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精彩的谈话语录及口才
曹刘二人的这段对话,堪称《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
二人不同的语言风格,个人出境,乃至性格都在这段对话中彰显无
遗——
曹操指着天空中的龙挂,问刘备:“您知不知道龙的变化?”刘备
道:“不知道。”曹操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
雾,小则隐藏身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
乘时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可比天下英雄。玄德游历
四方,必定知道当世英雄。”刘备道:“我见识浅陋,哪里知道?”
曹操道:“不要过谦。”刘备道:“确实不知。”曹操道:“不识
其面,亦闻其名。”
刘备道:“淮南袁术,兵粮足备,是英雄否?”曹操笑道:“冢中
枯骨,我早晚必擒之!”刘备道:“河北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如今
虎踞冀州,部下精干者极多,是英雄否?“曹操笑道:“袁绍色厉胆
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是英雄!”刘备
道:“有一人号称八俊之一,威震九州——刘表是英雄否?”曹操
道:“刘表有名无实,不是英雄。”
刘备道:“有一人血气方刚,是江东领袖——孙策是英雄否?”曹
操道:“孙策借父之名,不是英雄。”刘备道:“益州刘璋,可为
英雄?”曹操道:“刘璋虽是宗室,不过是守门之犬,岂是英雄?”
刘备道:“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呢?”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
碌小人,何足挂齿!”刘备道:“除此之外,我实在不知。”曹操
道:“英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
志。”
刘备问道:“谁敢称英雄?”曹操手指刘备,然后指着自己,道:
“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吃了一惊,手中筷子落地。此时
恰好雷声大作,于是刘备从容捡起筷子,道:“雷声如此巨大啊!”
曹操笑道:“大丈夫还怕雷声吗?”刘备道:“圣人也怕惊雷,何况
我呢?”曹操于是不再怀疑。
刘备在失去徐州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暂时投靠曹操。他深知曹
操老谋深算,生性多疑,一旦知道自己“兴复汉室江山”的图谋,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装出一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窝囊样,
以求瞒过曹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酒宴上,面对曹操的试探,开始刘备选择了装傻:“我见识浅
陋,哪里知道?”被逼不过,只得以袁术、袁绍、刘表等人敷衍,并
照搬了当时一般人对他们的评价:“兵精粮足”“虎踞冀州”“威
震九州”云云。其实,这些手握重兵的豪强,在一般人眼里自然是
英雄,但岂能入刘备的法眼?刘备之所以拿这些人搪塞,不过是想给
曹操一个“此人见识一般,也算不得英雄”的印象。无奈曹操并不
好骗,直接将话挑明,惊得刘备筷子落地。此时,如果刘备强言抗
辩,声称自己不是英雄,显然无法消除曹操的疑虑,甚至会弄巧成
拙,于是他巧借惊雷来掩饰失态,王顾左右而言他,自然地转移了
话题,显得不着痕迹。尤其面对曹操的揶揄,刘备“装熊”到底,
一本正经地声称,“圣人也怕惊雷,何况我呢?”让曹操顿时生出一
丝轻视之心,觉得此人恐怕也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一个连雷声都
怕,没有“英雄胆量”的人,哪能算是英雄呢?
其实,刘备也是英雄。只是,限于自己的险恶处境,他不得不小
心应对,装傻充愣,出语谨慎,并用机智的语言掩饰自己,打消了
曹操对自己的怀疑。可以说,刘备犹如一条潜龙,“潜伏于波涛之
内”,掩饰锋芒,磨砺爪牙,以便等待时机,一飞冲天。后来,刘
备终于借曹操攻打袁术之机,逃离虎口,从此“顿开金锁走蛟
龙”,开始自由遨游,终于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
此时的曹操刚刚荡平吕布,占据徐州,又得到了刘关张等一干猛
将,自然是意气风发。但刘备素有英雄之名,恐怕难以甘居人下。
虽然他归顺之后,始终表现得胸无大志,曹操对他仍然难以放心,
于是便借宴饮之名,行“考察”之实。
你看,他首先借着解释龙的变化,以龙比喻英雄,可谓贴切;接着
他由虚入实,将话题转移到评点英雄上,借机试探刘备的胸怀和眼
光,乃至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一定要刘备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英
雄。但是,面对刘备列举的“英雄人物”,曹操又以不屑的语气,
一一点评,驳斥,而且是一针见血。对袁术,曹操的评价是“冢中
枯骨”,揭露了对方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本质,同时宣传,“我
早晚必擒之”。语气之中,何等自信!对刘表,曹操的评价则是“有
名无实”,指出对方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只会清谈,不懂实
干。对孙策,曹操的评价是“借父之名”,意为对方守成有余,开
拓不足,因此前途有限,也不是英雄。对刘璋,曹操的评价看似
“刻薄”——“守门之犬”,却可谓一语中的。不是吗?刘璋虽也继
承了父亲留下的基业,但不过是为他人暂时保管而已,到头来,终
究要被某个“主人”拿走,因此,他还不如那个“血气方刚”的孙
策。对于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曹操则直接以“碌碌小人”四字
概括,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最精彩的是曹操对袁绍的评价:“色厉胆薄”(外强中干)“好谋
无断”(优柔寡断)的,说的是袁绍的“为人特点”,揭开了袁绍貌
似强大的面具;“干大事而惜身”(想干大事又爱惜自己)“见小利而
忘命”(见了蝇头小利就忘了身家性命)的评语,说的是袁绍的“做
事风格”,也点出了袁绍的胸襟气度。曹操寥寥数语,就把袁绍的
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也让人相信:有着这些致命弱点的人,绝不
会是英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曹操对袁绍等人的评价是正确的,这
些“英雄”们大多下场悲惨,不得善终。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呢?曹操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一要有英雄
志气(“胸怀大志”“吞吐天地之志”);二要有英雄才识(“腹有良
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并断言:“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
人!”这既体现曹操的强烈自信,也表现了他对刘备的重视、忌惮。
显然,曹操是英雄。春风得意的曹操,指点群雄,话语豪迈自
信,评语犀利独到,显示出一种雄霸天下的气概,宛如一条飞龙,
“飞腾于宇宙之间”。
煮酒论英雄,英雄语不同。《三国演义》中的这段精彩对话,再
一次让我们领略到了语言的魅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0:5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60333987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曹操语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曹操语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