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

更新时间:2023-03-01 00:57:27 阅读: 评论:0

投硬币-松鼠猴

青少年运动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小柜子储物柜)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

一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

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的今天,世界各国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青少年自身而

言,拥有健康的身心,既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服务社会使命的基本前提。体育

是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手段,发展青少年体育,是关乎全人类共同命运的课题。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进步,“文明病”的威胁与日俱增,运动不足与不良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

负面影响更是不容低估。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育,必须回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挑

战,而这种回应首先就体现在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之中。目前各国普遍强调深化和

拓展体育的功能维度,一方面,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但更加侧重培养兴趣、养成习

惯,使青少年成为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另一方面,强调通过体育培养青少年对现代社会的适

应能力,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在有识之士的不断呼吁下,在各国的公共政策制

定中青少年体育的话语权也日渐提升,各国政府在制定青少年体育的实施方案与相关政策方

面不遗余力。就发达国家的实践而言,政府高度重视,强调制度的可行性,推动体育社会组

织等多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是其能够不断应对青少年

健康威胁、不断改革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相对于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发展日渐成熟,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首先面临更为特殊的挑战。

我国青少年人群数量大,体育资源供给绝对和相对不足并存;地区发展不均衡,东西部、城

乡之间差异巨大;社会变迁迅速,历时性矛盾与共时性矛盾同等突出;因文化历史传统、人

口政策、教育政策等形成的青少年体育发展外部环境制约因素较多。宏观层面的问题对青少

年体育工作开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限,总量投

入不足,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低,师资力量和组织管理人员难以满足需求,成为困扰青少

年体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学校体育工作与新时代的要求仍然有差距。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

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

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

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依然突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亟待建立,社会力量

支持学校体育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也遭遇困境。业余训练体系受到较大冲击,经费不足,训练方式粗

放,运动项目结构仍待优化,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难以破除等问题突出。

受诸多困难与问题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多年来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

研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质健康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形态指标水平增长,但体质与健康

方面的部分指标水平持续下滑,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滑的趋

势虽得到遏制,但仍低于20年前水平;城市青少年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已超过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0%的“安全临界点”;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种种问题,

充分反映了青少年体育工作需要开创新局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的政策机遇

面对当前形势,党和国家重视、关心和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态度更加坚决,近年来相继出台多

项政策,为青少年体育工作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条件。

党和国家层面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4年

10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46号)中提出:“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

划,促进青少年培养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不

少于一小时”,“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向社会公开”。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

〔2015〕2号)也明确提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谋划培养青少年体

育爱好和运动技能,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

系。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特别强调“将青少

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

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

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

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

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

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作为突出“大健康、大体育”

格局的纲领性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但指出要“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对青

少年体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要求,即“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

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

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青少年群体作为体育与健康两个领

域共同作用的主要群体,受到了国家最高层次的关注。

为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对青少年体育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一系列部

署,对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做出统筹安排。2016年5月,《体育发展“十三五”规

划》提出“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并具体指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进一步

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校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

青少年公益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技能培训,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一项以上体

育运动技能。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

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少年)的培育工作,推进青少年体育志

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青少年体育评价机制。”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

办发〔2016〕27号)正式发布。该文件强调了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健康中

国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薄弱的现状,确立了“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

受益”的口号,要求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和提高技能相促

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了学校体育办学

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完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等工作目标,明确

了应将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体结合、增强基础能力、加强评价监测作为主要任务,阐明了

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推进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激励及营造良好环境。

201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

“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青少年训

练基础更加坚实,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城乡、区域更加协调。青少年体育治理能力和治

理体系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青少年体育在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作用

更加明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少

年体育发展的11项主要任务: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

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

务水平;完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

(2014~2024)》;积极推进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青少

年体育协调发展;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体系。

三近年来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制定和贯彻落实《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意见,我国稳步开展青少

年体育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初步建成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

效较为显著,青少年体育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一)青少年体育制度不断健全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体现和贯彻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整体思路,在既有制度法律基

础上,不断颁布新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意见,正式印发了《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

长期规划》《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指导

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由国家体育总

局青少司牵头制定的《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已经完成了草案,集中体、教两部门力量共同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由教

育部承担校园足球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主导责任,在顶层设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

步。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符合地方特色的政策意见与规章制度。

(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多元化格局初步显现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成,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服务水平和保

障能力不断提高。在以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履行职责、积极开展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市

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开始成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青少年体育训练社会化、

多元主体办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取得积极成效,各地方政府向企业和社会组织购买公共

体育服务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类指导性政策逐步落地。

(三)校园足球工作深入开展

目前,国家、省、市县三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超过16000所。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建设逐步

开展,活动竞赛日趋丰富和体系化,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渠道不断畅通;师资队伍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累计培训足球师资13.5万人次。

(四)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稳步推进

青少年体育组织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类别不断丰富,且层次、级别和发挥的功能都有显

著提升。目前,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超过5000个,开展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

建的省市达到11个。各省市也在积极筹备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和协会。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成为开展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的重要平台,截至2014年底,

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达到164家。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500所,已成为

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载体。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试

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青少年体育活动丰富多样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是

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大型综合类体育活动,涵盖了冬、夏两季。阳光体育大会为广大青少年打

造了一个运动参与、文化交流、体验分享、感受快乐的平台,集中展示青少年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风采,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对全

国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起到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积极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

长的氛围。截至2016年,阳光体育大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夏季阳光体育大会和两届冬季阳光

体育大会。2016年首次实现了全国联动,活动规模逐渐扩大、内容形式日趋完善、社会影

响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青少年夏(冬)令营”、“冰雪

运动普及”和“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活动,参与人员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也

成为国家级品牌活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开展持续火热。

(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较为显著

青少年竞技运动项目结构更加优化,“三大球”呈明显恢复发展态势,“北冰南展”取得积

极进展。“两纳入”工作顺利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普遍建立,运

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水平提高。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效果明显;青少年训练

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县级业训水平呈现恢复性增长。在制度层面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

下,体教结合稳步推进。

(七)青少年体育科学化程度不断上升

开展了青少年体质监测试点和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试点,开展“科学健身校园行”

活动,促进青少年健身科学化。在10个省(区、市)的30个城市开展了青少年(6~19

岁)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形成全国国民全年龄段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动态

“抽测”管理体系。

(八)青少年体育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各地积极推动落实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青少年体育投入保障体制建设,投入有所增加,各

级体育行政部门积极争取把青少年体育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学校体育场地的建

设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加快。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全国已有

超过60%的小学、超过70%的初中和80%的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和体育器械配备达

标,基本保证了学校体育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骨干队伍建设力度

大、成效明显。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08年6月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

校体育师资5年培训计划,2013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全国体育传

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三年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8年来,全国总计培训4万

余名体育传统校教师。

四未来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向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不足同在,是对目前青少年体育发展态势的恰当描述。未来青少年

体育的发展,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同

强化政府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职责,明确各级政府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投入、指导和监督考

核功能,坚持政府在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青少年体育

权益、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法律制度作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

障。

坚持部门协同,实现上下有效联动。改变体育部门一家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旧格局,会同

多部门共同建立青少年活动促进联席会议制度,以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共谋发展,以政

府职能转变为契机破除制度性障碍,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有力、部门协

作顺畅、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继续推动形成多元化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推动青少年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科学

界定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范围与程度、需求与供给水平。在坚持政府主导地位作用的前提

下,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中的政府职责来界定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与程度,重点支持开

展公益性体育活动。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广泛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活动供给的多元主

体,激发社会与市场活力,引导社会力量在青少年体育场地、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社

会体育指导人员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多样化和品牌化

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

络,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趣

味性和吸引力。定期举办“全国青少年体育活动周”。充分发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

光体育大会的带动作用,举办各项体育活动。

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着力打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继续开展“全

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冬夏令营”等赛事和活动。健全

县、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

提高学校体育活动质量。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

炼。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明确规定学校体

育经费在教育事业经费中的比例,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健全完善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和监

督问责机制,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积极鼓励发展校外体育活动。积极推动开展课

外体育活动志愿及有偿服务活动;探索建立公共体育场馆、社会组织、高等院校、体育俱乐

部等承接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机制。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大力推动广大青少年积

极参加运动技能等级评定。将学校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

系。

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青少年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

的重要能力。以校园足球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进一步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加强足球师资

队伍建设和校园足球场地建设,建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把足球活动作为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规范有序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

系。

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以筹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鼓励举办青少年冰雪嘉

年华、冰雪季等活动。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鼓励各地区中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冰

雪教学活动。

加强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民族式摔跤、赛马、龙舟等民族传统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推广

与普及。

(四)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加快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将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重点建设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场地设施。注意在场地设施建设和器

材设计方面对特殊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建设小型、便利、多

样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研制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标准,开发适应青少

年特点的场地设施和运动器械。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对青少年的开放力度。继续推动各级各类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节假

日、暑(寒)假期间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

(五)强化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积极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鼓励各地加强奥

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优化项目布局。在已有的基地规模上,积极与基层地市

合作,创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立科学化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模式。加强

省区市和国际青少年体育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加强对体育、教育资源的统筹融合,对公办体

育运动学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考核。将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选派、培训、

考核等纳入教育管理序列,加强师资配置,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有力

保障。

(六)推进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促进作用。加大全国性和地方性青少

年体育行业协会建设力度,大力建设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梯次结构。着力解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登记注册烦琐、税费较高、多部门协同不力的制度性

障碍。继续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构建以国家级传统校为龙头,省级传统校为骨干,

地市和区县传统校为基础的传统校发展体系。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青少年

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创建工作。

(七)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研究与普及

政府部门与科研力量合作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研究,紧密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生长发育规

律和兴趣爱好,开发和推广符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项目、科学健身理论与方法、健身器材。

加强对困扰青少年健康的问题的普遍研究。继续通过“青少年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加强科学

健身指导与普及。鼓励优秀运动员、体育健身专家等走进校园、社区和青少年体育活动场

所,拓宽健身科普渠道。

(八)加大青少年体育支持与保障力度

强化财政保障。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活动财政保障机制,落实青少年体育活动所需资金。各

级人民政府将青少年体育活动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其占政府体育财政支

出比重,同时建立青少年体育经费与体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机制。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

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为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建立配套经费。建立青少年体育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鼓励引导社

会资金进入青少年体育活动领域。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建立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倡导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退役

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爱好者等为青少年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继续实施各类青少年

体育人才队伍培训计划,加强各类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安全保障。破除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安全与风险障碍,加强体育运动风险教育;地方

政府应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风险监控和应急预案制定,加强设施维护与安

全。研究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青少年学生综合保险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高危险

性青少年体育活动项目。在保护学生权益的基础上,划清学校、社区等各方的权责,解除学

生参与体育活动和各群体组织发展体育的后顾之忧。

(九)与时俱进,革新青少年体育的宣传引导方式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手段,加大青少年体育工作新闻宣传力度,注意使用青

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体育健康宣传。宣传对象不仅面向青少年群体,还应当面向家长、

教师、政府管理者等对青少年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群,建立“体育对青少年具有无可替代

的教育价值”的基本共识,使青少年体育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占据显著位置,唤起社会的长期

关注。

-全文完-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0:5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03447877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青少年运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青少年运动.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青少年运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青少年运动
    投硬币-松鼠猴2023年3月1日发(作者:小柜子储物柜)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状况一青少年体育发展趋势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青少年自身而言,拥有健康的身心,既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服务社会使命的基本前提。体育是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手段,发展青少年体育,是关乎全人类共
  • 0℃民政局领证流程
  • 0℃公司团建口号
  • 0℃刷机是什么
  • 0℃开早会
  • 0℃活着读书心得
  • 0℃手工恐龙
  • 0℃老师的评语
  • 0℃怎么切肉
  • 0℃钢笔怎么洗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