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
古玉鉴别真伪的技巧与方法有哪几种
古玉鉴别真伪的技巧
一、工艺痕迹鉴定
古玉工艺就是古玉加工工艺。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其方法无
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
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观察抛光痕迹;适用范围:新石器→清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
等。其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
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
纹,而且不够光滑,而且,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新石器穿孔鉴定重要
方法。
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
细密均等,孔口、线条边缘出现硼碴。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兽皮醮
解玉砂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方向不一的细凹
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并有层次感。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
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
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
二、氧化鉴定
氧化是指玉石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
化。
氧化有二种现象:一是钙化成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平面氧化透光照射;适用范
围:新石器~清代出土古玉。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
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
玉器表面氧化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形成的小孔洞。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
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
或全部,有层次感,深浅不一,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腐蚀成粉
第2页共6页
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
火烧仿氧化古玉,表面通常为薄薄的一层呈粉状,没有深度、层次感。强
光灯照射下玉质纯净、透明,氧化非常薄,任何部位皆有一致的深度,而自然
氧化深度则有轻有重,通常尖角、边棱部位较重。氧化重的,灯光照射不透。
但也有用含有似氧化白色的玉石做成的伪古玉。值得我们注意。而且伪造鸡骨
白的白斑点在放大镜下观察呈凹陷形。此种鉴定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
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腐蚀鉴定
玉器长时期埋在各种土壤中的腐蚀现象。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特征;适用范围:受腐蚀的出
土古玉;其特点通常是蚀孔、蚀斑现象,有的蚀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
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
通常氧化较重则腐蚀越重,目前用酸类物质腐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
面积凸凹不平的腐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
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这里需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利用
自然腐蚀严重的玉石料加工成伪古玉,这种古玉特点是通常腐蚀严重,加工痕
迹处无氧化,缺乏腐蚀自然普遍性。
四、凝结物鉴定
凝结物鉴定也称包浆鉴定,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
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
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
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牙签,观察不同位置;用牙签刮划附着物;适
用范围:没清洗的出土古玉;
出土品的包浆有一种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
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半透明的;
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
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3页共6页
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
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
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
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
些拍卖行上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五、气味鉴定
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
味。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
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
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或相似。
鉴定方法:湿水,可用水点湿玉器,可嗅出气味;适用范围:出土古玉。
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
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
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
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
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六、沁色鉴定
沁色是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产生的颜色变化。是
另一种物质分子渗入玉器局部或内部产生的颜色。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
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
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
鉴定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解理、沁入深浅,照射玉
器,观察颜色,沁入部位;适用范围:出土受沁玉器;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
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
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变色,颜
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
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
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
第4页共6页
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激光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
行的。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
光伪造沁色的,但真沁大多数有由深到浅的过渡色。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
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七、化学鉴定
对伪造氧化严重的鸡骨白,泛白、白斑现象,食醋是针对一般石灰、火及
其它方法烧制呈白化现象的伪古玉,目前主要应用食醋和二是丙酮两种化学物
品进行鉴定。
鉴定方法:食醋、丙酮,把玉器局部烧煮,丙酮刷洗;适用范围:氧化古
玉,仿氧化古玉。
先把醋烧开,把伪古玉局部浸煮1—3分钟,拿出之后用水可清洗掉白色粉
末,水呈白浆状,氧化薄的部位可露出玉质,真假立断,这种方法对真氧化白
斑是清洗不掉的。
丙酮主要是针对用胶及颜料一类物质调成的白浆涂刷在玉器表面,利用丙
酮局部刷洗,即可洗掉白浆,真伪立断。如是真古玉的鸡骨白现象,在短时间
内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洗不出白浆的。此种化学方法请慎用,即使真旧古
玉,也千万不可长时间浸煮在酸性化学试剂里,因为任何玉石长期在酸性溶液
腐蚀下都会受到破坏的。
八、艺术水平鉴定
玉器制作工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
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技术水平不等于艺术水平,有时技术
达到了,艺术却达不到,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
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
鉴定方法:人眼观察,与真器对比研究;适用范围:一切具有艺术性玉器;
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
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
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
古玉的断代常识
第5页共6页
红山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年左右,距今已6000多年左右。1971年出土
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入土5000多年,全身黑漆古成块如黑石,全身受石灰
沁已变相,全身糟朽土吃不定,局部带褐色土斑,不见质地,透过强光也不可
能见质地。
良渚文化时期——为公元前3300—公元前2250年左右,距今已400多
年。从良渚文化时期的
玉琮,由于在土中受的色沁不同,所以良渚玉琮有不同的生坑情况。早期
玉琮受土沁质如黄色玉石、略带红土斑;中期玉琮受石灰沁全身变相,糟朽较
少,不见质地。
三代古玉——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21年,距今已二三千年。三代古玉
粗看如石头,细审如玉石,全身土吃土斑比例大,有的浑身石灰沁、浑身黑滦
古。
秦汉古玉——公元前221年——200年,至今二千年左右。秦汉古玉远看
如玉石,近看有玉性,玉身有土吃比例小,全身有土斑比例大,有的是满斑。
全身或局部黑漆古。
两晋六朝古玉>——距今1800年左右
出土古玉已有玉相,有土吃土斑,也有少量玉皮出土,大部分有玉皮之古
玉,在玉皮处有开裂,全身或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隋唐古玉——距今1000多年。
出土古玉一看便知是玉,无满斑,局部有土锈土魔,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宋代古玉——距今只有1000,玉体上只有少量土斑和黑漆古。
明代古玉——距今五百多年,玉就是入土后出土已无多大变化。
古玉保养的技巧
一、禁油,许多玩家常常会用油抹在玉石表面,认为这样可以使古玉质地
更为温润,面油、发油以及人体分泌的油脂,深深被认为对玉石保养极为有
利,其实不然。这些油脂反而会阻碍古玉的光泽透出来,反而不够温润鲜亮。
事实上,古玉在盘玩一段时间之后,都是清洁去油,退油保养,以使其温润。
二、禁腥,古玉石对于腥味、咸味等等比较敏感,玉质也容易受到损害。
第6页共6页
三、禁污秽,玉石在盘玩过程,暴露于空气之中或人体分泌物,都可能致
使古玉土门闭塞,让其不能“呼吸”,时间久了,也会影响玉质。
四、怕跌,玉石硬度有限,在剧烈的撞击时容易直接破碎或者出现绺裂,
影响其结构的缜密性、完整性。
五、怕火,古玉与火接近时,容易导致颜色褪去。
六、怕冰,古玉石既怕冰也怕水,一方面冰会影响玉石的致密性,另一方
面也容易导致颜色变暗淡。
七、怕姜,古玉怕姜,很多以为姜可除臭除腥,但实际情况是,姜水会让
古玉起麻点,且颜色失去。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7:0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75353834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真假玉怎么鉴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真假玉怎么鉴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