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GYAUYUZ教育观察·前沿视角
广西教育2021.4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音乐课堂为研
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并总结壮族山歌进校园的内容、形式与效
果,提出建立长期有效的山歌教学模式、加大双语教师的引
进和培养、加大力度编撰壮族山歌教材等壮族山歌校园传承
路径。
【关键词】壮族山歌教育传承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15-05
“以歌养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农耕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写
照,优美质朴、丰富多彩的壮族山歌文化,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
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价值情感及民族心理。然而,随着信息化
时代到来,群众有更丰富、便捷的娱乐方式,以娱乐、礼仪为传统
功能的壮族山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歌圩”衰落了,“歌
手”衰老了,“歌谣”的地位衰微了。面对困境,如何有效地保护
和传承壮族山歌,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不少学者
从非遗保护、节庆与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方面对壮族山歌的传承
和发展进行探讨,也有不少学者尝试从教育传承方面论述壮族
山歌走进中小学校园的途径,这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对壮族山歌
当下的传承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
学音乐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尝试分析并总结壮族山歌走
进校园的可行性以及不足,为学校传承壮族山歌文化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壮族山歌以“壮”方言为基础,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不
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婚姻交流、教育传承、人生礼仪、
祭祀驱邪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从现状看,壮族山歌的大多功
能已衰退,但其在礼仪及教育方面的功能价值依然突出,尤其适
用于对壮族青少年的价值观及审美观的培养。目前,学界对壮
族山歌教育传承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壮族山歌对青少年的功能价值研究。沈赛玲(2007)
认为,壮族优秀山歌内容丰富,承载着壮族优秀文化,具有真善
美的内涵。在当下社会,山歌对青少年的审美培养有重要的意
义。龙海平等(2015)从当下壮族社会变迁的角度论述了壮族山
歌对壮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意义,提出在青少年群体中
推行山歌文化的必要性。农菊梅(2015)则比较系统地从德育角
度谈壮族山歌文化对壮族社会群体,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性
格培养的指导意义,并提出构建校园“歌圩”,让山歌走进校园的
思路。覃月弯(2018)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当下壮族山歌传承的困
境,认为山歌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文化认同问题,以中小学生
群体为主的青少年教育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他提出在中小学
音乐课堂中传承壮族山歌的困难除了语言障碍,课程资源开发
不足、文化多元化冲击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关于壮族
山歌的功能价值研究,为壮族山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提供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壮族山歌走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农星光
(2012)以广西民族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为研
究内容,认为壮族山歌在师范类专业的音乐课中应该有更多参
与成分,让更多专业学生掌握壮族山歌教学理论以及应用知识,
为他们毕业之后进入中小学教学打下基础。该文从师资培养角
度总结壮族山歌在校园教育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前瞻
性。何明智(2015)提出当代文化在变迁的同时,壮族文化也需
要变迁。为了更好地传承壮族文化,壮族山歌与时俱进适应新
形势,进入校园扩大普及面成为必要的途径。其中,收集更多形
式的山歌编入教材是推动山歌进校园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壮
族山歌进校园研究案例中,总结较好的有韦珍雅(2015)和杨剑
(2016)。韦珍雅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例,论述壮族山歌在城
市中学传承的可行性和不足,提出语言环境是山歌校园教学的
主要困难之一。杨剑以百色市几所中学为例,围绕壮族山歌进
入中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展开研究,
遗憾的是该文没有涉及教学效果的跟踪研究。从以上文献看,
以小学为个案进行山歌进校园的研究目前学界还处于空白,这
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第三,壮族山歌走进校园的教材建设研究。王枬、郭翠梅
(2010)是较早提出出版壮族山歌教材的学者,她们认为在整理
山歌教材过程中,出版社应负责统筹编写教材项目的重任,壮学
专家和学者应起主导作用。韦翠茜(2011)以广西凤山县的优秀
壮族山歌校园传承路径研究
——基于南宁市武鸣区中桥小学音乐课堂调查
□广西外国语学院韦文焕
15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GVANGJSIHGYAUYUZ前沿视角·教育观察
广西教育2021.4
壮族山歌选编为例,提出编撰壮族山歌校园教材的构想,该文有
一定的实践意义,但只以凤山县一个地方的传统山歌为分析对
象,并不具有代表性。姚笛(2015)从壮族山歌的特点出发,分
析了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壮
族山歌教材选编的建议。该文案例突出,能结合具体的音乐课
堂展开论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审美,到传承壮民族文化,壮族山歌通
过学校传承的意义重大。然而,就当下现状看,广西各地实施壮
族山歌进音乐课堂的教学单位不多。由此,本文以南宁市武鸣
区仙湖镇中桥小学音乐课堂为例,通过对该校山歌课堂教学内
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全面调查,分析并提出壮族山歌进校
园的思路,希望能为壮族山歌校园传承的课题研究提供个案。
二、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壮族山歌课堂调查
(一)调查点简介
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桥小学创办于1933年,是广西壮族
自治区首批实施壮汉双语文教学的实验学校之一,同时也是武
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三月三歌圩——壮族山歌”传承基地
之一。学校现有6个年级共15个教学班,学生总数618人;有专
任教师38人,其中9人获“南宁市教学骨干”称号。教师团队中
大学本科学历15人,在读大学本科2人,其余为大学专科学历,
教师合格率100%。长期以来,仙湖镇中桥小学坚持“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双语教育为基础,以壮民族文化为特
色,打造了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教育品牌,在武鸣区有较大影响。
为更好地传承壮族山歌文化,经过多年准备,武鸣区仙湖镇中桥
小学从2010年开始在音乐课堂增设壮族山歌专题,该实践受到
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本文的调查就基于此展开。
(二)壮族山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1.课堂内的山歌教学活动
中国歌谣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根据《中国歌谣集成》的
分类体系,它们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
歌、历史传说歌和儿歌等7类。以此标准,笔者根据仙湖镇
中桥小学音乐课教学计划整理出该校壮族山歌课堂教学内容
如下:
表1中桥小学壮族山歌曲目以及授课年级
表2中桥小学壮族山歌授课计划表
由表1看,目前仙湖镇中桥小学壮族山歌曲目不多,内容较
单薄,尤其缺少儿歌方面的曲目。但从表2看,该校隔天开设一
节山歌课,安排较为合理,两次课中间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既便
于学生记忆,也在一定程度缓解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
2.非课堂的其他山歌活动
近年来,仙湖镇中桥小学围绕着“壮族文化传承”打造了一
系列壮族山歌活动。首先,学校成立“尼仙湖”山歌队。从2010
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以年级为单位,选择较为优秀的学生加入
山歌队,通过适当的训练,由山歌队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的各种
文艺表演。这种竞争性的训练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山
歌的兴趣。其次,学校定期举办校内山歌比赛。自2010年起,
学校每年三月三前夕,都会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山歌比赛,获奖
的曲目和团队,可获得代表学校参加仙湖镇“三月三山歌比赛”
的资格。最后,学校积极组织山歌队参加各类校外活动。从
2014年开始,学校“尼仙湖”山歌队多次参加武鸣区“壮族山歌进
课堂”汇报展演、武鸣区“三月三”歌圩等活动,在同类学校中成
绩突出。
(三)壮族山歌课堂的教学效果
仙湖镇中桥小学壮族山歌进音乐课堂教学从2010年秋学
期开始,至今已有10年时间,为全面了解教学效果,我们对学
生、教师以及家长群体进行广泛的调查。
1.学生群体
为了形成比例抽样,本研究一共抽选6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10名,男生女生各5名。
(1)壮语掌握能力状况。调查显示,仙湖镇中桥小学学生的
壮语掌握程度总体较好。其中,中高年级学生基本能熟练使用
壮语,低年级学生的壮语能力一般。
(2)对壮族山歌进音乐课堂的喜欢程度。从调查看,大部分
山歌内容
劳动歌
生活歌
时政歌
歌曲名称
《种稻谣》《农事歌》《动物歌》《花事歌》《小
小尼达妮赶圩忙》
《武鸣敬酒歌》《武鸣是个好地方》
《怀念詹伯山生死为人民》《回忆革命先烈
山歌》
授课年级
一、二、三年级
四、五年级
六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星期一
1节
1节
星期二
1节
1节
1节
星期三
1节
1节
星期四
1节
1节
1节
星期五
1节
1节
年级
星期
0
5
10
15
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2:3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9515786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壮族山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壮族山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