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初中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1 15:34:49 阅读: 评论:0

日本零食-肝脏不好吃什么药

初中教案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行行重行行翻译)

初中语文教案总汇

关于初中语文教案总汇一

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段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从而引出本文要说明的对象。第二段介绍了

画作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强调了这幅画作所要表现的是“梦回繁华”的主

题,从而确定了本文介绍画作内容的重点:“繁华”。第三到五段,是对《清明上

河图》的具体介绍。第三段介绍画作材质、着色和尺幅,并概括介绍画作的主要内

容;第四段分三层介绍了画作的主体内容,三层均扣住“繁华”来介绍,语言典雅,

富有文气;第五段总结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全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按照“内涵—内容—价值”的

思路来展开,着重体现了画作的主题“梦回繁华”。

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单元前面两篇教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

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这些学习重点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自读课

文《蝉》属于文艺笔调的说明文,又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多样性有了一些了解,同时

学习该类自读课文课时已经指导了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的助读系统,运用快速

阅读法的自读策略。不同的是,本课没有设置旁批,学生正好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

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看法写成旁批,养成随手写批注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2.理清课文思路,弄清说明顺序。

3.通过学习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准确而典雅的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采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理清课文思路,弄清说明顺序。

2.指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说明方法的学习体会准确而典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以及说明方法对于语言特色的影响。

教学创意:

1.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目标和方法,确定学习方案。

2.反复使用浏览加细读的方法,随时进行勾画批注。

3.通过说明方法的学习来体会说明语言的特色。

教学流程:

一、欣赏图画,选择画作局部,口头说明内容。

(一)教师展示图画,介绍经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绘画的无价之

宝。在它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也是后世帝

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历经劫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

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宋代社会,体会一下

《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宋代生活。

(二)学生选择局部,口头说明。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幅图上有什么?选择一个局部,用自己的话对你看

到的景象做出说明。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用图片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试图用自己的语言说

明画作内容,可以和后面学习本文语言特点的时候作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篇文章语

言的特点:准确典雅,条理清楚。)

二、阅读“提示”,讨论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

(一)学生浏览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特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的主要

特征是什么?用跳读法在文中筛选出主要信息。

(二)结合“阅读提示”和前面三课的学习经验,分组讨论,确定本课学习目标

和方法。

明确:1.学习目标:弄清本文说明顺序,注意到说明方法的使用,注意作者的

遣词造句即说明语言的特点;2.学习方法:浏览全文和细读课文;抓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学生用快速浏览和勾画关键词句的方法,对说明对象

有了整体把握,随后教师不必急着进入学习,建议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

回忆过去三篇课文的学习,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形成说明文成

熟的阅读策略。)

三、浏览课文,明确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一)学生用浏览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进而理清说明

顺序。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2:作者介绍了这幅画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画批注:

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学生勾画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后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介绍这幅画作

的创作背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第二段介绍了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强调了

画作“梦回繁华”的主题。第三到五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和主

要内容、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二)学生判定全文说明顺序,并细读第四段,判断局部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全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各方面的情况,第四段采用

空间顺序介绍画作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学生用浏览全文和勾画中心句的方法,对课文内容有

了全局印象就能够理清说明顺序。由于第四段说明顺序的特殊性,学生对课文重点

也有了关注意识,为下面提出细读任务作铺垫。)

四、细读课文,学习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一)浏览全文,勾连文题,理解本文中心,确定阅读重点。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3:哪些内容是作者介绍的重点?作者是根据什么确定说明

的重点的?读题,在文中勾画批注,找出与题目相呼应的句子。

学生明确:画面的内容是作者介绍的重点,即第四段。“梦回繁华”的意思是

指这幅画表现了作者梦回故土,怀念繁华生活的心情,“繁华”即是这幅画的内容

所表现的主题,也是本文说明画作的重点和灵魂。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教师继续提出任务,学生采用浏览课文和勾画关键句

的方法,理解题目含义,明确课文重点,为下面的细读课文做准备。)

(二)细读课文第四段,辨别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4:在书上批注第四段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学生明确: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着力描摹画面的整体和细节,

再现了它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使说明更形象更清楚。

教师点拨: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也接触到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

是什么?为什么两文都选择了摹状貌这一方法?

学生明确:1.在说明卢沟桥的时候,也用到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描摹卢

沟桥栏杆上千态万状的狮子,说明中国石拱桥“造型优美”的特点。2.恰当使用说

明方法才会使说明更准确更清楚。无论是中国石拱桥造型的优美,还是《清明上河

图》画面的繁华,用摹状貌才能使说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说明方法的选择是由说明

对象的特点决定的。3.摹状貌的方法给说明语言增添了生动性。

(三)浏览全文,辨别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5:浏览全文,在文中勾画批注,结合例句辨析课文中还用

到哪些说明方法?具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课文还用到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使说明稳妥准确,给读者以

明确的印象;引用使说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说明更通俗更形象。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同时为体

味说明语言的生动性作铺垫。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让学生结合

具体句子进行练习不是难事。)

(四)浏览全文,细读第四段,体会本文语言风格的不同,总结语言特色。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6:查看自己在书上关于说明方法的勾画批注,思考不同

的说明方法使语言呈现出怎样不同的特色。

学生明确:本文语言既平实准确又生动典雅。例如列数据使说明更准确稳妥,

使语言显得更准确、平实;打比方、引用和摹状貌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引用更使

文章语言有底蕴有文气。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7:重点品读第四段,勾画:哪些词句让你体会到了内容的

“繁华”和语言的典雅?对照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介绍画面内容的语言体会。

学生明确:1.本文语言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即准确平实。例如用列数据举

等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具体;2、本文语言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如生动典

雅。这主要体现在摹状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引用古典文献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第四段为了说明画作内容表

现的“繁华”,大量使用四字词语描摹画面内容,再现北宋时代的繁荣生活景象,

更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而我们自己的语言一是缺乏条理,

二是缺乏文气。

教师点拨:对于一幅中外闻名的古名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

典文化气息的语言不仅增强了文章生动性,更是与说明对象相契合。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对学生来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结合

说明方法的学习来体味语言的不同特点,学生学习语言就是由表及里,既直观又深

刻的。既从表面上结合具体句子看到语言特色的不同,也从内在体会到为什么语言

会呈现出这种不同,避免学生机械地记忆语言特点,不能学以致用。)

五、课堂小结,布置阅读任务,进行课外拓展。

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得:

1.本文扣住“繁华”,采用逻辑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品内

涵、整体情况和画面内容、艺术手法及文化价值。重点在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摹状貌

的说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说明语言为我们再现这幅画所表现的北

宋时期空前繁荣的城市生活。

2.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类文。通过抓关键句来理清文章内容和思

路,弄清说明顺序;结合具体例句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同时注意到不同的说明方

法带来语言的不同风格;

3.随时勾画批注,养成习惯。特别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批注在书上相应位

置,以供日后检索,常读常新。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关于《清明上河图》

的更多其它作品,如《的故事》《解读》《谜一样的》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通过小结反复强化说明文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就是

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说明文阅读策略。课外阅读拓展既是对课的内容进行拓展,也

可以对课的方法进行检验。)

关于初中语文教案总汇二

课文内容分析:《中国石拱桥》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

拱桥的杰出代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

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

聪明才智。

学情分析:《中国石拱桥》作为八年级学生初中阶段系统学习说明文的首篇文

章,这体现了它的重要性。从纵向看,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说明文,掌握了关于说

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等基本的知识,从横向看,学生学习的课

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平时写作都以记叙文为主,对说明文的学习和运用还是比较

陌生的,并且觉得说明文比较枯燥,那么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会有一定难度。在学

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定教,创设情境、灵活采用学习方法激发积极性并锻炼思

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筛选关键信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及结构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

2.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

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

3.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

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概括、筛选信息及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行介绍和说明,理解文章通过恰当

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结构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的写作要点。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

用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学创意:《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也是初中阶段第一

篇说明文。本课的设计思路是:1.通过小组探究、模拟导游等方式在把握本文内容

的基础上,以问答互动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理解。2.通过对比阅读的方

式引导学生关注到本文的人文情怀。3.通过补写现代石拱桥的典型例子的方式,考

察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运用。由课内到课外,由古代到现代,由知识到人文,由学

习到实践,希望能以文本阅读为支撑,以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为落脚点,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赏桥,了解桥之义

学生活动:(展示各种各样桥的照片)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结合自己

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吗?(生交流)

明确:架在河上、陆地上、峡谷上的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就是桥。

二、说桥,领悟桥之理

学生活动:本文约1700多字,请大家用三分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勾画关

键语句,再组合文章的关键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

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

作用。

②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几乎到处都有,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

桥。

③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

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

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

了有利条件。

④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不少石拱

桥。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的一孔,长达150米。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角度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放在初中阶

段第一个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

提供以下四个思考角度:

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考:通过组合关键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那其他内

容是不是可以删除?为什么?

②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思考: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严谨,但是一些不确定表述,

如“大约”“可能”“几乎”等词多次出现,你如何看?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

析。

③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能调换先后顺序吗?为什么?

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④从说明结构的角度思考: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那么开头两段讲石

拱桥的特点是否多余?最后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三、游桥,欣赏桥之美

学生活动:这么多例子里面,作者将赵州桥和卢沟桥重点介绍,那么赵州桥和

卢沟桥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两个导游小

组,组员进行如下分工:

①说明图绘制: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或卢沟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

上标出数据。

②导游词整理:根据课文内容,大体按照以下格式有条理地梳理介绍赵州桥和

卢沟桥的导游词,可在书中相应位置批注。

如:历史悠久——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

最古的石桥。

③赵州桥(卢沟桥)介绍:根据课文内容、导游词以及自己的合理发挥,有条理、

有重点、有详略、有趣味地为大家介绍一座桥。

(两个组分别派代表上来在黑板上边画图边介绍这座桥)

四、布置作业

①请在积累本上完成本课重要字词字音词义的积累。

②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表格。

③文中还有哪些没说全的说明方法?请课下批注,并交流。

第二课时

一、比桥,体会桥之情

学生活动:看【积累拓展】五的材料(一),与文中第6—8自然段对比阅读,

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明确:《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

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

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因为《中国桥

梁史料》是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

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

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

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二、写桥,领略桥之韵

世界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省罗甸县大小井特大桥即将在今年建成,

当地人民都非常开心,其中有个同学想把这座桥补写到说明文《中国石拱桥》里,

以此告慰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的在天之灵。在准备写作的过程中,这个同学产

生了疑问,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学生活动:看链接资料,想想大小井特大桥适合补写到《中国石拱桥》里吗?

为什么?

补充资料:大小井特大桥资料及图片

【资料一】:大小井特大桥的简介

大小井特大桥始建于2016年6月29日,工期38个月,全长1.5公里,主桥主

跨为450米,2018年6月30日横跨在贵州省罗甸县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桥顺利

合拢,大小井特大桥是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关键性工程,是世界跨径上承式钢管混

凝土拱桥。

全桥共58个吊装节段,节段净吊重达160吨。桥台所在山坡峰顶与河底相对

高差约250米。上百吨重的节段被一节一节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确移动到位

拼结起来合龙。

【资料二】:大小井特大桥的施工环境

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大跨度钢管拱桥和世界同类型桥梁之最,大小井特大

桥结构、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大桥拱座施工现场地形陡峭,边坡开挖高度高,开挖方量大,大体积混凝土温

度控制技术难度大,拱脚预埋件安装精度要求高。缆索吊机安装施工主塔拼装高度

高,主索安装跨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主拱安装施工拱肋纵向运输距离长,吊装

重量大,主拱对接精度、线形及高程控制要求高,主拱悬拼施工时间长,斜拉扣挂

施工难度高。山区机制砂C60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难度高,混凝土顶升高度高。

同时,大桥本身也将成为当地景区的一道风景线。大小井特大桥建在布依族居

住的大小井风景区。景区河水碧绿清澈,两岸古榕参天蔽日,翠竹亭亭玉立,农田

阡陌纵横。还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神秘莫测的天坑。已合龙的大小井特大桥,与景

区相互衬托,遥相呼应,成为景区又一道风景线。远处观望大桥,整个大桥犹如一

座天桥。桥梁建设者们在空中修起了天路,在天路上建起天桥。

【资料三】:大小井特大桥的修建意义

该桥是贵州本地企业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桥。大桥预计2019年8月全部

竣工,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从平塘县到罗甸县只需1个小时,比走省道快2个小

时,对打通贵州的断头路,加快黔南地区横向连接运输大通道的形成,加快贵州建

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助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有着

重要意义。

明确:材料选择符合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可以补充进去。

学生活动:试着将大小井特大桥补写进课文里。之后选一篇代表习作集体修改、

点评。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取舍链接资料,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进行片段写作,综

合提高语文素养。

三、寻桥,领略桥之新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石拱桥建设的无数奇迹。以茅以升为代表的现

代桥梁专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今天,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当代

桥梁建设者们,不断开创新的造桥技术、刷新桥梁建设的世界记录,大小井特大桥

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还有更多创新的桥梁工程等着我们去了解、介绍和赞颂。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超级工程2》第二集《中国桥》,搜集2018年中国

新建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再给其中的一类或一座桥写一段说明文字。

关于初中语文教案总汇三

一、教学目标

①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③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的运用。

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

面的写作特点。

5、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

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①诵读;

②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③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2、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

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

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以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

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2.一听:听录音朗读(或范读),体会情境。四读:初读--理清思路。再读--体

会感情。三熟读--找出特点。四精读--练习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

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

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

力量。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

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

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诗人杜甫《绝句》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

东吴万里船。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

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

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2.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

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

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

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5.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

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

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

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

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

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

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

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

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

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关于初一音乐教案优秀说课稿大全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15:3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5608996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教案.pdf

标签:初中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