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考技巧,1
认识场地:脸对着车库,背后是1线,左边车库叫甲库,右边车库叫乙库,左边
停车位置叫A点,右边停车位置叫B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2
考试程序:首先,从A点往后倒,入乙库底,经两进两退将车移入甲库,然后,
从甲库起步经乙库门出去至B点,再倒入甲库(车头进去即可)后,开出去至A
点,考试程序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只要不碰杆不越线,就算合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3
直线倒车方法:头必须伸到车左右宽度的中间位置(必须伸到中间位置,如若不
然,你就是把后面对准了,车也不在车库的中间位置。这一点和你能否将车倒到
车库的中间位置,至关重要),而且转向后方(你的头不可能转180度,首先,
身体先转90度,也就是后背对着车门,然后,头再转90度,这样,脖子就不难
受了),用车尾部中间位置对准车库门正中间直线倒车,尾部进入车库门后,立
刻对准车库底正中间直线倒车,左右摆动幅度不得超过10公分,如有偏差,提
前调整方向。否则不是碰杆就是越线,调整方向方法和前进时相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4
A点入乙库方法:
1、停车位置:车左边一定要和1线保持平行,并离开1线1.5米左右,不能小
于1米(如果小于1米,在转动方向盘进乙库时,由于后悬外移的出现,车头容
易越1线);也不能大于两米,(如果大于两米,车右边距离乙库门的横向距离
减小,转弯半径减小,调整方向时的距离缩短,入库难度加大,车尾容易越乙库
的边线)。此停车位置适合于C1驾驶证考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设计行使路线:
能否沿着正确的行使路线倒车,是决定碰不碰杆和能否顺利入库的关键所在,行
使路线如下图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转动方向盘时机:在A点开始起步往后倒车时,先保持直线倒车,等车尾接
近(甲库边线往1线延长)的延长线时,开始打方向入乙库,这时,看着车尾的
右后角,在入乙库的瞬间,要和中杆保持30厘米(左右10厘米)的距离,如果
不符合要求,提前调整方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回方向盘时机:车尾进库后,方向盘仍然保持转足或接近转足状态,等到车
中线(眼睛和车尾部中点之间的直线)的延长线摆进库底边杆四分之一左右,接
近对正乙库底中点以前,开始回方向,(眼睛,车尾部中点,车库底部中点)三
点成一线时,方向必须回正,这时可按直线倒车的方法,把车倒到乙库底部。
此方法适合于C1驾驶证考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车尾入库后怎么判断方向回的正不正的方法:
在倒车的过程中,头一定要伸到车宽度的中间位置,用眼睛把车尾的中点一直对
准车库底的中点直行,这时方向就正了,如果发现车尾慢慢地偏向某一边,都证
明方向没有回正。
另外,在车尾已经进库,车头未进库时,车尾如果偏向边线一侧,其原因是回方
向盘的时机过早,或者过快所致,就是说,车尾的中点还没有对准车库底的中点,
你把方向盘就回正了,你分析一下,车在这个时候是不是斜着偏向边线啊。
反之,在车尾已经进库,车头未进库时,车尾如果偏向中线一侧,其原因是回方
向盘的时机偏晚,或者太慢所致。就是说,车尾的中点已经对准车库底的中点了,
你车的方向盘还没有回正,你再分析一下,车在这个时候是不是斜着偏向中线啊。
所以,敬请大家,在直线倒车的过程中,用眼睛把车尾的中点一直对准车库底的
中点,左右的摆动幅度一定要控制在10公分以内,,一但超出10公分,你在调
整方向的时候,车头就要左右摆动,它左右摆动的幅度要远大于车尾左右摆动的
幅度,所以,车头未进库时很容易碰杆,车头如果已经进库则非常容易出线,这
就要求你在倒车的每时每刻都需注意,一但发现有偏差,必须及时、快速地调整
方向,让车尾的中点,在直线倒车的过程中,始终对准车库底的中点。
桩考技巧:5
移库要领:
移库时有三个要领,1、前进时尽量往前走,倒退时尽量往后退,只要不碰杆不
越线,越近越好,这样进退的距离就越长,对移库越有利。2、打方向盘的速度
要快,把方向盘从中间或者某一边打到另一边时,车走的距离越短越好。3、掌
握打方向盘的时机,什么时间应该向右打,什么时间应该向左打。
移库方法:
第一进:只要车轮一动,先把方向盘向右打足,令车头向右移动,等车的左前角
对准前边中杆时,把方向盘向左打足,令车头向左移动,等车头离前边中杆1
米左右(前后)时,迅速向右回方向盘(能回多少算多少,标准是回正),到前
边中杆跟前时停车。这时,车已经移入甲库接近一半,车体于中线平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退:只要车轮一动,先把方向盘向右补足,令车尾向甲库移动,等车的左后
角对准后边中杆时,把方向盘向左打足,令车尾向左移动,等车尾离后边中杆1
米左右(前后)时,迅速向右回方向盘(能回多少算多少,标准是回正),车尾
到后边中杆跟前时停车。这时,车已经移入甲库四分之三左右,车体于中线平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二进:只要车轮一动,先把方向盘向右打足后,紧接着向左回方向盘,令车头
顺着甲库中间直行,等车头离2线(甲库门线)两米左右时,向左转动方向盘,
令车左前角对准前边中杆直行,车头离2线1米左右时,向右回方向盘停车。这
时,车已经全部移入甲库,只不过是刚刚越过中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二退:先把方向盘向右打,但是别打足,令车尾向右移动,等车的左后角对准
后边中杆时,迅速把方向盘向左打,等车尾部中点摆至接近甲库底中点时,迅速
向右回方向盘,车尾部中点对准甲库底中点时,方向盘必须回正,然后用直线倒
车的方法把车倒到甲库底部。移库结束。
注意:上面所有提到左右位置的地方,都是你的头朝前时的左右位置,头朝后时
的左右位置正好相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6
移完库后出库方法:
起步后,向左转动方向盘,令车头对准乙库门斜着直行(注意:车头对准乙库门
以前就得开始回方向,车头对准乙库门时,方向必须回正),出乙库时,两边杆
距车身的距离要相等,等你坐的位置出了乙库门以后,再向左转动方向盘,令车
停到B点停车位置,车的右边要离开1线1.5米左右,车身与1线平行,为下一
步入甲库做好准备。(此方法适合于C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7
B点入甲库方法:
B点入甲库方法和A点入乙库方法类同,不同之处是:看的位置相反,方向盘转
动的方向相反。只要车头一进入甲库,就可停车,不必再往后倒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桩考技巧、8
出甲库方法:
出甲库方法和出乙库方法类同,出甲库时,两边杆距车身的距离也要相等,等
你坐的位置出了甲库门以后,再向右转动方向盘,令车停到A点停车位置,车的
左边要离开1线1.5米左右,车身与1线平行,桩考结束。
****************************************************
大车倒桩技巧(B2驾驶证)
A点入乙库方法:
1,停车位置:车左边一定要和1线保持平行,并离开1线2米左右,不能小于1.5
米(如果小于1.5米,在转动方向盘进乙库时,由于后悬外移的出现,车头容易
越1线);也不能大于2.5米,(如果大于2.5米,车右边距离乙库门的横向距
离减小,转弯半径减小,调整方向时的距离缩短,入库难度加大,车尾容易越乙
库的边线)。
2,转动方向盘时机:在A点开始起步往后倒车时,可先将方向盘向右转动半圈,
保持车体向车库方向斜一点的后方倒车,等车尾距离甲库边线(往1线延长的延
长线)1米左右时,开始打方向入乙库(注意:打方向不可过早,也就是车要转
的圆一些,这样在车尾入乙库时,车已经接近正了。如果过早,会造成车进库时
的斜度加大,入库难度加大,车尾容易越乙库的边线),这时,看着车尾的左后
角(头面向后方时的左后角),在入乙库的瞬间,要和中杆保持50厘米(左右
10厘米)的距离,如果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方向。
3,回方向盘时机:车尾进库后,方向盘仍然保持接近转足状态,等到车中线(眼
睛和车尾部中点之间的直线)的延长线摆进乙库底边杆50厘米左右时,开始回
方向,等车尾摆到(眼睛,车尾部中点,车库底部中点)三点成一线时,方向必
须回正,这时可按直线倒车的方法,把车倒到乙库底部。
B点入甲库方法和A点入乙库方法相同,方向相反,看的位置相反。
这里的左右以当时开着车的人向后看为准
倒桩时尽量让(车尾)车厢角靠近边桩(第一次为右车厢角~~~),最好
是差不多刚好过(这时方向盘全部打死);
(过去后)第一次倒车进去以车尾板左车厢角到了中桩(指后桩的)为准,
快速回方向盘两圈(车已经正了),左右不均可稍微修正,那边大就往那边打方
向盘,但不可猛打方向,在车库内方向最多不可过半圈;第二次倒车进去以车尾
板中间刚好到了后桩的左边桩为准,快速回方向盘两圈~~~;
移库第一进要由慢(防止车尾出线)到快打方向盘,当要半个车头过去后也
是由慢到快打方向盘(这两个过程不一定要全部打死,打的“顺”就行了);第一
退非常重要,启动前得把方向盘打死(转到转不动),当倒车时驾驶人那边的后
视镜看到中桩(指后桩的),就可以快回方向,当车正时再打多一圈后,后面要
快要慢就靠自己了,最好是先慢后快,退过一点去,停后与边线平行;第二进与
第二退是修正的,得自己把握了。
这个是我学车时教练教的,当时的车后板上是有标记的(对边桩,对中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9:5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3542792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倒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倒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