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化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1 15:44:22 阅读: 评论:0

假发怎么带-唐山纪念碑

化学教案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自制酸奶)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极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不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4.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

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

架台(带铁夹),三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的

石灰水,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课本[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

并按教师要求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启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

2.教师提问:

(1)实验1、2的共同特征?

(2)实验3、4的共同特征?

(3)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区别?

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写出几种描述,由学生讨论而得出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应用。]

4.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目的: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5.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讨论: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要树雄心、立壮志祖

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好化学。]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

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

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世界是物质的和物质是永恒运动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整体感知

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

习化学”等问题作出了贴切的回答,借以引起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

使学生产生一个具有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

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

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1.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师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

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

状态,并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

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

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

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

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的概念。

[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4.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

5.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

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扩展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七、布置作业复习课本1—4页,划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八、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

(如发光、放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1)特征: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

(2)现象: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和氧气─────→氧化镁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加热碱式碳酸铜:

加热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

氧化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

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课后记:

第一章空气氧

第一节空气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就是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2.通过科学家们探求空气奥秘,发现氧气、稀有气体的过程,启发学生了

解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想问题

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

3.通过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培养学

生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

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

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3)以投影或录像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

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

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

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红磷、酒精灯、火柴。

介绍空气组成发现史的挂图,介绍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录像或投影片或

图片,稀有气体通电后有色光的录像或图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口答、笔答教师有关绪言知识的提问。

[目的:复习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2.学生介绍自己对空气及其成分有哪些了解。

[目的: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内

容,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师演示[实验1—1]: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分析、

得出结论。

[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要适当发展求异思维。

(3)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整体感知

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

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

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

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有燃烧现象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热量;

(3)生成物的色、味、态。

学生介绍自己对空气的存在及重要性的了解而引入新课。

[新课讲解]

[提问]“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你怎么知道?

由哪几种气体组成?

(学生有可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回答出来。)

[追问]做什么实验可以准确地说明空气中一定含有氧气和氮气?

(吸引学生到化学学习中来,从而引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

实验按以下三步演示:

(1)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

空气中一样。证明罩内氕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以水面为基准,将

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

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占罩内体积1/

5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

检验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2.空气的组成

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

的精神。

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小结]空气的组成,强调按体积分数计算。

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

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

知识。

学生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件,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

解决方法。

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来源。

(四)总结、扩展

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分,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

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氮气、

空气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

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

七、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划出记忆要点,预习第2节内容。

2.记住氧、氮的元素符号。

八、板书设计

第一章空气氧

第一节空气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发出白光;

(2)放出热量;

(3)生成大量白烟。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P+O2→P2O5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空气的组成

以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空气污染的来源有:1.粉尘。

2.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课后记:

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将演示实验的可能部分表格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

学态度。

3.为了应用才需要认识物质的性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4.对学生进行“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

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

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

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

点。

(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氧气6瓶,分别用玻璃片盖好。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木炭,红

磷,硫,铁丝,蜡烛。

补充实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五、学生活动设计

1.运用逻辑思维来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

[目的:锻炼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

方法。]

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在教师教导下书写化学变

化的文字表达式。

[目的: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讨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

在瓶底铺一层细沙?

[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4.根据实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目的:沿着“实验——推理——归纳”的思维途径,使学生的积极参与和

获取知识的过程相统一。]

5.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

化合反应?

[目的:强化两个概念,使学生从逻辑上分清它们。]

6.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分别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目的:体现出“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逻辑规律,同时理论联

系实际。]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识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涵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

分它们。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钻研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

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

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

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02(氧气)、

C(碳)、P(磷)、S(硫)、Pe(铁)、C02(二氧化碳)、H20(水)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复习空气的组成而引入对氧气的学习。

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

中性质是主要的。

1.氧气的存在

2.氧气的物理性质

讲述认识物质物理性质的顺序: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

沸点等。展示一瓶氧气,学生观察并结合课本第11页内容,按照认识物理

性质的顺序,叙述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录像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

液氮。

3.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1—3]硫在氧气中燃烧

补充实验: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1—4]铁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1—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

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

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

进行。

[讨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

或铺一层细沙?

[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

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

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

[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小结]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A+B→AB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

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小结]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

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

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

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

应。

4.氧气的用途

[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途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A.炼钢B.宇航C.气焊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

(四)总结、扩展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其中,氧

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

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七、布置作业

1.列表对比记忆五个演示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在空气中、

氧气中)、生成物、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2.思考: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氧气的存在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

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中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

-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1.碳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05

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04

5.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分层,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生成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结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02C02H20

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A.炼钢B.宇航C.气焊

课后记

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氧气的工业制法。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催化剂、催化作用。4.分

解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教师规范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2.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

3.疑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4.解决办法

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大试管,带导管的橡胶塞,玻璃片,水槽,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带铁夹),

药匙,棉花,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补充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五、学生活动设计

1.讨论上节思考题,即如何检验一瓶五色气体是氧气,进而追问空气、氮气、

二氧化碳,再问: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目的:复习氧气的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物质的检验与鉴

别方法。]

2.教师演示[实验1—6],[实验1—7],[实验1—8]并讲解,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并讨论三个实验各说明什么问题,从而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催

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思考能力。

3.讨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从而强化催化剂定义中的关键

词。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突破难点。]

4.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时,学生讨论“仪器如何安装”,“怎

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处理和装人固体试剂”,“试管口为什么要稍

下倾”,“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利用了氧

气的哪些性质”,“实验完毕后,应该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还是先移去酒精

灯,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5.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特征,从而归纳出分解反应

的概念,进而讨论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

6.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氧气的工业制法的

原理是什么?

[目的:巩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两个概念。]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二)整体感知

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

气的制法。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

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

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

可以说不是很难的。

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

立,把描述记实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

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复习提问]

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

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即按照“操作——现象——结

论”的顺序叙述。

[讨论]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教师讲评学生的叙述。

[板书]

1.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现象结论

[提问]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从而

引入新课。

[新课讲解]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

中等。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演示[实验1—6]加热少量氯酸钾

[观察]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继续加热至沸腾

后才有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说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

气?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

演示[实验1—7]加热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

演示[实验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观察]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讨论]该实验又说明什么?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

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不行;在较低温度下

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

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

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阅读课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小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例如:橡胶制品中

常加人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讨论]你知道哪些催化剂?

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1)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

是加快。

(2)二氧化锰只对氯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的。

(3)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讲解]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加入

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KCl03KCl02

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

[讨论]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小结]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

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演示[实验1—9]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边

操作、边讲解、边讨论。’

[讲解]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请操作。

[讨论]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操作]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

[讨论]如何固定试管?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讲解]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

[操作]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

中。

[讨论]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

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应如何操作?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预热后,将酒精灯火焰固定在试管内混合物靠管口的部分。

[讲解]酒精灯随反应的进行和需要氧气量的多少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

样做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度和

量。

[讨论]当开始气泡冒出时,能否收集?为什么?何时开始收集?

[讲解]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不能收集,待气泡连续、均匀

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确定空

气已经排尽时,再开始收集。

[讨论]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集满一瓶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操作]当气泡开始从瓶口逸出时,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将盛满氧气

的集气瓶正立于台面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1—2瓶氧气。

[讨论]实验完毕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移走酒精灯?

[操作]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实验室除了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加热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

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色、态。

讲解一团棉花的作用,写出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K2Mn04Mn0202

[讨论]对比两个文字表达式,归纳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讨论分解反应与

化合反应的区别。

[小结]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AB→A+B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

型。

通常,在工业、医疗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靠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是不行

3.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小结]氧气的工业制法:

介绍储存氧气的钢瓶。

(四)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以及氧气的工业制法,归纳出了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其中排水法适用于那些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加热固体试剂制取气

体的原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接触。

七、布置作业

回忆、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一、氧气的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现象结论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加热

KCl03Mn02KCl02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K2Mn04Mn0202

分解反应(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AB→A+B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二氧化锰蒸发氮气(沸点-196℃)

空气──→液态空气──→{

加热液态氧(沸点-183℃)

课后记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燃烧和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3.缓慢氧化和自燃。

4.爆炸。5.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

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

教育。

2.通过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

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燃烧的条件。

2.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燃烧能否引起爆炸,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并在教师引导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而总

结出燃烧的条件。

(2)学生根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概念,通过讨论而归纳总结出

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讨论、分析而解决疑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500毫升烧杯,薄铜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镊子,白磷、红磷、白

磷的二硫化碳溶液,铁和铁锈实物或挂图,铁、木炭、蜡烛、硫在空气和氧气

中燃烧现象的图片,加油站贴的严禁烟火的标志图,易燃、易爆物的挂图,爆

炸事件的录像片,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概念的挂图。

补充实验:1.往[实验1—10]中盛热水的烧杯中,用导气管通人氧气。

2.白磷的自燃。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观看铁、木炭、蜡烛、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直观形象彩图,回

忆已有知识,归纳出燃烧的概念。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回忆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

2.观察[实验1—10]]及[补充实验1],对实验现象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而概

括、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进而根据燃烧的条件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同时[补充实验1)又能增强课堂的趣

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对学生进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

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灭火

原理的思考,又能进一步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讨论几种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及其依据。

[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教师演示[补充实验2]学生观察白磷的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的现象,总结

出自燃的定义并讨论、分析缓慢氧化引起自燃的条件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目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解决疑点。]

5.根据四个概念,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

6.观看录像片,阅读课本内容,学习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目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常识性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

(1)对学生进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

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存在、性质、用途到制法已是一个完整的模式。教材在氧

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编人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

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

知欲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复习提问]。

写出铁、碳、石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而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1.燃烧

展示铁、木炭、蜡烛、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彩图,学生描述现象,

回忆已有知识,从而归纳出燃烧的定义。

[小结]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指的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

系。那么,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2.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1—10]及[补充实验1],边实验、边讲解,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

介绍红磷与白磷性质上的差异,引出着火点的概念。

[观察]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开始燃烧,产生白烟,而水中的白

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提问]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

[分析]因为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提问]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

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分析]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不

能燃烧。

[提问]若向热水中通人氧气,白磷会燃烧吗?继而演示[补充实验1]。

[讨论]你认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分析小结]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是可燃物要与

氧气充分接触;(2)是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可见内因(可燃物)

是变化的根据,外因(燃烧的条件)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

用。

[讨论]冬天生煤炉,不是用火柴直接点燃煤,而是点燃纸或木材等,为什

么?

教师小结,从而巩固燃烧的条件。

[提问]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之后,你认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小结]灭火的原理,即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或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以下。

[讨论]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着了火,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依据。

总结肯定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灭火方法。

[讨论]第四节后习题第2题,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

子一扇就会熄灭?

[小结]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的足量空气(氧气),冷空气虽能使

炉内燃料降温,但不会使温度低于着火点,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

扇子扇烛火,使环境稳定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由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而引出爆炸。

3.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1)爆炸的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内容,找出爆炸的条件及其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2)安全知识

展示加油站的标志图和易燃、易爆物的挂图。

介绍美国一家锯木厂的爆炸事件,观看爆炸事件的录像片。

阅读课本第20—21页内容,学习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4.缓慢氧化和自燃

展示铁和铁锈或挂图引出缓慢氧化并介绍其特点和一些实例。

讲故事: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入自燃。

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5.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展示四个概念的挂图,学生讨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进行评价和归纳。

[小结]

(四)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件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

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

的燃烧现象。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内容,划出记忆要点。

2.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四、缓慢氧化和自燃

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平静燃料

剧烈反应在有限空间中

急速燃料——————→爆炸

氧化反应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自燃

课后记

第二章分子原子

第一节第一分子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分子的概念。2.分子概念的应用。3.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物质及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

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关于分子定义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像的形成。

(2)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想

2.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3.疑点

(1)如何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何区别?

4.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配以演示实验、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在观察

过程中发挥想像力,使学生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

到微观领域,同时结合学生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讨论、区

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认识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

牢固的认知基础,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00毫升量筒,2阗毫升量筒,酒精,密封有碘的玻璃管,试管夹,酒精灯,

滤纸,铁粉,硫粉,磁铁,书写有“混合物和纯净物比较”表格的小黑板。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提出问题,演示实验“100毫升水

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在一起”及[实验2—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得出结论。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讨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一概念,使学生树立分

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辩证观点。

[目的: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3.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得出分子的性质。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物质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讨论

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目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5.学生练习

[目的: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分子概念的含义。(2)掌握分子概念的应用。

(3)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着重描述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

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和存在状态;第二部分是运用有关分子的知识,从微观组

成方面去理解和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并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通篇文字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再辅以实验及讲解、讨论、练习,极易激发

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前一

章所学《空气氧》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我们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晾晒会

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呢?

演示实验: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及[实验2-1]碘的受热

和冷却。

[学生阅读课文,得出分子的概念。]

一、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1)“化学性质”不能扩展为性质,这里不包括物理性质。

(2)“一种”微粒不可理解为“惟一”的微粒,因为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

知道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原子、离子等。

(3)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

[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分析]:分子有哪些特征?

2.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学生讨论]:水由冰一液态水一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理解分子的应用。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用分子的观点以空气为例来讨论,形成和深化纯净物

和混合物的概念。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学生观察(实验2—2)]进一步理解和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并填二者的比

较表。

(四)总结、扩展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就是说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

粒不只是一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2.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分子不变,物质的化

学性质也不变。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解体,形成新的分子,也就形成了新

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也就没有新物质生成。

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五)智能反馈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氯酸钾.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D.空气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后的产物B.食盐水

C.蒸馏水制成的冰水混合物D.液态空气

5.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它们的存在状态和化学性质相同

C.它们的分子组成相同D.液态氧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七、布置作业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习题第1、2、3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分子

一、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1.概念: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t-4~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应用

(1)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比较表(小黑板)

混合物纯净物

宏观多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不同种分子构成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

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

具有固定的成分,具

有固家的化学性质

课后记

第二节原子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原子的概念。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3.相

对原子质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原子概念的形成和原子进一步可分的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能力和微观想像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分子可分,原子可分,原子核也可分”的讨论。渗透物质无限

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通过“原子和分子的发现”选学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

学方法的教育。

3.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铱、锑

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

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2.疑点

(1)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

系。

3.解决方法

以讲解为主,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幻灯及比较表格让学生带

着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整套装置,表现氧化汞受热分解微观实质的幻灯片,描述

原子结构的录像片,书写有“原子与分子比较”、“几种原子的构成”表格的

小—黑板。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1)举例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

说明。

学生思考回答。

[目的:考查学生对上节课掌握情况,为下步教学做好准备。]

2.教师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根据条件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从实验可知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反

应?生成了哪些新物质?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

3.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节中“原子和分子的发现”。

[目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4.学生观看表现氧化汞受热分解微观实质的幻灯片并阅读教材第二段,观看硅

原子的图片,讨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的表格。

[目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5.教师提问:

(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

学生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正确答案。

[目的: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6.学生观看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结合教师挂出的教材第二章表2—1几种

原子构成的小黑板,认识原子的结构。

[目的:培养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的能力。]

7.学生阅读课文“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笔算氢、碳、

氧、铁四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填在上面“几种原子构成’’的表

格右边。

[目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微观想像能力。]

8.教师提问:

(1)磷的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核外电子有多,少?磷原子

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磷的原子量约是多少?

(2)硫的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硫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硫的原子量约是多少?

(3)对比磷、硫原子构成,你有什么体会?(提示:两者原子核只差一个质子、

核外只差一个电子,却构成了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类原子

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彼此不同。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与分子的比较、原子的可分性。,(2)了解原子的

构成。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像力。

3.德育目标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

教育。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原子进行讨论、教材中首先安排了对“分子能

否再分”进行讨论,然后又对“原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最后讨论原子的质

量及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只

能是带有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

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既然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很小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以下先看一个实验。

[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学生观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是什么类型反应?生成了哪些新物

质?

[教师讲解]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氧化汞分子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

氧的微粒,这种微粒叫原子。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节中“原子和分子的发现”]

[教师活动]用投影幻灯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实质。

[学生活动]思考并阅读教材第二段,观看硅原子的照片,得出原子的概念。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墩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但在其他

变化中(如原子核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

成的,但也有些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如

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提问:原子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

2.特征

(1)原子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教师活动]巩固提问

(1)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释,水受冷结冰是什么变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二氧化硫是什么变化?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氧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的构成?

[学生活动]讨论并在教师引导总结下得出结论,填写“原子与分子比较”

的表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

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教师活动]放映描述原子结构的录像片,挂出教材第二章表2原子构成的

小黑板,说明几种常见原子的构成情况。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并在头脑中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模型。

[教师讲解并板书]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居原子中心,体积极小,

半径为原子

(带正电)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在原子内部做高速的运动。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设疑]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章表2—2观察氢、碳、氧、铁四种原子的质量。

[教师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

同。称量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来都极

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一样的不方便),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

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师活动](板书)

三、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跟它比较所得的

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跟“原子质量”意义上不同,值也不同,但相对原子

质量和“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原子质量大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大”,相对

原子质量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它的国际单位制(S1)单位为“1”。

[教师活动]由此得出原子量的计算公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2×一个碳-12原子质量

[巩固提问]

(1)磷的原子核里有15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磷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硫的原子核里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查一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学生通过查找,对比,找出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节最后一段。

总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对比磷、硫原子构成,你有什么体会?(提示:两者原子核只差一个质子,

核外只差一个电子,却构成了性质极不相同的物质。)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类原

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彼此不同。

(四)总结、扩展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

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约

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2.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

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

不显电性。

3.原子与分子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最根本的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

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五)智能反馈

1.原子和分子本质的区别在于()

A.大小不同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质量不同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2.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氖气D.氧气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

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4.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7B.16C.2.657x10-26千克D.1.66x10-27千克

5.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普利斯特里B.阿伏加德罗C.道尔顿D.汤姆生

七、布置作业

1.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习题1、2、3、4题。

2.补充练习:已知氯的原子量是35,核外电子是17个。请问,它的原

子核中应该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特征(1)原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间隔。(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3.填表(小黑板)

原子和分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

相似点体积很小,质量很小,不断地运动,有一定间隔,同种物质分子(原

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相异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

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数粒,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相互关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居原子中心,体积极小,半径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在原子内部做高速的运动。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三、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

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1/2×一个碳-12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后记: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核电荷数相同则元素种类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也不同,即质

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的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

联系。

3.疑点

(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

(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

氧化合物?

4.解决方法

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

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材图示2—8的放大图或幻灯片,写有常见的24种元素序号、符号、汉字

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写有元素符号和名称相对应的卡片,写有习题的幻灯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以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指出在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

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

称为氧元素。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归纳出元素的定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及教师讲解,理解元素概

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和方法。]

3.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4.教师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

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并将元素进行

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5.将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制成卡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记忆,注意符号和名称

的对应。

[目的:通过游戏,变枯燥记忆为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讨论并填写“原子和元素的比较表”。

8.学生把已学过的纯净物做实例进行分类,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

下,自行归纳出物质的分类。

[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的含义。(2)了解并记住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3)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4)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元素概念的形成;第二部分是元素

概念的应用,即从元素概念的涵义上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第三

部分是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涵义。这段教学应集旧概念的

应用,新概念的形成及能力培养为一体。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三种常见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构成的。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中也含有

氧原子、氧化汞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所有这些物质中所含氧原子的核电

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同理,核电

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核电荷数为7的一类原子称为氮元素。那么,

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

一、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教师活动]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

(2)“一类原子”指的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

一类原子。所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各种元素在地

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教师活动]放映教材图2—8放大图或幻灯片,将构成地壳成分元素的质

量分数做一些常识性介绍,并简单向学生说明地壳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怎

样测定的。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到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

硅、铝、铁。

[教师活动]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

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

注意元素符号的写法,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的意义。

2.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学生讨论得出]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活动]用写有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的卡片和学生在课堂上做对照游

戏,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教师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同学们记忆、理解情况,完成

几道练习题。

[投影]1、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改正元素名称元素符

改正

猛Mn钙CA

镁Mg炭C

贡Hg铝aL

2.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2)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的。

(3)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物质的分类。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教师活动]提问: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目的]检查学生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四)总结、扩展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子是否属于

同一种元素,主要是看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

2.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金属单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稀有气体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

化合物

酸、碱、盐(以后学)

依物质的组成分类依元素的种类及其存在状态分类

(五)智能反馈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2.下列关于元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C.同种元素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D.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D.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镁B.铝C.铁D.铜

5.在下面的元素符号中,写法正确的是()

A.NaB.COC.aLD.MN

七、布置作业

1.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习题第1、2、3、4题。

2.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并填写“原子和元素比较表”,体会二者的区别和

联系。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

一、元素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氧、硅、铝、铁。

3.分类: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课后记

第四节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式。2.相对分子质量。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从定量的角度对物质进行讨论,让学生体验由定性到定量认识事物的方

法,同时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书写化学式和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难点(1)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2)化学式的含义。

3.疑点如何根据化学概念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

4.解决方法

在复习有关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量的涵义的基础上,采用演示练习纠

错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

学生化学计算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机。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

样来表示呢?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教师强调:化学式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

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再经过推算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如分别用02、H20、C02、Mg0、NaCl来表示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镁、氯化

钠的组成。

[目的:引起学生注意,启迪思维,提高兴趣。]

2.以H20为例,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教师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得出结论。

[目的: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和自学能力。]

4.学生练习书写常见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指出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

教师强调: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和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意义上不同。

5.教师设问:水的化学式为H20,即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氢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的质量来

表示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目的:培养学生依据化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6.教师板演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例题。

学生注意观察、思考、练习并逐步纠正错误,达到初步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

的目的。

[目的:培养学生把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化学

计算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掌握其应用。(2)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3)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验由定性到定量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育。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概念的教

学;第二部分是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学。这为下面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作好了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对前面所学分子、原子、元素、元素符号等概念的

认识和综合运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

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四节第二段,并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

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教师强调]化学式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

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再经过推算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

示,如可以用02、H20、C02、Mg0、NaCl来表示氧气、水、二氧化碳、氧化镁、

氯化钠的组成。

[教师设疑]“H20”,除了能表示水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得出结论。

(投影)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H表示和;

(2)2H表示;

(3)H2表示,;,;

(4)2H2表示;

(5)4H20表示;

[教师设问]用H20表示水的组成,即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氢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的质量来

表示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国际单位制(S1)单位也为1(单位1一般不写出)。

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投影)例:已知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比):SOn

求:(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硫酸铵中各元素质量比。

(4)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264千克硫酸铵和多少千克硝酸铵(N1\N0)含氮量相等?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在化学式中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

质量。计算时要注意。

(1)正确书写化学式;

(2)准确理解化学式中和式前的数字的含义;

(3)元素符号之间用“+”号,元素符号与数字之间用“X”号。

[板书]

解:(1)(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X4)X2+32+16X4=132

[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并检查自己的运算过程及结果。

[分析]首先判断(NH4)2S04中组成元素为N、H、S、O,然后根据化学式

各数字的意义,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板演]解:用n表示原子个数,则nN:nH:nS:nO=2:8:1:4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总和之比,要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求各元素质量比时,不能写成

2N:8H:S:40或N2:H8:S:04,要写成:

N;H:S:O=14×2:1×8:32

=7:2:8:16

[分析]

化合物中所含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原子个数要写在该元素的前面,而不能写在右下角。1个(NH4)2

S04

[板演]

N的相对原子质量×22×14

(4)N%=─────────────×100%=────×

100%=21.2%

(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32

[分析]解此题可先应用表达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264kg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代入上述表达式,借

助NH4N0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NH4N03的质量,化学计算题一般计算结果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板演]

(5)解法一:264kg×21.2%=56.0kg

2×14

NH4N03中N%=────×100%=35%

80

56kg

=────=160kg

35%

[分析]还可以把上面过程综合在一起,列一个方程解答。

解法二:设264kg(NH4)2S04和质量为xNH4N03含氮量相同。

264kg×2N/(NH4)2S04×100%=x×2N/NH4N03×100%

264kg×28/132×100%=x×28/80×100%

x=160kg

[分析]1个(NH4)2S04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132份质量的(NH4)2S04中,

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那么264kg(NH4)2S04中含氮元素质量为56kg。1个NH4N03

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80份质量的NH4N03中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若要含

56份质量的氮元素,需160份质量的NH4N03。

解法三:设264kg(NH4)2S04中氮元素的质量为x。

(NH4)2S04~2N

13228

264kgx

132/28=264kg/χ

X=56kg

设质量为y的NH4N03中含氮元素56kg。

NH4N03~2N

8028

y56kg

80/28=y/56kg

Y=160kg

[分析]因为(NH4)2S04和NH4N03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把

上面解法中两式合为一式。

解法四:设264kg(NH4)2S04和质量为χ的NH4N03含氮量相等。

(NH4)2S04~NH4N03

13280

264kgχ

132/80=264kg/χ

χ=160kg

强调:运算过程中质量单位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求前后统一。

(投影)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20,

求该氧化物中氮与氧的原子个数比。

2.要使Fe203和Fe304中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Fe203和Fe304的质量比为

多少?

[学生活动]练习、思考、认真体会,依据化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

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注意解答格式,正确解答这两道题。

(四)总结、扩展

1.化学式的书写可归纳为: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

数不能漏,原子个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果是1可略去不写,如果两种

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按习惯写,有些氢化物氢写前面,如:

H20、HCl;有些物质氢写在后面,如:NH3,同时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

(4)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化学式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还有量的意义。通过化学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

(3)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4)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纯净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或元素的质量。

计算式为: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物质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各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五)智能反馈

1.下列化学式表示正确的是()

A.水(H2O)B.氧化镁(mgO)C.氦气(He2)D.四氧化三铁(O4Fe3)

2.化学式C02表示的意义是()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②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③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里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④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A.①正确B.①③正确C.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正确

3.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用2×14+4×16的计算式进行计算的

是()

A.NOB.NO2C.N2O4D.N2O5

4.某氮的氧化物里,氮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B.NO2C.N2O4D.N2O5

5.与1X.5g氯酸钾含有相同质量氧元素的水的质量是()

A.72gB.54gC.36gD.18g

七、布置作业

1.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习题1、2、3、4、5题。

2.计算氧化铜(CuO)里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如果要生产20千克铜,

需要多少千克的氧化铜?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质: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微观:(1)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量: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3.写法

单质:(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CuFeCSPHeNe

(2)用双原子表示如:H2Cl2ON2Br2I2

(3)用多原子表示如:O3

化合物:(概括为)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

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国际单位制(S1)单位为“1’,

(单位“1”一般不写出。)

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计算式为:

1.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

100%

物质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2.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各元素的质量比

3.─────────────=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解:(1)(NH4)2S04的相对分子质量=(14十1×4)×2+32+16×4=132

(2)Nn:nH:nS:nO=2:8:1:4

(3)N:H:S:O=14×2:1×8:32:16×4

N的相对原子质量×22×14

(4)N%=────────────=───×100%=21.2%

(NH4)2S04的相对分子质量132

(5)解法一:264kg×21.2%=56.0kg

2×14

NH4N03中N%=───×100%=35%

80

56kg

NH4N03中N%=───=160kg

35%

解法二:设264kg(NH4)2S04和质量为x的NH4N03含氮量相同。

264kg×2N/(NH4)2S04×100%=x×2N/NH4N03×100%

264kg×28/132×100%=x×28/80×100%

x=160kg

解法三:设264kg(NH4)2S04中氮元素的质量x

(NH4)2S04~2N

13228

264kgx

132/28=264kg/x

x=56kg

设质量为y的NH4N03中含氮元素56kg。

NH4N03~2N

8028

y56kg

80/28=y/56kg

y=160kg

解法四:设264kg(NH4)2S04和质量为x的NH4N03含氮量相等。

(NH4)2S04~NH4N03

13280

264kgx

132/80=264kg/x

x=160kg

课后记:

第三章水氢

第四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2.水的污染与防治。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心水资源,爱惜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环

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节约用水与水污染的防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蒸馏水,自来水,生活用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了解水污

染的形成和防治。

2.观察蒸馏水、自来水和生活污水的表观性状,初步认识水污染。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水与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2)由学生列举水污染的例子,讨论它们造成的危害。

(3)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4)讨论水资源为什么对人类是宝贵的。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水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水的污染与防治。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心水资源,爱惜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环

境保护意识。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水的分布及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水资源的保护三方

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困难,但应该认识到本

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应充分发挥本节内容的

作用,使学生从能力上、思想品质上有所提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空气、氧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学习

与我们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另一种常见的物质——水,并且由此引出另一种

新物质——氢气,然后学习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新课讲解]

对于水来说,它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动植物体内的必需的物质,

同样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那么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分布的?水与

动植物、人类及工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今天我们就

通过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节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阅读]第44—47页课文。

[教师提问]水是如何在自然界分布的?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重要意

义?

[学生讨论]

[总结]

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

水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在人体内、动

植物体内、地层里、大气里也有存在。

二、水与工农业

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的存在,另外,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

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

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另外,水在内河与海洋

运输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讲解]但是水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这是因为在自然界中淡水的量不

到总水量的1%,并且用量越来越大,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

保护水资源。

三、保护水资源

[出示教具]

[观察]从表观性状上看这几种水有什么区别?

[讨论回答]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水污染的例子,讨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造成了什么

样的危害?

[学生讨论]

[总结]

1.水污染的形成

(1)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2)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

(3)生活污水。

2.水污染的危害

可以使人、动物致病、中毒甚至死亡。

3.水污染的防治

(1)工业上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

(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节水农业。

(3)合理使用生活用水。

(4)增强环保意识。

[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水资源为什么是宝贵的?作为中学生如何保

护水资源?

[讨论]

(四)总结、扩展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

与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面对当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严重的水污染,

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的将来会怎样?我们在没有可以利用的水以后世界将会怎

样,人类又会怎样。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作为中学生你们应该如何做?

你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同时还要提高环境保护意

识,保护环境,使生活更加美好,国家更加富强,人类才可以持续发展。

(五)智能反馈

第47页第1题,第2题。

七、布置作业

1.第47页第3题。

2.把观察到的水污染的现象以及你的感想写一篇有关水污染的议论文。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水氢

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一、水在自然界的分布

1.主要存在于海洋、湖泊、河流,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2.在人体、动植物体内;

3.地层里、大气里也有存在。

二、水与工农业

三、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形成

(1)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2)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

(3)生活污水。

2.水污染的危害

可以使人、动物致病、中毒甚至死亡。

3.水污染的防治

(1)工业上控制污染物进入水体。

(2)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节水农业

(3)合理使用生活用水。

(4)增强环保意识。

课后记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水的物理性质。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0。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的

培养。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电解水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

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

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

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原子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蒸馏水,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15%NaOH溶液),火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首先,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描述水的物理性质。

2.由学生观察电解水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确定水的元素组成。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计算确定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

[目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通过观

察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0。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

通过电解水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

度。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

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臆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

本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

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

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

体作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

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

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元素组成这

两个问题。

[新课讲解]

[讲述]我们知道水是纯净物,但自来水或河水却是混合物,而说水或蒸馏

水就是纯净物。下面我们来讨论水的物理性质。

一、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这里是一杯纯净的水,通过你所看到的来描述一下水的颜色、

状态,利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

[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

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

膨胀。

[讲述]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

素组成。

二、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学生观察]

[归纳]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五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学生观察]

[讨论]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总结]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右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棒复燃。

结论:(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单质氢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通电

水——→氢气+氧气

[讲述]现在我们知道了水的元素组成,那么水的化学式是什么?在科学研

究中,确定某物质的化学式都需要通过精密的实验和准确的计算。下面我们就

通过计算来确定水的化学式。

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生成氢气氧气的质量比:

(2×0.089):(1×1.429)=1:8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8

──:──=2:1

116

[总结]水的化学式为U20。

水在通电条件下,一个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两个氢

原子再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同样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气分

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氧气。

通电

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H20—→H2↑十+O2↑

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

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三、练习

第49页第1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

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

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

神。

七、布置作业

第49页习题第2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二、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五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二)验证实验

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火柴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结论:1、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单质氢气。

水是由氢气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通电

水—→氢气十氧气

(三)水的化学式

已知:水电解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氢的原子量为1;氧的原子量为16。

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

生成氢气氧气的质量比:(2×0.089):(1×1.429)=1:8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8

──:──=2:1

116

[总结]水的化学式为H20。

通电

水电解的反应:H20—→H2↑十+O2↑

课后记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原子团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

析推理,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进行化学史教育,启迪学生从青少年起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铁架台,大试管(4个),酒精灯,蒸发皿,火柴,铁,镁,锌,稀硫酸,稀

盐酸,水槽,启普发生器。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氢气制取的反应原理讨论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

2.通过氢气制取的反应讨论置换反应,总结置换反应的概念。

3.让学生讨论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特点和区别。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氢气的收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

析推理,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思维方法。

3.德育目标

进行化学史教育,启迪学生从青少年起爱科学,热爱科学事业。

(二)整体感知

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人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

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

生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

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人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

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

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月标完成过程

[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

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

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文名称为氢。早在16世

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

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

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

[新课讲解]

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

一、氢气的制法

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

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常

常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

1.工业制法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

容。

2。实验室制法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

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夹制取氢气的。

(1)反应原理

金属与酸的反应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演示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讨论J气体和白色固体分别是什么?

结论: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

反应表达式: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2SO4—ZnSO4+H2

[提出问题]根据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对照制取氧气的方法,讨论制取氢

气的实验装置?

(2)实验装置

[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反应物状态反应时条件产物状态

氧气固态与固态加热气态

氢气固态与固态无气态

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可以由试管、单孔橡胶塞、导气管组成。

[提问]根据生成氢气的状态、密度等,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比较合

适?(提示:氢气难溶于水)

(3)收集方法

[讨论]

[结论]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演示实验]氢气的制法,并且用两种方法收集。

注意:充满氢气的容器应盖好并把口向下放置。·

[讲解]有时为了能够不断地得到氢气,并且使用的量较大时,我们利用

一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叫做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氢气。

(4)启普发生器

[展示]启普发生器。

[阅读]第50—51页有关内容。

[讲解]我们在制取氢气时除了可以利用锌和硫酸反应外,还可以利用其

他金属和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

[演示]镁与硫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都产生了氢气。

[结论]

化学反应表达式:

1.镁+硫酸→硫酸镁+氢气

Mg+H2S04→MgS04+H2

2.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Fe十HCl→FeCl2十H2

[观察]制取氢气的三个反应,判断它们属于那种反应类型?有什么特点?

[讨论]

[结论]

这三个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这些反应是一类新的反

应类型。

二、置换反应

[总结]

1.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2)产物也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讨论]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给置换反应下一个定义。

[总结]

2.置换反应

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讲解]在硫酸分子中,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结合成的s04在反应前

后没有变化,我们把硫酸中没有变化的SO4叫做原子团,称为硫酸根。

3.原子团:S04(硫酸根),Mn04(高锰酸根),C1O3(氯酸根),NO3(硝酸根),

C03(碳酸根),OH(氢氧根)等都叫做原子团。

三、练习

第52页第1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利用产物特点确定收集方法。并且

应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表达式和实验操作。对于置换反应我们应当学会

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和产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

个基本反应类型,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反应类型进行总结。

化合反应:A+B→AB(多变一)。

分解反应:·AB→A+B(一变多)。

置换反应:A+BC→B+AC(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七、布置作业

第52页第2题,第3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氢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

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结论:可燃性气体为氢气,

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

反应表达式: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2SO4→ZnSO4+H2

(2)实验装置

反应物状态反应时条件产物状态

氧气固态与固态加热气态

氢气固态与固态无气态

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胶塞、导气管组成。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4)启普发生器

二、置换反应

(1)锌+硫酸→硫酸镁+氢气Zn+H2S04→ZnS04+H2

(2)镁+硫酸→硫酸镁+氢气Mg+H2S04→MgS04+H2

(3)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Fe十HCl→FeCl2十H2

1.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2)产物也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2.置换反应

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

反应。

3.原子团:S04(硫酸根),Mn04(高锰酸根),C1O3(氯酸根),NO3(硝酸根),C03(碳

酸根),

OH(氢氧根)等都叫做原子团。

三、总结

化合反应:A+B→AB(多变一)。

分解反应:AB→A+B(一变多)。

置换反应:A+BC→B+AC(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课后记

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氢气的物理性质。

2.氢气的还原性,可燃性,以及有关实验和现象。

3.氢气点燃前检验纯度的原因。’

4.氢气的用途。

5.从得氧失氧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是本节的两项重要的能力训练点,要通过氢气的纯度的

检验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来完成。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氢气的燃烧与爆炸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

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2.难点氢气的还原性。

3.疑点氢气,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为什么会发生爆炸,而纯净的氢气在

空气中可以安静的燃烧?

4.解决办法通过实验,从表面现象到微观本质进行分析。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氢气发生装置一套,铁架台,干燥的烧杯,硬质试管,酒精灯,火柴,长木

条,集气瓶,小试管,带孔的塑料筒,肥皂水,氧化铜。

五、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活动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确

定实验结论。另外,本节涉及的实验操作部分可以由学生通过讨论问题、回答、

总结完成。

1.教师演示[实验3—4],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讨论:由此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教师演示[实验3—5],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讨论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2)它与空气中哪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3)它的产物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4)它们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什么?

3.演示[实验3—6]学年观察现象。

提问讨论

(1)氢气点燃后发生什么现象?

(2)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而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会

发生爆炸?

4.演示[实验3—7],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讨论:为什么第一次检验纯度后需要用手再堵一会试管才能进行会试管

才能进行第二次检验?

5.演示[实验3—8],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讨论:

(1)通过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产生了哪些物质?

(2)为什么放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为什么在加热前要先通一会氢气?

(4)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

(2)学生掌握氢气的还原性,可燃性,并了解有关实验和现象。

(3)了解氢气点燃前检验纯度的原因。

(4)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5)从得氧失氧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2.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氢气的燃烧与爆炸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

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

(二)整体感知

本节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现象研究本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从感性到理性

进行升华。尤其是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应注意分析反应的过程,以便使学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较深的印象。

另外,本节的实验较多,应规范操作,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印象,从而

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材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引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那么,实验室制取氢

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什么是置换反应?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那么,氢气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氢气的性质和用

途。

[新课讲解]

在空气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氢气的物理

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

一、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新制的氢气,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

[总结]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101KPa时氢气在—252~E时变

成液体,在—259℃变成雪花状固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讲述]为了验证氢气的密度,我们来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3—4]验证氢气密度的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由此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回答]

[解释]形成的肥皂泡之所以迅速上升,就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的缘故。

在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为0.089克,大约是同体积空气质量的1/14。

那么,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知

道了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氢气可不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呢?

我们就利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2.氢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3—5]

[板书]氢气的可燃性

[观察现象]

[提问]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2)它与空气中哪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3)它的产物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4)它们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什么?

[总结]

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烧杯内壁有水珠,并且发热。

结论

点燃

氢气+氧气——→水

点燃

H2+02——→H20

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讲解]那么,混有空气的氢气在点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3—6]氢氧混合爆炸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

[结论]氢气开始安静的燃烧,然后发出了爆鸣声,塑料筒被高高冲起。

[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讨论]

[总结]

之所以会发生爆炸是因为氢气中混有了空气。混合气体中大量氢气分子和

空气中的大量的氧气分子混合,这样的大量的分子相互接触点燃后,二者迅速

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这些气体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当温

度迅速升高,气体迅速受热膨胀,冲出容器发出爆鸣声。如果容器为密闭容器

或容积大口小,气体不能排出或来不及排出,就会使容器炸裂造成危险。

[提问]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呢?

[学生回答]

[解释]因为纯净的氢气在点燃后只在管口或小孔处与空气中的氧气接

触,接触面积小,发生反应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量也少,所以放出的热量

也少,并且很快就散失到空气中去了,不会发生爆炸。

通过科学实验测定,空气中如果混入的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74.2%时,点燃混合气体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事

实上所有的可燃性气体、粉尘、蒸汽与空气充分混合遇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

可燃性气体泄露时一定要杜绝一切火源,防止发生爆炸造成危险。

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氢气和其他可燃性气体时为了不发生危险,使用前一

定要检验纯度。下面我们就学习检验纯度的方法。

[演示实验3—7]

[观察]

[提问]为什么在第二次检验前要先用手堵一会试管才能收集氢气再进

行检验纯度?

[解释]参考课本第55页小字部分。

注意: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扩展]虽然爆炸可以造成危险,但是,看待问题要从两方面考虑。爆炸虽

然可以发生危险,但在某些场合如爆破、开凿隧道等就是利用爆炸为人类造福

的。

三、练习

58页第1题。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和氢气的可燃性。通过学习,同学们应

该重点掌握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但是当条件不同时产生的现象不同。我们

还学习了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的方法。同学们应该掌握并且注意在使用可燃性

气体时一定要检验纯度。

同时通过学习,应该学会如何通过表面现象分析物质的变化,得到正确的

结论和正确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思考题:室内如果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课本第58页第2题,第3题。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101KPa时,氢气在-252℃变成液体,

在-259℃变成雪花状固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1)氢气的可燃性。

现象: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烧杯内壁有水珠,并且发热。

结论:

点燃

氢气+氧气——→水

点燃

H2+02——→H20

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

注意: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

度。

课后记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氢气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有哪些异同?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反应的表达式是什么?

3.为什么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如何检验?·

[新课讲解]

氢气除了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和某些含氧化合物发生反应。这

是氢气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一、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演示实验3—8]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观察现象]

[提问]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产物?

[回答]

[总结]

现象:a.试管中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

b.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结论:氢气+氧化铜—→铜+水

H2+CuO—→Cu+H20

[提问]

(1)为什么在通氢气前检验纯度?

(2)为什么要向试管中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

(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4)实验完毕后,为什么停止加热后还要通一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

[解释]

因为这个实验的条件是加热,如果所用的氢气不纯,那么,在加热时有可

能引起爆炸造成危险。同样道理,如果不把试管中的空气排除干净,就有可能

使氢气和空气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爆炸。也就是说,先向试管中通一会氢气,

目的是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那么在加热时,试管中的氢气的浓度大于它的爆炸

极限时就不会发生危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水不会倒流到

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而导致实验失败。实验完毕后再通一会氢气直至试管冷

却,是为了使生成的铜在氢气的环境中冷却而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因为

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可再生成氧化铜。

[提问]这个反应属于哪类反应类型?

[回答]

[分析]在这个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氧化铜中的氧被氢气夺走,形成了

单质铜。这个过程我们称氧化铜被还原了;而氢气和氧化铜中的氧结合成它的

氧化物水,我们说氢气被氧化了。这里被还原的氧化铜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

性;被氧化的氢气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H2→Cu+H2O

氧化剂还原剂

前面我们学过物质与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也就是说,在这个反应中氢气

发生了氧化反应,因为它与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反应;对于氧化铜来说,它失

去了氧,这种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即: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从这个反应中我们可以总结这样的规律:

氧化剂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在通常情况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概括氢气具有两条化学性质。

1.氢气具有可燃性

它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

出热量生成水;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

验纯度。

2.氢气具有还原性

它可以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氧,使含氧化合物还原而自身被氧化,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针对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氢气有哪些用途呢?

二、氢气的用途

[阅读]课本56--57页“二、氢气的用途”。

[讨论]氢气的用途,并说明它的用途是根据它的哪些性质?

[总结]

1.填充探空气球(密度小)。

2.制备金属材料(还原性)。

3.作为高能燃料(可燃性)。

4.工业原料。

决定

性质用途

反映

(四)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氢气的还原性和用途,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应重点掌握氢气

的还原性,掌握它与氧化铜反应的实质,并且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概括结论,

体会学习的方法性和实验的规范性。应强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

使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58页第4题,第5题。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氢气的性质

2.化学性质

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现象:a.试管中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

b.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结论:氢气+氧化铜—→铜+水

H2+CuO—→Cu+H20

实验注意:

a.通氢气前检验纯度。

b.先通氢气后加热。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实验完毕后,先撤灯,后撒氢。

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氧化剂还原剂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氧化剂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小结:氢气的化学性质

1.氢气具有可燃性;

2.氢气具有还原性。

二、氢气的用途

1.填充探空气球(密度小)。

2.制备金属材料(还原性)。

3.作为高能燃料(可燃性)。

4.工业原料

决定

性质用途

反映

课后记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微观想像能力及推导思维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结构紧密

相联。

2.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内容非常抽象,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应从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中寻找规律,同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研究讨论元素的分

类与核外电子的关系。另外,应让学生充分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离子化合

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进一步了解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微观想像能力,推导思维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过原子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通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但是,应当注意这部分教

学对学生来说既难以理解又难以掌握。因此,本节内容在讲解时不宜加深也不

宜拓展,只要学生达到了解的水平即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结构,请同学们说一说

1.原子是怎样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

3.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新课讲解]

虽然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所了解,但是我们对核外电子的运动却一无所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讲述]对于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氢原子来说,核外电子的运动比较简单。

对于核外电子数多于一个的原子,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阅读]课本第59页第二段内容。

[提问]核外电子多于一个的原子,其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结论]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由于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3)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七层。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近───────────→远

能量:低───────────→高

[讲述]为了能够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我们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出示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观察]

[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圆圈及里面的正数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2)弧线表示电子层数;·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

注意:第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个,第二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个。

电子先填充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填充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讨论]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回答]

3.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Ue为2个)化学性质稳定,这种

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活

泼。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

[讲解]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易失去或易

得到,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这样,原来的原子中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就不

相等而使原子带电,这样带电的原子就叫做离子。

4.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讲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离子符号:阳离子:Na+,Mg2+,Al3+,(NH4

+)

阴离子:Cl-,O2-,S2-,(SO4

2-,CO3

2-,OH-)

[讨论]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相互转化关系。

[总结]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法NaNa+Na-

相互转化

得电子得电子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失电子失电子

[提问]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它们之间是

否可以形成化合物?如何形成的?

[讨论]

[讲解]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总结]

二、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形成:以NaCl,MgSO4为例进行讲解。

3.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化合物本身不显电性。

三、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形成

[提问]在前面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曾经用到盐酸,它是氯化氢

的水溶液。而氯化氢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的。那么,氯化氢分子是

如何形成的?

[讨论]

[阅读]课本第61页有关内容。

[回答]

[讲解]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总结]

(1)共用电子对。

(2)共价化合物。

(3)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小结]

1.形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和稀有气体。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分子单质,共价化合物。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

(四)总结、扩展

本节所学内容要求同学能够识别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

结构示意图的涵义,掌握离子的概念,能够区别离子和原子,知道离子化合物

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通过学习我们还应学会从微观想像中锻炼自己分析推断的思维方法。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62页习题(1)、(2)、(3)。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近───────────→远

能量:低───────────→高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1.圆圈及里面的正数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2.弧线表示电子层数;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

注意:第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个,第二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个。

电子先填充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填充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三、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He为2个)化学性质稳定,这种结

构称为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活

泼。

结论:结构决定性质。

四、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1.离子形成的过程

2.离子符号:阳离子:Na+,Mg2+,Al3+,(NH4

+)

阴离子:Cl-,O2-,S2-,(SO4

2-,CO3

2-,OH-)

3.离子与原予的区别与相互转化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法NaNa+Na-

相互转化

得电子得电子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失电子失电子

五、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形成:以Na口,MgSO4为例进行讲解。

3.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化合物本身不显电性

六、共价化合物

1.共用电子对。

2.共价化合物。

3.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小结]

1.形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和稀有气体。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分子单质,共价化合物。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

课后记

第六节化合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合价的含义。

2.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

断化合价。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由学生观察投影片中所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组成化合物确定原子个

数比,从而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2.学生阅读课本,引出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

法。

3.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由同学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判断元素

的化合价。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及含义,初步认识化合价的实质,记住常见元素的化

合价及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2)了解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会利用化合价原则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整体感知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

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知识

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元素化学性

质?

[回答]

[提问]下面我们看一下投影片,讨论这些元素两两组合可以组成哪些化合

物?

[投影片]

写出化学式并判断每种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

[总结]

离子化合物:NaClMgCl2Na2SMgSNa20Mg0

原子个数比:1:11:22:11:12:11:1

共价化合物:HClH20H2S

原子个数比:1:12:12:1

[新课引入]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到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有确定的数值,

如果不是这个比值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而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个数比又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的,也就是

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决定了原子之间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而这个数目

就表现出了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化学性质——化合价。

一、化合价

[阅读]课本第62、63页。

[提问]

(1)什么叫做化合价?

(2)元素的化合价是如何表示的?

(3)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4)单质的化合价为什么为零?

[学生讨论]

[回答]

[总结]

l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提问]化合价的正负与数值是如何确定的?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讨论]

[投影片]由学生填写

二、化合价数值的确定

化合价数值化合价的正负

正价负价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化合价原则

[讲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总结]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氯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练习]

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1.Na202.Cu(OH)23.W034.4N036.FeS04

[讲解]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1-1-2-2+2

如:

OHNO3SO4CO3NH4

[讲述]那么如何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已知化学式如何判断元素的化

合价呢?

[阅读]课本第64页例1、例2、例3。

[总结]

四、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讲解]参考课本第64页例1,例2,例3。

注意:

1.依据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

2.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先,负价后,标出(化合)价,找(原子)个数。

3.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四)总结、扩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则以及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在

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

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65页2、4、5、6题。

八、板书设计

第六节化合价

一、化合价

1.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3.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二、化合价数值的确定

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氯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

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四、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注意:1.依据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

2.化学式的写法:正价先,负价后,

标出(化合)价,找(原子)个数。

3.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课后记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不同化学反应的质量测定和实质分析,: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

力。同时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

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

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

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

应用。

3.疑点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

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

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托盘天平、锥形瓶(铺细沙)、镊子、滤纸、酒精灯、幻灯、白磷、CuSO4溶

液、NaOH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CaCO3、盐酸。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课本第69页[实验4—11并提问。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生成

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

了,还是不变呢?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目的]启迪思维,激发对新问题的求知兴趣。

2.学生分组测定不同的化学反应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CuS04和NaOHFeCl3和NaOHNaCI和AgNO3

溶液溶液溶液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定量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3.教师提问

为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

的实质展开讨论。

[目的]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分析的方法,深化学生思维。

4.教师提问

(1)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

恒定律吗?

(2)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

[,目的]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如“参加反应”、“质量总和”等)。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问

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从形象的直观上升到抽象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对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

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

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

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

来探讨。

1.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演示课本第69页[实验4-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观察思考]

(1)观察实验现象?

(2)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第一组CuS04,溶液和NaOH溶液。

第二组FeCl3溶液和NaOH溶液。

第三组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实验结果,从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推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

子的质量也没发生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师活动]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

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

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扩展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1.质量守恒的原因微观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归纳为(四不变)(实质)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

量关系的定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

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

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没有参加化学反

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五)智能反馈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2.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

的质量为()

A.5克B.3克C.6克D.4克

3,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Y2Y3B.XY3C.X2Y6D.X2Y4

4.6克KClO3与2克Mn02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定()

A.大于8克B.小于8克C.等于8克D,无法比较

5.a克KClO3与6克Mn0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中含c克KCl,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o+6—c)克B.(a—c)克

C.(a+b)克D.(a—6—c)克

6.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C02和H20,试推断蜡烛一定由()

A.碳元素组成B.氢元素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碳氢元素组成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70页3-5段。

2.书面作业:第70页第2题,第76页第2题(1)

3.预习第二节。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2)学生分组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

质量不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三、总结

1.质量守衡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2.理解和应用定律时注意四点。,.·

九、参考资料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

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

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

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疑点

化学方程式能表示什么含义?

4.解决办法

采用从实验人手的讨论法,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质”和“量”含义的理解,

练结合,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为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

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

[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

的概念。

3.教师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

则。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

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德育目标

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人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

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

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

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02======CO2

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

可以了呢?请看以下反应: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催化剂

KClO3==========KCl+02加热

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

呢?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

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

读法(说明“+”和“二”表示的意义)。

KClO3==========2KCl+302↑

2(39+35.5+3×16)2(39+35.5)3×16×2

=245=149=96

从质的含义读作:“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

气。”

从量的含义读作:“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

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意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头要标明。

最小公倍数配平法:

步骤1.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

数相

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2.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3.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五)智能反馈

点燃

1.化学方程式C+02=======CO2表示的意义是①②。

此化学方程式可以读作:[质][量]。

2.配平化学方程式指的是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前面,配上适当

的,

使得式子左右两边的各元素相等。配平的理论依据是。配

平的理论依据是。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02→A1203

(2)Fe+O2→Fe204点燃

(3)CO+02───→C02点燃

(4)H2+02───→H20

(5)HgO──→Hg+02△

(6)KMn04──→K2Mn04+Mn02+02

(7)Cu2(OH)2C03──→CuO+C02+H20

点燃

(8)CH4+02───→C02+H20

点燃

(9)C2H2+02───→C02+H20

点燃

(10)Fe203+CO───→Fe+C02点燃

(11)CuS04+NaOH───→Na2S04+Cu(OH)2点燃

(12)FeS2+02───→Fe02+S02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71、72页;

2.课本第73页1、2、4题;

3.总结学过的化学方程式,预习第三节。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碳+氧气──→氧化碳

点燃

C+02======CO2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P+02→P205

催化剂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KClO3==========2KCl+302↑

2(39+35.5+3×16)2(39+35.5)3×16×2

=245=149=96

含义:[质]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

149份氯化钾和%份质量的氧气。

九、参考资料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进

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其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风。

同时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的辩证观

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

训练生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3.疑点

为什么说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4.解决办法

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

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

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幻灯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提问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点燃

(2)说出此化学方程式:4P+5O2==========2P205表示的意义。

[目的]使学生熟悉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2.教师分析课本第74页[例题1],并提问。

根据[例题1)你能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可分为哪几步?

[目的]结合实例、给予点拨、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按化学特点去思

维的良好习惯。

3.教师提问,学生自学课本第74页[例题2)。

根据例题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般步骤和方法。

然后相邻座位学生互相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目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一定的格式来解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分析

能力。

4.教师给出两道练习题,学生练习并组织讨论指出错误。

(1)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2)根据练习你认为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

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目的]加深理解,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5.教师给出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是什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是什么?

[目的]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知识目标

1.明确目标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的质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人手,引导

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

量的计算,本节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教师活动]分析、示范、并提问。

[学生思考]根据[例题1)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学生自学课本[例题2]并讨论。

根据例题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结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可分为五步。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式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的

下边,再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并在黑板上板演。

(1)实验室要制得0.64克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

克?

(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并指错。

(1)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2)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什么是化学计算的工具?什么是化学计算的依

据?

[推论]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化学方程

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下列练习题

1.12.25克KCl03和3克Mn0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

剩余固体是多少克?

2.把干燥的KCl03和Mn02的混合物15.5克装人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

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加热KCl03和Mn02的混合物15.5克,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所得固体

剩余物的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了4.8克,求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4.加热一定量的KCl03和Mn02混合物制取02,当收集到需要的02后,停止

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物质质量为4.04克,然后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又

收集到0.672升(标准状况)0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题组练习。

[教师活动]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呢?

[目的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总结、扩展

[小结]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式量。

注意事项: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

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人化学方

程式进行计算。

2.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体积须根据密度

换算)。

[目的意图]思维有序、严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五)智能反馈

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02最多的是()

A.FeB.PC.SD.C

2.用6.5克KMn04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量为6.3克,那

么剩余物为()

A.KMn04B.K2Mn04,Mn02

C.K2Mn04,KMn04D.KMnO4,K2Mn04,02

3.在2A+B=3C+D的反应中,已知60克A和3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5

克D,若C的式量为50,则A的式量为()

A.60B.65C.70D.75

4.实验室中某同学用H2还原CuO制取Cu,若要制取64克铜,实际需要的

H2的质量为

A.等于2克B.小于2克C.大于2克D.无法确定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75页2、3题;第76页1题(2)、(3)题。

2.复习总结本章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一)解:设分解5.8克KCl03可制得02χg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KClO3==========2KCl+302↑

24596

5.8克χ

χ=2.3克

答:加热分解5.8克KCl03可制得022.3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可分为五步:(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求有关物质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未知;

(5)写出墒明答案。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组练习

总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三个关键及注意事项(幻灯)。

九、参考资料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三)德育渗透点

联系我国古代发明的黑火药,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人造金刚石

和CQ新的超导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科教

兴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难点

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3.疑点

碳和炭的区别是什么?

4.解决办法

(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演示试验、学生动手实验等多种形式,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理解木炭的吸

附性。

(2)教师运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差

异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石墨的导电性实验装置,木炭吸附性实验装置,简易净水器的装置,玻璃片

及玻璃刀。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观察教师演示用玻璃刀裁玻璃,学习金刚石的物

理性质和用途。

2.学生亲手摸铅笔蕊粉末,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3.学生做石墨导电实验,加深对“导电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

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2)、[试验5—3],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理解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原因。

5.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发明的黑火药,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理解金刚石、石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3)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原因。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整体感知’

本章主要是较为全面、完整地学习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等方面。从学习研究物质的角度看,本章

具有典型性;从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

位。

本节主要讲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以木炭为例简介了无定形碳。

通过对碳单质的学习,掌握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一些物理性质,进一步理

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气态非金属单质,从这章开始学习碳及其化

合物。首先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2.金刚石和石墨。

[教师活动]

(1)演示玻璃刀裁玻璃。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用列表法引导学生总结出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

用途。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79页,用列表法总结出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学生用手摸铅笔蕊粉末。

(3)石墨导电的实验。

[目的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观察实验

和自已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特有的一些

物理性质。

[教师提问]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为什么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巨大差

异?

[教师活动]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成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

墨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指出两种“建筑物”外形不同,牢固程度也存在

差异,并绘出简单的图形。通过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金刚石和石墨里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这句关键词语。

[小结]

①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叫单质。

②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如红磷和白磷。

3.无定形碳

[讲解]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也是碳的单质,它们通常称为无定形碳。

下面我们主要以木炭为例,学习它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最后一段,列出木炭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1)演示[实验5—2]、[实验5—3]

(2)提问:在实验中分别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红色颜料到

什么地方去了?

[学生活动]同座位同学相互讨论。

[目的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抓住这两个实验反映出的事物的特征

(这些物质的微粒被吸附在疏松多孔的木炭空隙表面上)。

[教师活动]

(1)木炭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

(2)引导学生从木炭的结构特点方面进行思考,并解释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

原因。

[学生活动]总结木炭和活性炭的用途。

[教师活动]展示简易净水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目的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81页,总结焦炭、炭黑的用途。

(2)阅读“黑火药”选学内容。

[教师活动]联系我国古代发明的黑火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总结、扩展

1.碳和炭的区别。

碳:是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是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的单质。

2.介绍C60新单质及我国在C60的超导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认识“科教兴国”的意义。

七、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教材第82页习题1、2、3。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

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二、金刚石、石墨

1.他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

色、态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深灰色鳞片固体

硬度最硬最软的矿物之一,有滑腻感

熔点很高很高

导电性无良好

用途(1)装饰品

(2)钻探机钻头

(3)刻刀

(4)铅笔蕊

(5)电极

(6)高温润滑剂

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

三、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1.木炭的物理性质

(1)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2)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由于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它的表面积极大)。

(3)木炭的用途。

2.活性炭、焦炭、炭黑的用途。

九、参考资料

1.(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2.《化学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

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

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

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

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

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

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碳元素组成?

[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4],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

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

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

理性质?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

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

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讲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

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复习提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

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

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

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

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讲解]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

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教师提问]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讲解]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

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

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目的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O2========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O2========2C0(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C========2Cu+C02↑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氢气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O

2

========C0

2(O

2

充足)

点燃

2C+O

2

==========2C0

(O

2

不充足)

点燃

2H

2

+O

2

========2H

2

O

还原性

高温

C+CO

2

========2C0

高温

C+2CuO==========2Cu+C0

2

点燃

H

2

+CuO========2H

2

0

九、教学参考

1.《初中化学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

2.《化学教学参考》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演示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能

(三)德育渗透点·

1.结合实例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进一步了解祖国的美丽山河,

激发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2.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气侯产生的不良影响,来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同时也应看到二氧化碳的存在是自然界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学

生全面地看问题,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2.难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疑点

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是为什么又

说二氧化碳无毒?

4.解决办法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4(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3)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石灰石的用途。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实验5—5、6、7、9]的实验装置,制取Cq的实验装置和药品,三瓶装满

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石蕊试验,酒精灯,试管和试管夹等。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教材中的图5—9,联系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二氧化碳对自然

界的重要性。

2.观察教师演示[实验5—6、7],思考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并用精炼而

准确的语言加以解释。

3.让学生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人二氧化碳,激发其学习兴趣。

4.阅读教材中“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干冰的妙用”,归纳总结二氧化碳

的用途.

5.观察教师演示[实验5—9],了解灭火器的原理。

6.阅读教材第90、91页的选学内容,观察教师演示的补充实验,弄懂溶洞

奇观形成的原因。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及其反应方程式)。

(3)常识性了解灭火原理和灭火器。

(4)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全面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存在的意义和不良影响,使学生能够辩

证看问题。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堂演示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教师提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

会怎样?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

性。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1)展示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实验5—5L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6];

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结]

实验证明: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8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讲解]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的血液中也需要适量的

二氧化碳,以促使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如缺少二氧化碳,则呼吸作用就会减

弱,以至停止;但如果吸人多量的二氧化碳,则又会妨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

出,使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当空气的二氧化碳超过1%时,对人有害

处,达到10%时,会致人死亡。但是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7]

②讲解实验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①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小结]

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②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学生活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人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写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这个反应也

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重要反应。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教材第88页的讨论题。

[目的意图]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的化学反应及其在实际生活

中的具体运用,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3.二氧化碳的应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8至90页中“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干冰的妙

用”,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师活动]演示[试验5—9],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是

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

[目的意图]使学生全面地认识二氧化碳,辩证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

决问题。

4.石灰石的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页,总结石灰石的用途。

[小结]石灰石睥主要成、性质和用途。

5.溶洞的形成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90、91页中的选学内容。

(2)观察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活动]

(1)补充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持续通人二氧化碳,将最后得到

的澄清溶液分成两份,一份留作对比,另一份用酒精灯加热。

(2)结合补充的实验,讲解溶洞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

应。

(3)介绍我国广西桂林地区的溶洞奇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

(四)总结、扩展

溶洞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

CaC03+H20+CO2========Ca(HC03)2

CaC03========CaC03↓+H20+CO2↑(碳酸氢钙不稳定,易分解)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兕页3、4、5、6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进行比较)

二氧化碳氧气

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能溶于水不易溶于水

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H20+CO2=====H2C0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H2C03====H20+CO2↑(碳酸不稳定)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02+Ca(OH)2===CaCO3↓+H20(用来鉴定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03+2HCL========2NaCL+H20+CO2↑)。

2.作工业原料。

3.“干冰”的用途。

4.作肥料。

四、石灰石

1.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2.石灰石高温易分解。

高温

NaC03========CaO+H20+CO2↑

3.用途:建筑材料。

五、溶洞的形成

NaC03+H20+CO2========Ca(HCO3)2

Ca(HCO3)2======CaC03+H20+CO2↑

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制取二氧化碳时盐与酸的选择,使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前面学过的02、H2的实验室制法,运用联想、对比方法,培养学生

对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2.难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疑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

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演示实验:

教材[实验5—8]所需仪器和药品。

2.补充实验: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试管等

3.投影图片:制取氢气、氧气的几套装置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前面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讨论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阅读教材和观察教师演示试验和补充实验,理解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

制法。

3.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

六、实验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

称和收集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复习氢气和氧气的制取,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提高学生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介绍三种常见灭火器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材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

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

(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氢气、氧气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

图的适用范围:(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

置;(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氢气的装

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氢气和氧气,为什么?

(2)如何检验氢气和氧气?

[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

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讲解]通过以上的学习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①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

体。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③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93页。

(2)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将稀盐酸换成硫酸?能否将CaC03换成

NaC03

[演示试验]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碳酸钙和硫

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复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硫酸接触,

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演示试验]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纳,都加入盐

酸。

[学生活动]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纳和盐酸反应生成

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目的意图]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

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

么装置?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

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问]

(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小结]

①将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

碳。

②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瓶内充满二氧化碳。

教师演示[实验5—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5页的选学材料,回答每种灭火器的用途及注意

事项。

[目的意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总结、扩展

比较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96页习题2、3、4、5。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03+2HCL========CaCL+H20+CO2↑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

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柴熄灭,证明收集满了。

四、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1.用途。

2.注意事项。

小结: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MnO

22KCLO

3

========2KCL+30

2

加热

加热

KMnO

4

==========K

2

Mn0

4

+O

2

Zn+2HCL==ZnCL

2

+H

2

Zn+H

2

SO

4

==ZnSO

2

+H

2

CaCO

3

+2HCL=

CaCL

2

+H

2

O+CO

2

装置略略略

收集

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

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点燃气体能燃烧,且生成物

只有水,证明是氢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证

明是二氧化碳

第五节一氧化碳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二)能力训练点

将H2、C、CO三种物质的还原性进行归纳对比,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

学习方法,善于对多种相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为我国工业建设服务,促进学

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3.疑点

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为何炉火烧得更旺?

4.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的物

理性质。

(2)教师演示试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化

学性质。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观念。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实验5—10]和[实验5—11]的装置和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5—10、11]中的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阅读教材,学习一氧化碳的用途,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生理过程,了解

它对空气的污染。

3.分析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上的差异、一氧化碳与氢气性质的相

似性,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1)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对一氧化碳“一分为二”地看待,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

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分

子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分子组成上的差异会给它们的性质带

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氧化碳的某些特性。

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复习提问]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7页第十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5:4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5666297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化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化学教案.pdf

标签:化学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