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之答禄夫天创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日钢第一希望小学徐杰
有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
本,这个资本在不竭地增值,而在人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
息”。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把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当成教育的第
一要务,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也把习惯培养当成工作重点,抓住不
放,直至习惯养成,因为他们体验习惯养成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
用。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是怎么样养成
的呢?它是和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分不开的。为什么要
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逐渐养成难以改变的行为,
成为自动化了的动作。比方学生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就往学校
走,不必家长催说,十分自然,习惯还跟一个人的需要、兴趣有
关。如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看书等等,养成习惯后,如果受到
破坏,就会有不愉快的感觉。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
陪伴一生的成长。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
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应善于抓住一
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
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
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
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父母应严格要求
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如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父母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稳定扔垃圾、不随地
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定受益匪浅。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原本不自觉的行为,
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父母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
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
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
“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父母注意:
1、要持之以恒,不要中途而废。
有的孩子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
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家长却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孩
子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孩子进步方法。还经常夸孩子
“真棒”、“真好”、“有进步”使孩子非常开心。不久,孩子
不但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入学后成了班上
小朋友学习的典范。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
才干养成。只要父母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
干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
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
抑、难受不肯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一天我和朋友聊天,他的小孩子在一旁画画。这时,门外传
来小孩子的喊声“文文,我去骑车,你去不去?”文文对爸爸说
“我和炎炎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爸爸说:“行,但是你要把
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文文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
这位爸爸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
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
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
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父母不坚持,都
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在朋友家玩的时候,一位父母对我说:“我家孩子要把我
气死了,天天都有父母向我告状。”接着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小朋友打架,用积木把他人砍伤,用嘴把同伴咬出血印……。这
位父母苦恼地说:“我都怕去学校接孩子,真怕哪位父母来找
我,打他,骂他,可怎么他就不改呀?”这位父母的苦恼是可以
理解的。但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难得
多。父母应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
的动力。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
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发生逆反心理。加上父母的冷眼、厌
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发生“破罐子破摔”甚至
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
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因
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示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
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干实
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示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如果父母理解孩
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
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有一定的因素
家长可遵循以下6个基来源根基则:
1、有利的环境
必须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的适当环境,尽量防止任何破坏这
种环境的行为。
例如我们想帮忙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但今天晚上有最精彩
的电视节目,明天晚上要带孩子出去做客,后天晚上家里又要请
客,孩子根本没有早睡的机会,或者早睡的习惯尚未养成就一再
遭到破坏。那怎么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2、耐心的引导
望子成龙的心情人人都有,但稳扎稳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
果。我们不克不及指望孩子马上就养成许多好习惯,必须有耐
心,慢慢地引导孩子。
比方很多孩子从学校回来后就喜欢看电视,谁说也不听。家
长非常生气,一见到孩子看电视,就走过去粗暴地把电视机关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掉,任由孩子哭闹。这样不单不克不及帮忙孩子养成不看电视的
好习惯,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耐心
地给孩子说清道理,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其他事情,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解脱对电视的依赖。
3、及时的称赞
发现孩子无意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示时,家长应立即给予称赞
以示鼓励,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
例如孩子玩完了玩具,顺手把玩具收拾整齐放回原处,家长
因该注意到这件事,对孩子说:“真乖,真是一个会收拾玩具的
好孩子。”孩子得到家长的称赞,心里非常高兴,下一次更乐意
把玩具收拾好,渐渐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了。但家长的赞赏应
着重控制在言语和态度上,尽量少用买玩具、买东西吃等鼓励方
式,因为这些方式若使用失慎就会酿成一种“贿赂”或交易。
4、良好的示范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
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方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
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都跟家长的日
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而成人不知不觉间做成的不良示范,同
样会对孩子发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喜欢乱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
定也不会好;父母喜欢经常骂人,孩子自然也会经常骂人。
5、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
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有一位母亲很怕她的孩子不吃她准备的食物,每次拿东西给
孩子吃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地问:“喜欢不喜欢吃?”长此以
往,孩子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此外,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孩子今天在桌子旁
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
饭,我们怎能帮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6、默契的合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成人之间态度的纷歧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即使成人有分歧的意见,也要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讨论,大家在
商谈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法子。
例如家长正在称赞孩子自己吃饭,不必大人辅佐,奶奶走过
来说:“别让他自己吃了,弄得地上全是饭粒,身上又脏兮兮
的。还是大人喂他吃饭,又快又干净,多省事。”这样孩子刚刚
开始自己吃饭的兴味全被打断了,自助的好习惯又怎能养成呢?
除了以上6个基来源根基则,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
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
效,决不克不及一曝十寒。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欠
好,终生受其累。”愿每位父母都能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
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4:5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1766489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