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白菜)腌制过程中有机酸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邹辉;刘晓英;陈义伦;魏然;马丽达
【摘要】以白菜为原料自然腌制泡菜,采用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过程中
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进行有机酸对亚硝酸盐降解实验,研究了
泡菜中有机酸及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泡菜中含有酒石酸、乳酸、草
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其中酒石酸和乳酸含量较高;泡菜腌制过程中
草酸、琥珀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柠檬酸、酒石酸、丙酸、乳酸的含量
随腌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不同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草酸,苹果
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乳酸.酒石酸和乳酸可能是影响泡菜自然腌制过程中
亚硝酸盐含量的主要有机酸.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13(039)011
【总页数】4页(P29-32)
【关键词】白菜;泡菜;腌制;有机酸;亚硝酸盐
【作者】邹辉;刘晓英;陈义伦;魏然;马丽达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
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食
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泡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以其质脆味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2]。
然而泡菜在腌制和贮藏过程中,亚硝酸盐会过度积累[3],影响泡菜的安全品质。
研究表明,亚硝酸盐的含量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亚
硝峰出现的时间及峰值的大小与泡菜发酵过程中的菌种、发酵温度、食盐浓度及卤
汁的pH值有关[5]。泡菜中亚硝酸盐的降解,主要有酸降解和酶降解两种途径
[6-8],但具体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泡菜自然腌制过
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及其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阐明泡菜中亚硝酸盐降解
机理和生产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试剂
白菜,购于泰安市农贸市场;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
酸、丙酸),磷酸二氢铵,磷酸,甲醇均为色谱纯;亚硝酸盐,氢氧化钠,硫酸锌,
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均为分析纯。
1.2主要仪器及设备
Waters51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KROMASILC18色谱柱
(250mm×4.6mm);PB-10型pH计;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3方法
1.3.1泡菜腌制
采用自然腌制法。将白菜洗净晾干,切成薄片(3cm×3cm)后置于坛中。加入等
质量的卤水(8%食盐,3%白糖配制)。以8%食盐水水封,室温下(14~18℃)腌制
12d。
1.3.2亚硝酸盐降解率的计算
(1)亚硝酸盐标准曲线:准确称取0.1000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盐。
加去离子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吸取溶液5.00mL于2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得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吸取0.00、0.50、1.00、2.00、
3.00、4.00、5.00mL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2mL对氨
基苯磺酸溶液(4g/L),混匀,静置5min后再加入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g/L),
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零点,于538nm
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吸光度X与亚硝酸盐含量Y(μg)关系的方程
为:Y=40.48X-0.7211。
(2)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取10g泡菜,匀浆,加6mL2%NaOH溶液,5
mL0.42mol/L的ZnSO4溶液,混匀。60℃水浴加热30min,冷却至室温。移
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静置30min,过滤。取5mL滤液加入25mL比色
管中,参照标准曲线吸光度测定方法,计算亚硝酸盐含量。
(3)亚硝酸盐降解率的计算:
式中:m0,未加有机酸时亚硝酸盐含量;m,加入有机酸后亚硝酸盐含量(以标准曲
线计算)。
1.3.3泡菜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1)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104.9mg、51.8mg、301.5mg、108.5mg、
117.8mg、173.4mg、108.6mg、309.7mg苹果酸、草酸、酒石酸、乳酸、
丙酸、乙酸、琥珀酸及柠檬酸标品,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
(2)样品前处理:称取5.00g泡菜,加入15mL80%乙醇-水溶液,匀浆,75℃水
浴30min。移入25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滤液以10000r/min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浓缩至1mL。以0.45μm滤膜过滤,上机检测。
(3)色谱条件:参照有机酸测定[9-11]方法,具体如下。流动相:磷酸二氢铵(10
mmol/L,磷酸调pH2.8)∶甲醇体积比为97∶3;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柱
温:28℃;检测波长:212nm。
(4)有机酸含量的计算:采用外标法。以标准品含量和峰面积的关系求出待测样品中
有机酸的含量。
1.3.4不同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效果
分别称取20mg有机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
加入40mL(50μg/mL)亚硝酸盐溶液中。30℃下反应,每12h取1mL反应液
于25mL比色管中,以1.3.2法计算降解率。
1.3.5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均为3次试验的平均值,采用SPSS19.0进行相应地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
如图1所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受到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微生物
发酵、乳酸积累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亚硝酸盐的含量在腌制第1
天为0.74μg/g,第5天时增至54μg/g,然后迅速降低,在腌制12d后降低至
0.18μg/g。
图1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Fig.1Changesofnitriteconcentration
duringfermentation
2.2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
图2和图3分别为有机酸标准品和腌制泡菜中的有机酸色谱图。由图2可以看出,
采用此方法能较好地分离8种有机酸,且在13min左右时全部有机酸被洗脱出来。
由图3所示,在与有机酸标准品相同的保留时间里出现7个峰,分别为草酸、酒
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乙酸未检出。
图2有机酸标准样品色谱图Fig.2Standardchromatogramoforganicacids1
-草酸;2-酒石酸;3-苹果酸;4-乳酸;5-乙酸;6-柠檬酸;7-琥珀酸;8-丙酸
图3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机酸色谱图Fig.3Chromatogramoforganicacids
extractedfromChinecabbage1-草酸;2-酒石酸;3-苹果酸;4-乳酸;6-柠
檬酸;7-琥珀酸;8-丙酸
由表1可以看出,泡菜中有机酸以酒石酸和乳酸含量最高;酒石酸最高含量为
24.51mg/g,乳酸最高含量为15.21mg/g。泡菜腌制过程中,草酸、琥珀酸含
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腌制8d后,含量趋于稳定;泡菜中柠檬酸、酒石
酸、丙酸、乳酸的含量随腌制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酒石酸、丙酸在腌制8d后,
含量趋于稳定,柠檬酸在腌制6d,乳酸在腌制4d后含量趋于稳定;而苹果酸的
含量在整个腌制过程中变化不显著。草酸、琥珀酸在发酵初期含量上升,可能是由
于微生物代谢引起的含量增加;草酸、酒石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丙酸的含
量在腌制过程中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有机酸参与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与亚硝
酸盐的反应,以及生成的微溶性盐等可能导致其含量的下降;各种有机酸含量变化
的影响因素及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表1泡菜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mg/gTable1Changesoforganicacids
concentrationinpickledvegetablesmg/g注:显著性水平0.05。腌制时间/d
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00.79d24.51e1.06ab15.21c
0.83c0.49bc0.95e20.98e24.92e0.76ab14.17bc0.87c0.92e0.87e40.48c
20.51d0.61a7.74a0.46b0.80de0.42d60.40bc11.32c0.80ab9.68ab0.29a
0.63cd0.30bcd80.27ab7.72abc0.69ab8.88ab0.15a0.42abc0.16abc10
0.27ab6.93ab0.92ab7.45a0.15a0.22a0.16ab120.20a6.30a1.07ab8.39a
0.18a0.26ab0.12a
2.3不同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效果
由图4可知,反应初期亚硝酸盐降解较快,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降解
速率逐渐减缓。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12h降解率分别达
到92.3%,84.1%和83.9%,草酸在24h内降解全部亚硝酸盐;乳酸降解亚硝酸盐
的能力最弱。相同质量下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草酸,苹果酸,
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乳酸。研究表明,亚硝根中氮处于中间价态,既
存在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与氧化性的次氯酸反应,失去电子形成硝酸根
[12];与还原性的有机酸,如抗坏血酸反应,亚硝根与羟基反应,夺取电子生成
NO[13]。由此可以推断,亚硝酸盐与上述有机酸反应,其中的羟基可能与亚硝
根作用,失去电子形成羰基,亚硝根得电子生成NO。反应速率与羟基所连基团的
电负性,空间位阻效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的降解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结合表1可以看出,苹果酸降解能力较好,泡菜中含量较低,且整个腌制过程中
变化不显著,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酒石酸含量高,降解效果好,在整
个腌制过程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是影响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主要的有机酸
之一。乳酸降解能力较弱,但泡菜中含量较高,在整个腌制过程中含量变化显著(P
<0.05),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大。草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对亚硝
酸盐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泡菜中含量较低,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较小。
由此可以判断,酒石酸、乳酸可能是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主要有机酸。
图4不同有机酸对亚硝酸盐的降解作用Fig.4Effectofdifferentorganicacids
onscavengingrateofnitrite
3小结
白菜在自然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初期显著增加,至第5天达到最大
值后,含量开始降低。泡菜中含有酒石酸、乳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
和丙酸等7种有机酸;其中酒石酸和乳酸含量较高。泡菜腌制过程中草酸、琥珀酸
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柠檬酸、酒石酸、丙酸、乳酸的含量随腌制时间
的延长逐渐降低。7种有机酸对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大小顺序为:草酸,苹果酸,
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乳酸。酒石酸和乳酸可能是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
含量变化的两种主要有机酸。各种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机理尚不明确,有待深入研
究。
参考文献
[1]梁慧锋.泡菜中亚硝酸根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416-1
417.
[2]崔树茂,董英,郭钦.微滤膜偶联生物反应器制备泡菜发酵剂[J].食品与发
酵工业,2011,37(8):66-70.
[3]HouJC,JiangCG,elevelofpickledvegetablesin
NortheastChina[J].FoodControl,2013,29(1):7-10.
[4]ParkKY,andnitrosamines[J].KoreanJournalof
FoodNutrition,1992(21):109-116.
[5]YanPM,XueWT,TanSS,ofinoculatinglacticacid
bacteriastarterculturesonthenitriteconcentrationoffermentingChine
paocai[J].FoodControl,2008,19(1):50-55.
[6]WolfG,ArendtEK,PfHlerU,-dependentandheme-
independentnitritereductionbylacticacidbacteriaresultsindifferentN-
containingprodu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
1990,10(3/4):323-329.
[7]DoddsKL,etoleranceandnitrite
reductioninlacticacidbacteriaassociatedwithcuredmeatproducts
[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Microbiology,1984,1(3):163-170.
[8]周光燕,张小平,钟凯等.乳酸菌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泡菜
品质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91-293.
[9]RodriguesCI,MartaL,MaiaR,ationofsolid-pha
extractiontobrewedcoffeecaffeineandorganicaciddeterminationby
UV/HPLC[J].JournalofFoodCompositionandAnalysis,2007,
20(5):440-448.
[10]VanHeesPAW,DahlNJ,LundstrMUS,inationof
lowmolecularweightorganicacidsinsoilsolutionbyHPLC[J].Talanta,
1999,48(1):173-179.
[11]SchererR,RybkaACP,BallusCA,tionofaHPLC
methodfor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mainorganicacidsinfruitsand
juices[J].FoodChemistry,2012,135(1):150-154.
[12]OlegMPananko,KarlisBriviba,Lars-OliverKlotz,ive
modificationandnitrationofhumanlowdensitylipoproteinsbythe
reactionofhypochlorousacidwithnitrite[J].ArchivesofBiochemistry
andBiophysics,1997,343(2):254-259.
[13]WeitzbergE,ymaticNitricOxide
ProductioninHumans[J].NitricOxide,1998,2(1):1-7.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2:2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0872488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菜泡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菜泡菜.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