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5月17号活动地点二楼办公室
主持人记录人中心发言人
课题认识角
主备人说课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
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
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备学法、教
法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
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
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
点
1.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学具多媒体教学软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等。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2/7
教学过程
设计
(初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
来了什么?(出示三角板)
师:你知道,三角板为什么叫做三角
板吗?(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那
你知道什么叫做角吗?这节课我们就
来一起认识角。(课题:认识角)
师:我们先来摸一摸角,说说你摸到的
是角的什么样的?(预设体会:角是直
的,是尖尖的。)
师: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吗?
(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抽象出几何角
(课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闹钟
等物体中的大小不同的角)从生活中的
物体表面抽象出角。
师: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角?学生一
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就
成了下面的图形角。(课件出示抽象出
角)
师:像这样的一些图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个角吗?同桌互
相评一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3、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老师画了一个角,同学们一起来看
看。(出示课件)
(1)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板
书)
直直的,我们叫它“边”(板书)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
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2)介绍角的记法和读法。
用给角起名字的方法来介绍角的记法
和读法。
4、画角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把你
画的角标上顶点和边,并且给它改个名
字,看看它应该记作什么(师边看边指
导)
5、画角时应该注意:先画顶点,再画
边
6、练习
判断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比较角的大小
3/7
1、玩一玩
师:老师今天还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
个角还会变呢?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
们把这个角叫做“活动角”。你们想不
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
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
考:要使角变大,只要怎样?要使角变
小,要怎样?(抽同学来演示)
2、我们怎么让角变大变小的呢?
合拢角的两边,角就变小;拉开角的两
边,角就变大。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
总结: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程度
(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
角最小吗?为什么?
(2)比较两个三角板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
1、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
2、一张正方形纸有4个角,如果有剪
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操
作,小组交流)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
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
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4/7
教学过程
设计
(定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个游戏叫比比谁的反应快,老师这里有一些箭头,
当老师兯它们贴在黑板上时,你们要用手指出与她相反的方向,你们听明白
了么?咱们试试吧!
师:同学反应真快,但是你们观察一下刚才给我们指出方向的这些箭头的图
形是什么?角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那我们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请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课件出示一些实物图,闪烁“角”的部分,引导学生欣赏,
它是谁呀?(是角)这些物体中都有角,谁愿意到前面指出它。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
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
让学生找找(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角呢。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兴趣,
进一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二)认识角
1、摸角并感知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三角板上有角,老师出示三角板,请学生找出三角板中的
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
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请你们用手摸一摸这个地方,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
(指名回答)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展示)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师:一起来看看,图中的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让学生发现结果)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
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师:下面老师再来画一个角,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角(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
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这两个角中,你更喜欢谁呢?
(指名回答)
5/7
师: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比如第一个角,
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
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教师板书)
师:剩下的这个角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设计说明: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
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
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
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
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课件)
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
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课件显
示)
(2)数一数下边图形有几个角(课件显示)
(3).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打开课本67面“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
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
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
【设计说明: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兴趣大增,在学生对角
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
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汇报
交流,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加深对图
形特征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概念,充分体现了小学低年级几何教
学的直观性。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由红角和蓝角的故事引入角的大小比较:一个是红角和一个蓝角在比
较大小,都说自己比对方大,你知道它们谁大谁小吗?(课件显示,知道角
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无关)
(二)、展示活动角
1、同学我们刚才通过红角蓝角的故事知道角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角的
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师:大家看,老师这边有一个角,他可以变大变小,注意看老师(老师
改变角的大小)。
3、刚才老师是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的?
(让学生回答)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你能
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
(指名学生回答)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
越小。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
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
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
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1、数一数(出示课件)
2、数数下面图形有多少角?(出示课件)
6/7
3、思考: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去掉一个角,看看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折
折看。(出示课件)
4、如果我是角。
师:学了这么多与角有关的东西.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
下你自己吗?学生介绍角。
学生同桌交流,互相介绍(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
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介绍得真精彩。这些可爱的角,用处可大呢?
【设计说明: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
六、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
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7/7
教学反思
备课组签名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5: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19330902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