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科学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2-28 15:51:51 阅读: 评论:0

北京商城-南阳乳业

科学课教案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怎么添加字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7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

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

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

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二、

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

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

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

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

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

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

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

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

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

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2)知道月相有每

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3)了解月相变化的

成因。

2、科学探究(1)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2)能

依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变化的成因。3、科学态度

具有长期坚持观察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坚持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

律及成因。三、教学准备

课件、月相变化动态gif、乒乓球、手电筒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生活情景:在电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辩解道,“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他从牛

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却说,“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电影的小朋友就有

了疑问,“为什么那天没有月光呢?”

产生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月相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有几种不同

的月相,间接的会认为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月亮(除了天气原因外)。而且学生不会

每天去观察月亮,因此极少会有学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

时候是没有月光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警察这么肯定没有月光?”

驱动任务:什么时候月亮没有月光呢?活动1:月有圆缺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哪些样子啊?

学生经过交流,他们会发现月亮有多种形状,有的时候像圆盘,有的时候像镰

刀……这时,教师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

分的状态的称呼,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几个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称:满月、上弦

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认识月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弯弯的蛾眉月怎么就变成了圆月?”引导学生思

考月相是如何变化的。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

月相是有变化的,经常在农历十五的时候能见到满月,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教科书上的表格是妍妍从满月开始,在一个月内每天观测月亮,记录下来的月相,

同学们分析妍妍的月线观测记录,你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了吗?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发现,月相呈现“满月——下弦月——蛾眉月——

看不见月亮——蛾眉月

——上弦月——满月”的规律。此时,教师再指出“看不见月亮”的时候的月相

称为新月,然后再回应驱动页的问题,学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活动3:月相变化成因

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模拟月相变化成因的实验

来探究吧!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观测者的眼睛模拟地

球上的观测点。

以观测者为中心,乒乓球分别放在八个方向,电筒光一直平行一个方向直射乒乓

球,观测者观察并记录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状。

结论:综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发现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

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

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同学们小结出本节课了解的内容,月亮不同形状的名称,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

因。并尝试在生活中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3

学习目标1.通过给小兔子喂食物,观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学习照顾、爱护小兔子。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饲养几只小兔子。各种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的

墙饰背景。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1。创设情境:小兔子饿了,需要小朋友给小兔子准备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欢吃什么?选择相应的实物卡片贴在墙饰上“猜一猜小兔子

喜欢吃什么”部分。

3。带小朋友到食堂为小兔子找食物,喂养兔子,观察小兔子吃吗?并根据观察结

果,将相应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墙饰上“小兔子喜欢吃”或“小兔子不喜欢吃”部

分。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每天带食物来喂小兔子,观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记

录和相互交流。活动评价

1.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能够持续喂养和观察小兔子。

2.能够了解兔子的食性,并乐于与教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动和发现。

3活动建议:

4.请家长注意引导、提醒、鼓励幼儿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5.将礼貌宝宝的图片张贴在图书区中,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和讲述,以丰富幼儿的

表达能力,养成礼貌行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4

一、观察引入:1、师:同学们,科学课非常重视观察。请你们观察黑板,你发现

了什么?(教师打开手电,光斑落在黑板上。)

2、师:光点哪里来?(手电)谁来用手指来演示一下手电发出的光是怎样照到黑板

上的呢?我们来猜一猜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光

是怎样传播的》,板书:“光是怎样传播的。”

4、生活中有哪些事实、现象能说明我们的想法?预设:(1)夜晚,我发现汽车前灯

射出来的灯光是直的。(2)白天,阳光穿过树叶的光是直的。

(3)看表演时,我发现舞台上的灯发出来的光是直的。

……5、观察图片:老师也找了些图片,他们能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二、设

计实验方案

1、师:同学们讲的是头头是道,但是科学是讲证据的,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你们的观点,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2、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预设:

(1)用手电筒照射光盘中间的圆孔,观察白屏上的现象。(2)用手电筒照直空心管,

再把空心管变弯用手电筒来照,观察白屏上的现象。(可用带弯头的吸管)

……(3)学生说到书29页的实验方案,请大家看实验单。

①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法。

②该注意什么?(三个孔必须排在一条直线上,这里可以看幻灯片的演示;距离为5

厘米;完成作业: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

③这两个小实验有什么不同?三、实验研究,深入拓展1、学生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情况和结论,并展示。鼓励其他同学想到的别的实验方法。介绍。

3、前面我们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经过这么多方法的反复验证,“板书:反

复验证”我们可以下个结论吗?板书“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5、请看黑板:你知道科学家平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吗?(指名学生看黑板小结)

6、师:今天我们象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祝

贺你们!

7、(展示幻灯片路灯)你能否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为什么影子

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

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8、出示知识点: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

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

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9、回顾。

四、课外拓展,挑战自我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用了3张带孔的卡片,课后,你能用上10张,15张,甚

至更多的卡片排成一条直线,用手电筒照射能在屏上找到光圈。卡片摆得越多越

厉害。你们有信心吗?

五、板书设计

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光是直线传播的吗?反复验证

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认识量筒和毫升。

过程与方法: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

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

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师生交流法、对比观察法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为学生准备三瓶水。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个

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还是一样多?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然后找几个学

生简单说说并说出理由。

2、新课教学

1、讨论比较水的方法并比较(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你认

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并进行学

生讨论交流。再汇报: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较的

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

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才师生一起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

下面就请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时,老师要提醒

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学生的比较结果记

录下来。

2、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1)引出量筒。

新课教学中已经比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

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怎样来描述呢?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为了精确地

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认识和使用量筒。

问学生一些问题: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

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轻拿轻放)

老师总结: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

单位。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

升的水?

提问: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出示:(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

刻度与液面相平。3、巩固提高

很多学生一定想马上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接着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

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探究记录纸上。各组汇

报测量结果。

4、小结延伸。

师生总结本课内容。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

新的问题吗?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

大家注意观察。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6

教学设计:水变成水蒸气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抹布,毛巾等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

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每

组一块手绢,培养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蒸发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水单元(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

猜测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

2.学会汇报,(变,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

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

体)

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吗?

7.学生举例。

二、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1.从刚才的回答中,唐老师发现大家在平时生活

中都是一个有心者,这一点唐老师非常喜欢。

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经验怎么样。比如说,唐老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

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

呢?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

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

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

方法比较好。

5.小组讨论。

汇报时注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过程6.汇报(按方法汇总)

7.唐老师事先准备了几样实物,但还有几组的同学只能对不起你们了,加入到其

它组去吧,好吗?

8.分组实验

9.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做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10.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吗?

2.唐老师倒准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

示盐)现在,唐老师把它放入烧杯中,搅拌一下(边说边演示),现在,我又想

把放进去的盐取回来了,你有办法吗?

(2)有1号和2号这样两杯水,我想让1号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发掉,你有什么

办法?你能让2号中的水尽量不减少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套教案篇7

教学要求: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

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

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课前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

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36页插图的课件。提问:同学们,你们

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

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课件进行讨论并汇报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

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

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

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

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

的净化。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

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

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

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

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

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

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

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

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

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5)

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

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

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

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

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x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1)提问:

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

道净化处理过程?(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

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

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

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

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

一、水里有什么

杂质:溶解于水、不溶解于水二、净化办法:

1.沉淀

2.过滤

3.消毒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5:5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167757071182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科学课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科学课教案.pdf

标签:科学课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 专利检索|