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合集15篇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
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推荐》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推荐,读着此
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
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
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
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
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
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
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
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
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
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
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
阅读了这一章节。
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
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
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
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
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
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
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
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
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
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
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
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
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
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
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推荐》,我想对自我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
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
一样了”。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2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
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
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
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
知识充实自己。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
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
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
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
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
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
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本学期,校长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我觉得做
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
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
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
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
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
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
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
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
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
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
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
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
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
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
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王国亮老师说:
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刘又喜老
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
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
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
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
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
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
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
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
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
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
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
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
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
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
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
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
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
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
进的灯塔,沿著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
高自我。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3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
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也就是说
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读的书要层层深入,点
点掌握;把自己看过的书再看,再看,看得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在这个基
础上进行细致、精练的思索,并把这种思考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从
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下面我就结合最近读过的
并对我影响较大的几本书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第一本是《贾志敏课堂实录》,是我自己搜集汇编的。读贾老师的教育教学
理念、课堂实录,让我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根”,字、词、句、段、篇;听、
说、读、写,树立扎实、朴实、高效的教学风格。从紧扣课题导入,分层次朗读,
抓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扣重点字词感悟全文,注重说话训练,读写结合等,在此
基础上钻研教材,以贾老师的设计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
第二本是《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众所周知,窦老师的课大气磅礴,广
博深邃,挥洒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堪称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学中,
她提倡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抓住课眼设置主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预设与生
成要照耀每一片叶子。窦桂梅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说过的“设计课堂,关键
靠底蕴---靠独立思考的勇气与能力”这句话。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
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先熟读教材,钻进去,找到__的主题、课眼,
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用窦老师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环节。也许一开始要走些弯路,并且道路艰辛,但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迅速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丑小鸭》就是这样设
计出来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编的《课堂深处的精彩—中外教育对比赏析》,书中以美国、
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和国内专家对课堂的点评构成,
深入研究国外一线教师的课堂,不难知道:为什么国外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
践能力、创造力都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却只会考试,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创造能
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让我
的心更柔和、更平静,更能理解学生、接受孩子的种种不成熟。张德芬的《遇见
未知的自己》则让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问题,更热情对待家庭和生活!
好书多如烟海,看你怎么读而已!我认为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
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4
11月份为读书活动月,作为教师,我认为开展读书活动意义非常重大。人
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
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
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
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
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
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
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
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
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
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
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
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5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
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因此,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
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
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
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
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
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
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应该用
“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
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
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只有爱生如
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
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老师”,“对
学生宽容,有耐心的老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老师”,“风趣幽默,
有突出人格魅力的老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
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
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
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
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
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美好的人生是被爱所
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形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己
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用爱心呼唤爱心,
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
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
同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
优秀教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
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成就教育人生。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
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只有那些
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用心体悟
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
的幸福与快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
情,都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
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
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
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
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
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
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
作者简介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
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
长。
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
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8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
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教育逻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生
活与教育》、《学校的30个细节》等著作15部。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
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
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按照我个人制定的读书计划,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
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
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几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
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
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
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
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
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
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
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如何提高教师素养?众所周知,名师、大师的教育素养都是很高的,能够集
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等大成于一身,而且具备很好的人格修养。我自知距离
名师还很远,应想尽一切办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
建议好,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把读书当作发自内心的需要和
对知识的渴求。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
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读好书
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开启我们的教育良知,锻造我们的优秀品质,因此静下心
来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感悟之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
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
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
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兴趣的指引和铺垫,
学生会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
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法,例如,像苏霍
姆林斯基所说那样,我们若能把带有游戏性质的作业、科技知识、百科知识、趣
味故事、趣味实验等列入教师备课的内容,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课堂提问。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
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
前出现疑问。”教师要能“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
的、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
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
课堂提问便是一种引领,课堂中提问的意义是要激发求知欲,提问点应该恰
当到位,应该是铺垫学生获取知识的台阶,好的提问就像节奏明快的韵律操,流
畅优美。想想自己的课堂上真正有效的问题有多少呢?想来觉得如芒在背!
关于学生注意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
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
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
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
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
想开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完全在于教
师的引领与调控,教师要抓牢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才能
确保高效课堂。
感悟之三:成功教师应善于思考,勤于反思
善于思考才能有创新,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大
师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郑重地审视着学校教育的每一细节,
我觉得善于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提出“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
维。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课外阅读和其
他的资源________。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来看,第二套大纲是保证第一套大纲
顺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思考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发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识记和保持在头脑里的知识是很多的,因为它是进行后继学习非常重要
的一种保障,许多学生却掌握得并不牢固,要么是不理解去死记硬背,保持得不
长久,要么是记住了不知道如何去运用,成为一种“死”的知识。久而久之学习
上失去兴趣,沦落为“差生”,那么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种办法,
就是实施第二套大纲。
具体地说,就是每呈现一种新的知识或材料时,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此相
关的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进行阅读,以使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知识,并在阅读
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疑问,从而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求知愿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
力和对“知识的感受性”,教师要“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
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这样,他的智力背景越广阔,他所需要
识记的教材就会变得越简单。反观我们平常教学,不顾知识积累和学习体验过程,
只顾死记硬背结论的做法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再如,关于后进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帮助一个叫费佳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
基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
收集或编写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并且还为他提供一
套适合他阅读的书籍,大概有一百本,后来又为他配备了另一套图书,约有二百
本,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可见,“阅读能教会学
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觉
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待
教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或每一个细节若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
学困生在我们手下会越来越少。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
通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因为只有智慧含量较高
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
高学生的素养。
课堂时间内,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
作好__。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
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
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
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
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
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
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
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
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
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
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
力呢?
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
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
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
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之后,我还要适时
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
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
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
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
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
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
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
钻研。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7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英语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水平都还
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书既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也能促进一名英语教师各方面
的发展。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让自我的学生变得优秀,首先就要让自我变得
更优秀!但是,我感觉自我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而又不明白从何学起。自从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后,感觉有一盏明灯指引这我并且
让我在教师道路上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让自我成为一名更合格甚至优秀的教
师,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我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
《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推荐》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
的推荐》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推荐》是一本十分好的指导教育它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
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推荐,并且每一条推荐都谈到一个老师经常会遇到
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加上精辟的想要进步教师的好书。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让我从中真的学到很多,虽未亲身经历,
但却受益匪浅。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推荐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我
的教育素养,就务必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
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就应要不断培养自我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
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资料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
就应有一桶水。”这句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这话固然有道课的时候,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只是有课本上的知识,肚子里还就应
装有其他的知识。这样,即使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英语。
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我的
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
读书,读那些教育专著,从而不断地补充自我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我的知
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在现实生活中,我了解到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我对所教资料已
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我是很不认同有这种想法的老师。
首先,我觉得一名老师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资料就越生动搞笑,而学生的思维
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师;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
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最后但不只是只有这一点,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和亲身
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才能更加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与学生实际的相贴合的对策。
总之,教师永远没有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
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
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透过《给教师
的推荐》这本书,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
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我的教育教
学水平而努力。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8
最近有幸学习了《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深有感触。文中坚持“以人
为本”和以创新为生命的教学理念,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震撼了我的灵魂。“教
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他
的学生就能走多远。”要想做到此,我们当教师的就应当“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
教师”。为此,我有一些比较浅薄的感悟,叙述如下:
一、感悟之一:专业自信
教师的自信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我们必须跟上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的步
伐,构建可供升级的基本知识结构,这样才成了奠定教师尊严的起码前提。那么,
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坚持学习,坚持阅读,坚持教
学,坚持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和扩大人文视野范围。坚持自
我剖析、自我澄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和反思,随时随地捕
捉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现象,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
建构积极的专业自信。这才形成数学教师个人教育智慧的良好途径。
二感悟之二:专业技能
教师既然作为专门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我们每位数
学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份自留地”——一个或两个班集体。这些活泼可爱,求
知欲和模仿力很强的孩子,他们各有长短,各有个性。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如何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为可用之才,为他们升入高一
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要树立教师课堂的专
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是研究教学,除此别无他路。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
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学习,如梁实秋所说的:“读书永远不恨其晚,
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在教
学过长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和掌
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学习风格,从而独领风骚。
三感悟之三: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指数学教师来自于不同地方,不同的学历,更有不同的教育经
历和教学风格。因而,对孩子的影响和感染也有所不同。那么,在自己的教育教
学中,该如何用最佳的方法,最好的思想和人格去影响和感染我们所教育的孩子
呢?这才是我们当数学老师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本人认为:当今我们的教学受
到了太多的外来干预,教研部门“让我们怎么教,我就怎么教”上级领导让我们
“干么就干什么”——这些以影响了我们数学教师专业自我决断的能力。我们当
数学老师的,不能做“墙上的芦苇”两边倒,或跟着一边倒。我们应当具备有非
常坚定的主观意识,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
深入钻研教育教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校验这条历
史长河的激流中站稳脚跟,站立起来。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读后深受震撼,受益匪浅。一个老师,一个数学老师,
自身的修养提高是必须和非常重要的。中华大地五千年的传承、沉淀,留给我们
的除了古迹,还有方块字。只有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给学生们带来丰
富多彩的课堂,才能在授课的时候展现给学生们自信的微笑,才能引领他们感受
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文化力量。
做有专业感的教师,我离理想的差距还有多远?还有多少路程需要我去走?
回想自己参加工作这几年,我恪守职业操守也算是没有违背职业的尊严,但要做
到一个拥有专业感的教师,我真的是逊色得很!
从离开学校到工作至今,我确实一直在追求做一个专业感的教师,但一堂好
的课,不仅仅是一堂课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一名教师要具备真正的教育的内
涵和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这的确非一日之功!当我真
正做到了理想的时候,我相信我会自信的站在孩子中间,将我的才华,智慧、理
想,集中彰显在讲台之上。要让孩子们在体会文字乐趣的时候,认识、欣赏他们
的老师,毫不怀疑地接受他们的老师。
我想,今后要坚持努力练就专业素质,真正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精神的中专数
学教师。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9
人的一辈子是离不开学习的。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
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
情和世间万象……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对于我们扩大视
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人人拥有一好书,
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
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
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
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
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
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
作者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
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
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再者,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
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
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
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不管他
拥有多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
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
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
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在最后李开
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
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
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
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
功。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
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
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
如意的表现所影响,经常怀疑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
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
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虽然在
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
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
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
己。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
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
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0
从04年参加工作已有4年,在这4年的教学中,身边总有很多优秀的教师,
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有时自己会想他们上课的时候怎么学生就这么听话
呢?他们怎么就能让后进生在班级中树立自己的信心呢?他们怎么就能把学生
的兴趣调动起来呢?他们的语言怎么就那么精练、那么幽默呢等等。要是自己身
上也有这种能力,那该多好!《魅力教师的修炼》这本书在我眼前一亮,这不就
是我正要找的书吗。
魅力教师如何修炼呢?从“修炼”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艰巨性,就好比孙
悟空在八卦炉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一样,是要历经诸多风雨,历尽无数煎熬的。
无论是人格修炼、学识修炼、语言修炼,还是教学修炼,等等,都得日日行之,
坚持不懈,虽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难愈多,愈要坚持,读书愈久,其香自来。作
为老师,如何向魅力教师迈进呢?经过阅读,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五点:
一、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
有道是“形象就是宣传: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
象就是一切!”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
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
教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
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
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外在美和内在
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教师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思考必
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
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可关键是平时该
怎样做?这里的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系统
性。
三、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使
语言具有亲和力,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
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
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
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
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也能够偱偱善诱,给予正确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
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
意。
四、教师要与家长常沟通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
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与家
长联系,这是每一个教师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往往是有事的时候才联系,而且多
半是作业不交或者出了什么事故的时候才联系,所以,许多家长都条件反射似地
怕接老师的电话。本书就提出很好的建议:教师应该在休息的时候,打三两个电
话,与家长闲聊一会儿,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家长
对老师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等。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预防很多事故的发
生,比“亡羊补牢”般的事后谈话效果更好。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
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
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
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
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花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
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
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
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
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
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
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
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环境呢?这不禁让
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
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1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就放在沙发上,每次坐下来就捧起
它读上几页。从中学到的值得拿来用的很多,也有的建议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一
直用的。但每次都会有所得。下面关于注意力的问题,怎样控制学生注意力,结
合自己的做法谈一谈。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
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
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
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
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
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
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
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
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
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
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
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想方设法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如做一些猜谜小游戏、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
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
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
意力。还要采用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为学困
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
目,然后叫他们上台板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
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
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
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
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2
《与体育教师谈心》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和经验,是广大体育教师工作者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涉及了
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教师教
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创建等多方面内容。
掩卷深思,作为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注重学生的体
质健康、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的同时,要积极提炼体育的内涵与精神,并感
化和指导十分喜爱体育运动的广大学生,让他们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塑造健全的
人格,形成良好的心。
要引导学生是积极地参与,明白参与不是做做样子,运动中并不在乎水平、
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却是最关键的,运动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的体
验却是丰富而深刻的。积极的投入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态度,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
貌,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发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动的参与是无效的,实质上也违背
了体育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体育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其还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化解
紧张的心生把积存的能量和紧张通过体育运动合喜爱的球类运动当中去,获得运
动的快乐,也要组织学生从事一些器械类运动,因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
气和智慧,一个技术动作的尝试和把握,这种体验更深刻,成功的快乐能迅速地
转化为人的自信。再如长跑运动,它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只不过许多学生太
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进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态。世上什么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
力尽之后喝一杯白开水;什么事情最开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超越了原来一
直不能战胜的对手;什么人最让大家敬佩?是跌倒后能站起来,再跌倒后仍能笑
着爬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要使学生
面对困难与挫折,能积极应对,明白痛苦与压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
的真正快乐,在于不断拼搏向前的快乐,在于勇于克服困难的快乐,能化苦为乐。
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是人类从古
至今、直至未来,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真实体现,更是人类一代又一代奋斗不
息的顽强意志,去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一个有一个人类奇迹的原动力。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3
二十一世纪要求教师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
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上可以全部学到的。不管是什
么样的时代,教师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我认为教师自身素
质的高低将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作为教师,无论是教什么专业,都需要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具
备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观念上的第一步突破,如果教育者自身知识陈旧、落后,又
怎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呢?
本人认为掌握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这是作为新观念教师
所必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正如文中所谈到的:“如果教师的观念还没有转
变,即使有了出色的多媒体软件教材,他也只能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具。”的确,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二十世纪的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教育观
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日益先进,都真正意义上酝酿着教育领
域内的全面革命。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
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由此,产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是新的人才观
念,其次是要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变换,要对立大教育观念,成为教育过程的设计
者,助学者,行为品质的示范者。只有改变以往家长式的教师角色将目光放远,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走上了树立暂新的教育理念,告别旧的教育观念的道路。
因此,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紧密相结合。
总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乃至未来的教育中,都将占有重要地位,二十一
世纪的教育观念,已经为广大教师开辟了一条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大路,我们
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才能在未来有所收获。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4
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新教育》读
书心得体会。又一次的读了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
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对对它的理念:“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
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
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
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
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
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
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而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教师
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
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进步,心得体会《《新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让教师
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发展
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去影响学
生的成长。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
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
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从何而来?
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
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
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
正的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
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
都会成功。
为师者,不断提高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
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平坦。
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15
最近我读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每一天能抽一点时间去
读,从书中了解到习惯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好习惯受益终生,决定一生的命运。
从书里也能够看到好的教育习惯能有效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优秀教师成
功的基石,影响着教师一生的教育生涯。
常说“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能使人一生受益。我们教师
一向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中也要构成良好的教育
习惯。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及语文教师,除了教学还要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反思自我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同时自我是不是每次
都不拖堂;我们要求学生团结友爱的同时自我是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公正;我们要
求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同时自我又是不是能主动问候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
往往很多方面都处理的不够好:当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
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时,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
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
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自我的习惯到底好不好,需要改变的首先是自我。要想做到书中所述,是要
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起。习惯不是一时养成的,更不是一时能够改
变的,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而我,会以此书做为我的一本教学上的工具书,
以此书来提高自我,激励自我,超越自我,并由此获得的欢乐。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6:0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2171690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