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暑传统习俗之斗蟋蟀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
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下面是小编为
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大暑传统习俗之斗蟋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大暑习俗: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
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
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
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
“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蟋蟀体形雄而矫健。蟋蟀相斗,要挑
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他们
互吹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旧时城镇、集市,
多有斗蟋蟀的赌场,今已被废除,但汉族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
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
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
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
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
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
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
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
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
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
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汉族民间故事传说。
大暑习俗:晒伏姜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
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
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
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
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
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
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伏姜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
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
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
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
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
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
成的各种不适。
大暑习俗:饮伏茶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
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
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
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
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喝伏茶要因人而异。”各人的身体底子不同,一些体质偏
“寒”、胃口不好、饭后腹胀、大便溏薄的市民最好不要随便喝伏茶。
同时,对于一些过于寒凉的伏茶,小儿因脾胃不足、老人因消化功能
衰退,也都不宜饮用。但体质强壮、火旺湿盛、咽喉肿痛、大便淤结、
舌红苔黄腻的人,不妨经常服用,“伏茶毕竟是药,要注意因人制宜,
不能滥服,更不能作为保健药长期服用。”
一入盛夏,一些人不论哪里不舒服均归咎于湿热,认为伏茶和凉
茶饮料能包医百病,无病服之能防病,甚至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保健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体质虚弱者和婴幼儿,
长期服用凉茶,易损伤人体阳气和脾胃,出现神疲体倦、多汗易感冒
等症状。尤其是脏腑娇嫩的婴幼儿,长期服用易损伤小儿正气,影响
孩子健康成长。
饮用伏茶要适量。体质偏“寒”者应选用由茯苓皮、大麸皮等健
脾配方烧煮的伏茶。同时,降温防暑不仅要适可而止,更应掌握一些
防暑降温的知识,当你和家人享用伏茶的畅快时,小心别被伏茶的
“凉意”寒及肠胃。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7:2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6253398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暑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暑习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