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地理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1 19:03:42 阅读: 评论:0

激情与梦想-迪士尼游玩攻略

地理教案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青椒牛肉怎么炒)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15篇)

初中地理教案1

对于刚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来讲,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课对学

生的来讲就更为重要。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

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

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

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以疑激趣

教学片段一:(同步展示图片)——

教师问: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人们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

大家说为什么呀?

学生1:他们那地方很穷,修不起房子。

学生2:不对,沙特阿拉伯很富裕,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不可

能是因为穷。

学生3;老师,是不是因为那地方环境优美,住在屋顶可以尽情地

欣赏周围的风光,站的高,看的远。

学生4:不对,那晚上就不怕冷?也不怕下雨?

老师:同学们,要想搞清楚原因,就的好好学习地理,学好了你

的知识自然就丰富起来了,你就能解释了这些奇怪的现象。

学生们:老师,我们现在就很想知道沙特阿拉伯为什么把床位安

排在屋顶上?

老师:好吧,请同学们看地图,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带地区,

终年气温很高;气候干旱,很少下雨,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床

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

适应的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

学生们:啊?原来如此呀!

教学片段二:——

老师问:来自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原

因是什么?

学生1;他们没有鞋子穿,已经练出了赤脚走路,所以跑起来快。

学生2:不对,没有鞋子穿与跑的快没有关系。

学生3: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常追赶野兽练出来的。

学生4:是不是因为他们经常没有水喝,锻炼出了忍饥挨饿的本领,

在跑步中不觉得渴、饿。

老师:大家思维很活跃,老师感到很是欣慰,不过,你们说的还

是没有科学的依据,要想弄清楚原因,大家就的学好地理。现在我就

给大家讲为什么。请看图,非洲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

高,大气中含氧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适应了缺氧

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

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也是来自

东非高原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通过探究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说,学习地理这门课好

不好呀?有趣没趣呀?

学生:好,很有趣。

评析:

教师提出了一些的问题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疑激趣使学

生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养成求真、

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老师让学生先七嘴八舌地发言体

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谈话、聊天的形式来和学生对话,体现

了师生关系民主、融洽。也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学习

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学片段:

教师问:同学们,既然地理课能让我们内知道很多道理,那么如

何才能学好地理课呢?

学生1: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2:及时做作业和复习

学生3:上课认真听讲,不说小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生4: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日晒网。

教师;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地方或者了解一些地理现象,你还的必须

首先知道它们在地球的什么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去分析产生一些现

象的原因,对不对呀?

学生们:对

学生5:老师,像我国南方为什么就热,北方为什么就冷,这要看

地图才能分析出来。

学生6:为什么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人烟稀少,这也的看地图就能分

析出来。

学生7:如果不看地图,我们就不知道西藏在什么地方,美国在什

么地方。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对,学习地理离开了地图,就等与空中楼

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要想学好地理的确需要大家做好课前语系、课后复习、上

课认真听讲,你们说的这些道理是学习每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做到的地

理学科除了要求做到以上几方面以外,我们还得重视学会读图,提高

读图、识图能力。

评析:

长期以来,所有的课程的学习都好似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

一言堂,根本没有学生发言的权利,以上对话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学

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课堂充满了民主的气氛,从

对话中也能感到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种把学生看成

什么也不知道的陈旧的观念在这里荡然无存。

案例反思:

本课以“聊天”、“谈话”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

的关系,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

到理性认识。尽量利用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积极思维、积极发言,学习有兴趣。坚持了“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讲述为辅,学生的思维在前马脚市的点拨在、评价在后”的原则,

使学生树立起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初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

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

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

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

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

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

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

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

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

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深入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导学题:

1、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2、怎么详细描述亚洲的位置?

第一步: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

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

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

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师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通过观察图验证学生的答案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详解

学生展示1略

学生展示2略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师生共同验证答案: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

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

濒临大西洋。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相邻北美洲、大洋洲、欧

洲、非洲

第三步:观察课件找到亚洲的四至点,验证学生答案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

的大部分。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

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

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教师小结1:通过自学,读图观察练习,我们已经学习到如何描述

大洲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个

活动]

合作1: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

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

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

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

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

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

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

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

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

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

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的教材分析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

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

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

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

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

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

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

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

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

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

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

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

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

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

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

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

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

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

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

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

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

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

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

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边指图边看书边总结的方法。充分

利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

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明确:第一,国界线

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

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巩固所学的国界和领土的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

运用到分析实际问题中去。

对于“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师可充分利用世界地理区域的划

分图。由于有13个分区较为繁琐,又需要落实在图上,教师可以设计

游戏式的指图快速抢答或者在图上填地区的名称。注意,要学生明确

13个地区都分属哪个大洲。

对于重要的国际组织,首先应阐述建立国际组织的重要意义。由

于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民族等

的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国际组织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

织的基本概况,可由学生阅读后,师问生答。这部分应补充一些联合

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作用的实例,如以巴冲突、联合国在南斯拉夫

的维和行动,对非洲灾荒的人道主义援助等。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

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

教学工具:

世界政区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

之间的国界线”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可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按热量、

水分和植被的变化规律,又可分为不同的自然带。这些差异都是根据

自然规律划分的。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

的。世界上大约有190多个国家,你能举出你熟悉的国家和他们所在

的大洲吗?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

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世界的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

【提问】这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

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

的国家吗?(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

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2/3;而位于地

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仅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

一半。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板书】面积大小不同

【承转】各国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异,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

哪几个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

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

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

洲,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国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

国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

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

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板书】人口多少不同

【承转】同是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如

何呢?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

家是发展中国家呢?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归纳】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

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

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从地

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

差”。

【板书】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

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板书】政治制度不同

【讲述】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经

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国

政府一贯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时,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请同学朗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板书】地位平等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问题。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

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

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让学生自学“国界和领土”这两段课文。

【归纳】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

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

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

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

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

的国界线”图。

美国与加拿大,阿根廷与智利之间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

(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

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

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

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

等作为边界的标忐。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

们称之为已定国

初中地理教案4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

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

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

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

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

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

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

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

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教学中要充分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

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

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

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

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

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

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

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

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具体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亚

洲,看看这里的自然环境。先请大家听一首歌──《亚洲雄风》……歌

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

的地形、河流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2、讲授新课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首

先齐读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

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初步掌握分析大洲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

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三步)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请仔细读图p7,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2、说说亚洲主要有哪些种地形类型?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

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

大致的海拔。

2、亚洲地形类型多样

根据亚洲地形构成图总结亚洲的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

步骤2──亚洲的地形特点(2)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

拔?

2、在地图上沿北纬30°画出一条纬线,观察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亚洲大

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位于亚洲的

____部。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的有_________________。平均海拔在

1000m—3000m之间的有_____。

2、“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判

断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特点:地势是中间高,东西低。

教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2、中间高、四周低。

步骤3──亚洲地形的特点3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教师引导归纳出亚洲地形特点3、地势起伏大。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亚洲地形特点有

1、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中间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

科考队在考察的途中,遇到了一支在亚洲进行河流漂流的漂流队。

漂流队员们向科考队员介绍了亚洲主要河流的名称、位置和注入的海

洋。你能找到这些主要的河流吗?它们为什么会流入不同的海洋呢?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请仔细读图,找出亚洲主要河流和大洋。

2、对照地图,找一找汇入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主要河流最终流入到哪儿?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河流特点有:

1、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三: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分两步)

1、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地形类型,估算各部分大致比例(主要

地形类型)。

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说说其分布状况(地形分布)。

3、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地势特征)。

步骤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

西比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

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

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

变化特点。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纵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

1000米以上;

大平原和密西西比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

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北美洲东部,大部分海拔在

1000米以下。

2、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矮的山地、

高原。

3、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

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教师引导归纳出北美洲地形特点是: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

中部低。

步骤2──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师布置任务:

展示课件

1、在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它的主要支

流由东西两侧向中间流。

2、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

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

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3、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了解亚洲位置的基础之上,我们深入了解亚洲的基本自

然特性,中部海拔较高,四周海拔较低,这种分布同时也影响了河流

的分布,使得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

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的气候

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哪些吗?学生回答预设: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教师:我们这

节课就按照这些因素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大致了解我国农业结构。

2、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培养学生利用图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重点】科技兴农

【教学难点】调整农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我国农业生产各部门

目前的状况。这节课,我们把我国农业的整体情况作一个总结。要讲

发展,首先要知道基础,要了解我国的农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农业很落后,广大农民辛辛苦苦劳动

一年,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以来,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提问)谁能说说我国农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取得了哪些方面

的成就?

启发学生讨论我国农业方面的成就。

(讲述)首先要逐步的吃饱穿暖,那就要大力地提高主要农产品

的产量。

(课件展示)1999年我国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表、中

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中国农林牧渔业产值的增长图

随着人们的吃饱穿暖,人们还要吃好穿好,这就要不断地丰富农

作物的品种。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种类在冬

季和夏季有什么不同?能大概说一说为什么吗?

(讨论)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耕地的数量几乎没有增

加,而人口增加的很快,农业生产不仅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

题,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已达到富裕水平,

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综上所述,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并且已基本摆脱了贫困,这不能不说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课件展示)请学生欣赏农业机械化的录像,加深对中国农业巨

大成就的印象。

(讲述)我国农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

业生产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也就是说,还没有实现现

代化;这有许多的因素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

资源,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城镇发展,工矿业、交通、水利等各项事业都还要继续占用一部分农

业用地。因此,今后我国的农业用地不仅不能增加,还可能减少。

(课件展示)图片:中国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

指导学生分析:我国农业想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是不可能

的。

(提问)我国农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谁愿意为政府出谋划策?

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得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讲述)什么叫做农业结构呢?我们把不同部门在农业经济中所

占的比重关系叫做农业结构。

(课件展示)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

图中所示,我国农业各部门中,种植业占主导地位,这是我国的

基本国情决定的,畜牧业只占27%,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以畜牧业

为主的`状况差异很大。再看林业和渔业(让学生读出所占的比例),

它们所占的比例太小了。而林业和渔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许多畜、林、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很高,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也很

高,这可以使从事这方面生产的农民脱贫致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讲述)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广西宜州市杨家屯农民调整农业

结构见成效”。

(讲述)从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中可以看出,林业和渔业所占比

例太小,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因地制宜,全面

发展农业)

(提问)大家想的办法很好,但如何保证既能提高种植业单位面

积产量,又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请学生思考回答(科技兴农)。

(提问)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会产生哪些深刻的影响呢?

(课件展示)农业机械化、喷灌、农业机器人、大棚种植等的图

片及录像

请学生阅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阅读材料

(讲述)科技兴农的结果,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讲述)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只是农业

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指从育种到农产品推向市场,从生

产到组织、管理的全面现代化。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

仍在采用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离农业的现代化还相

去甚远。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当地农业生产使用了哪些农具?其中

有哪些是现代农业机械?(除了农具外,其他如育秧、灌溉方式、管

理方法等都可以讨论)。

(讲述)所以,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就必须加快各地农业现

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讲述)目前,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个体分散的经营模

式,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

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提问)阅读教材中的材料“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我国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

途径)

好了,我们下面小结一下,我国农业发展在哪些方面有较大的潜

力?

请学生小结。

(提问)同学们,我们想出这么多办法,按着这些办法发展,今

后我国农业会怎么样呢?

请学生畅想。

(讲述)在耕地有可能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诸多不利因素

影响下,我国抓紧了粮食生产,以保证人民最基本的粮食需要,同时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以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各种农产品要力争高

产、优质、高效,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个过程中,农业逐步现代化了,农村会有许多的劳动力富余出

来,这怎么办呢?我们也想想办法吧。

请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概括。

(讲述)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5亿人。现在他们主要有

两个出路:涌向城市,成为流动人口;这会产生许多问题。再者,近

年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兴起,使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和服务行业。这样,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就业出路,也使农村的工业、商业、交通、建筑、

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已同附近城市没有

什么区别,生活条件甚至比附近城市居民还好。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最后的选学部分内容。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

业发展的成就、存在问题和开发的潜力所在,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下面,我们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蓬勃发展当中结束这节课。

(课件展示)请学生欣赏图华西村的图片,同时教师讲解华西村

的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成就

二、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1.农业结构的概念

2.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三、科技兴农

四、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五、农业发展前景

教后记:

本节课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总结,并概括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课堂传授中较好把握了这一关键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做了

较好的处理,整个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

析透彻。(2)教法得当,灵活多样。教案根据本节教材特点,采用启发、

复习、归纳、延伸等多种方法,自始至终以教师启发贯穿全过程,引

导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教学。(2)将多媒体有机地溶于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

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

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

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

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

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

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

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

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

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

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

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

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

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

疆土。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处

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平

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

地区。

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

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喀什的气温与降水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

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观察图中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绿洲是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

带和河流沿岸。绿洲是星星点点分布的而且相距遥远。绿洲面积小,限

制了农业生产;绿洲之间相距遥远,造成新疆交通不便,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

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

因。

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的开发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简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

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源评价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

源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

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

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20xx.94万吨。

截至20xx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

天然气资源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

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来源:巴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发布时间:20xx-11-

27)

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

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

出示课件:

合作探究三:

1、什么是“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

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2、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

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

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二线工程主干线于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

量3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

管道。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

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

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扩

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

境质量

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应重视环境保护。

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

处?

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廉价、洁净的天然气能源,缓解了周边

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

初中地理教案7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联系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

可以知道天气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众多的天气要素中,气温和降水

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气温分布以及因它而

划分的温度带。

(板书)第二节气候

(观看图片)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冬季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

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

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在“我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

出同样的结论呢?

看《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

(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中国

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怎样读懂这幅图呢?

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

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

往北去,气温越低)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秦岭-淮河一线一月平均气温大约多少度?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

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板书

初中地理教案8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

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

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

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

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

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

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

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

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

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

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

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

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名的探险

家和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贡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

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

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示

3、观察不同的地图进行分析判断

4、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

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

别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巩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

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

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

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

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

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

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

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活

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在使

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学生也体会

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远

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大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大

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老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学生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3、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线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

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等手段,使

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

了教师也能学,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

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

“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学过程中,学

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

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

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初中地理教案9

【过渡】图片中展示多种自然灾害,有一些是自然现象。那么,

从图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我们课本例举了哪些自然灾害?台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经常受到的一种

自然灾害,为什么我们称它为一种自然灾害?下面,就老师提的这些问

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找到答案。

【阅读课本】P54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

【提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学生回答】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

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多媒体】那么像图片中的太平洋海底发生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

害吗?如果不是,如何来解释?

【学生回答】不是(或是)

【引导过渡】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灾害,首先它必须是发生在自然

界,自然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其次,它必须是对我们人类造成损失

或者资源破坏的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才可称之为灾害。太平洋海底的

火山喷发并未对人类造成伤亡或损失,因此它不属于自然灾害。

【提问】如果是化工厂因使用操作不当引发爆炸属于自然灾害吗?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它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因此不属于自然

灾害。

【活动】完成P55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并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那么我们

的身边有没有自然灾害发生?或者你见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造成了哪

些危害?

【学生回答】地震、台风、洪涝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各种自然灾害,这说明,在我国自然灾害

的种类很多,在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还有

如海洋灾害(海啸等),但课本里不作描述。我们福建地区经常遭受台风

的侵袭,台风是属于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

【学生回答】气象灾害

【提问】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哪些?

【阅读回答】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多媒体】展示各种气象灾害的图片,学生观赏并回答是哪些气

象灾害。

【承接】通过观察各种气象灾害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每一

种气象灾害对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这些

气象灾害是不是遍布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是不是如我们沿海地区都

受到台风袭击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54,结合P56图2.48中国主要

气象灾害的分布图思考我国台风、干旱、洪涝等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分布特点?

【活动】P58活动题1、2

【学生归纳】从P56图2.48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

区较多。

【教师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台风的入径和我们学过的哪一

个季风(冬季风或夏季风)的路径很像?

【学生回答】夏季风

【承接】台风的入径跟夏季风的入径很像,这说明台风也是在夏

季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我国,常见于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台风主要发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是由低纬度海

洋侵入,登陆后会减弱。台风最大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补充:我

们也经常听过飓风,飓风和台风是同样性质的,不过是因为地点不同,

所以名称不同而已。通常把在大西洋洋面形成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比如美国也经常遭受飓风袭击)

【过渡】台风过境时会造成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大风、下大雨。

【讲解】台风过境时常常伴有大风或暴雨。这往往会造成一个本

来多雨的地区发生洪涝灾害,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它并不是

百害而无一利,如果台风经过的这个地区常年较为干旱,台风一旦过

境将会缓解当地的旱情,所以我们看事物要看到它坏的一面,同时也

要看到它好的一面。

【展示图片】近几年的台风过境时对我国的影响

【承接】刚才我们讲到台风时提到,台风过境时常会给这个地区

带来大量降水,有时还会造成当地发生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有必

要条件,同学们观察课本P54图,思考,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洪涝灾

害?我国是不是每一个月份都发生洪涝灾害?

【读图回答】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阅读课本】P56洪涝灾害分布的范围和时间

【活动】P58第1、2题

【教师归纳】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那么,洪涝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展示图片】我国的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

【教师引导】在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暴雨,在一些平原和河谷地区易发生洪涝

灾害。

【提问】一个地区是不是发生了洪涝灾害就不会再发生了?

【学生回答】不会

【再提问】那么是不是发生洪涝灾害的同时还会不会有别的自然

灾害发生?

【学生回答】会(或不会)

【引导】有一个成语叫“祸不单行”,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

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在我国最常见

的灾害除了洪涝灾害还有干旱。

初中地理教案10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

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

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

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4、运用地图,了解巴西的城市建设和人种构成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工农业特点

难点:亚马孙和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

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一、地理概况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

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

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

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4、结合板图,讲述亚马孙平原的范围及亚马孙热带雨林

5、学生自读材料‘地球之肺“,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

冲积而成的呢?

二、亚马孙河

1、引导学生观察图3-41,思考: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流向,注

入的海洋

2、设问:亚马孙河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阅读思考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的大河?

4、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2题

三、迅速发展的经济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

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过渡)巴西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

资源

四、人口和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

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

[作业布置]

见基训

初中地理教案11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

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

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

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

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

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

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

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

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

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

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

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

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

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

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

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

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位于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

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

形特点,决定了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

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

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椒、咖啡、腰果、剑麻、

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3.出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

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

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

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们欢迎的

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

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

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

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

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

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

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

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

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

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

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

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

“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

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

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

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

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

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

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

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

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

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

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

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

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

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

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1、海陆面积

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2、

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

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教学中,应尽量

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

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

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

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

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2。组织讨论:是“地

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

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

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

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

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

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

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

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

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

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

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

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

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

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

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

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

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

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

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

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

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

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

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

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

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

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

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

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

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

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

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

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

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

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

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

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

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

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

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

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

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

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

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

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

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

初中地理教案13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了解世界石油、煤炭、铁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通过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理解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意义,培养

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铁、煤、石油的分

布”、“矿产资源的利用”三个问题。

在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主要讲解了两个问题:人类对矿

产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矿产资

源。课文从实例入手,以一个家庭的厨房为例,说明矿产资源与人类

生活多么紧密,而又随处可见。而读一读则说明了矿产资源对一个国

家经济巨大的影响。

在“煤、铁、石油的分布”一段,通过三幅图,讲解了与现代社

会密切相关的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及石油的运输路线,从中可以看出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主要从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

源、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方面,说明了合理利用和开发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建议采取谈话法与指导作业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部分,建议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举例

说出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得出现代生活离不开矿产资源的结论。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部分,采用指导作业

方式。利用课本提供的分布图,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

于人类对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录像或其

他媒体材料,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利用地图分析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区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政区图

计算机课件:(1)读图应回答问题(2)矿产资源的开采图片或

其它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是_______?它对我们

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

(总结)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得出人们生活与矿产资源有非常紧

密的关系。矿产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变富。读书"一

个小国是如何变富的?"(学生看书)

(提问承转)瑙鲁能否长期利用磷矿石致富?为什么?(不能,

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使用最多的矿产资源是什么?---煤、石油、

铁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

(学生做练习)教师课前准备的练习篇子或投影打出题目。

1、读课文世界铁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铁矿的图例是_______;铁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它们占世界铁矿储量的

_______。

2、读课文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图回答:

煤炭图例是_______;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国。南半球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等国。

3、读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图回答:

①世界石油集中分布在_______地区,该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_______。

②世界上主要生产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主要输往

_______、_______地区。

③世界其它出产石油较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④美国东部需要的石油资源主要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西部发展需要的石油资源由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①矿产资源属于_______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_______再生,所以

应该更加_______;

②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中存在一

些浪费现象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本矿区的自然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了矿产资源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希

望每个人想一想,保护矿产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思想】

矿产资源是学习的几种自然资源中唯一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本

节紧紧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主要的能源石油、煤炭和主要的资源

铁矿的利用及利用中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和学习。为了使同学了解矿产

资源的重要性,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增加感性知识是必需的。

对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几节资源

的利用保护的内容,所以采取读图作业法,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语

言的表达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其中比较容易出错和难以理解的

问题,教师给与指导。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增加学生保护资源意

识。

初中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

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

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

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

件、投影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

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

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

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

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

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

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

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

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

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

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

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

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

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

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

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

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

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

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

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

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

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

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

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

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

(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

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

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

(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初中地理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

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

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2、能力目标:

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

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

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

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

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

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

三、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

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

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

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

以提醒。

四、教学过程

1、位置交通组展示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

“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

E

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

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认识和寻找教

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

区。

(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

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

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

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

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

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

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

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

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

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

重大。

2、气候与农业组展示活动

(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新加坡年

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

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

“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

“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

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

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

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

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

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认

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

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

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

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

片进行讲解)。

(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

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

多雨,所以必然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示活动

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

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

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

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示活动

(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

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

华人;

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

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

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

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加

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

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

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

籍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

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

“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

(4)介绍: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很大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

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

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

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

解)。

师总结:各组的展示活动非常出色,体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能

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祝贺大家的学习和展示活动取得成功。

五、课后作业:

随常练习第二节

六、课后小结: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

2、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

三、十字路口的位置:

1、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

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四、物产和旅游资源:

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

2、物产的分布:P15活动。

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

五、华人、华侨:

1、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

20xx万人以上。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9:0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6862299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理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理教案.pdf

标签:地理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