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职业

更新时间:2023-02-28 19:28:28 阅读: 评论:0

握持反射-酒吧洋酒

新新职业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麦克风在线测试)

新兴职业崛起背景下大学生职业意向与择业趋势研究

沈洪艳张国福王闻琦陈有权

关键词新兴职业职业意向择业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兴职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兴起。网络主播、酒店试睡员、电竞运营师、网络写手、服装陪购师

等一批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兴职业的兴起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

多选择。2022年,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美团点评和智联招

聘共同发布的《2022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都指出当代青年择

业时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不同于父辈,也不像80后一代人,他们秉承

着自由而专业的精神,不拘泥于传统择业观念,从事新兴职业的比例逐年

增高。事实证明,新兴职业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对大学生职业意向与择业趋

势产生了影响。

为了弄清楚新兴职业对大学生职业意向和择业趋势影响发生的途径和

机理,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呈现其影响的具体形态。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6份,调查对象集中在大

三、大四两个年级和毕业两年之内的毕业生群体。调查的专业涵盖了经济

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专业,

调查问题24个。

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意向明确,对新兴职业有较为清晰地认识,对

新兴职业的发展抱有乐观态度,但是在职业选择上却较为谨慎。

(一)就业仍是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在调查中,在问及毕业后的安排时70.56%都选择了“就业”,出国

和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最少,仅占样本总数的1.64%和2.34%。

(二)多数毕业生愿意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在“您是否愿意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时,高达71.73%的调查

对象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三)对新兴职业的发展现状的认识较为清晰

多数人认为新兴职业“新潮,但感觉离我很远”。对新兴职业发展的

现状多数人有清晰的认识,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并不了解。在回答“您怎

样看待新兴职业的现状”这一问题时,给出了如下结果。如表1所示。

(四)对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65.19%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兴职业“有潜能、前景宽广”,而且绝大多

数调查者认为大学里可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

(五)大学生对待新兴职业的态度具有一定矛盾性

在进修专业选择上,25.93%很愿意选择与新兴职业相应的专业进修,

56.31%则不确定是否会选择。毕业后,愿意选择新兴职业的占比20.8%,

不确定和不选择的占到了79.2%,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在择业时持有谨慎态

度,但是矛盾的是,对于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再有机会选择的

话,则大部分同学愿意从事新兴职业,19.16%的大学生很愿意,71.73%大

学生表示可能会考虑。

(六)工资薪酬高是选择新兴职业的重要因素

在回答“如果您选择从事新兴职业,理由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选

择最多的是工资薪酬高。如图1所示。

如果您选择从事新兴职业,理由会是什么?

二、大学生职业意向和择业趋势的剖析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呈現出

多元化趋势并持有谨慎态度,在校学生和毕业后两年内的大学生,职业意

向和择业趋势有所不同,薪资待遇仍然是大学生选择新兴职业的一个重要

参考因素,看中的是经济收益,也有大部分同学选择新兴职业是为了尝试

与增加经历。调查也发现,同学们择业自主性不断提高,一部分同学入学

后就开始关注就业情况,而且大部分同学更倾向于去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

发展。同时,相对传统职业,愿意从事新兴职业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同

学觉得从事的时间为一年或几个月。

三、消解不良影响,催生积极力量

(一)社会发展层面

新时代,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科技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迭代,就

业形势多样,就业环境变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对大学

生的职业意向和择业趋势也必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社会层面上要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剔除性别差异和体貌特征差异。

社会组织也可以成立新兴职业的培训机构或团体与学会等专门机构,辅助

高校做好大学生对新兴职业的认知与就业技能。

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西部开发与建设,支持

地方经济建设,引导大学生到更多地区就业,避免涌向大城市。

(二)大学生个人层面

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选择上与传统择业就业观

相比产生了较大变化,新一代年轻人不再追求稳定,他们的思想更开放,

创新意识更加强烈、更加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把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自

己择业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要追求个人价值与长期的发展规划。但同时,

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生存需要是基础。作为女

大学生,更要看到择业过程中自身的弱点与优势,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自身价值。做好大学期间职业规划,提升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层面

1.做好就业服务,提高教育水平

2.深入校企合作,多方协同育人

3.关注新兴职业,准确发布信息

四、结论

新兴职业是相对传统职业而言,具有时代特性的一类职业。对大学生

的职业意向和择业趋势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发展层面、大学生个

人层面以及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等角度提出建议,强化其积极影响,是时代

所需,意义深远。除此之外,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以及家庭也都对大学生

的择业有很大的影响,需要院系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培养目标

的细化,开设新兴专业或开展与新兴职业对应的课程,高校也要定期召开

家长说明会,讲解新兴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与未来应用等内容,使家长

也对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对大学生就业有更多参与,多方协同,共育英才。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8370884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新职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新职业.pdf

上一篇:面具脸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新新职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