛇》】

《好饿的小蛇》教案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

的童趣。

活动准备:《好饿的小蛇》绘本书及课件,西瓜、桃子、草莓等图

片、小蛇头饰。

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

好呀!教师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前环衬。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蛇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小蛇在森林里干什

么呢?诶,小蛇怎么张着大嘴巴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教师初步讲解故事。

1、小蛇和苹果的图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

现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

由想象回答)

2、吃下苹果小蛇的图片: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

了?(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蛇吃饱了在呼呼的睡觉呢。

三、完整的讲述故事,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1、好饿的小蛇是怎样走路的呢?(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2、小蛇都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一一出示小蛇吃过的东西的图片)

它吃苹果(香蕉、饭团??)时的声音是这样的呢?

好饿的小蛇吃下苹果(香蕉、饭团??)后,它的肚子变得怎样了呢?

小结:原来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模仿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

1、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老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

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

好呀!

2、(将草莓、桃子、西瓜放在黑板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

饰,模仿小蛇进行情景表演。

3、提问:吃掉草莓(桃子、西瓜)的小蛇,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那小朋友想一下为什么小蛇的肚子会变成它吃的东西的形状?小

蛇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呢?

2、教师归纳幼儿讲述内容,进行简单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

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习小蛇,啊呜一口吞下去,小肚皮

要撑坏的。

【篇二:幼儿园中班阅读优质公开课《换一换》应彩云

教案】

《换一换》(赠送视频+ppt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叫声,并乐意模仿。

2、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

2、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

活动准备:

ppt小动物的图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学一学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看一看并说一说都是谁,它们是怎样叫

的?

2、教师示范:小鸡是鸡叽叽叽的叫着,幼儿学习老师的句式说一说。

二、看ppt,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封面图,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请幼儿认一认封面上的字换一换,小鸡到底要换什么呢?

2、看ppt,分段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型并乐意模仿小

鸡变换的叫声(1)欣赏第一幅画

师:小朋友们看,上面有谁啊?小鸡在和鸡妈妈说:我出去玩啦!

叽叽,于是小鸡便叽叽的上路了。

(2)欣赏第二、三幅图,乐意模仿小鸡变换的叫声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

师:你们看它遇到了谁呀?小老鼠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老鼠说:小

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小鸡和小老鼠交换了叫声,那小鸡现在怎么

叫了呀?小鸡便吱吱的上路了

(3)欣赏第四、五幅图,感受句型XX,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猪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猪又说了

同一句话:小猪,换一换叫声好吗?(让幼儿一起尝试说一说)小鸡

和小猪交换了叫声,那现在小鸡怎么叫了呢?小鸡哼哼的上路了。

(4)欣赏第六幅图

师:一路上小鸡又碰到了朋友,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青蛙怎

么叫的呢?

三、游戏一:换声音

1、教师扮小鸡,一幼儿扮青蛙,进行游戏。

2、请两名幼儿分别扮两只小动物,进行游戏。

游戏二:换名字

1、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游戏。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3、请3名幼儿尝试换名字的游戏。

四、看ppt,教师分段讲故事后半部分

1、小鸡和三位朋友都换了叫声,他还会遇到谁呢?

2、大猫想干什么?小鸡怎么做?(通过观察图片,大胆的想象与猜

测,想出各种办法。)

2、看幻灯最后一页: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为什么会觉得奇怪?

更多名师教案,大、中、小班教学视频,配套教案,ppt。

【篇三: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公开课《百家姓》教案课

件】

《百家姓》

(赠送视频+ppt课件、教案)

一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感受传统姓氏文化的特点,为自己是中国

人而骄傲。二活动准备:

1、16个幼儿(要有同姓的)

2、白板

3、记号笔

4、白纸

5、名人照、录音、《百家姓》前16姓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1、老师:我是###,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

——幼儿介绍。异地教学时,这环节,既很利索地缩短了陌生师生

的距离,又直接导入活动。

二、知道百家姓

1、找自己的姓

1]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介绍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姓“应”

(出事汉字“应”)。你姓什么?——大家一起说,为了加快活动的节

奏。

2]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去认一认,有你的姓吗?请你把它(卡片)

拿来。——一起念一遍。3]这里有多少姓?——让孩子自己数,大

班孩子有自己的数数方法。活动中:

幼:我没拿到??

师:你的姓,这里有吗?

幼:点头。

师:这里有多少姓?

幼:11个??13个??

4]那我们在座的伙伴有几个?

活动中:

孩子数:16个。

5]我们16个人,怎么会只有13个姓呢?(引发对同姓者的关

注)。

活动中:

幼:因为我姓李,他也姓李??还有,他们两个是一样的姓??

2、共同的姓

1]你们是同姓,哦,我们伙伴之间有同姓的。嗳,你家里谁和你

同姓?

活动中:

幼:爸爸和我同姓??爷爷和我同姓??弟弟和我同姓??姐姐和我同

姓??妈妈和我同姓??师:一般地说,家里大多数的爷爷、爸爸、你、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同姓,(也有少数是妈妈和你同姓——如果

班上没有与母亲同姓,就不说。)

2]除了班上、家里,有和你同姓的,这里那么多老师,有和你同姓的

吗?请你去问问、打听打听。

活动中:

老师:你有兴趣去打听打听,有谁和你同姓的?

老师:有兴趣地去问问

3]来说说,你找到几个同姓的?

——这里要掌好节奏。时间不宜长2~3分钟。

活动中:

老师:我们有时间限制,倒数10、9、8、7、??好,请各就各位。

(等坐定)你找到和你同姓的人吗?

幼:找到??没找到??

老师:请找到的先来说说,你找到了几个?我们写“人”一笔表示一

个人。??找到的人不多,5人??请一个没找到的:“你是怎么找的?

你问问。”

幼儿:“谁姓赵?”(哄堂大笑。)

老师:哦~这样问怎么找得到呢?礼貌一点啦(俯身在其耳边:请问

谁姓赵?)幼:请问哪位老师姓赵?(立刻有人举手)。数一数??3

老师:(边纪录边)谁有兴趣来找找?

(举手的幼儿很多,并且用礼貌的语言询问。

老师关注:“看,这样说才找得到”。看找到同姓的过半就行)。

老师:看看,这里那么多人中,哪个姓是最多见的姓?

幼:黄!

老师:你怎么知道?

幼:有7笔??有7人??

4]同姓是亲人。

老师:同姓的人还多着呢。可是,怎么会有那么多同姓的人呢?你

仔细看看,你家里和你同姓的爷爷、爸爸、你,你们怎么会同姓的呢?

那是因为爷爷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他的后代

你、哥哥姐姐,家里那些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是亲人!

那么,班上和你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吗?

幼:不是。

老师:其实啊,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同姓的人是一家人,同姓的人

是亲人。再看看,班上同姓的人,有没有一点像亲戚的样子?

——让孩子体会,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体会同姓之间那种血肉

相融的感觉。活动中:

幼:他们有一点像的??我和同姓的老师也有一点像的,我们都是双

眼皮??

3、不同的姓

1]找不同姓的人

老师::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活动中:

幼儿愣了一下,我追问:“你妈妈姓什么?”

——同时提示“这里没有的别的姓”,引导孩子用排除法思考。

幼:

2]请找找这里,哪些老师和我们不同姓的?找到了,请老师用小

纸片写下来。——幼儿寻找。过程中,老师提示:知道怎么找了?

活动中:

幼儿边找边贴在展示板上。

老师:看看。

幼儿惊呼:真多啊!

3]百家姓

老师:(顺势)知道吗?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音乐:祖海《百家姓》。一则可以营造一种震撼的气氛,二则

可以引导孩子静心于下一个环节。

老师:(出示《百家姓》的前十五个姓,与歌曲同步地)中国人的

姓还远远不止这些(重复是为了加强表达)。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

有500多个呢,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只要是中国名字,你的姓

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

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传给

谁?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

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这里大段的内容由老师娓娓讲述,所以,会有些沉闷。于是,

在这里插入“你的姓传给谁”这样的问题,即了解孩子是否理解“传

承”,又可以调节气氛。

活动中:

孩子不理解,所以纷纷要“传给妹妹、姐姐”。于是,在这里预设“传

给后代”,孩子即刻理解,反应出“我要传给儿子”。

一个女孩:我可以传给儿子吗?女的可以传吗?

我接应:可以,只要你和家里人商量好,因为一般是男的传的。

三、了不起的中国人

1、这些都是中国人,你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吗?(一一出示了不起的

中国人的相片)哪些人与你同姓的?

2、这些人因为很了不起,才让世界人民知道他们的名字。你想办法

了解一下,与你同姓的那个名字,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以后

再来聊聊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21:2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77146101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班公开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班公开课.pdf

上一篇:祝愿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班公开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