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通用10篇)
《围城》读后感1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似乎始终贯穿着《围城》这部小说,也成为这部小说的经典名言。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方鸿渐海外留学回到家乡,受到很多人的恭维,但其
在留学期间游手好闲,无心学习,并未学到真本事,只混到一个
假的文凭,所以回乡后并未得到高就,只在一个规模较小的银行
工作。
在工作期间与苏文纨、唐晓芙发生爱情纠葛,无果。后跟着
赵辛楣同孙柔嘉等人来到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后因种种原因回
到上海,在途中与孙柔嘉订婚。本以为结婚后生活会很幸福美满,
但终究因双方家庭的关系与压力和两人性格的差异太多经常吵
架,最后不欢而散。方鸿渐神经麻木,在睡梦中感到人生的讽刺
与伤感……
方鸿渐的命运是幸运的,因为他早早的受到外国教育,接受
西方教育,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是走在时代前列者之一。
方鸿渐的命运是悲哀的,因为虽然他出洋留学但学有学到真本
事,只知道狂妄自大,自吹自擂,这是他命运如此令人惋惜的最
重要因素,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告。
同时方家的一些封建礼节折射出当时社会还存在很多封建
落后的现象。当方鸿渐回到家中不久,方父母便提出反对结婚自
由,要早早的为儿子找一个媳妇。可见那种包办婚姻的思想依然
存在,真是令人恐惧,而且方鸿渐的两兄弟的两个儿子,一个叫
阿丑,一个叫阿凶,说是为了避邪而取这种难听的名字,真是笑
死人!
方鸿渐命运里的几个女人。首先要提的是苏文纨,一个出洋
留过学,可谓是才貌双全的人,可是她只是一厢情愿而已,鸿渐
没有为了一个上流人者而失去理智。其次是苏文纨表妹唐晓芙,
或许方与唐结合后方的命运结局不会那样惨,但因种种原因两人
各奔东西了。最后是他的妻子孙柔嘉。她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
但两人情投意合,相处得很好。只是双方家庭的流言蜚语太多,
两人终被这种精神压力搅得不得安宁。
《围城》中的爱情。爱情始终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以方鸿渐
为代表的年轻人无论是家处上流社会的,不富裕的,才华横溢的,
狂妄自大的不是满腹牢骚、无心劳作的都向往着美好的爱情而且
都被爱情缠得死去活来。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屡屡失败。有的
结婚了又受不了婚后的无自由的生活,有的没结婚的又想早早进
入婚姻生活。很多人都矛盾着、犹豫着、惆怅着。
有人说,要是在大学里有机会谈恋爱,就谈吧,而且要谈得
烘烘烈烈!当你毕业后工作时,如果她和你谈了三年而没发现你
有买车买房的迹象,你就完蛋了;如果你和她谈了三年而没有买
车买房的迹象,你也完蛋了。所以,大学里的爱情才是最纯真的,
最值得去追求的……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被围困的城堡有很多种解释,或许是封建礼教,或许是爱情,那
些城里城外的人便是一些热血沸腾,想改变命运,依然寻找成功
途径的人。
《围城》读后感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近
现代史一部经典之作,这是一部以调侃的语调来极力讽刺人生的
笑面悲剧,“围城”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城里的人
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深刻的揭露了人物对于婚姻、
事业的感悟。人们的生活就像圈在这围城之中,想逃脱,想挣脱,
却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书中主人公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情感纠葛,
与其说是方鸿渐被孙柔嘉的计谋所败,还不如说方鸿渐因为其自
身的怯弱与言不由衷而自食婚姻的恶果。这座曾令方鸿渐无限神
往的感情围城,终止于主人公无奈地忍受城中的无聊。
同样可以让人给予无比辉煌的荣耀,也能让人深陷泥潭的事
业围城,在作者的笔下也是充斥着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压抑着
每个人的神经,令本性善良而又怯弱的方鸿渐只能退缩,离开三
闾大学这压抑的事业围城,本以为可以深吸一口自由空气的方鸿
渐,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混乱地社会大围城,
在这里封建制度、家庭责任、事业衰败一切都排山倒海般的涌向
他,让他无所适从,所我这一切都像是被命运的大手无情的掌控
着,任凭你做无谓的挣扎,最终只能屈服。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方鸿渐所处的围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
一座围城里,如何身处其中,却能乐于其中,让围城的生活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才是我们该积极面对的,一味的挣扎、逃脱只会
让自己在泥潭之中越陷越深。
《围城》读后感3
钱老的《围城》是人生真实的生活状态,书中的人物代表了
我们大多数人,书中并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没有伟大的理想,
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没那么好,也没那么
糟。
接下来浅显的总结一下对这本书理解,钱老的文笔功底深
厚,书中有很多讽刺的内容,有很多真实的东西,寓意深刻令人
回味。书中的主角方鸿渐可以说一生碌碌无为,但却尝遍人生百
态。一开始与鲍小姐的相遇,邂逅,后来与苏文纨的感情纠葛,
还有个不打不相识的挚友赵辛楣,更是有个一见钟情,爱而不得
的唐晓芙,最后被千方百计让其步入婚姻生活(围城)的孙柔嘉,
以及一直被迫更换工作的经历这些都汇聚成了平凡、真实、不甘、
却又无可奈何的人生。究竟是好是坏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也许
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既来之则安之,过
好自己的生活。
最后再说一下我对婚姻的看法,其实婚姻里相互有所需求,
才能构成最牢固的婚姻。婚姻是两个人的事,需要相互理解、尊
重,需要共同成长。要相信家和万事兴,夫妻同心,相亲相爱才
能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所以不管男人女人结婚后一定要把对方
放到第一位,子女第二、父母第三,只有夫妻关系好了孩子才会
开心,父母才会安心。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阅世长松下,读
书秋树根。虽解书中事,犹难世上真。
《围城》读后感4
用了两个星期读完了《围城》,不得不说,钱钟书先生的文
学水平太高了,我难以理解到大家所说的层面,不得不从络上借
鉴一些经验才能较好的理解这篇小说。
其实小说通过了方鸿渐的故事,写出了中国社会的市井百
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小说的名字虽是“围城”,然而我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有关围
城的丝毫信息,直到后来,读了其他人的评价,才体会出,这围
城是值得方鸿渐的爱情,在进去之前,拼命的想进去,但一旦迈
入了围城中,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来。克尔恺郭尔在《非此即
彼》中说过:“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
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嘲笑世人愚蠢,
你会后悔;为之哭泣,你也会后悔;无论嘲笑还是痛哭,你都会
后悔。信任一个女人,你会后悔;不信任她,你也会后悔。吊死
自己,你会后悔;不吊死自己,你也会后悔。先生们,这就是一
切哲学的总和和实质。“
方鸿渐的爱情在我看来是个悲剧,一个本来玩世不恭的人在
苏文纨和唐晓芙中选错了人,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最终无奈的
和孙柔嘉结为夫妻,而求生路上也异常艰难。
美好的爱情是人人向往的,然而当你得到了爱情后却发现与
自己想象的大不相同,但你却已经步入了围城之中,尽管你再怎
么努力的挣脱束缚,却还是困在围城中。当你慢慢的在围城中居
住下来后,爱情也渐渐的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亲情,但你
却依旧没有离开围城,你依旧羡慕着墙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也想
进入城墙里。
也许题目的选取不仅仅是把婚姻比作了围城,它更是指着生
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一直在一个空间里绕圈,突然发现
了更令人向往的空间,就费尽心思的进入了新的空间中,却依旧
是不停的绕圈,又想去其他的空间,从一个笼子跳到另一个笼子,
不停的重复,却乐此不疲。
生活中的围城太多了,婚姻、事业、家庭……它们都想一座
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围城》不得不说是一篇极好的小说,我感觉一遍是不足以
理解的,必须再读,多读,才能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意义。
《围城》读后感5
从小学到现在,《围城》只看了三遍,却一直不能忘怀苏文
纨那句:“冷若冰霜,艳若桃花。”官小姐出身的苏文纨本身就
有了高人一等的权利,再加上留学博士的头衔更是让她把爱情看
得特别珍贵,不肯轻易施与。然而留学归来的她,也许是受到了
方鸿渐和鲍小姐亲热的刺激,也许是回国后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
`“熏陶”,她的“冷若冰霜”早已热得蒸成了汽了。在赵辛楣、
方鸿渐和曹元朗中游离,看着他们三个男人为她“争斗”成了她
的乐趣。
有人说,一切都会变,除了改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也许
正是如此吧,时光如梭,命运如滚滚车轮将我们带往未知的世界。
看到赵辛楣与方鸿渐的针锋相对时,有谁会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
金——曹元朗来,还最终和苏文纨结了婚。在看到唐晓芙和方鸿
渐之间的不断互相爱慕、猜疑和争吵这些小打小闹的时候,有谁
又会想到晓芙将会远去,而方鸿渐却被孙柔嘉“骗婚”。也许正
是因为方鸿渐和孙柔嘉之间本身并无感情基础,平常的三天一小
吵五天一大吵才会发展成为最后的离家出走。良好的感情基础对
于婚姻来说真的很重要啊。
在书中,婚姻中的“平等”也是从头到尾反复强调的一个问
题,假如婚姻中有一方过于强盛而一直对另一方不公平的话,婚
姻便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了。方逐翁说过:“嫁女必须胜吾家,
娶妇必须不若吾家。”只可惜后来他儿子并没听他的话,娶了个
背景比他好得多的孙柔嘉,仗着个好管闲事的姑妈,压迫得方鸿
渐喘不过气,逼得婚姻进了死胡同。
也许这正好应了那句话:围城里的人想出来,而围城外的人
想进去。我们的世界正像这么一个大染缸,缸外的人瞅着这鲜艳
多彩的繁华而羡慕不已,而缸里的人,却回想着这外面的纯洁干
净的好。婚姻不过是两个人的一种协议,却有着这无穷的吸引力,
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之疯狂。
围城里的好戏还在上演,而围城外,羡慕的人们仍在继续渴
望着。
《围城》读后感6
读完了《围城》,不得不说,这确是一部精彩的、有深度的、
不可不读的经典小说。
在看之前,我除了知道这部经典之作的名字和作者外,甚至
连主要内容都摸不清楚。因为一种好奇与向往,在书柜前捧起了
它。每每去玩几页合上书后,心中便会升起一种挂念,对下一段
的内容便会有无限的幻想。就这样怀着始终不变的热忱读完了整
本小说。十分诧异的发现小说中的"围城"竟是指——婚姻。"城
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当今这个流行"婚姻是爱情
的坟墓"这句话的时代,真没想到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一位站
在时代制高点上的伟大的作家,以高雅而幽默的方式提出了这个
观点,而非当今这般庸俗。凭借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丰富的
阅历以及深刻的感悟,足以成就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传世之作。
整个故事的情节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主人公方鸿
渐的一切遭遇——毕业、追求、失恋、任教、结婚…无疑不都是
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这一切的目的也不过是要阐发结婚就入
深陷围城一样。但我想,方鸿渐到底娶的不是自己的意中人,因
此婚姻的不美满似乎还可以理解。而钱钟书先生如果让他与心上
人唐小芙成为眷属,结婚后再吵架闹翻,那么"如果娶了意中人
也不过尔尔,结婚后发现自己娶的总不是意中人"的"围城",会
不会更加牢不可破呢?不过,也许作者是偏爱唐小芙的,不愿让
她嫁给方鸿渐。尽管这样。其实《围城》还是一样的精彩。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钟书先生把
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
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
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
云,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就那
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讲,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
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
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
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
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
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
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围城》在人物塑造及语言的幽默上首屈一指的。在描写一
个小孩外貌时,为了表现眉毛与眼睛离得远,文中的语言是"眼
睛和眉毛彼此象是害了相思病"生动而活泼,让人发笑,却能达
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还有说鲍小姐穿着很暴露,文中说她是"局
部的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却不
显得庸俗。在刻画一个十分小资、小器的商人形象时,这位商人
的语言中便总夹杂着鼻音浓重的英语,而他那自以为得意的"考
婿"方法,是在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作者时而尖酸刻薄,时
而肚量大得惊人,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像那样真切的发生着。
我想,《围城》中的幽默诙谐,有赖于钱先生博大精深的知
识以及深沉厚重的依托。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幽默”,
显然就缺少这样的人文精神,那样的"幽默",实在可鄙。《围城》,
钱钟书,才是真正厚重的高雅的幽默。
《围城》读后感7
《围城》读后感8
《围城》一书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
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
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钟书君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
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
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围城》也就失
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觉得《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
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这本书的比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禁一一勾勒品读。《围
城》中的妙喻有两种,一是真实的写景写事物的形象比喻,读来
令人舒畅,感觉恰到好处。二是抽象的思维和感觉运用具体的物
象来比喻,读来让人觉得新奇,玄妙!
又如开篇一段中“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
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
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一句话比喻与拟人混用了整体流
畅自然而不带任何矫饰,这也是我说的第一种比喻,书中很是常
见,更常见的是第二种比喻,也是全书中的亮点。
如“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
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沙砾和鱼刺所伤之痛的比喻既
生动又准确。来看这一初更妙的,鸿渐去赵辛楣的洋式公寓,“没
进门就听见公寓里好象正在开无线电,播送风行一时的《春之恋
歌》,空气给那位万众倾倒的国产女明星的尖声撕割得七零八落
------那女明星的娇声尖锐里含着浑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
的,又腻又粘又软弱无力,个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品性”。
哈哈,女明星被这一比,真是体无完肤香消玉殒了。钱先生惯用
这种裸露的不留情面的如刚针一般的讽刺。
真是语言犀利,讽刺尖露,诙谐幽默,妙语连篇!
读了《围城》,我也体会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引用的
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
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
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如果
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
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
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
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
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
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
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
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
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
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
下,一如钱锺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
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
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
无止境而义无反顾,我们不至于坠入虚无。
整个故事的情节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主人公方鸿
渐的一切遭遇——毕业、追求、失恋、任教、结婚……无疑不都
是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我们不也一样吗?
早就知道《围城》是一部现代文学经典小说,说的是有关男
女婚姻的事,书中最经典的就是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
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第一次了解《围城》,知道有这
么一本书,知道中国文学有位叫钱钟书的作家,是大哥推荐了钱
钟书的《围城》,其他的就不怎么记得了。不知那时是因为什么
原因竟然未读。现在想来真是可惜啊!说到钱钟书,我觉得有点
对不起他老人家,因为我一直把他和钱学森搞混淆。现在想起来
觉得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一位是当代的学者,作家,而一
位是”导弹之父“,科学家。
我一向不太喜欢读长篇小说,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总
觉得太长了,没耐心看下去,平时也只看些短篇或微型小说。这
可能与我经常喜欢写些东西有关,我写的最多的莫过于一些心情
杂文了。我想当初,如果多看些书,尤其是那些经典名著,那时
我的作文修为可能更高一些。我一直不看长篇小说,直到这个暑
假,恰好妹妹从学校带了本《围城》,我空闲之余就拜读起几年
前本该早就读了的《围城》,并一口气读完了。其实上的时候,
曾看过《围城》,那时也只是在上时断断续续读过,不过不知怎
么,也不知为什么,后来就没有读下去,所以直到这个暑假我不
算真正读过一部小说。尽管以前也曾翻阅过大仲马的《基督山伯
爵》、如梭的《忏悔录》、钱钟书的《围城》,但我以为这个暑
假所读的《围城》,才是我真正意义上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围城》读后感9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
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
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
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围城”随处可见。不仅仅是恋爱婚姻、
工作事业,还有学习生活、交友处世,无一不有一个“城”把我
们“围”着。“围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比喻,站在一定高
度俯看人生,批判了人性的丑恶、虚荣。如:“夜仿佛纸浸了油,
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
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孙太太
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
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
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
又如:“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
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
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
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一个
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
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
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这些语句给我留下了非
常深刻的印象,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又想像着作者所描述的
情景,给人深深的同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作者把人性的虚荣讽刺得淋漓尽致。对于大学教授,他们借
着兵灾来吹嘘:汪处厚得意地宣扬他南京的房子;陆子潇流露出
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李梅亭在上海补筑洋房;方鸿渐也
把故乡老宅放大了好几倍……“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
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对
于方鸿渐的两个弟媳,则是开了自己嫁装的虚账,调查孙柔嘉的
陪嫁。人物形象是那么鲜明。
《围城》读后感10
“生”“死”“爱”是文学的经典母题,其中“爱”的主题
更是散发诱人的芬芳,让无数人想一探究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
墨客写下关于“爱情”的永恒诺言,不惜用世界最华美最精致的
语言去颂扬男女之间那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隐秘情感,但他们
好像都事先约定一样,写下的文字如笔下的情感一样,朦胧、隐
晦,让人看得见,抓不住。这时钱钟书写下的《围城》就算得上
是“爱情小说”上的异类了,因为《围城》里的男女情感实在太
坦白,太明朗,让读者感觉钱先生是想要打开天窗说爱情啊。
《围城》我只简单地把它当一本“爱情小说”。既然是“爱
情小说”就会有男主角和女主角。可惜纵观全本,只确定方鸿渐
是绝对的男主角,女主角随男主角的生活的改变也发生改变,倒
不是说方鸿渐有多么花心善变而是,而是生活实在是太有意思,
变化万千,不是谁想长相厮守就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船上相识
的鲍小姐,对方鸿渐倾心的苏纨文,可爱爽朗的唐晓芙,富有心
计也是方鸿渐最后的选择孙柔嘉,这些在最美年华里的女孩子和
方鸿渐或正式或暧昧的情感都被作者用最直接明白的语言展示
在众人面前。
本该蒙着纱的情感被直接摊在世人眼前就没有那么美妙的
感觉了,读者在心底默默责怪作者不该把男女爱情写的一针见
血,一边又忍不住暗暗学习。
比如里面关于男女借书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论断。男女借书是
恋爱的开始,男人肯给女人买化妆品、衣服、首饰都不是用心之
举,借书就不一样了。一借一还就有了来往,借此可以大谈特谈,
十分有利于感情的促进。这就有点像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了,白
娘子在西湖上借了一把伞给同船躲雨的许公子,这就有了后面纠
缠痴恋的一生。看起来钱钟书真的很懂男女情感套路,都可以具
体到做一件事来开始一段感情了。
再比如孙柔嘉可能很早就爱慕方渐鸿却因为女子的矜持没
有直接告知,但从她步步为营成为方鸿渐的妻子来看,这真是个
有心计的女子。孙柔嘉利用舆论,让旁人都以为方鸿渐和她有着
“非一般”的关系,接着用陆子潇的追求逼出方鸿渐的嫉妒心更
是如愿以偿成为了爱慕之人的妻子,尽管这段婚姻最后没有给予
双方幸福而是成为束缚。
无论男追女还是女追男,《围城》这本小说分析男女交往中
的心理变化,都提供具体有效的实践方法,是一本为数不多的“打
开天窗说爱情”的“爱情小说”。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7:3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2729091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围城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围城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