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集中力

更新时间:2023-03-01 05:00:46 阅读: 评论:0

小葱拌豆腐怎么做-多举并措

集中力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圣诞树简笔画)

应力集中与失效分析

刘一华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安徽合肥230009)

1引言

由于某种用途,在构件上需要开孔、沟槽、缺口、台阶等,在这些部位附近,

因截面的急剧变化,将产生局部的高应力,其应力峰值远大于由基本公式算得的

应力值。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引起应力集中的孔、沟槽、缺口、台阶等几何

体称为应力集中因素[1]。

因孔、沟槽、缺口、台阶等附近存在应力集中,从而,削弱了构件的强度,

降低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处往往是构件破坏的起始点,应力集中是引起

构件破坏的主要因素[2-9]。应力集中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构件中,大部分构件的

破坏事故是由应力集中引起的。因此,为了确保构件的安全使用,提高产品的质

量和经济效益,必须科学地处理构件的应力集中问题。

2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1]

构件中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主要有:

(1)截面的急剧变化。如:构件中的油孔、键槽、缺口、台阶等。

(2)受集中力作用。如:齿轮轮齿之间的接触点,火车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点

等。

(3)材料本身的不连续性。如材料中的夹杂、气孔等。

(4)构件中由于装配、焊接、冷加工、磨削等而产生的裂纹。

(5)构件在制造或装配过程中,由于强拉伸、冷加工、热处理、焊接等而引

起的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叠加上工作应力后,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

(6)构件在加工或运输中的

意外碰伤和刮痕。

3应力集中的物理解释[1]

对于受拉构件,当其中无裂

纹时,构件中的应力流线是均匀

分布的,如图1a所示;当其中有

(a)(b)

图1有无圆孔时的应力流线

一圆孔时,构件中的应力流线在圆孔附近高度密集,产生应力集中,但这种应力

集中是局部的,在离开圆孔稍远处,应力流线又趋于均匀,如图1b所示。

4应力集中的弹性力学理论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可以求得圆孔、裂纹尖端以及集中力附近的应力分布情

况,分别如下:

4.1圆孔边缘附近的应力[10]

圆孔附近A点(图2)的应力为













4sin322sin

2

4cos322cos32

2

4cos322cos

2

4

4

2

2

2

2

4

4

2

2

2

2

4

4

2

2

2

2

r

a

r

a

r

a

r

a

r

a

r

a

r

a

r

a

r

a

xy

y

x

(1)

式中

a

为圆孔的半径。

由(1)式可见,在孔边ar、

0

处,

3

y。

4.2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11]

I型裂纹尖端A附近(图3)的应力为



2

3

sin

2

sin1

2

cos

2

I



r

K

x



2

3

sin

2

sin1

2

cos

2

I



r

K

y

(2)

2

3

cos

2

sin

2

cos

2

I



r

K

xy

式中I

K

称为I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它是裂纹尖

端应力强度的度量,与载荷的大小、构件与裂纹的

尺寸与形状有关,对于无限大板,

aK

I。

(2)式表明,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与

r/1

成比例,即当

0r

时,x

、y



xy

2a

r

x

y

y

A

图2含圆孔板的拉伸

2a

r

x

y

y

A

图3含裂纹板的拉伸

4.3集中力附近的应力[10]

半无限体表面上受集中力作用(图4)时,受

力点A附近的应力为

r

F

r

F

r

F

xy

y

x





2

2

3

cossin2

cossin2

cos2





(3)

(3)式表明,受力点附近的应力与

r/1

成比例,即当

0r

时,x

、y



xy

5应力集中程度的表示方法[1]

工程上用应力集中系数来表示应力增高的程度。应力集中处的最大应力max

与基准应力n

之比,定义为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简称应力集中系数,即

n

max



(4)

在(4)式中,最大应力max

可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也可

由实验方法测得;而基准应力n

是人为规定的应力比的基准,其取值方式不是

唯一的,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假设构件的应力集中因素(如孔、缺口、沟槽等)不存在,以构件未减

小时截面上的应力为基准应力。

(2)以构件应力集中处的最小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作为基准应力。

(3)在远离应力集中的截面上,取相应点的应力作为基准应力。

6重复应力集中[1]

两个应力集中因素相互重叠、共同作用引起的

应力集中,称为重复应力集中。例如,图5所示的

受拉板在圆孔边缘有一缺口,由圆孔产生的应力集

中因缺口的存在而进一步加剧,若缺口的尺寸与圆

孔的尺寸相比很小时,A点的重复应力集中系数21,

可由圆孔的应力集中系数

0.3

1



与缺口的应力集中

r

x

y

F

A

图4半无限体受集中力作用

A

图5重复应力集中

系数

09.3

2



相乘得到,即

18.9

2121



,。

7降低应力集中的方法[1]

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

7.1修改应力集中因素的形状

(1)用圆角代替尖角。将尖角改为圆角,能有效地缓和应力集中程度。一般

来讲,圆角的曲率半径在可能的范围内愈大愈好。

(2)采用流线形或抛物线形的表面过渡。有时圆角并不对应于最小的应力集

中,如果采用流线形变化的截面,效果会更好。为了缩短流线形表面的变化长度,

可以采用抛物线形表面过渡。

(3)用椭圆孔代替圆孔。在保证构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如果将圆孔改为椭

圆孔,往往能提高构件的强度。例如,将图2所示的受拉平板中的圆孔改为椭圆

孔,如图6所示,则椭圆孔边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为

b

a

21

n

max

(5)

ab2

时,由(5)式可得

2

,比圆孔(

ab

)时的

3

降低了

31/

。由于椭圆

孔难以加工,因此,工程上常简单地用两个圆弧来代替椭圆孔。

2a

2bA

M

M

(

a

)

(

b

)

图6含椭圆孔板的拉伸图7圆孔的位置

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7.2适当选择应力集中因素的位置

(1)将应力集中因素选在构件中应力低的部位。例如,对于图7所示的纯弯

梁,应尽量避免将圆孔设置在弯曲应力较大的截面边缘(图7a),而应将其移到

中性轴附近(图7b)。

(2)使应力集中因素尽量远离构件的边界。例如,对于图8所示的有一圆孔

的有限宽受拉板,设圆孔的直径

d

是板宽B的

51/

,当圆孔在板的中心线上时(图

8a),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

5.2

;当圆孔中心距板边为

d

时(图8b),

1.3

当圆孔中心距板边为

d75.0

时(图8c),

8.3

。由此可见,当应力集中的位置位

于构件的边界附近时,由于孔与边界相互干涉,会加剧应力集中的程度。

d

A

B

d

A

B

d

d

A

B

0.75d

(a)(b)

(c)

图8圆孔的位置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7.3适当选择应力中集因素的方向

当受力构件中有椭圆孔、方孔、矩形孔、沟槽时,随着应力集中因素方向的

改变应力集中系数将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于图9所示的有一椭圆孔的受拉板,

设椭圆孔的长短轴之比为4:1,当长轴与拉伸方向之间的夹角0

时(图9a),

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

5.1

;当45

时(图9b),

7.5

;当90

时(图9c),

0.9

A

A

A

A

AA

(a)(b)

(c)

图9椭圆孔的方向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7.4增加应力集中因素

一般来说,应力集中因素的存在将引起构件几何形状的不连续,产生应力集

中。然而,如果有意识地增加某些新的应力集中因素,有时反而能使构件形状的

改变有所缓和,从而降低应力集中。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有一圆孔的无限大受

拉板,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

3

,若象图10所示那样在圆孔附近再增加一个同

样大小的圆孔,则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降低到

63.2

,原来的应力集中得到缓

和。

增加应力集中因素能使应力集中得以缓和,主

要是由于边界条件的不连续性得到改善。在增加应

力集中因素时,应适当选取它们之间的距离,以使

应力集中系数最小。减小应力集中因素的距离,对

缓和应力集中是有利的。间距过大,会使每个应力

集中因素以各自独立的形式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失

去了增加应力集中因素的意义。

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应力集中发生在构件刚度

急剧变化的部位。所以在构件截面突变的地方,除了用加大圆角来缓和应力集中

外,另一种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卸载槽。例如,对于图11a所示的阶梯轴,A处的

刚度明显低于B处,为了缓和刚度的剧变,除了加大圆角半径外,如图11b所示

在B处开一卸载槽,能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

A

B

A

B

(a)

(b)

图11用卸载槽降低应力集中

2a

A

3a

A

图10含双圆孔板的拉伸

7.5表面削去法

在应力集中因素附近挖去构件表面一定厚度的

材料,降低这部分的刚度,可达到缓和应力集中的目

的。

7.6填充法

在构件的孔内填入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销,也可

以达到缓和应力集中的目的。这时在孔边缘产生的最

大应力,随着构件与柱销材料的弹性模量1

E

和2

E

比值而变。例如,对于图12所示的有一圆孔的受拉

板,当12

EE

时,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由3下降到

75.1

;当12

EE

时,降低应力

集中的程度较小;当12

EE

时,降低应力集中的效果最好。例如在铝制构件

GPa75

1

E

)中采用钢质柱销(

GPa200

2

E

),则A点的应力集中系数仅为

3.1

8实例分析[4]

8.1背景

黑龙江黑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108kt/a合成氨系统中的四台LG410/3型螺

杆压缩机从1998年投入使用到2001年7月,曾发生7次转子折断事故(其中

1999年3次,2001年4次),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8.2转子结构

该压缩机为无油润滑型,阳转子通过同步齿轮带动阴转子旋转,使阴阳转子

不直接接触。为了降低排气温度并使转子和壳体不结垢,在压缩机入口处设有喷

水装置。阳转子4齿,阴转子6齿。转子为组合式,主体材质为2Crl3,镶嵌部

分材质为45钢,其结构如图13所示。

A

E

1

E

2

图12用填充降低应力集中

图13转子结构图14

转子折断截面形状

8.3事故经过

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声响,用测振仪测试机体部分振动,显示振值

高,达到

μm80

。停车后盘车,机体部分发出咯噔-咯噔的金属碰撞声音。对压缩

机解体,发现阴(阳)转子在图13所示的镶嵌截面处折断,未折断转子也在镶

嵌截面处有明显裂纹或经着色探伤后发现有裂纹存在,阴转子同步齿轮防倒转齿

断齿,阳转子同步齿轮与防倒转齿相啮合部位断齿。

8.4前期处理过程

转子折断事故发生后,该公司组织相关人员会同设备制造厂对转子折断原因

进行了分析。因为同步齿轮防倒转齿发生断齿,并且操作人员在之前的几次停车

中发现转子有倒转情况,加之投产初期系统不稳定,开停车频繁,所以分析结果

为:转子折断是因为倒转产生的。对此,该公司对机组进出口管路进行了几次改

造。经过改造后,压缩机倒转的情况基本避免,但转子折断事故仍然继续发生,

为此,该公司与生产厂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8.5事故原因分析

转子折断截面形状如图14所

示,断口分为两个区域:光滑区和

粗糙区。光滑区是因为在裂纹扩展

过程中,裂纹的两个侧面在交变载

荷作用下,时而压紧,时而分开,

图15转子弯曲应力的径向力大小和波动情况

1.阴转子排气端径向力;2.阳转子排气端径向力

3.阴转子吸气端径向力;4.阳转子吸气端径向力

粗糙区

光滑区

虚线为转子折断截面

多次反复而形成的;粗糙区呈颗粒状,是转子突然折断形成的。该断口为典型的

疲劳断口。疲劳裂纹的形成主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和构件表面。转子折断截面处

轴径变化最大,由

230

变为

630

dD/

达到

74.2

,应力集中严重;转子与吸气侧

壳体内壁间隙为

24.1~02.1

,与排气侧壳体内壁间隙为

28.0~26.0

,因此,该截面

处圆角很小,应力集中严重;转子为镶嵌式结构,采用了较大的过盈配合,也造

成该截面处应力集中严重;因为该截面处轴径变化大,圆角小,不易磨削加工,

所以表面粗糙度较高,降低了材料的持久极限。在上述多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

下,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使其持久极限远低于屈服极限。此截面成为转子的

最危险截面。

螺杆压缩机转子的受力较复杂,图15示出了引起转子弯曲应力的径向力的

大小和波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阴转子上的径向力比阳转子大,排气端的径

向力比吸气端大。这可能是在7次转子折断事故中,阴转子占5次的原因,在排

气端折断超过吸气端的原因。压缩机开车时的起动力矩很大,是正常运转时的

1.5倍,而且变化突然,对压缩机转子尤其是应力集中部位的损坏很大。压缩机

停车时发生倒转会损坏防倒转齿,防倒转齿断齿后,阴阳转子将直接接触,产生

冲击载荷,对转子极为不利。

通过对转子的结构、表面质量、受力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转子折断的主要

原因是该截面处的应力集中过大和表面质量差,在足够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

裂纹,裂纹逐渐扩展,截面逐步削弱,削弱到一定极限时,转子便突然断裂。辅

助原因是频繁的开停车和倒转。

8.6解决方法

由于该转子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应力集

中程度高和表面质量差,因此,提高疲劳强度

就从减缓应力集中、提高表面质量入手。为了

减缓应力集中,在该截面轴根部车削一个

8r

的卸载槽,如图16所示。此卸载槽大大改善了

由过盈配合而引起的应力集中,同时使在该处

加工较大的圆角成为可能,使应力集中得到进

一步缓和。为了提高该位置的表面质量,手工用油石对卸载槽进行打磨,消除一

切刀痕和棱角。对折断后返回制造厂进行修复的转子,还要求对该位置进行表面

图16转子卸载槽

强化处理,以提高疲劳强度。

8.7解决效果

在对转子进行了上述处理后,从2001年7月至2005年9月,4台螺杆压缩

机再也没有发生转子折断事故。在大修中对转子的该部位进行着色探伤,也没有

发现裂纹存在。螺杆压缩机转子折断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9结束语

工程构件中普遍存在着应力集中现象,为了提高构件的强度,在进行构件的

设计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应力集中程度,以确保构件的安全使用,提高产

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应力集中系数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刘泽坤.40Cr钢螺栓断裂分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3,39(3):160~161

3韩雅静,王哲人,李宝银等.车辆制动系统中活塞杆断裂原因分析.兵器材

料科学与工程,2004,27(6):56~61

4王怀亮,李悦.螺杆压缩机转子折断事故分析及解决方法.化工设计通讯,

2005,31(4):19~21

5王春亮,孙浩,李晋等.电机连接轴失效分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

41(11):581~584

6史学芳,解学东.排气阀片断裂分析及改进.热加工工艺,2006,35(6):

70~71

7韦志林,黄春,沈光列.某微型货车结构断裂分析.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6,17(1):23~25

8王丽娟,张国福,宋天民等.泵轴失效分析.金属热处理,2006,31(1):

87~91

9董伟雄,刘吉普.自卸车拐轴断裂原因分析.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19(1):

33~35

10徐芝纶.弹性力学(第3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高庆主编.工程断裂力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5:0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1804690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集中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集中力.pdf

标签:集中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