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煲机大集合.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
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
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
宜。一、煲机的概念及机理
新耳塞、新耳机购入以后,一定很想让新耳塞和耳机发挥最大的效用来满足自己的耳朵。于
是煲机成为老鸟玩家级的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是关于该煲还是不该煲的争论一直在继续。笔
者借用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进行简单说明。
支持煲机方:新耳塞和新耳机买回来以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调试和声音的再加工也就是需要进
行煲机,让震膜变的松弛,从而表现出更好的声音来。
反对煲机方:新耳塞和新耳机买回来以后只要保持正常的收听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多此
一举来进行所谓的“煲”机。进行煲机的话一来没有多大的作用,二来又损伤了震膜,可谓
是得不偿失。
这样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新手上路的话真不知道是该听谁的好,刹是迷惑。本来
买了新耳塞新耳机是件愉快的事情,结果反而因为煲不煲机的问题而烦恼就大大影响了喜悦
的心情。那结果是煲还是不能煲呢?假设可以煲的话新手如何操作呢?煲机有什么道理?种
种疑问笔者尝试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笔者还是刚接触这些的时候也同样遇到了以上的问题。最开始笔者坚信新耳塞新耳机不需要
进行所谓的煲机,直接正常的收听就可以了。随着笔者所见和所闻多起来,发现新耳塞新耳
机还真的需要进行一定的煲机处理,这样能发挥耳塞和耳机的全部潜能,从而更加满足耳朵
的需要,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掌握一个度。笔者亮出自己的观点是:新耳塞和新耳机需要进行
“煲”。煲好以后新耳塞和耳机各项性能逐渐稳定,指标也基本上达到了最佳,也就是所谓的
煲透了。当然煲机要讲究科学不是胡乱来的。科学和谬误只在一步之间。胡乱“煲”对耳塞
和耳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不仅不会发挥潜能,反而是蹂躏,由此震膜会严重受伤,直
至报废。科学的煲机是磨合,新耳塞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磨合经过一段时间后,顺
性逐渐变好,潜能就表现出来了。这个煲机从技术角度来说恰好就是折旧,煲机怎么折旧?
笔者详细说说。
技术上所说的折旧其实一种设备的损耗。当然这个损耗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煲耳塞耳机只
是其中的有形损耗的层面,折旧是大概念,煲机是小概念。
有形损耗又称物理损耗,设备使用是在力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受到摩擦、冲击、震动、或疲
劳,最终使的设备实体受到损伤。耳塞和耳机就是“设备”,力就是电流给予震膜的作用。所
以耳塞和耳机本身也是有使用寿命的。但是千万别误解了损伤,表面上看损伤都是不好的,
但是有时候的损伤对设备也有利的,就是磨合过程以后就是如此。
耳塞和耳机在使用中有形的损耗大致有三个阶段。图中的I期为初期损耗阶段,这一时间段
很短,设备的震膜在此期间经过相对运动冲击和疲劳,很快就会把不同的发音单元进行磨去,
损耗量在三个阶段中是很大的。图中的II期为正常损耗阶段,这一时期将持续很长时间,是
三阶段中时间最长的时间,震膜的磨损趋于平缓,损失的部分缓慢,是震膜最佳的运动时间,
基本上是随着时间做均匀的缓慢运动,这一阶段将保持状态的相对平衡,因此是比较稳定的。
图中III为剧烈损耗阶段,这一阶段中,震膜的损耗度已经超过一定的限度,正常的损耗关
系被破坏,此时的工作状态和情况都比较恶劣,随着时间的增加恶化的表现比较突出,损耗
量是三阶段中最大的,震膜的精度、性能、幅度都大大受影响,基本上是告老还乡的时间了,
基本上这一时期的耳塞和耳机已经是破音加失真甚至无法出声,已经出现了报废的表现。
新耳塞新耳机进行正确煲机,就是加速其震膜“老化”的过程使的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度过磨
损的时期,经过“煲”的非自然力的驱使,从而提高了第二阶段的时间,使得耳塞耳机的水
平提高显著并且长期保持住这个水平。特别是有的新耳塞和耳机震膜采用特殊的材料,耐冲
击耐震动耐疲劳,在一段很长的时间被都不能发出好声,平常自然听可能听坏了都不能使的
耳塞和耳机的能力体现出来,对于这种类型的耳塞和耳机更加应该采取煲机的处理,一旦度
过这个磨合期,耳塞和耳机的表现会有质的飞跃。煲透的耳塞耳机,正常使用其性能都大大
改善,而未经过煲机的耳塞耳机在自然听状态下,也有在第二阶段的某一时期出现声音的飞
跃,不过这个时间是短暂而急促的,之后耳塞和耳机的素质会走下坡路。在图中分别用两条
曲线来体现煲与未煲之间的区别。煲过的耳塞耳机见红色实线的曲线;未煲的耳塞耳机见蓝
色虚线的曲线。
二、初识白噪音
白噪音、粉红噪音、褐色噪音:是由光波的谱线图就是光谱图类比而来区分这些噪音的。
[白噪音]
所谓白噪音是指一段声音中的频率分量的功率在整个可听范围(0~20KHZ)内都是均匀的。
由于人耳对高频敏感一点这种声音听上去是很躁耳的沙沙声。白噪声是一种无规噪声,它的
瞬时值是随机变化的。它的幅值对时间的分布满足正态分布。它具有连续的噪声谱,包含有
各种频率成分的噪声。它的功率谱密度与频率无关,几个频率能量的分布是均匀的。它的等
带宽输出的能量是相等的。它在线性坐标中,输出是一根平行与横坐标的直线。在对数坐标
中,输出是按每倍频程带宽增加3dB的斜率而上升的。在人耳可听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相同
能量的噪声称为白噪声。白噪声广泛用于环境声学测量中。所以从频谱仪的图形上看,白噪
声在全频谱内是一条平直的线
[粉红噪音]
粉红噪音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噪音,简单说来,粉红噪声的频率分量功率主要分布在中低频段。
粉红噪声从人耳中听到的是平直的频率响应——“非常悦耳的一种噪声”最常用于进行声学
测试的声音。从波形角度看,粉红噪声是分形的,在一定的范围内音频数据具有相同或类似
的能量。粉红噪声的电平从低频向高频不断衰减,其幅度与频率成反比(1/f)。其幅度每倍频
程(一个8度)下降3dB。噪声能量在每倍频程内是相等的。所以从频谱仪的图形上看,粉红
噪声是在一个小段频谱内平直的线,并且以其倍数频率向下衰减。即1倍频,2倍频„„频
率越高谱线高度越低。
[褐色噪音]
褐色噪音的频率分量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其能量下降曲线为1/f^2,其波形是非常自相
似的。整体来说有点跟工厂里面的“轰轰隆隆”的背景声相似。
煲机就是运用收音机的白噪声和粉红噪声,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间断的煲机。新耳塞耳机初
期可以采用调到无台状态下,音量偏小为宜。保持5小时以上8小时以上的连续煲机,根据
耳塞耳机的不同,一般来说3天到5天时间就足够了。然后是调到有清楚的台进行第二阶段
的煲机这个过程可能持续的比较长,控制在正常音量或稍大音量,有可能是一个星期或者两
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两阶段以后,耳塞耳机在你手里基本上已经煲的差不多了。
这样操作下来,新耳塞耳机已经可以保持比较好的状态了,能尽心尽力为用户服务了
三、慢煲出好声
煲机的话题由来已久,众说纷纭,各有其论。老犬首次出贴怎么就来了这么个题目,实有“陈
谷子烂糠”之嫌,不过“旧瓶装新酒”古今有之。诸位不妨小酌三杯,品品其中别样滋味。
大凡有车族都有新车磨合的经历,何为磨合?音响行话——“煲”也。汽车的磨合可是有严
格规定的,引擎要空转多少个小时,一档、二档、三档„„要行走多少公里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限制新车的出力有的还安装了限速器,限制进入汽缸的燃气量,让你想快都快不了,只
能在磨合完之后,才允许折除。当你磨合结束更换机油时,你才发现,好家伙!原来这油中
竟有这许多残兵游勇、金属碎屑,足足吓你一个大跳。
车子磨合的好坏对今后的出力和寿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凡有经验者都会延长这个磨
合期限。钢筋铁骨的家伙开始竟要这般伺候,想想我们的音响器材,尤其是我们那么娇贵的
耳机应该怎样去煲?
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静电耳机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动圈耳
机的振膜也只有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我们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制造
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我们所说的煲耳
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我常看到一些Hi-Fi大师们的器材试听报告,水平高低且不评论,只是那开头大多是先把器
材开足马力猛煲它三天三夜,让它受尽皮肉之苦,自以为进入佳境,而后才是如何如何好声
好声评论一番。天长日久煲机之法由此而生,效仿者不计其数。如此煲法就不怕损伤器材,
落下隐患,好声不长!
我以为音响器材虽不是工程机械、铁车钢马,但也有相通之处。好事需多磨,慢煲出好声!
煲机还是分为舒筋、通络、习武、打擂、出道五步为好。以耳机为例:
1、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100~1500Hz/5s扫频信
号更好);
2、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50~1800Hz/3s扫频信
号更好);
3、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20~20000Hz/2s扫频信号更好);
4、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18~2200Hz/1s扫频信
号更好);
5、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我想这种煲机方法最少有两大好处,第一可以了解煲机各阶段音质变化的规律,理解煲机的
作用,积累经验;第二可提高器材性能,不留隐患延长器材寿命
四、怎么煲耳机让声音听起来更美妙!
随身听爱好者们常常会拥有一副好的耳塞,但在开始使用时发现并没有像其他人谈论的这么
好,难道是自己买到了假货?非也!其实那是因为没有进行购买后的第一道工序——“煲”。
为什么要“煲”耳塞
其实在音响界,很多东西都需要“煲”。包括音源、功放、音箱等等。所谓的“煲”就是让这
些东西运作一段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刚买回来的耳塞,不出意外的话都应该是刚出厂的产品。这些耳塞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时
候,震膜一次都没有用过,因而会很硬。这种情况下的震膜突然震动起来,会感觉很不自在,
声音也会略微走样。如果一开始就好好的“煲”一下耳塞,那么就会把它的震膜逐渐弄松,
这样再听音乐时,震膜震动起来就会非常的自如,音质也较先前提高不少。
“煲”耳塞前的准备
其实“煲”耳塞(机)并不困难,但是需要时间和一定的技巧。首先,你需要一个可用来长
时间放音的音源。因为“煲”耳塞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需要100个小时
以上。其次音源中要有频响范围很宽、动态效果舒缓、层次清晰、高中低音各成分适中的音
乐有这样效果的音乐要比一般音乐“煲”起来效果更明显。还有一点就是音源输出功率一定
要够大,而且要和用户的耳塞档次匹配。比如要“煲”HD580就不能用普通随身听,随身听
可能连推都推不动,还怎么让震膜松动呢?一般来说,随身听只适合耳塞和一些低阻抗耳机
使用。一般而言,如用电脑声卡和收音机“煲”耳塞的话,需要比较长一点的时间。而用输
出功率很大的CD随身听来“煲”,时间要短一些。
“煲”耳塞的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数张CD碟,这是因为CD音质是目前民用级别(撇开并不实用的SACD和
DVD-AUDIO)可以达到最好效果的音乐质量,而且爹片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以下所有操作也均
以CD随身听为例。“煲”机碟最好是张频响范围非常宽广的碟片,单独使用一般的纯人声碟
肯定不行。推荐一些正版的发烧碟,比如《TITANIC》、《阿姐鼓》和《1812序曲》等等。还
有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和中国民乐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下面笔者就来“煲”好你的耳塞。
《TITANIC》电影原声CD中的第3段《SOUNTHAMPTON》、第9段《THESINKING》和第10段《DEATH
OFTITANIC》。《SOUTHAMPTON》虽有抄袭贝多芬的《欢乐颂》之嫌,但声音层次非常分明,乐
曲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丰富。高中音柔顺致密,隐隐而来的阵阵低频能量予人一种深邃感。这
首曲目在全频段都有突出表现,对于耳塞的全面震动是非常有好处的。而《THESINKING》和
《DEATHOFTITANIC》除了与上面一首有同样出色的全频表现以外,在动态上更胜一筹,整
体声音能量十足,如果没有“煲”就听这样的曲子,耳塞的震膜要“受苦”了!
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电影原声CD中的第4段《序曲:宝莲灯》和第13段《望月节的舞
蹈》。《序曲:宝莲灯》一开始声音较为轻柔,但越到后来,声音动态越大,能量也越多。中
间还夹杂着一些人声的合唱,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曲子,唯独其低音略微少了一些。《望月节
的舞曲》中一开声的低频以及中间一段女声对于耳塞中低频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滚石24K24BIT金碟--万芳》CD中的第一段《猜心》是笔者用作试音的保留曲目,用来“煲”
耳塞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首曲目的第一段主要是人声独唱,不过到了后面,乐器就越来
越丰富,但整体仍可算是轻柔。“煲”耳塞不能一直用大动态来“煲”,也需要在中间做一些
调整。而且,这首曲目中的人声非常出色,可以用作“煲”耳塞结束以后的试听之用。
其实优秀的曲目太多了,笔者在这里推荐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把随身听和耳塞准备好,
放入碟片,音量上要开的大一些。现在的随身听为了延长播放的时间,输出功率普遍较低,
用户大可以把音量开到90%以上,不过最好不要开效果!“煲”耳塞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的来,
首先用一些舒缓的音乐,比如上问中提到的《猜心》,先放5-10个小时。然后再换略微"厉
害"一点的音乐,如《SOUTHAMPTON》,继续播放10小时以上,最后才是诸如《THESINKING》
和《DEATHOFTITANIC》之类的音乐,一直要播放到耳塞基本上“煲”好。为了确定耳塞“煲”
的情况,用户可以每隔10小时听一次,一般来说,效果都会有一些差距,等到差距不明显的
时候,就可算是“煲”好了。当然,这种鉴别方法也不是很容易实现,那么就准备“煲”50~100
个小时好了。不过要达到大功告成就需要日常不断的使用才行,要使耳塞真正达到最佳效果,
时间上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
前后声音的对比:笔者“煲”耳塞“煲”过很多,最有感触的就是索尼(SONY)MDR-E888了。
这是一款目前相当高级的耳机,市售价在人民币400元左右。但是这款耳塞刚买回来试听的
时候,常常都会有高音发干,中频毛刺多多等问题,让人觉得完全不值400大元。不过一旦
MDR-E888“煲”好了,那么她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柔顺的高频、温暖但绝无毛刺的中频、
深沉有力的低频,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耳塞。个人认为,MDR-E888是笔者见过的耳塞中最
需要“煲”的一款,这可能和它独特的生物震膜有关系。其它的耳塞也都需要“煲”,“煲”
过以后都主要体现在低频弹性感得到加强,高频柔顺感有了提高,只是结果好象没有
MDR-E888那么夸张!
“煲”耳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煲”和日常合理使用相结合,如果能正确的“煲”
好你的耳塞,那么,相信她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五、测试&欣赏天碟荟萃
前言:市面上的音箱、耳机品牌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简单地看一些评测、推荐不失为一种
省心、省力的作法,但真正要选购到您心仪的、适合自己口味的产品,还是坚持“耳朵收货”
的原则为上!本文将介绍几张有口皆碑的天碟,它们不但适用于测试、选购,也是音乐欣赏
的上上之选;同时考虑到电脑玩家的口味、多媒体电声产品性能的局限性等因素并没有推荐
那些较难理解的古典天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喜好、水平等限制,这些CD也最多只能
算是音乐天堂中的沧海一粟而已,正所谓没有一张榜单能尽收天下铭器,本文也难免挂一漏
万,希望大家理解。
中频人声:有句发烧俗语曰:“人声是肉。”,对于价格便宜的设备来说中频是否耐听显得尤其
重要(追求高低频的延伸与质感、解析度并不现实)。同时,人声也被称作最难表现的乐器,
所以本次推荐以人声为主。
女声:1.蔡琴《机遇-淡水小镇》蔡姐相信已没有多作介绍的必要,其老歌是发烧友、爱乐者
人手一张的必备之物。该碟的钢琴伴奏和编曲皆由音乐奇才鲍比达一手包办,洋溢着让人如
痴如醉的诗情画意。正如该专辑的名字一般,《机遇》自始至终带给人的却是一种真正的音乐
享受,让人轻易进入那散发着淡淡幽香的音乐隧道„„当然从纯Hi-Fi角度看《机遇》也是
一张不可多得天碟,无论是蔡姐的浅吟低唱还是鲍比达一手清新脱俗的钢琴都无可挑剔,人
声的质感、口型,钢琴的巨大共鸣、弹跳感,静谧的背景和深广的音场等等,皆为上成。推
荐:Track1“机遇”(考验人声)、Track6“月光小夜曲”(考验人声及音频系统的透明度、纯
净度,音场的深度、广度)等。记得《机遇》在第六届国产音响展上几乎被放“滥”了,原
因没有别的,只因为它把音乐和音响这两个因素结合的是那么完美。
2.朱哲琴《阿姐鼓》《阿姐鼓》是由何训田作曲,何训友作词,朱哲琴演唱,上海音像公司于
1995年出版,是国产CD中不可多得发烧天碟。作者曾历时二年多,亲赴**,走访寺庙,深
入藏民基层,在仔细观察雪山、草地后完成了这部发自内心深处的巨作《阿姐鼓》。该专辑共
由7首曲子组成,制造精良,纤细处丝丝入扣尽显女性的柔美,高亢处宏伟壮丽如同**一望
无际的蓝天。朱哲琴的嗓音婉转飘逸,“没有阴影的家园,没有阴影的树,„„”歌声仿佛已
将我们带到世界屋脊那纯净、神秘的世界!该碟不但人声极其出色,低频也是雄浑厚实下潜
很深,就像世界屋脊的高海拔带来的压抑感觉一样。《阿姐鼓》并非浪得虚名,不信您大可跑
到音响店瞧瞧,也许试机时店员就会放进一张《阿姐鼓》以“炫耀”低频哦!
优秀的女声天碟还有许多,像王菲《天空》、LoreenaMcKennitt《神迷之书》、杨小琳《禧乐》、
戴安娜.克劳《WhenILookInyoureyes》、沙拉.布莱曼《月亮女神》等等。
男声:1.腾格尔《天堂》蒙古族歌手滕格尔有着大漠男儿的豪迈和热情,他的人声中气十足、
爆发力极强,也是音响店试机的常用CD之一,一般中高频不过硬的系统被腾格尔一嗓子就会
吼的洋相百出。这次推荐的是其XRCD2版,音效较《四十独白》大有提升,中国联合交响乐
团的伴奏也增添了更多细节和更雄伟的场面。这是近年国内乐坛不可多得的精品音乐集,歌
唱者的沧桑、成熟、热情值得品味。
2.《阿淘的歌》阿淘本名陈永淘,是台湾新竹的一位客家民歌手。无论是歌唱者还是出版商
都可谓默默无闻,但《阿淘的歌》何以被专业媒体冠为“近年少见的男声试音典范”呢?!
有两个原因,一是感人至深的演唱。15首歌曲全部由阿淘自己作词作曲,他的演唱很真诚,
很自然,毫无修饰做作,嗓音中流露出一种沧桑感但却又不乏积极向上的因素,与《机遇》
相似,《阿淘的歌》也是以平淡感人取胜,这也许正应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老话吧。其
次,该碟的录音漂亮到无懈可击,看看《音响世界》是怎么评价的吧:“《阿淘的歌》录音非
常漂亮,绝对是近年来男声发烧录音的典范,假如在大型视听欣赏会中采用,相信它一定会
有镇场的效果„„最适合校验Hi-Fi组合的音场还原能力„„”相信听完本碟,会激起您对
音乐、生活的无限热爱,如果只用来试音确实就太浪费了。推荐:《仰葛煞》、《春水》、《想问》、
《日出部落》等。
3.中国八只眼《青叶城之恋》也许本碟在录音和包装方面比其它几张CD没什么优势甚至稍差,
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它会带给您前所未有的舒适音乐感受。八只眼男声四重唱演唱形式轻松、
活泼,演唱曲目兼顾中外民歌风采,在声音运用上把传统、民族和通俗唱法融为一炉,使一
首首名曲老歌丰满深沉、欢愉浪漫,散发出极强的艺术魅力。同时录音水平在国内也算优秀
之作,整体定位清晰、层次较好、空间感出色。《三百六十五里路》、《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同一首歌》、《游击队歌》、《大坂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熟悉的经典歌曲获得重生,是一张雅
俗共赏的优秀CD。
此外值得购买的还有意大利瞎子男高音AndreaBocelli的最新大碟《CIELIDITOSCANA》、
夏韶声《谙》、飞鹰乐队《加州旅馆》、世界三大男高音作品等等。
高频:1.吕思清《四季》维瓦尔第的《四季》号称再版次数最多的古典名曲,我国小提琴顶
级大师吕思清用6把价值上亿的名琴再次演绎并由马可波罗公司以顶级录音器材精心打造。
在世界乐坛享有盛誉的中国小提琴家吕思清加上TheStradivariSociety(斯特拉迪瓦里收
藏协会)提供的6把绝世名琴,并由世界一流器材、录音师录下这辑发烧级“四季”,是发烧
乐迷绝对值得收藏的天碟。听完此碟,如果您的音频系统足够强劲相信就会大致明白成天挂
在发烧友嘴边的“天碟”是何含义了:无论是高频区的解析力、延伸度还是乐队整体的定位、
层次都堪称示范级水准!不过由于该碟解析力极高、透明度非常好,所以能把它放过关的普
通设备可谓寥寥无几了。推荐试听片段:春(第一乐章)
不建议选择吕思清的《四季》)
2.阿卡多《DiabolusINMusica》(魔鬼小提琴)该碟由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阿卡多演绎,
帕克尼尼的经典作品收录了不少。在音响店这也是一张“不敢”随意乱试的天碟,普通低价
器材放出来的声音索然无味,全无感觉„„Track2《LaCampanella》也叫“Enmble”(帝
王),由阿卡多拉来犹如天外来音一般,小提琴的松香味、木质感、擦弦等等如实奉上,余音
绕梁三日而不绝!好的音频系统重放本碟让你根本感觉不到音箱的存在,而在两个音箱中间
则可以“看”到一把名琴在飞舞„„对自己的听音设备很满意的朋友不妨试试本碟,也许您
会有新的认识。推荐:Track2《LaCampanella》、Track3《Capriccioperviolinosolon.5》
低频/整体:由于成本的限制,多媒体音箱的低频不可能有什么“力水”,而同价位的耳机则
要在这方面好上不少;加上低音单元的尺寸限制,个人认为在多媒体音箱上低频的质远比量
重要的多!而中低价位耳机缺乏的则是真正的低频下潜,厂商一般会人为提升低频作为“补
偿”,使他们的产品听起来也有那么点“震撼人心”的意思。
唱片公司《1812序曲》(DSD技术录音新版)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能将《1812序
曲》摆平的Hi-Fi系统非常少,但考虑到它的“权威性”还是做一推荐。1812序曲是俄罗斯
著名作曲家Tchaikovsky(柴科夫斯基)最出名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录有真实的炮声,足有
摧毁器材的魄力!因此大家播放此碟前一定要设置安全的音量,免得“机毁人亡”!康泽尔指
挥下的辛辛那提通俗乐团演奏老练出色,音乐感强烈。新版本的《1812》不但管弦乐部分极
其出彩而且人声合唱部分一流,是一张不可多得的试机天碟,也难怪那么多的器材发烧友将
其作为“看家”之作了!
4.阎学敏《炎黄第一鼓》也是音响界试音的必备软件之一,荟萃了中国鼓韵文化的精粹,以
巧妙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华夏人民的生活风貌。《鼓诗》在国内音响界早已是公认的低频天碟,
系统的低频到底如何,一试便知!如果试听时感觉低频力度好、速度正确、鼓皮的涨力都仿
佛历历在目,同时也没有什么发散、发蒙的感觉,那么系统的低频基本就过关了;如果能“看”
到鼓皮的颤动、阎学敏手起棍落的爽朗那么真该羡慕您才对„„
5.雨果《雨果发烧碟8》这是一张很常见的发烧碟,采用24K金压片技术,加上HDCD技术的
辅佐,使得该碟音质不俗。Track1《大黄河》动态惊人,气势极大,用来考验音箱的动态再
好不过;Track2《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杨小琳的个人“show”,她那迷人的嗓音以及悠远开扬
的风格让人百听不厌;Track9《阳春白雪》有着近似打击乐的奇特效果,同时爆棚场面也是
耐人寻味„„总之,这是一张适合发烧友及民乐爱好者的大碟,不容错过。
6.《拿索斯发烧「骚」》最后出场的是来自以性价比高而著称的拿索斯,是该公司在过往十五
年来所灌录的发烧录音的一次大汇演。此碟所辑录的曲目皆是权威音响杂志主编的精心推介,
其中包括国际权威音响天书美国杂志《绝对音响》(TheAbsoluteSound)、誉满大中华地区
的两本权威音响杂志《音响技术》(Audiotechnique)及《发烧音响》(Audiophile)与响誉
全球的音乐音响英国杂志《留声机》(Gramophone)。《拿索斯发烧「骚」》网罗音响示范级佳
作,古典音乐精华尽收本碟。交响乐气势恢宏无比,录音效果令人瞠目。
六、避免低级错误:褒耳机的种种致命做法
注意:这里讨论的耳机范围不包括顶级发烧级别,只是给初步入门用户的参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了解到耳机对于音质改善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接随身听还是声卡,
许多人都在研究升级购买高档耳机来体验“HI-FI感觉”,要知道,欧美真正的有钱人都是玩
音响的,几十万的大家伙买不起至少要弄个好耳机来享受享受吧!
但越是高档的新耳机越要细心褒,因为震膜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舒张开,紧绷绷的,出来的声
音也很令人失望,一般的表现是高音刺耳,中频干涩,低频缺乏细节,要经过一段时间(大
约200-400小时)的放音、也就是“褒机”之后才能“逐渐”体会到革命性的变化(注意,
是“逐渐”,这个过程很激动人心的,就像《角斗士》电影里的拉塞尔·克劳越来越强壮的性
格和身体),相关的介绍在网站和平面媒体上都已经很多,这里要重点说的是一些常见而致命
的错误。
在跟一个资深音响人士聊天时他说,现在返修的很多耳机都是在褒机的时候方法不当坏掉的,
“要是方法得当,褒好以后正常情况下几年也不会坏的。”,又说到一个很夸张的例子,一个
自称是“清华大学”的用户买了一个几百元的耳机回去以后,用电脑上的“频率发生器”产
生20Hz的声音,然后用耳机接声卡试听,要“褒低频”,并且看看耳机究竟能不能达到标称
的20Hz下限值!当然结果是耳机拿回来修了。
他们特意就此写了警示文章,摘引:“在这里我们想请读者注意,20Hz是人类的听音极限,
就是说在20Hz时人类的耳朵刚刚开始有知觉(肯定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听不到),在20Hz
的情况下人耳朵的灵敏度极低,要使耳朵听到声音,势必要使之振幅极大。在这种情况下,
小小的的耳机怎么能不打底,又怎么能承受得了。因此读者应记住千万不要用这种方法来试
验耳机,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举例来说人耳对3000Hz的灵敏度与对20Hz时的灵敏度会
相差20~80dB,我们知道灵敏度每相差3dB推动功率就差两倍,同样的,差6dB就差4倍,
差9dB就差8倍。那读者估算一下如果你要听到20Hz要输入多大的功率?而且20Hz的信号
势必要使震膜的振幅极大、同时音圈的阻抗降低,电流急剧升高,使音圈发热变形,进一步
导致震膜变形,造成破声、蹭圈等永久性破坏,即使是短时间的试听也会使音圈打底的。”
同样,用一些频率发生软件来褒耳机也是很危险的,固定频率的强电流轰击很容易损坏新耳
机舒张度不够的震膜。前阵有个网友在QQ上求救,说他的一个400元的耳塞出现破音了,我
说你是不是用软件褒来着,他说对啊你怎么知道啊,我都褒了2个多小时了„„。——如果
说这些专业的软件有用的话,那只能是专业音响技术员用适当的方法很小心地在特定的设置、
输出功率和时间等等因素综合下,对耳机的“磨练”,普通用户如果用这种工具,一不小心就
会弄坏耳机,即使是使用了很久的旧设备在这样的“折磨”下也可能挂掉,更不要说脆弱的
新耳机了!
此外,也有许多人喜欢用强劲的音乐来褒,比如重金属摇滚、电子舞曲,而且开很大音量,
这同样会很快造成耳机夭折或产生噪音。特别是如果刚打开包装便用大音量强音轰击,那么
即使是素质很好的耳机单元也受不了。——只有在完全褒开以后,能够承受的“磨砺”就相
当大了。
唯一普遍适用的褒耳机方法是“渐进”,刚开始用轻柔一些的音乐,在较低音量下让耳机先舒
缓10-30小时,然后用普通的音乐(摇滚、舞曲除外)在中等音量状态褒100-200小时;如
果这时你听着高音不刺耳了,变得圆润自然,中音温暖亲切,低频再也不是混成一团的轰隆
隆,而充满细节,那就恭喜,OK了,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3:0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9686986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耳机如何煲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耳机如何煲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