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乐曲简介
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此曲原为东晋时期的大将桓
伊所奏的笛曲,后经人改编为琴曲。桓伊字叔夏,小名野王,曾参加著名的“淝水之战”并
立下战功。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
人。所以《梅花三弄》也是一首抒情述志的乐曲。全曲分为十段,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乐曲
结构是循环体。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
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一解题,提到相和三调
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
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
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桓伊传》,但未写明是以梅花
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
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
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
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
宁代尚流传。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
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
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
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
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
笛子
笛是吹孔气鸣乐器,被广泛用于中国民间戏曲、曲艺和器乐。笛子
大都由竹子制成,故亦称竹笛;因横持,又称横笛。中国竹笛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
期,竹笛已在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汉以后,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笛子音色清脆响亮,
音域较高,常被作为旋律主奏乐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吹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是
流传最广、民间最常用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
唐时著名笛曲有《落梅花》和《折柳》等曲。高适诗云:“借问梅花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之句。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曾对笛有过这样的赞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
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于此可见笛曲的艺术魅力。
古代吹笛的能手,晋有桓伊,其笛艺当时号称“江左第一”,据说《神
奇秘谱》中的琴曲《梅花三弄》就是根据他和笛曲《三调》改编的。
一、种类与形制:
笛子的种类繁多,主要的传统笛有曲笛和梆笛两种,二者形制各异,
音色也不同。
1、曲笛:以伴奏“昆腔”等戏曲而得名。音域较低,音色醇厚丰满,
讲究用气的技巧,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善于表现内在含蓄、柔润婉约的气质,具有南方音
乐的特色。承袭元代龙笛的形制,长度约为60厘米,内径约为1.7厘米。常见的曲笛有十二
孔。正面八孔为:吹孔一,膜孔一,按音孔六;背面四孔为:基音孔二、辅助音孔二。
2、梆笛:以伴奏梆子类戏曲而得名。音域稍高,音色清脆明朗,常
用舌上的技巧,富于节奏和装饰音型的变化,善于表现活波轻快、刚健豪爽的情绪,具有北
方音乐的特点。其形制与曲笛大同小异,长度约为40厘米,内径约1.3厘米。有比曲笛高八
度的高音、十二调套笛,接半音排列的十孔与十一孔笛、便于转调的加键笛、比曲笛低八度
的低音大竹笛、音域可调整的口笛、多支不同音区的笛子扎在一起的排笛以及在一支笛上有
两个吹孔的双管横笛等。
竹笛的不同长短形制,近代用不同的调名来指称。其命调方法是:
以第三孔的音名作为调名。例如第三孔所发的音为d2,就称为D调笛。一支笛子可吹出七个
调。上、尺、工、凡、六、五、乙是中国工尺谱的唱名。相当于近代唱名的do,re,mi,fa,
so,la,si。转调后的音位变化,通过指法改变或按半孔的技巧来得出,这种转调的方法,
宋朝时就已经很完整。
二、制笛材料:
制笛的竹材,有白竹、笛竹、苦竹等。此类竹子节长皮薄,内径较
规则,阴干后烤直,去竹青,色白如霜。据《乐书》记载:“翦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即指此类竹子。故吹笛又雅称为喷霜。凡制笛用竹,要求内径圆,一节制笛一根,两头粗细
之差不超过0.2
—0.3厘米,质地要求细密,一般以生长五至八年的竹子为佳。制成后
上漆并扎以环状的线圈,这不仅是为了坚固和美观,对音色也有利。此外,还有紫竹、湘妃
竹、凤眼竹、红竹、玉屏竹等皆可制笛。紫竹多节,色乌紫有光泽;湘妃竹、凤眼竹、红竹
等,表皮美丽,质地细密;贵州玉屏竹,光洁如玉,制成的玉屏笛,富有工艺特色,为观赏
珍品。凡属管径规则,粗细合度的管子,无论金属、竹、石、木、骨、塑料等皆可制笛。中
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并有许多文物流传至今。
三、笛膜:
笛膜的材料合适与否,贴膜技术如何,对竹笛的音色至关重要。笛
膜的材料有竹衣、苇衣、葱膜等,最合适的是苇衣。笛膜过老则音色闭闷,过嫩则容易破裂。
贴膜技术有三忌:一忌油污;二忌纹路粗,重叠而不匀;三忌过松或过紧。
四、笛的历史:
中国竹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有
“篴”,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湖北隋县曾候乙墓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的横吹篴,开
六孔,形制与笛相似,只是一端封闭。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墓葬中有六孔横笛。《旧唐书》
载,横吹竹笛来自羌人,从西域传入,汉武帝时丘仲等人将羌笛加以改造,制以七孔,长二
尺四寸(约80厘米)的横笛(《风俗通》)。魏晋时,横笛已作为横吹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在
中国北方广泛流传。隋时笛已有十二孔。唐时,出现了前六孔、旁一孔加竹模的笛子,称七
星笛(《乐书》)。元代六孔龙笛的笛管用丝线扎成一个个环节,原有二十四环,代表一年有二
十四个节气,漆成红色或黑色,并雕以龙凤图形,垂以红丝穗作为装饰,其形制与现代的曲
笛基本相同。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五、演奏技巧:
笛子以两手横持按孔,靠嘴、唇、舌控制气息而吹奏。其主要技法
和效果如下:
1、控音:通过气息的控制,使音量发生变化;
2、气变音:通过气流速度及方向的变化,使音升高或降低,幅度可
达半音;
3、循环换气:鼻吸口吐同时进行,使气流长吹不断;
4、气震、指震:气流通过胸腹或手指的震动,产生有规则的波音;
5、气冲音:气流强烈而短促的冲击,发出强断音;
6、泛音:通过口风的控制,发出基音的分音;
7、叠音:通过手指的急速动作形成很快的倚音,似乎和本音叠在一
起;
8、历音:大幅度的顺音阶而上或下的装饰音;
9、滑音:有指滑、气滑两种,指滑音幅度大;
10、颤音:中国竹笛有一些特殊的颤音,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11、叉口:按半孔及用指法变化的方法使音升高或降低;
12、剁音:强烈的气冲音和急速的指法拍打相结合而产生的音;
13、打音:手指在音孔上拍打,有时和气息配合,有时单用手指打
出声音;
14、吐音:用舌头的动作,使音短促。吐音分为轻吐、单吐、双吐
等;
15、花舌:又叫“打嘟噜”、“滚舌”,即颤动舌尖而发出的震音;
16、喉音:喉部震动发声。
六、曲目:
古代笛谱多已失传,仅留十余首见于文献记载。明清以后,大量笛
曲都以戏曲曲牌形式流传,主要有:《柳摇金》、《傍妆台》、《朝天子》、《万年欢》、《春日景和》、
《小开门》、《八板》等约100余首。此外尚有大量乐曲,在民间吹打乐中得到保存,如:《步
步高》、《桂枝香》、《满庭芳》、《玉娇枝》、《浣溪纱》、《浪淘沙》等。1949年以后出版了大量
笛子独奏曲,涌现了许多笛子演奏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曲目,如冯子存的《喜相逢》、《五梆
子》和《挂红灯》;陆春龄的《今昔》、《喜报》及《水乡新貌》;刘管乐的《卖菜》、《荫中鸟》
及《和平鸽》;赵松庭的《早晨》、《三五七》和《婺江风光》等。比较著名的传统曲目还有《百
鸟音》、《黄莺亮翅》、《鹧鸪飞》等。
===================***********=====================
晋书·桓伊传
伊字叔夏。父景,有当世才干,仕至侍中、丹杨尹、中领军、护军
将军、长社侯。
伊有武干,标悟简率,为王濛、刘惔所知,频参诸府军事,累迁大
司马参军。时苻坚强盛,边鄙多虞,朝议选能距捍疆场者,乃授伊淮南太守。以绥御有方,
进督豫州之十二郡扬州之江西五郡军事、建威将军、历阳太守,淮南如故。与谢玄共破贼别
将军鉴、张蛇等,以功封宣城县子,又进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及苻坚南
寇,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俱破坚于肥水,以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
钱百万,袍表千端。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
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微之相识。伊于岸
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
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于昏醟尤甚,惟狎昵诌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
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
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
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
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既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
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
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
有愧色。
伊在州十年,绥抚荒杂,甚得物倩。桓冲卒,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
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假节。伊到镇,以边境无虞,宜以宽恤为务,乃上疏
以江州虚耗,加连岁不登,今余户有五万六千,宜并合小县,除诸郡逋米,移州还镇豫章。
诏讼移州寻阳,其余皆听之。伊随宜拯抚,百姓赖焉。在任累年,征拜护军将军,以右军府
千人自随,配护军府。卒官。赠右将军,加散骑常侍,溢曰烈。
初,伊有马步铠六百领,豫为表,令死乃上之。表曰:“臣过蒙殊宠,
受任西藩。淮南之捷,逆兵奔北,人马器铠,随处放散。于时收拾败破,不足贯连。比年营
缮,并已修整。今六合虽一,余烬未灭,臣不以朽迈,犹欲输效力命,仰报皇恩。此志永绝,
衔恨泉壤。谨奉输马具装百具、步铠五百领,并在寻阳,请勒所属领受。”诏曰:“伊忠诚不
遂,益以伤怀,仍受其所上之铠。”
子肃之嗣。卒,子陵嗣。宋受禅,国除。伊弟不才,亦有将略,讨
孙恩,至冠军将军。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9:1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6925399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典十大名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典十大名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